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第3版)
定价:25.00元
作者:鲁鹏程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682219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一玩起来就没够,一翻开课本就头疼;
作业不是忘记写,就是拖拉到很晚才动笔;
上课眼睛在盯着黑板,但是心已经飞到九霄云外;
每天去上学,就仿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样;
非常害怕考试,;
……
很多孩子都非常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遇到这样的孩子,相信很多妈妈都非常头疼。每天晚上都给他补课,甚至给他请来家教,但就是不起作用,孩子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厌学了。 一玩起来就没够,一翻开课本就头疼;
作业不是忘记写,就是拖拉到很晚才动笔;
上课眼睛在盯着黑板,但是心已经飞到九霄云外;
每天去上学,就仿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样;
非常害怕考试,;
……
很多孩子都非常聪明,可就是不爱学习。遇到这样的孩子,相信很多妈妈都非常头疼。每天晚上都给他补课,甚至给他请来家教,但就是不起作用,孩子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厌学了。
其实要让孩子爱上学习,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只要方法得当,我们完全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摆脱贪玩、厌学等坏毛病。本书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迅速让孩子摆脱贪玩、厌学,让他变得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感到学习的快乐;
让孩子明白学习的动机;
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
焦急的妈妈们,孩子讨厌学习,是有原因的,孩子喜爱学习,也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能够找出其中的原因,能够让孩子爱上学习!
目录
章 我为什么要学习啊?——孩子学习的动机是什么
1. 学习,是为了爸爸妈妈!——要孩子明白他为谁而学习
2. 学习就是为了以后挣大钱!——让孩子明白他学习是为了什么
3. 他们很厉害,我比不过他们!——有智慧地激励孩子的学习
4. 学习太辛苦了,我不想学了!——引导孩子学会轻松地学习
5. 妈妈老是催我去学!——掌握让孩子主动学习的一些方法
第二章 学习真是没意思啊!——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6. 呀,我的房间好漂亮啊!——在孩子的房间营造出学习的氛围
7. 妈妈,电视声音太大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8. 咦,这是为什么呢?妈妈快告诉我!——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9. 这个故事真好听!——用童话、寓言、小故事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0. 现在去学习,就给你5元钱!——千万别用金钱、物质“激发”学习兴趣
11. 怎么老是犯错误呢,啊?——孩子犯错,正是他进步提高的机会
12. 这么简单都不会,真是笨呢!——不要打击孩子,要相信他的能力
第三章 我现在感觉学习很快乐!——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
13. 妈妈,我有点爱上学习了——让孩子感觉学习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14. 我享受学习的这个过程——学习不是终目的,而是一种成才的途径
15. 妈妈,我这次没考好!——别太看重孩子的成绩,要看重他的成长
16. 别太累了,该休息一下了!——让孩子知道劳逸结合,学习效率才更高
17. 爸爸妈妈都在学习哦!——给孩子做爱学习的好榜样,他自然会效仿
18. 我有很信心!——引导孩子对自己有信心,从容地学习
19. 跟妈妈谈谈吧!——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为他的学习把好脉
第四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帮孩子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20. 学习计划,有用吗?——让孩子重视、订立并执行学习计划
21. 妈妈,教科书真简单——让孩子重视教科书,别忽视
22. 我就爱学英语,不爱学数学!——纠正孩子的偏科现象
23. 明天老师会讲的,不用提前看——教孩子学会预习功课
24. 这个内容,我也不知道老师讲过没有!——让孩子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
25. 下课我再抄××的笔记!——教孩子学会及时做笔记
26. 老师讲的我都会了,不复习了!——指导孩子做好课后复习
27. 这么偏的知识,你也知道?——教孩子学会全方位获取信息的方法
28. 我背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给孩子传授一些记忆方法
29. 都用电脑了,就别费劲写字了!——教孩子好好写字,不能潦草
