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别离,大格局:中小学生微留学实例分享
定价:48.00元
作者:陈晓颜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84132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小学生阅读联盟2018寒假推荐书目。
面对越来越集中的教育资源、越来越高的学区房房价、应试教育成才路径的单一化,不少有智慧、有教育规划的家长,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道路、教育理念。他们审时度势,将年幼孩子的教育的眼光和视野转向海外。为了让孩子能够受到更先进和人性化的教育,能够提前体验国际化环境,培养国际化视野,锻炼独立自主能力,用开阔的心态接受文化的不同,这些家长利用寒暑假将尚处于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送往不同国家微留学,为孩子下一步的留学提前热身。
那么,海外微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学习形式,究竟与的教育有和不同,包含哪些学习内容,课堂讲些什么,孩子短期学习后究竟能带来什么样的成长和变化?他们如何融入陌生学习环境,与陌生国度的孩子一起度过?安全问题如何解决,学校如何选择,等等,成为希望孩子到海外接收教育的父母首要解决和咨询的问题。
但的搜索引擎的限制,外文水平受限,造成家长接受外教育信息并不对称,承接海外教育的机构也是鱼龙混杂。家长们急需微留学的真实信息。
《小别离,大格局——中小学生微留学实例分享》案例分享的内容既包括上述家长普遍遇到的困惑,同时,也就自己家庭孩子如何完成海外留学全程做了真诚分享,什么动机或原因微留学,为什么选择这种形式,前期如何申请准备,海外校内校外校真实生活,课堂学习课程,课外如何学习,对在外留学的生活中会出现的如医疗紧急状况都有详尽的说明。同时,孩子们的成长和适应心理变化,也在文中一一列出。
《小别离,大格局——中小学生微留学实例分享》提倡家长做智慧的父母,孩子做世界的人才的观点,也是小别离,大格局书名的来由。读完此书,希望更多的中产家庭能够就自己的家庭特点,以案例作参考,综合考虑孩子自身条件,都能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做出自己的判断,成为智慧家长,不再因孩子教育过度焦虑,鄙弃成功的狭隘标准,与孩子共同成长,为孩子提供多种教育途径,对的多样性认知,以及未来多元化成才的可能性。
内容提要
《小别离,大格局》通过13个案例分享了中小学生在海外微留学的真实生活,呈现了让人眼界大开的国外教育形式,讲述了微留学生验以及微留学对他们人生的影响。从前期申请准备,中期校内生活,在学校(夏令营)学了些什么,以及对在外留学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状况和周边文化都有详尽的说明。《小别离,大格局》提供多种微留学方式参考,分享微留学经验,帮助普通家长进阶为智慧家长,为孩子开启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进阶智慧家长,开启微留学之旅,为孩子成长加持:
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国际化思维,增加了主动学习的兴趣
树立了孩子的自信心,敢于大声的、正面的表达自己
创设外语生活语境,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微留学形式多样,家长的选择空间很大,普通家庭能负担
目录
CHAPTER 1微留学实践 专家、老师、家长有话说
Part 1 尹建莉:国外的教育政策更成熟,出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Part 2 应 光:微留学有助于孩子更多维地理解世界
Part 3 赵宏阳: 短期国际化体验有助于学生理性选择留学国家学校专业
Part 4 姜丽蓉:要根据孩子的条件和特点,制定留学计划
Part 5 刘乃忠:让孩子参加一些国际化的体验挺重要的
Part 6 武玉洁:我的学生微留学回来后更自信开朗了
Part 7 宁 远:游学旅行,孩子带给我很多惊喜
Part 8 家长郭女士:孩子的经历比死学知识更重要
Part 9 家长王洪燕:将来,我还会带儿子出去微留学的
Part 10 孟 强:短期海外体验,对孩子影响有限
Part 11 张 哲:5岁到12岁是不错的微留学阶段
Part 12 李嘉音:现在的家长给孩子规划海外体验时都特别有心
Part 13 Sarah Fogarty: 海外短期留学让你学会更自信地交流,跟陌生人相处
Part 14 张 迪:短期国际化体验是培养国际公民意识的好方法
CHAPTER 2短期海外微留学体验案例
6岁小妞追随学者爸爸留学美国 萓儿
Part 1 缘起
Part 2 小妞:留学美国一年
Alice的YMCA之旅 陈晓颜 采写
