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责任我来扛:36种方法轻松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

我的责任我来扛:36种方法轻松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岩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教育
  • 责任培养
  • 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育儿技巧
  • 行为习惯
  • 正面管教
  • 自信心培养
  • 好习惯养成
  • 成长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03654
商品编码:2956480614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我的责任我来扛:36种方法轻松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

定价:35.00元

作者:刘岩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6820365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如果作为家长,你还有这种想法,那么,请你把责任还给孩子。因为缺乏责任力的孩子,独立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创造力、注意力、意志力、领导力、记忆力等诸多能力都会相应减弱,很难赢在当下,更可能输在未来。
  作为家长,要学会培养孩子责任力的实用方法,唤醒孩子内在责任力,让孩子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开始自律,开始努力,从而实现自我成长,提升自我价值。
  家长改变百分之一,孩子则可能改变百分之百,《我的责任我来扛:36种方法轻松培养孩子承担责任的能力》,让家长“持证上岗”,成为培养孩子责任力的佼佼者。

目录


方法01 “来,把你自己的玩具收起来。”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方法02 “我们就从吃饭开始吧!”
——从小事入手培养孩子责任感
方法03 “妈妈尊重你‘自己来’的愿望。”
——放手让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方法04 “这事你自己做决定吧!”
——给孩子思考和选择的权利
方法05 “帮妈妈一起洗碗好吗?”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方法06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
——把责任讲分明,告诉孩子具体负什么责
方法07 “你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员!”
——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方法08 “妈妈很渴,能帮妈妈倒杯水喝吗?”
——教会孩子关心家人/他人
方法09 “奶奶给你带好吃的了,是不是要说‘谢谢’啊?”
——教孩子学会感恩与回报
方法10 “你的好朋友怎么哭了?你安慰一下她好吗?”
——教会孩子关心身边的事和人
方法11 “宝贝,自己定好起床的闹钟。”
——教会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方法12 “你的作业按时完成了吗?”
——让孩子管理好自己的学习
方法13 “别拖延,现在就动手开始做!”
——守时是对他人、对自己负责
方法14 “勇敢地承认自己犯的错。”
——允许孩子犯错,但不允许其推卸责任
方法15 “做错了,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责任心就是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方法16 “我不打你,我们好好商量。”
——打骂只会让孩子因为害怕而不敢负责
方法17 “妈妈说到做到!”
——责任心的培养需要父母以身作则
方法18 “妈妈没有忘记与你的约定!”
——言而有信,遵守与孩子的约定
方法19 “孩子,你做得很好!”
——鼓励可以激发孩子的责任心
方法20 “你做的事,妈妈一百个放心!”
——信任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方法21 “像爸爸一样,做个有担当的人!”
——给孩子找个负责任的榜样
方法22 “从今天开始,就由你来负责照顾这株绿萝吧!”
——赋予孩子一些指定的责任
方法23 “我们帮帮这位可怜的乞丐吧!”
——有同情心才会有责任心
方法24 “我们原谅明明同学好吗?”
——懂包容的孩子才有责任心
方法25 “你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哦。”
——会照顾人的孩子更有责任心
方法26 “把你的玩具借给别的小朋友玩一会儿好吗?”
——孩子会在分享中学会责任
方法27 “妈妈喜欢听到诚实的回答!”
——诚实的品质往往与责任心共生
方法28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培养遵纪守法,有社会责任感的孩子
方法29 “把这件事做完再去管其他的。”
——做事有头有尾才算得上是负责
方法30 “这件事你有什么责任?”
——经常让孩子反思自己肩上的责任
方法3l “孩子,积极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吧。”
——集体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方法32 “加油,努力争当小‘干部’!”
——让孩子主动担责,为同学提供服务
方法33 “吃亏是福,多做点没关系。”
——教孩子在学校体育劳动中多做多劳
方法34 “吵了架还是好朋友,你能主动和好吗?”
——心胸广的孩子责任力强
方法35 “有困难,找同学一起帮忙吧!”
——在合作中自觉承担责任
方法36 “我们来签订一个‘责任合同’吧!”