30. 不想了,网上搜答案去!——教孩子重视思考,学会独立思考
第五章 我发现习惯真的很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1. 快走,蚂蚁搬家有什么好看的?——重视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
32. 孩子,坐正了,别歪啊!——教孩子注意坐姿、用眼等小细节
33. 妈妈,我再玩一会儿,就一会儿!——让孩子远离学习拖沓的坏毛病
34. 我没问题,所以我不举手!——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大胆提问,积极回答
35. 我渴了!我要吃东西!我要……——培养孩子的耐性,让他“坐得住”
36. 书桌好乱,但我不想收拾!——教孩子保持书桌整洁、物品摆放有条理
37. 我怎么就发现不了问题呢?——培养孩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38. 雪化了以后就是春天!——重视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不要扼杀
39. 妈妈,我发现了一种新的解题方法!——培养孩子的创新习惯
40. 蓝蓝的天上没有星星!——培养孩子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
41. 下一次,我比现在更进步!——培养孩子自我激励的好习惯
第六章 这个真好玩,我喜欢!——合理恰当地开发孩子的智力
42. 我爱益智游戏!——智力的开发是在孩子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43. 妈妈,我不想学奥数!——开发智力,不是要上奥数、珠心算
44. 才艺?我真的需要学吗?——不要盲目跟风,强迫孩子学习才艺
45. 多动动手吧!——孩子会在做家务、动手的过程中提升智力
46. 一玩就把学习给忘了——在玩中,孩子照样能学习
47. 来,妈妈就看你的了!——在生活中,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第七章 妈妈,我要看书!——轻轻松松让孩子爱上阅读
48. 为什么要读那么多课外书?——告诉孩子读书的目的与目标
49. 什么时候教孩子阅读呢?——抓住培养孩子阅读的黄金期
50. 走,妈妈带你去书店逛逛!——带孩子逛书店,感受书的魅力
51. 妈妈,我想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给孩子看他感兴趣的书
52. 这本书好厚,怎么读?——教孩子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53. 来,妈妈给你讲××读书的故事吧!——用名人读书的故事激励孩子
54. 现在是朗读时间!——培养孩子每天朗读15分钟的好习惯
55. 家庭朗读比赛现在开始!——用阅读比赛的方式,吸引孩子阅读
56. 看书?还是看电视吧!——引导孩子多看好书,少看电视
57. 哦,原来是这样啊!——就书中的某些问题,与孩子一起探讨
58. 我得写点什么!——鼓励孩子经常写一些读后感
第八章 妈妈,我不想写作业!——有效辅导、督促孩子写作业
59. 我不想写作业——知道孩子为什么不爱写作业
60. 你怎么漏掉一些题目?——应对孩子写作业时偷懒的情况
61. 作业写不动!——教孩子先复习,再写作业
62. 又马虎、潦草……——重视孩子写作业时出现的细节问题
63. 课外题?!我要疯了!——孩子做课外习题,对还是不对?
64. 妈妈,帮我检查一下!——正确处理“检查作业”这一问题
65. 我不想一个人写!——陪孩子写作业,应该还是不应该?
66. 妈妈辅导不了我!——妈妈文化程度低,怎样辅导孩子?
67. 写得能快点吗?——孩子写作业太慢了,妈妈怎么办?
68. 写完就万事大吉了!——重视老师的批改
69. 终于放假了!呵呵!——孩子的假期作业,妈妈不能忽视
第九章 又考试!我害怕考试啊!——把孩子培养成“考试高手”
70. 我得大量做题啊!——应对考试,让孩子别陷“题海”
71. 是该好好复习!——教孩子考前分科、全面复习,把握重点
72. 得做些难题才行!——让孩子注重基础知识,不要“练难题”
73. 啊?背面还有题啊!——帮孩子克服粗心的坏毛病
74. 我害怕考试,怯场啊!——提升孩子应考能力有妙招
75. 时间紧,赶紧写!——试卷发下来后,先浏览一遍,别急于答题
76. 把它解出来!——做题先易后难,别跟一道题较劲
77. 我不会审题!——教孩子学会仔细审题,看清题意再做
78. 做完了,没事了!——让孩子答题完毕后,重视检查、核对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作为一位全职妈妈,长时间面对孩子学习上的“不温不火”,我的情绪管理常常失控,很容易从“焦虑”迅速滑向“愤怒”。这本书在前半部分对于家长“自我情绪调适”的篇幅占比,让我感到十分惊喜和安慰。它并没有指责家长不够坚强,而是清晰地指出了“焦虑的传染性”。作者详细阐述了,我们自己的焦虑感是如何通过语气、表情甚至肢体语言传递给孩子,最终演变成孩子学习上的巨大心理负担的。读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我为孩子“不爱学习”而着急上火,实际上是在用我的“恐惧”来为他的“不努力”买单。这本书建议我们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债”,再来谈教育方法。我开始尝试在感到烦躁时,先离开现场三分钟,做几次深呼吸,等心平气静了再回头与孩子沟通。这种“先疗己后育儿”的思路,对于长期处于高压育儿环境的家长来说,简直是一剂强心针。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茅塞顿开,我原以为孩子不爱学习就是单纯的孩子的问题,或者是我教育方法不够“先进”。结果读完才发现,问题的根源往往隐藏在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家庭互动模式里。