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跟早教博士学60种成长益智亲子游戏(0-1岁)
定价:39.80元
作者:积木宝贝国际早教学术研发中心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111499459
字数:
页码: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0-1岁孩子的家长
罗静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积木宝贝国际早教首席教育官。由她带领的积木宝贝学术研发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ITLA(国际玩具图书馆协会)等机构的百余名专家,组建了一个含专家顾问组、专家工作组、项目执行组的科研团队。此团队通过对全国十余个城市的0~6 岁宝宝进行了长达7 年的多方面追踪,终获得5万份有效数据。通过总结中国宝宝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积木宝贝国际早教提出了中国个系统的早期教育科学体系——“三维平衡发展理论体系”,即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方面平衡发展。与“洋早教”体系相比,“三维平衡发展理论体系”更系统、更具有指导性,也更适合中国宝宝。
内容提要
让家长们觉得很危险的厨房对于宝宝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实,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宝宝来进行自己的厨艺修炼,不仅会让宝宝觉得很快乐,同时在提升宝宝自信心,以及培养宝宝创造力、思维能力方面也是作用不小。《跟早教博士学60种成长益智亲子游戏(0-1岁)》为宝宝分年龄段设计了70个经典运动游戏,在这些游戏的过程中,宝宝的身体素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心理素质、社交技能、情绪管理等方面将会得到全方位提升。
目录
跟早教博士学60种亲子益智成长游戏(0~1岁)
代序:陪伴,是好的教育
前言
怎样使用本书
亲子游戏前的温馨提示
0~1岁宝宝生长发育居家自助小测试
0~3个月
伸展运动
带着宝宝找声音
小手抓娃娃
腰部健身操
宝宝广播操
运动篇:锻炼宝宝的大运动能力
4~6个月
打小球
翻滚吧,宝宝
坐“飞机”喽
宝宝学做俯卧撑
照着镜子追滚球
7~9个月
我教宝宝练习踢球
追赶小汽车
和小椅子比比高
丢海洋球
小青蛙捉迷藏
10~12个月
蹦跳的小青蛙
爬呀,爬呀,站起来
抓人游戏
瓶子滚走啦
推椅子
0~3个月
刷脚丫
和宝宝玩玩水
追火车
握握手
表情搞怪集合
4~6个月
摸摸看
滚动的泡泡瓶
揉面团
创意篇:调动宝宝的五感探索能力
宝宝的陪餐小伙伴儿
和宝宝一起撕纸
7~9个月
丝巾去哪儿了
宝宝倒面粉
颜色认一认
猜猜“我”是谁
我要我的味道
10~12个月
寻找小红球
宝宝独立了
妈妈宝宝一起讲故事
澡盆里的小游戏
齐步,向前走
艺术篇:宝宝的乐感和舞蹈启蒙
0~3个月
小鸟的歌
铃儿响叮当
一只小青蛙
嘀嗒宝宝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4~6个月
小白兔
拍手歌
拔萝卜
艺术篇:宝宝的乐感和舞蹈启蒙
让我们荡起双桨
月亮先生
7~9个月
小猪小猪扭起来
骑大马
爆米花
小星星
小狗在哪里
10~12个月
鸭子叫
摇晃的呼啦圈
和宝宝一起做运动
摇晃的沙锤
大家一起拍拍手
附录1 幼儿“三维平衡”发展词汇表
附录2 游戏与技能索引
作者介绍
积木宝贝国际早教学术研发中心,由罗静博士带领的积木宝贝学术研发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ITLA(国际玩具图书馆协会)等机构的百余名专家,组建了一个含专家顾问组、专家工作组、项目执行组的科研团队。此团队通过对全国十余个城市的0~6岁宝宝进行了长达7年的多方面追踪,终获得5万份有效数据。通过总结中国宝宝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积木宝贝国际早教提出了中国个系统的早期教育科学体系——“三维平衡发展理论体系”,即体能、智能、心理能力三方面平衡发展。与“洋早教”体系相比,“三维平衡发展理论体系”更系统、更具有指导性,也更适合中国宝宝。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全职妈妈,我最大的困扰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升级”游戏难度,总怕自己太保守或者太激进了。这本宝典最棒的地方就是它的“阶段性评估”和“灵活调整”建议。它不是铁板一块,而是会提醒家长,如果宝宝对某个游戏反应平平,说明可能需要放慢速度或者换个方向。它提供的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表,而是一个动态的成长蓝图。