——按“合同”行事,不得违约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责任的种子:让孩子学会“我能行”的力量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我们常常面临各种挑战,也渴望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机遇和幸福的未来。然而,真正的幸福和成功,往往根植于孩子内心深处的一种品质——责任感。它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承诺,更是一种内在驱动力,让孩子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成长和成就感。 这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育儿手册,而是一次与孩子共同探索“我能行”世界的旅程。我们深知,责任感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耐心、理解和恰当的引导。它不是强加的枷锁,而是赋予孩子翅膀,让他们能够自信地翱翔。 责任感的基石:理解与尊重 很多时候,我们渴望孩子能“负责”,却忽略了他们首先需要被理解和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节奏。强迫、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扼杀他们内在的责任感萌芽。 因此,本书将首先强调建立在理解和尊重基础上的亲子关系。我们会探讨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并以平等尊重的姿态与他们沟通。当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听见、被理解时,他们才会更愿意敞开心扉,接受父母的引导,并逐步培养起对自我和他人的责任感。 从微小处着手:点燃内在驱动力 责任感的培养,并非要孩子承担起成人世界的重担,而是要从他们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从整理自己的玩具,到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再到关心家人的需求,每一个小小的“负责”行为,都是责任感萌芽的养分。 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您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逐步建立起“我可以做到”的自信。我们将深入剖析如何将日常琐事转化为孩子主动承担的任务,如何设计一些小小的“挑战”,让孩子在完成中体验到成就感。 家务劳动的小课堂: 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将洗碗、叠衣服、打扫房间等家务,变成孩子学习责任感、培养动手能力和归属感的有趣体验。我们会分享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分配适宜的家务,并提供有效的激励和反馈机制,让孩子乐于参与,并从中看到自己的贡献。 学习的自主性: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家长的督促。然而,我们更希望培养的是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对知识的渴望。本书将提供一些策略,帮助您引导孩子主动规划学习时间,独立完成作业,并在遇到困难时,学会寻求帮助而非放弃。我们将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具吸引力。 物品的归属感: 孩子对自己的物品,往往有着强烈的占有欲。然而,如何引导他们学会爱护、整理和保管自己的物品,则是责任感培养的重要一环。我们会探讨如何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主动收纳玩具、整理书包,并理解物品的价值和保养的重要性。 错误与挫折:成长的催化剂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孩子犯错,会感到焦虑和失望,甚至严厉指责。然而,错误并非终点,而是通往成长的宝贵阶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并从中吸取教训。 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将孩子的错误,转化为学习责任感的契机。我们将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接纳不完美: 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犯错是成长的一部分,不必过度苛责。学会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失误,并以支持者的角色出现。 分析与反思: 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是疏忽?是能力不足?还是缺乏规划?通过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所在。 承担后果: 责任感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在于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我们会探讨如何根据错误的严重程度,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例如,弄坏了玩具,需要用零花钱维修;迟到,需要给老师或同学道歉。 从失败中学习: 鼓励孩子将失败视为一次学习机会,而非终结。引导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鼓励他们再次尝试。 同伴与社会:责任感的延伸 责任感并非孤立的个体行为,它也体现在孩子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会与同伴合作,尊重他人,关心集体,是责任感在社会层面的体现。 本书将帮助您引导孩子: 合作与分享: 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分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理解合作的意义,以及分享带来的快乐。 尊重与同理心: 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尊重,理解他人的感受,并在必要时提供帮助。学习换位思考,理解不同人的立场。 集体荣誉感: 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并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理解集体目标的实现,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 社会责任感: 逐步引导孩子关注更广阔的社会,理解社会责任的意义,并从小事做起,例如,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关爱弱势群体等。 