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名中医教新手父母育儿
定价:32.8元
作者:吴建隆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9
ISBN:97875552241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用中医方法养孩子,从零岁调理到青春期。
内容提要
本书集结作者多年的儿科临床经验,针对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各阶段常见的小毛病,提供新手父母全方位对应方案,并用温和、少副作用的穴位按摩和食疗促进孩子的体内健康,为孩子的终身健康打好基础。同时,父母也可用中医食疗改善自身体质,更能通过按摩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
目录
作者介绍
吴建隆医师 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学士、台湾阳明大学医学工程硕士,现任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主任医师,擅长儿科、针灸骨伤科、内科、皮科,著有《泡杯好茶不生病》等健康类畅销书。
文摘
哮喘
小朋友哮喘原因不外乎两种情形:因为吃了很多寒凉的药物或食物造成身体虚寒,或者因为感冒严重,喘咳得很厉害,而引发哮喘。
为什么身体虚寒会造成哮喘呢?在中医来说,心肺属于阳气旺盛的地方,若吃太多寒凉的药物或食物,心肺阳气会不足,出现心悸、胸闷、喘咳等症状。长期下来,因为心肺阳气不足,就形成哮喘。
当热性病邪进入体内,会与小朋友的纯阳之气相互作用,就很容易高烧,身体摸起来像是火炉,体内有过多的火,身体就要把这些火通过呼气排出体外,但小朋友气管和鼻腔通道狭窄,一时要让所有的火气都从这条呼吸道排出,反而会造成拥塞,身体只好用快速呼吸、收缩胸部或颈部肌肉、扩张鼻孔的方式迫使热邪排出,因而造成哮喘的现象。
因此中医主张对于热性哮喘,用清热、发汗、利水的方式,帮助身体把火气排出去,而不是用药物迫使肌肉和气管放松、呼吸变缓以压抑哮喘的症状。一般来说,中医会用麻杏甘石汤来治疗。
对于寒性的哮喘则用温热性的药材,例如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或者病情较轻的小朋友则用比较温和的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柴胡桂枝汤即为小柴胡汤加上桂枝汤)。使用这些药物要先由中医师辨证,不可擅自用药,因为不当用药可能会让火气更大,或损伤小朋友的元气,出现肠胃不好、胃口变差之症。
还有些人主张服用枇杷膏来改善哮喘、感冒,但以中医的观点来说,枇杷膏润肺,有治疗喉咙干痒的功效,但对于清热、降火并无实质的帮助,因此在哮喘或感冒严重时服用枇杷膏不会太有效果。
除了内服药物外,还可通过三伏贴或三九贴的方式来改善体质,以减少哮喘的发作。
■ 为什么叫三伏贴呢?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热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盛的时候),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进行治疗,以减轻疾病发作的方法。
■ 三伏贴有效吗?
三伏贴是针对虚寒性体质及过敏哮喘症状而设置的,需要每年三伏天各贴一次,持续三年(共贴九次),效果才会明显。若没对证或中断,自然效果打折。要让小朋友的身体真正有所改善,还是必须经过医生诊断,了解身体状况后再以药物调理。
另外,小朋友在贴三伏贴时要考虑到他们的皮肤状况,做三伏贴时皮肤会产生色素沉淀的状况,因为小朋友的皮肤都很细腻,而三伏贴中的药物有一些是具有刺激性的,如果贴久了皮肤也可能无法承受刺激而溃破,因此要注意贴的时间,以避免造成皮肤过敏。
另外也有所谓的三九贴,一般在12月底、1月初进行穴位敷贴,除了时间上与三伏贴有差异之外,其他原则大致是相同的。
序言
我得说,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的很有格调,那种沉稳又不失现代感的视觉体验,拿在手里就觉得分量十足,绝对不是那种匆匆忙忙编纂出来的快餐读物。我特别喜欢它在阐述理论时,总能穿插一些古老的医理,但又用现代父母都能理解的语言去解释,比如对于“脾胃”这个概念的解析,以前我总觉得很玄乎,但作者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把“养好脾胃就是养好抵抗力”这个核心思想讲得明明白白。我之前买过几本育儿书,不是理论太空泛,就是操作性太强但缺乏根基,读完之后依然迷茫。但这本不同,它给人的感觉是,你在学习一套可以内化、可以灵活应用的育儿哲学,而不是死记硬背一套流程。每次我翻开它,都能从中找到一些新的启发,比如如何通过观察孩子的舌苔来判断他的消化情况,这种细微的观察能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但作者却强调了它的重要性,真是点睛之笔。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所蕴含的那种“未病先防”的智慧。它不像有些书籍那样,总是在孩子生病后才手忙脚乱地给出补救措施,而是从孩子生命萌芽之初,就教父母如何通过日常的点滴积累,构建一个强大的内在防御系统。比如,关于如何选择安全、温和的清洁用品,以及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孩子的衣着厚薄,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都上升到了“养正气”的高度。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产生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我们平时认为的“小事”,其实都关乎孩子的长远健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培养了父母的“预判力”和“洞察力”,让我们能够更早地发现孩子体质中的细微失衡,从而在问题尚未爆发前,就将其化解于无形。它真的是一本能让父母从焦虑中解放出来,变得更有掌控感的育儿指南。
评分这本育儿宝典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新手爸妈量身定做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像我一样,对传统医学和现代育儿知识都有兴趣,但又不知道如何完美结合的人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大门。书里那些关于如何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体质特点来调整喂养和日常护理的建议,真的非常实用。我记得我家宝宝刚出生那会儿,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积食,我当时急得团团转,各种西方的育儿指南都试过了,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偶然接触到这本书里提到的某些温和的食疗小方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了几次,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它不是那种一味强调“科学至上”或者完全依赖经验的极端读物,而是巧妙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让人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小状况”时,能够多一份从容和智慧。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概念时,那种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面对面在指导你,让人感觉无比信赖。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如何应对常见病”的层面,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然节律同步育儿”的指南。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四季养生的章节,作者将二十四节气和孩子的健康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出的建议非常具有前瞻性。比如,针对初秋容易出现的燥热咳嗽,书里推荐的那个润肺汤水,我做了一次给孩子喝,那孩子连续咳了三天都未能缓解的症状,竟然奇迹般地好转了。这种通过顺应自然变化来预防疾病的方法,给我极大的震撼。它让我意识到,育儿不是一场与细菌和病毒的持续战斗,而更像是一场与孩子自身生命力的和谐共舞。作者的文笔中流露出一种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尊重,这种深层次的理念传递,远比单纯的技巧传授要宝贵得多,让人读完后,对生命的理解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带有传统色彩的育儿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可能不够“与时俱进”。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逻辑结构非常严谨,每一步的推导都有理有据,引用的古代文献和现代医学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它的论点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例如,它在讨论如何处理孩子夜惊和多梦的问题时,并没有简单地归咎于“缺乏安全感”,而是深入分析了气血运行和心神不宁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一套非常具体且温和的安抚和调理方案。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调整了睡前小儿推拿的顺序和力度,效果立竿见影,孩子睡得更沉,白天的情绪也稳定了许多。这种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科学验证的态度,让这本书在众多育儿读物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家书架上被翻阅频率最高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