举个例子,当宝宝开始尝试抓握时,书里会详细罗列出从最初的“拍打”到最终的“捏取”的三个过渡阶段,每一步都需要什么材料和什么样的语言引导。这让整个育儿过程变得有迹可循,但又不失趣味性。我不再需要焦虑于“是不是我没教好”,而是能够平静地观察宝宝的反馈,然后从书里找到最匹配他当前发展水平的下一个活动。这种“因材施教”的感觉,让我感觉自己对宝宝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培养孩子专注力和感知力方面,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我一直担心我家宝宝太容易分心,稍微有点声音就容易被吸引走。后来按照书里推荐的“黑白卡片对比法”试了几天,效果真的让我惊喜。那种从高对比度图案到彩色图案的过渡设计,非常符合婴儿视觉发展的规律。不只是视觉,听觉游戏部分也设计得非常巧妙。它教我们如何区分不同材质、不同频率的声音,引导宝宝去分辨声音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很多游戏都不是那种需要昂贵教具的“烧钱”项目,而是充分利用了家里的现有资源。比如,书里提到用米袋或者豆子袋做成沙沙作响的玩具,既安全又低成本。这让我感觉育儿的压力小了很多,原来用心和科学的方法,比砸钱买一堆所谓的“益智玩具”有用得多。我现在每天固定抽出半小时,严格按照书里的进度来,感觉宝宝对周围世界的探索欲明显增强了。
评分我婆婆和妈妈那辈的育儿经验自然也很有价值,但有时跟现代科学育儿理念会有冲突,比如“怕孩子被惯着”或者“太早刺激不好”。这本书在处理这些代际差异上,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沟通桥梁。它用清晰的科学依据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要进行特定的感官训练,比如为什么轻柔的抚触对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而不是简单的“抱多了会粘人”。我发现,当我能带着这本书里的具体例子去和长辈交流时,很多争论都不战自消了。比如,书里关于“模仿发音”的章节,强调了成人清晰、夸张的口型对宝宝语言萌芽的巨大帮助,这让那些觉得“小孩子听不懂”的长辈也开始参与进来,用更夸张的表情跟我一起跟宝宝说话。这本书不仅是教我怎么带孩子,更是在帮助我构建一个科学、和谐的育儿环境,让全家人都能参与到这场美好的成长旅程中来,收获的远超我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真正理解了“0到1岁”这个阶段宝宝的需求——那就是安全感和基础的动作协调。我之前买过一本号称是“全能早教”的书,里面很多游戏都要求宝宝能坐稳甚至能爬,对于我那才三个月大的小家伙来说,根本无法操作,看得我干着急。但这本完全不同,它从新生儿开始讲起,重点放在了“俯趴时间”(Tummy Time)的优化技巧上。书里不仅告诉你为什么要趴,还细致地描述了不同月龄下,如何通过语言鼓励和身体接触,让宝宝更乐意趴着,从而锻炼颈部和背部肌肉。我发现,很多育儿书都会忽略新生儿的“非主动”游戏,比如被动操纵,但这本里有大量的肢体互动环节,比如“蹬自行车”、“按摩时间”,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在建立宝宝对自身身体的认知和父母的信任感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盲目地抱孩子、逗孩子,而是带着目的性地在进行“肌肉群激活训练”。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新手爸妈的救星!我刚开始带孩子的时候,面对一个只会吃喝拉撒的小不点,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互动,怎么才能促进他的早期发育。网上各种信息看得我眼花缭乱,各种“科学育儿法”让人无所适从。直到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了这本,立马感觉找到了主心骨。它不像那些理论书一样长篇大论,而是非常实用地告诉你在不同的月龄阶段,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刺激和游戏。比如,它会详细讲解如何利用简单的日常物品,比如一块布、一个摇铃,来引导宝宝进行视觉追随、听觉反应的训练。我特别喜欢它里面那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每完成一个小游戏,宝宝都有积极的反馈,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作为家长的信心。书里还特别强调了“高质量陪伴”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亲子互动不一定非得是复杂的活动,有时候一个眼神的交流、一次耐心的抚摸,效果都超乎想象。这套书简直就是我育儿路上的“随身教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