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解析与图文互证
定价:40.00元
作者:苏刚,洪亮
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4919554
字数:
页码:25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解析与图文互证》是中国明代书法、绘画理论著作,董其昌著。是明末清初画家杨补辑录董其昌未收入《容台集》的零篇散帙而成书。《画禅室随笔》共分十五门:论用笔、评法书、跋自书、评古帖、画诀、画源、题自画、评旧画、评诗、评文、纪事、纪游、杂言、楚中随笔、禅说。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解析与图文互证》通过古代遗存图文资料与研究文献的互证,研究图像与表演生成的文化本源(含表演、图像的初始形态与功能),图像与表演融合的历史路径(含思想文化理念、艺术实践理论、史料文献记载等方面的体现),图像与表演融合的未来空间(含理性回归的生存空间、日渐广阔的学术平台),可以看出,在艺术学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构架体系之下,图像与表演融合的未来必将前景广阔。
目录
总序
画禅室随笔
论用笔
评书法
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苏刚,1973年7月生于辽宁凌源,现任大连海洋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油画理论与创作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设计学平面设计硕士。清华大学洪亮工作室研究型书家,从事书画理论与创作研究。出版《中国印鉴赏手册》《中酉民间美术》等。论文在《中国书法》《美术观察》《艺术与设计》等杂志发表。
文摘
序言
总序
画禅室随笔
论用笔
评书法
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初翻开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个略显古朴却又蕴含深意的书名——“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解析与图文互证”。光是这个名字,就让人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厚重感。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书画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对董其昌这位明代书画大家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他的理论和实践,对后世书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画禅室随笔”,更是他思想精髓的集中体现。这本书的书名承诺的“解析与图文互证”,让我对内容的期待值瞬间飙升。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将如何一层层剥开董其昌的思想迷雾,又将如何通过具体的绘画作品来佐证这些理论,从而为我们构建一个更加立体、鲜活的董其昌形象。这本书似乎不仅仅是对一本古籍的解读,更像是一次深度对话,一次跨越时代的艺术交流,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董其昌艺术世界的新窗口。
评分这部作品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在学术研究中长期以来感受到的一处空白。长期以来,关于董其昌的论述,虽然不少,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仅仅是对其作品的罗列,缺乏一种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深入互证的系统性梳理。特别是“画禅室随笔”这样重要的文献,其精妙之处往往隐藏在字里行间,若非有高人指点,普通读者难以窥其堂奥。而“解析与图文互证”这一副标题,恰恰点明了本书的核心价值。我设想,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心血,去辨析董其昌论述中的关键词,去追溯其思想的源流,并将其与具体名作一一对应,通过图像学的研究方法,揭示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又反过来指导创作的。这种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是我最看重的,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做学问”,能够为我们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支持,甚至可能颠覆我们过往对董其昌某些观点的认知。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标题,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熟悉的、充满文人雅趣的画卷。董其昌的画,总有一种淡雅脱俗的气质,他的理论,也常常与禅宗的空灵意境相呼应。这本书的“图文互证”,让我充满了好奇。我想象着,翻阅本书时,定能看到那些精美的画作高清复刻,旁边则配以董其昌的原文,甚至是作者对原文的详尽解读。这种“图”与“文”的相互印证,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对照,而是一种深入的学术对话。例如,当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论述“山水画的皴法”时,书中是否会选取他笔下的某幅山水,细致地分析他如何运用某种皴法,并阐释这种皴法与他的理论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这种将抽象的艺术理论具象化,将文本的意蕴通过视觉语言来呈现的方式,无疑是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加深理解的。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真正“看懂”董其昌的画,也能“读懂”他笔下的禅意。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并非专业研究者,但又对中国古代艺术抱有极大热情的爱好者来说,遇到一本能够“解析”并“图文互证”的著作,简直是莫大的福音。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虽然是艺术史上的经典,但其中蕴含的理论和术语,对于非科班出身的读者来说,往往是晦涩难懂的。而“解析”二字,恰恰暗示了作者将扮演一位导游的角色,带领我们穿越迷雾,理解那些深奥的道理。我最期待的,是作者能否用一种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严谨的语言,来阐释董其昌的那些关于“笔墨”、“神韵”、“气韵生动”等核心概念。同时,“图文互证”也意味着这本书不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会穿插大量精美的图例,让抽象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系统学习董其昌艺术思想的入门读物,也希望能在我将来欣赏董其昌作品时,多一份理解的视角,少一份盲目的惊叹。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就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明.董其昌”五个字,就足以吸引我关注;“画禅室随笔”更是艺术史上的瑰宝;而“解析与图文互证”,则表明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我设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的解读,更是一次对董其昌艺术理念的深度挖掘和系统梳理。我期待,作者能够将董其昌的理论与他的绘画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来论证他的艺术主张。这对我来说,将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董其昌的艺术思想,以及他在中国书画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我也对作者如何运用“图文互证”这一方法论感到好奇,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分析角度和论证方式,从而为我打开一扇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新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