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80后妈妈育儿枕边(上、下)
定价:68.00元
作者:李振英,李放著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13900980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81kg
编辑推荐
在0~6岁婴幼儿成长的阶段,父母们对小宝宝要养和育相结合。《80后妈妈育儿枕边书(上下)》即是根据养和育相结合这一宗旨,由的育儿专家和早教专家共同编写的一部**新颖实用性的科学育儿宝典。全书共分两卷,上卷是婴儿卷(0~12个月),书中告诉父母们:婴儿的身心发育规律是怎样的;婴儿的饮食营养特点有哪些;婴儿的日常生活护理应注意什么;婴儿的疾病预防治疗该如何进行。下卷是幼儿卷(13~72个月),书中告诉父母们: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是怎样的;幼儿的饮食营养特点有哪些;幼儿的日常生活护理应注意什么;幼儿的疾病预防治疗该如何进行。
内容提要
《80后妈妈育儿枕边书(上下)》是由国內的育儿专家和早教专家共同编写的一部*新颖实用性的科学育儿宝典。
书中告诉您:婴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是怎样的;婴幼儿的饮食营养特点有哪些;婴幼儿的日常生活护理应注意什么:婴幼儿的疾病预防治疗该如何进行。
年轻父母们如果想让自己的宝宝出生后既聪明又健康,从而赢在人生起点上,《80后妈妈育儿枕边书(上下)》是一部家长们必读的育儿枕边书。
目录
章新生儿期育儿方案
节身心发育规律
1.新生儿天的生理特点
2.新生儿周的生理特点
3.满月儿的生理特点
4.新生儿感觉的发育
5.早产儿的发育状况
6.新生儿的哭与笑的发育
第二节饮食营养特点
1.新生儿的营养需要
2.新生儿的正确开奶
3.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4.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5.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6.母乳喂养的姿势图解
7.双胞胎的喂养方法
8.哺乳需要注意的事宜
9.母乳喂养常见问题的处理
10.母乳喂养中常见的错误
第三节日常生活护理
1.脐带与脐疝的护理
2.走出“胎毒”的误区
3.头上包块的护理
4.婴儿的抱法
5.正确包裹婴儿
6.新生儿穿衣步骤
第四节疾病预防治疗
1.婴儿的健康检查与就医
2.婴儿疫苗的注射
3.预防脑膜炎与脂溢性皮炎
4.出现窒息的处理
5.治疗黄疸
6.治疗出血症
第二章月的育儿方案
第三章第2月的育儿方案
第四章第3月的育儿方案
第六章第5月的育儿方案
第七章第6月的育儿方案
第八章第7月的育儿方案
第九章第8月的育儿方案
第十章第9月的育儿方案
第十一章0月的育儿方案
第十二章1月的育儿方案
第十三章2月的育儿方案
第十四章3~18月的育儿方案
第十五章9~24月的育儿方案
第十六章第25~30月的育儿方案
第十七章第31~36月的育儿方案
第十八章第37~42月的育儿方案
第十九章第43~48月的育儿方案
第二十章第49~54月的育儿方案
第二十一章第55~60月的育儿方案
第二十二章第61~66月的育儿方案
第二十三章第67~72月的育儿方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第一段: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数字时代摸爬滚打的父母量身定做的指南!我最近深陷于“是不是我哪里没做好”的自我怀疑中,尤其是在孩子进入学龄期后,各种教育理念扑面而来,让人眼花缭乱。这本书没有用那些高高在上的理论去压你,而是非常接地气地分享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小插曲,那些尴尬的瞬间,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育儿困境,读起来简直就像在跟一个很有经验的邻居聊天。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情绪管理”这一块的处理,她没有鼓吹完美的父母形象,而是坦诚地展示了自己也有抓狂的时候,然后又是如何一步步引导孩子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这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意识到,比起追求“完美育儿”,保持“情绪稳定”和“真诚沟通”才是更重要的基石。书里的那些小技巧,比如如何巧妙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在说“不”的时候还能保有爱意,都非常实用,我试着用其中的一两个方法,效果立竿见影,孩子明显感觉更放松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安慰是,它让我知道,育儿这条路,大家都在努力,没有谁是全能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评分第五段: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漫长而孤独的育儿旅途中,突然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眼神清澈的向导。它没有给你一张固定的地图,而是给你指南针和望远镜。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培养孩子的内在驱动力”那几章的论述。在当今社会,我们太容易把“奖励”和“惩罚”作为驱动孩子学习和进步的杠杆,但这本书强调了激发孩子“好奇心”和“掌控感”的重要性。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心理学概念转化成了孩子们能理解的故事,这使得即使是碎片时间阅读,也能把握住核心精髓。我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对外在奖励的依赖,转而关注孩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展现出的专注和喜悦。这种转变让家庭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孩子不再是为了分数或表扬而努力,而是为了探索本身而兴奋。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流畅,阅读体验极佳,仿佛每翻过一页,就为自己的育儿焦虑清空了一部分杂音,留下了更多空间给爱和理解。
评分第三段: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同类型的书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是千篇一律的“成功学”包装。然而,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深度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的“如何做”上,而是深入挖掘了“为什么会这样”的根源。特别是在处理亲子间的“代际差异”时,作者展现了惊人的洞察力。我父母那辈的育儿方式,和我现在想采用的方式,总是有冲突的地方。这本书巧妙地充当了“翻译官”的角色,它帮助我理解了长辈的出发点,同时也清晰地阐述了为什么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调整策略。其中关于“高质量陪伴”的探讨,更是让我警醒。作者不是用时间长度来衡量,而是侧重于“心流”的体验,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与孩子互动的那些瞬间,它们带来的力量是多么强大。这本书的文字很有力量,不矫揉造作,读完后感觉像是进行了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评分第四段: 这本书的笔触极其轻盈,但内在的重量却不容小觑。我最欣赏它在处理“规则建立与情感连接”之间的平衡艺术。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建立规则,不惜牺牲了与孩子的情感连接,觉得严肃认真才是对事负责。但这本书里分享的案例,却展示了如何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保持一颗柔软的心。举个例子,关于处理孩子撒谎的篇章,我以前的反应是严厉批评,现在我学着去探究撒谎背后的恐惧或需求。这种从“惩罚”到“理解”的转变,是这本书带给我最核心的改变。另外,书中对“亲子关系中的边界感”的阐述也十分到位,它教会我如何既是孩子的保护者,又是他的榜样,而不是一个事无巨细的“管家婆”。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在脑海里模拟一下,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做。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书中的智慧真正内化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直觉反应,而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教条。
评分第二段: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那种温暖而又带着一丝清醒的叙事风格吸引住了。它绝不是那种堆砌着各种“专家建议”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这一代父母在面对传统观念和现代思潮夹击时的真实状态。作者对于孩子心智发展的观察非常细腻,比如她对孩子“自主意识萌芽期”的描述,简直就是我家里每天上演的“权力斗争”的翻版!我记得有一次,孩子非要穿一件完全不搭的衣服出门,我当时差点就要发火了,但读到书里关于“尊重选择权”的那一章后,我突然明白了,那份坚持背后是对自我边界的试探。我尝试了作者建议的,先表达理解,然后再提出替代方案,结果那次“战争”竟然奇迹般地和平收场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是一套思维框架,而不是一套死板的SOP(标准操作流程)。它教会你如何提问,如何观察,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对于那些在“鸡娃”焦虑中挣扎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喘息空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想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童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