父母的角色:榜样与引导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您的言行举止,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当您自己能够承担责任,信守承诺,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时,您的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 本书将强调父母在责任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言传身教: 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在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展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积极的反馈与鼓励: 当孩子在责任感方面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看见,并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耐心与支持: 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父母的耐心和持续的支持,是孩子能够坚持下去的关键。 适度的放手: 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父母需要学会适度放手,给予孩子独立尝试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并从中学习。 这本书,将陪伴您与孩子一同探索责任感的奥秘,点燃孩子内心“我能行”的火焰。我们相信,当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他们将不仅仅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会拥有面对未来的勇气和自信,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担当的人,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可持续性。很多时候,家长们在“鸡血”状态下,能坚持执行两三天,然后就因为工作疲惫或者孩子的不配合而前功尽弃。所以,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帮助家长自我激励和维持长期执行力的机制,那它的价值就大大提升了。我希望看到,它如何巧妙地将“责任”与“成就感”挂钩,让孩子从“不得不做”转变为“想要去做”。如果它能设计出一些奖励机制或者阶段性的小目标,让责任感的培养过程变得像一个“升级打怪”的游戏,而不是枯燥的家务分配表,我想孩子会更乐于接受。毕竟,长期的习惯养成,靠的不是一时的威慑,而是内在动力的激发。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它不像某些专业书籍那样晦涩难懂,反而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我特别欣赏那种不带指责意味的叙事口吻,仿佛是身边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长辈在分享心得。在阅读过程中,我留意到作者在描述每一个“方法”时,似乎都穿插了一些真实的案例或者家长可能会遇到的困境,这种代入感非常强。举个例子,当谈到如何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后果负责时,我立刻就能联想到我家孩子上次因为贪玩而没写完作业被老师批评的场景。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在那种高压时刻,家长既能坚持原则又不至于伤害亲子关系的沟通脚本,那就太棒了。我期待看到这些方法不仅是“做什么”,更是“怎么说”和“怎么做”的细节演示。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引人注目的,那种沉稳的蓝色调配上略带手绘感的字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本实实在在能解决问题的工具书。我之前试过很多市面上那些老生常谈的育儿经,读起来总觉得有点空泛,要么就是把责任感这个概念描述得过于高大上,让家长们觉得实行起来遥不可及。但这本书的标题就给人一种很“接地气”的信号,仿佛在说:“别担心,我们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 我最看重的就是这一点,教育孩子培养好习惯,光靠说教是完全没用的,必须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我个人比较期待看到它如何将抽象的品德教育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可以轻松植入的行动指南,比如,面对孩子忘记收拾玩具或者不做家务这种常见场景,它是不是提供了一些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孩子都能适用的微调策略。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做得深入且细致,那它就绝对值得我花时间去仔细研读和实践。

评分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标题中强调的“轻松”二字。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家长们已经承受了太多的焦虑和压力,如果再拿出一本需要耗费大量心力去“硬啃”的教育书籍,那执行起来只会更加困难。因此,我非常看重这些方法是否真的能够被整合到日常生活的碎片时间里。我更倾向于那些可以在五分钟内完成的微小干预,而不是需要耗费一整个周末去规划的大型项目。如果这本书里的三十六个方法,能够被设计成可以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家庭场景中的“小工具”,那么它就真正体现了“轻松”的价值,能让我在疲惫的日常中,依然有能量去培养孩子的品格。

评分

说实话,我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翻开这本书的,因为市面上太多育儿书都是“万能公式”,好像所有孩子都用一套模板就能培养出来,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实的。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的逻辑结构是否严密,它是不是真的能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去解释为什么孩子会逃避责任,以及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沟通方式。如果它仅仅是罗列了三十六个“你该怎么做”的清单,而没有深入探讨背后的原理,那么读完可能第二天就忘了。我希望看到的是,它如何引导家长建立一种更具同理心的视角,理解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充满试错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完成”。一个好的教育工具书,应该能让家长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过去处理亲子关系中的盲点,而不是单纯地去“要求”孩子改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