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蒙台梭利养育5岁孩子
定价:26.00元
作者:玛丽亚蒙台梭利 , 刘妍译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1271229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让儿童敏感于世界的美,以及唤醒对生命之谜的好奇方面,没有比蒙氏教育更好的方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作者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蒙台梭利教育描述出孩子每个阶段的敏感期,提供适合个性的教育,这正是孩子需要的。
——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我们的成功不应该归功于斯坦福大学,而应归功于蒙台梭利学校。
——Google(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
蒙台梭利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西方教育史》
内容提要
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如何科学、适当地对孩子开展早期教育是父母们关心的问题。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为我们揭开了儿童成长的神秘面纱。她一生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并提出“儿童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 ”“婴儿要经历生理和精神两个胚胎期”“儿童的心灵具有吸收力”等理念。这些极富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在20世纪的欧洲、美国引发了一场幼儿教育革命。其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更是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
本套图书提出”蒙台梭利分段育”的概念,以年龄为线索队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重新解读,推出:
《蒙台梭利养育1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2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3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4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5岁孩子》
《蒙台梭利养育6岁孩子》
帮助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需要学习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的养育,同时,也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完善地成长。
目录
章儿童的时代
1.纪律的习得与纪律感 // 2
2.缺乏纪律性造成的异常 // 14
3.服从的3个阶段 // 18
4.尊重儿童纪律性的发展 // 28
本章小结 // 33
第2章性格形成靠儿童自己
1.儿童性格发展的特征 // 36
2.儿童是自己性格的塑造者 // 43
3.性格缺陷 // 55
本章小结 // 64
第3章培养社会化小公民
1.什么在影响着儿童 // 68
2.社会秩序的培养 // 75
3.儿童的整体意识 // 83
4.让儿童的社会意识自然地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94
第4章警惕偏离正轨的孩子
1.神游 // 98
2.抵触 // 101
3.依附 // 107
4.占有欲 // 109
5.支配欲 // 115
6.自卑感 // 119
7.恐惧 // 126
8.说谎 // 129
9.如何纠正孩子的性格和道德 // 135
本章小结 // 140
第5章学会爱你的5岁孩子
1.教育者的心理准备 // 144
2.不要娇生惯养 // 153
3.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 163
4.爱孩子的智慧 // 173
本章小结 // 182
附 录
动作灵活性训练 // 186
图形认知训练 // 187
语言组织能力训练 // 188
自我表达训练 // 189
意志力训练 // 190
控制错误训练 // 191
服从意识训练 // 192
专注力训练 // 193
调节情绪训练 // 194
作者介绍
作者: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十分关注儿童的早期教育,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她提出的“有吸收力的心灵”“捕捉儿童铭敏感期”等富有革命性的教育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近年来,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对我国幼儿教育界亦有深刻的影响,深受父母们喜爱的知名教育专家、作者孙瑞雪、李跃儿等,其所提倡和传播的教育理念均来自蒙氏教育。
蒙台梭利将自己的教育经验撰写成书,并在美国出版,它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引入100 多个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编译:
刘妍: 教育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现就职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教育研究工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人性化,它不是那种章节之间毫无关联的碎片化信息堆砌,而是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课程,层层递进,将复杂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原理,转化成了家庭日常可以操作的步骤。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自律”和“秩序感”的讨论。在五岁的孩子身上,你常常会遇到因为规则稍有变动就大发脾气的“小暴龙”,过去我总是试图用强硬的手段来压制这种情绪,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但这本书教我的方法是,先建立一个稳定、清晰的外部环境(秩序感),然后通过反复的练习和肯定,帮助孩子构建起内在的控制系统(自律)。我根据书中的建议,做了一套可视化时间表,贴在墙上,让孩子参与到制作过程中。令人惊奇的是,当他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时,他对于规则的依从性大大提高了,即便是需要做一些他不太情愿的事情(比如刷牙或收拾玩具),过程也变得顺畅许多,争吵声明显减少了。这套方法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是我在其他许多畅销育儿书中未能找到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育儿指南”。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成年人自身在面对孩子时的许多局限和焦虑。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敏感期”的阐述,那种细腻的观察和精准的捕捉,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对孩子某些“坏习惯”的错误解读。比如,孩子痴迷于把东西从高处扔下去,我以前总认为是淘气,现在才明白,那可能是一种对“重力”和“因果关系”的物理实验。理解了这一点,我的反应就完全变了,不再是严厉的批评,而是耐心地清理,并在安全范围内提供替代性的“实验材料”。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简直是革命性的。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是那种沉静而有力量的,它不是强行灌输,而是引导你一步步去发现真相。它教会我如何退后一步,让孩子有机会去克服他自己面前的困难,而不是急吼吼地伸出援手,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耐心”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是一种被动的等待,而是一种积极的、充满信任的自我克制。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指路明灯,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总是在孩子五岁这个“黄金期”感到手足无措的家长来说。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是被书里那种务实又充满智慧的语气所吸引。它没有那种空泛的口号,而是真正深入到孩子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比如如何引导一个精力旺盛的孩子专注于搭建他那看似毫无章法的积木城堡,又或者,当他突然对“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这个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时,我们该如何回应,才能不扼杀那份探索欲,又能给予准确的知识引导。书中对“工作”的定义非常深刻,它强调了孩子是通过“做”来学习和成长的,这颠覆了我过去认为“学习就是听讲”的刻板印象。我尝试着在家里设置了一个“实践角”,放了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材料,惊喜地发现,我的孩子竟然能自己安静地沉浸其中半个小时以上,那种专注和满足感,是我用任何电子产品都无法替代的。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我们需要的不是“控制”孩子,而是要“准备环境”,成为一个细心的观察者和支持者。那种与孩子之间建立起来的,基于尊重的、和谐的互动关系,是这本书给予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初读这本书时,我曾对其中一些理念感到有些“理想化”,比如那种强调完全尊重孩子意愿的姿态,在现实生活中总感觉难以执行。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领悟到,作者所倡导的“尊重”,并非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在清晰界限内的最大化自由。这本书对于如何处理“限制性选择”的描述,真是太到位了。它没有直接说“不”,而是提供给孩子两个在成人可控范围内的选项,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拥有决定权,从而避免了权力斗争。例如,在穿衣问题上,我们可以问:“你是想穿蓝色的衬衫还是红色的那件?”而不是“快点把衣服穿上!”这种微妙的语言转换,立刻改变了亲子沟通的氛围。它将对抗性的场景,转化成了合作性的决策过程。这种细腻的处理方式,让我在面对孩子强烈的自我意识时,不再感到疲惫和挫败,而是多了一份游刃有余的智慧感。
评分这本书对于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描述,更是让我醍醐灌顶。我一直担心,随着孩子进入学龄前后期,如果不通过早教班或大量的习题来“超前学习”,会不会落后于同龄人。然而,这本书用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告诉我,五岁的孩子拥有着强大的、自我驱动的求知欲,我们的任务是保护而非喂养。它强调了环境的“丰富性”和“适宜性”,而不是“超前性”。我开始注重家中材料的多样化和周期性的更换,让孩子总能接触到一些“刚刚好”能挑战他现有能力的新事物。这种养育哲学,让我从“军备竞赛式”的焦虑中解脱出来,转而关注孩子的“深度体验”和“内在满足”。我发现,当孩子真正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并深入探索时,他所吸收的知识和技能,远比被动灌输的要牢固和持久得多。这本书提供的,是一种长远的、关注孩子终身学习能力的养育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