13岁与CTY夏令营相遇 陈晓颜 采写
Part 1 为什么选择CTY夏令营
Part 2 我的CTY之旅
青岛“花木兰”从“军”记 Amelia 殷晓虹
Part 1 为什么选择美国童子军
Part 2 北北的童子军历程
Tom,从美国高中交换生到私立大学,
转变的不仅仅是人生阶段 Tom 邓尘
Part 1 偶然,Tom成为美国高中交换生
Part 2 Tom:一年交换生,我更顺畅过渡到美国大学
Kevin,从公立学校到加拿大高中的转身 陈晓颜 采写
Part 1 为什么选择加拿大的夏令营
Part 2 Kevin的留学历程,从手足无措到游刃有余
12岁女生的苏格兰“留学史” 李江南 潘采夫
Part 1 为什么去苏格兰读书
Part 2 求学四年,李江南从一脸迷茫到自信英伦范儿
9岁男孩微留学新西兰,从不想去到不想走 陈晓颜
Part 1 缘起:为什么选择新西兰
Part 2 丁丁的微留学故事
暑假,去澳大利亚做个插班生 陈晓颜
Part 1 为什么选择澳大利亚微留学
Part 2 两个小男生的快乐插班生活
第三次微留学,13岁男孩决定留在新西兰 吴剑
Part 1 为什么去微留学
Part 2 连续三年“探险”微留学
9岁男孩的新加坡求学路 陈晓颜 采写
Part 1 新加坡小学教育概况
Part 2 在新加坡上学,从迷茫到享受
寻找一切机会,让自己的“视界”更远更宽广 王丽静 刘熹源
Part 1 为什么两次选择新加坡游学
Part 2 我的新加坡之旅
Part 3 如何游学新加坡
14岁少年,4年边走边画 麦格
CHAPTER 3 短期微留学实践信息资源分享
到美国上小学,要做什么准备
如何参加CTY夏令营
如何参加美国童子军
如何参加YMCA夏令营
如何去苏格兰留学
美国高中留学及交换生申请概况
加拿大留学概况及实现
如何实现澳大利亚微留学
如何实现新西兰微留学
如何实现新加坡留学
在新西兰如何微留学,如何转留学
APPENDIX 附录
美国私立走读高中TOP30
美国CTY学术探索类项目所在学校及课程简介
美国CTY深入研究类项目所在学校及课程简介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中学排名前52的10家公立学校详解
澳大利亚悉尼2015年综合排名前10的公立小学
澳大利亚悉尼排名前10的男子私立学校
澳大利亚悉尼4所女子学校
新西兰奥克兰小学2015年评分表
作者介绍
陈晓颜:航空媒体主编,一位13岁男孩的妈妈,非常热爱文字,关心青少年教育和成长。常常利用假期带孩子看世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旅行的主题变成了游学,一发不可收拾。
文摘
序言
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后续影响”的追踪记录。很多微留学项目结束后,热度很快就消退了,家长和孩子可能很快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似乎那段经历成了昂贵而短暂的度假。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似乎对这种“短暂”进行了长期的追踪和评估。它是否展示了那些孩子在回国后,学习习惯、人际交往方式或者对世界的好奇心上,出现了哪些持续性的积极变化?例如,一个夏天在北美体验辩论营的孩子,回国后在课堂发言的自信度是否显著提高?或者一个在日韩进行文化体验的孩子,对历史和地缘政治的理解是否变得更加细致和包容?如果书中能够深入挖掘这些“潜移默化”的效果,并辅以家长们的长期反馈,那么这本书的参考价值就不仅仅停留在“如何选择项目”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如何将微留学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高度。这种深度探究,对于那些希望投资于孩子未来软实力培养的家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似乎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不仅仅是采访了家长和孩子,可能还深入了解了各个合作机构的课程设计理念、安全保障措施,甚至包括签证和保险的细节。这种全方位的考察,使得整本书读起来非常可靠,让人有信心去借鉴其中的经验。而且,它可能还包含了一些“避坑指南”,这对我来说非常实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分辨哪些是营销噱头、哪些是真正有益的教育投资,是件非常费力的事情。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过来人的、非常具体的“红旗警告”(Red Flags),告诉我们在选择中介或项目时,需要警惕哪些常见的陷阱,那无疑是为家长们省下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这种坦诚的分享,体现了作者真正的教育情怀,她不是在推销某种产品,而是在真诚地分享一条相对更平坦的成长道路。