比如,书中关于“设立合理期望值”的章节,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只要我够努力,孩子就应该能跟上我的节奏,稍微有点懈怠就忍不住唠叨。这本书却用非常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告诉我,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兴趣点”都是独一无二的,强扭的瓜不甜,过度施压只会引发更深层次的抵触。它没有给我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而是提供了一套思维框架,让我学会去观察、去倾听孩子表象行为下的真实需求。我开始尝试放下那种“必须考高分”的执念,转而关注他每一次微小的进步,哪怕只是主动拿起一本书看了五分钟,我都会给予真诚的赞许。这种转变,带来的家庭氛围是立竿见影的,原本紧绷的神经松弛了,孩子脸上的“防御机制”也渐渐卸下,愿意跟我聊聊他在学校里遇到的真实困惑了。这不仅仅是关于学习方法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的指南,对我修复母子关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如何处理“考试失利”和“成绩波动”方面,展现了极高的专业度和人文关怀。我过去面对孩子考砸了,第一反应总是揪着试卷上的红叉不放,试图找出他“不够用功”的证据。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将错误视为“学习的原材料”,而非“失败的标签”。它提供了一套详细的“错题分析流程”,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不是去评判分数本身,而是去探究“为什么会错”:是知识点理解有偏差?是答题策略有问题?还是时间分配不当?这种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将原本令人沮丧的“分数”转化成了一个个可操作的“改进点”。孩子从最初的畏惧面对错题,慢慢转变成主动要求和我一起回顾错误,因为他开始明白,每一次错题的背后,都藏着下一次进步的秘密。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教会我们如何把负面事件转化为教育契机,让学习真正成为一个不断修正、不断优化的过程,而不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审判。
评分与其他同类书籍给我的感觉不同,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显得非常务实和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感,读起来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充满同理心的老朋友在跟你分享她的育儿心得。特别是在处理“电子产品使用成瘾”这个棘手问题时,作者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曾一度想采取“一刀切”的断网措施,结果只会引发更大的冲突和更隐秘的违抗。这本书里提出的“共同制定规则”和“用更吸引人的活动替代”的策略,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思路。它不是简单地禁止,而是引导家长思考: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他真正逃避的是什么?是学习的压力?还是现实中缺乏成就感?通过解析这种深层需求,我不再把电子产品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将其视为孩子内心需求的一个“信号灯”。我们一起制定了一个清晰的“电子时间表”,并且同步规划了周末的户外探险活动。这种有建设性的替代方案,比单纯的压制更有效,家庭内的“战争”指数明显下降了。
评分我之前在网上看了无数篇关于“如何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文章,感觉自己像个焦虑的“救火队长”,这边刚扑灭了“厌学”的火苗,那边“注意力不集中”的烟又冒出来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过多地纠缠于那些华而不实的“技巧”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学习动机”的底层逻辑。其中有一段关于“内驱力培养”的论述,我反复读了好几遍,它强调了“自主感”和“胜任感”对一个孩子形成长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这让我反思自己过去对孩子的过度包办和代劳,很多时候,我为了“快”和“好”,直接替代他完成了需要动脑筋思考的部分,无形中剥夺了他获得“掌控感”的机会。这本书教我如何后退一步,把“犯错”的空间还给孩子,让他自己去体验选择的后果,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他学习过程中的宝贵素材。这种“放手”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效果却是显著的。当他因为自己独立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眉飞色舞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信,远比我用一百句“你真棒”更能持久地激励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