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值得信赖的教育顾问给出的私人建议。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某些章节,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在描述那些家庭抉择时的那种如履薄冰的谨慎,以及最终放手让孩子去探索的勇气。这种情感上的共振,是冰冷的指南书无法给予的。我特别关注到作者是如何剖析“别离”这个主题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短期的离家,对亲子关系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书中似乎没有回避这些现实的挑战,而是直面了父母们在孩子离开后那种复杂的心绪——既有对孩子成长的欣慰,也有挥之不去的牵挂与担忧。从文字中能读出,作者不是简单地赞美微留学带来的“高大上”体验,而是更深入地探讨了这种经历如何重塑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我常常在想,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真的能从几周的异国他乡生活中汲取到什么?这本书似乎用一系列具体的、可验证的案例,回答了这个问题。它可能讲述了孩子如何在超市里第一次独立完成购物,或者如何在陌生环境里主动向当地人求助,这些看似微小的瞬间,构筑了“大格局”的基石。这种对细节的捕捉,让整本书充满了生活的质感,读起来让人既感动又深思。
评分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让人眼前一亮,《小别离,大格局:中小学生微留学实例分享》,这名字里透着一股子智慧和前瞻性。我最近刚好在考虑孩子未来的教育规划,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贴合我的需求。市面上很多讲留学的书,要么是宏大叙事的理论分析,要么是纯粹的申请流程指导,缺乏那种“接地气”的实战经验。这本书显然是想另辟蹊径,聚焦在“微留学”这个相对新颖的领域。我期待看到那些真正实施了微留学的家庭,他们是如何权衡利弊,如何在短时间内最大化孩子的收获。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这个群体,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如何让他们在异国他乡既能保持安全感,又能充分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教育体系,这中间的平衡艺术,我想书中一定会有非常细致的探讨。我尤其好奇那些“实例分享”部分,到底包含哪些具体的国家、学校,以及最关键的——家长的决策心路历程。这本书若能提供一些真实的、甚至是不那么完美但却充满启发性的案例,那它对我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它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更是在构建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让人思考,真正的教育,是否需要用更开阔的视角去审视。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给我一种非常现代、高效的感觉,它不像传统教育类书籍那样说教,反而更像是一本高端生活方式杂志中的深度特稿合集。我注意到作者在组织材料时,非常注重“对比性”和“多维性”。比如,在分析一个去欧洲体验艺术教育的案例时,她可能不仅会描述孩子在博物馆里学到了什么,还会穿插介绍当地教育体系中对“创造力”的定义,以及这种定义与国内应试教育的区别。这种跨文化的深度对比,让人在阅读时思维不断被激活,不再局限于“好”与“不好”的二元对立。更让我欣赏的是,书中似乎对不同经济背景和教育资源的家庭都提供了参考价值。它没有把微留学塑造成只有精英家庭才能触及的奢侈品,而是努力挖掘出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内,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这需要作者对资源整合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能够发现那些被大众忽略的、高性价比的“微留学”机会点。这本书的格局,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让家长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套用其中的方法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