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10岁前,你要给孩子的这些“基因” |
| 作者 | 周道男、 李琼珠、 周佳敏 |
| 定价 | 32.00元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8217910 |
| 出版日期 | 2016-10-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父母如果能培养孩子的成功特质,孩子的成功几率则会大幅提高。本书作者列出七大成功特质:正向思考、创意培养、独立思考、逆境智商、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理财观念,详述了孩子迈向成功可能遇到的瓶颈,并为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提供了容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法。此外,我建议父母不要只培养孩子成功的特质,本身也要尽可能地调整自己,让自己从内而外散发出成功特质,才能更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成功气质。 |
| 作者简介 | |
| 周道男,卫生教育系学士,高师大教育研究所心理辅导结业。曾担任中学专任教师、辅导主任、小康计划执行秘书,从事百年树人的教育长达25年。因为执行小康计划仁爱工作、残障者心理复健工作表现杰出,荣获“杏坛芬芳录”表扬。著有《为善乐》《残障者人生》两书。 李琼珠,妇婴护专(现为辅英科技大学)护理助产科系毕业,老大出生后转为专职妈妈,尽心教养三个女儿,培养出一门三台大,三个孩子皆卓然有成。 周佳敏,台大财务金融学系学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企管硕士,亦为资优跳级生。曾任职于美国加州硅谷,后返回亚洲协助创办世芯电子。现为卓悦企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新创科技公司AlcheMiner之董事长兼总裁。曾与其姐共同著有《我们就这样进台大》。 |
| 目录 | |
| hapter 1 成绩=成功? 会读书,更要培养成功特质 好成绩的孩子会成功吗 孩子的成功特质多寡,决定成就的高度 累积七大特质,打造孩子成功方程式 只要教养得法,普通人也可以不同凡响 引导孩子的内在生命力 教养的力气要用在刀刃上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教育孩子具备多面向的成熟度 Chapter 2 成功方程式 身教与管教并行,全面提升教养力 启动孩子成功方程式的三大秘密 这样的孩子,怎么教 成功秘密一:想改变孩子,得先改变自己 成功秘密二:有“身教”无“管教”,孩子还是不会学好 成功秘密三:别错过黄金教养期,孩子年纪愈小愈受教 做个高效能父母,教养孩子省力又有成效 别当没效率的直升机父母 别花精力在教养迷思上,才能提升教养力 根据孩子的成熟度,改变你的管教风格 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尚未学好的孩子 Chapter 3 教养风格 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孩子的个性 哪种教养风格,让孩子保有原创力又不过于任性 父母教养风格VS孩子个性特质分析 佳教养风格——“威信型”父母 如何成为威信型父母 如果你是“型、疏离型”父母 如果你是“放任型、疏离型”父母 建立“威信型教养”,从情绪辅导五步骤做起 教育对策运用情绪辅导五步骤,与孩子沟通选校问题 “情绪辅导五步骤”范例练习 参考答案范例 要有威信,不得凶孩子 教养也要善用柔性权力 传统管教方式的三大陷阱:严惩、奖励、爱的撤回 让孩子亲身去经历,也是教养的秘诀 情境教养 为什么有时候高支持、高要求行不通 “情境领导II”的教养启示 “情境领导II”VS“情境教养” 父母的威信教养成就了今日的我 Chapter 4 正向智商 教育孩子积极向上、不自我设限的人格特质 为教养灌注正向能量 让孩子成为正面思考的大老鹰,不当负面思考的平庸鸭子 威信型教养,教出正面思考的孩子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未来 扭转管教方式,展现父母的正向教养力 父母自我练习:扩大你对孩子的影响力 从小给孩子“正向教养” 拥有一颗正向积极的心,不自我设限 Chapter 5 右脑智商 给予孩子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空间 孩子未来是艺术家、科学家、创业者?取决于创造力 重视左脑,忽略右脑的教育,会剥夺孩子的想象空间 10岁前,开发孩子的右脑潜能 启发右脑潜能的七种关键力量 启发孩子的右脑智商,开发潜意识宝藏 创意与想象,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 Chapter 6 逆境智商 教育孩子,学习从逆境中看到希望 逆境智商决定孩子的成败 高逆境智商者乐观但不盲目 当挫折来袭,教孩子尽全力求得好的结果 及早培养孩子的逆境智商 给父母的逆境分析SOP 实例应用 扩大“接纳区”,秉持“没有失败,只有反馈”的心态 Chapter 7 独立思考 教育孩子去学习“判断”,勇于逆向思考 顺从,也可能是一种盲从 教孩子在细微处创造竞争优势 孩子不听话,不好吗 该如何训练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训练SOP,引导孩子学会思考与判断 独立思考,学会保护自己,不盲目相信 Chapter 8 人际关系 教育孩子“打开手心”,跟大家分享他拥有的一切 人际关系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机会 教导孩子展现正面特质,诚心诚意与人相处 教孩子拥有好人缘的正面心态 如何教养孩子,让他们拥有圆满的人际关系 拥有一颗柔软、助人的心,就是一种福气 Chapter 9 表达能力 良好沟通能力,让孩子在人生舞台上发光 百分之八十五的成功,取决于表达能力 “有耳无嘴”的小孩,以后会成功吗 过度谦虚不是美德,等待伯乐也非成功之道 让孩子了解,沟通能力不是一条单行道 该如何训练孩子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冲突”是训练孩子沟通能力好的时机 倾听对方,表达自我,才是真正的沟通 Chapter 10 金钱观念 培养正确金钱观,锻炼孩子的意志力与判断力 限制与选择,延迟享乐的教养哲学 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哪一种棉花糖小孩 教孩子先“舍弃”,再“获得”,塑造未来成功的条件 培养金钱观要趁早,从小教孩子学会生财、理财 训练“理财智商”前,父母该建立正面心态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财智商 培养金钱观念,是为了好好照顾自己和别人 Chapter 11 10年教养 启动亲子双赢模式,成就孩子一生的快乐与未来 让孩子成为具备成功特质的珍珠 十岁前,为孩子奠定成功特质的良好基础 爱孩子,是要引导他们走出自己的人生 会读书只是人生起点,具备成功特质才能走到终点 改变自己,才是双赢的教养 尊重孩子的生命特质,孩子必将成功 孩子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 参考书目 |
| 编辑推荐 | |
| 长大后,感谢父母给我的7大“基因”: 正向智商 右脑智商 逆境智商 独立思考 人际关系 表达能力 金钱观念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书籍的整体结构来看,作者的逻辑架构非常严谨,虽然内容丰富,但绝不显得杂乱无章。它似乎是按照孩子成长的关键时间轴来布局的,让你永远都能在需要的时候,找到对应阶段的重点关注领域。这种“时间导向”的组织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和实用性。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主题段落结尾处设置的“反思问卷”环节,那些问题都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开放式的、需要父母深度思考的剖析题,比如:“你上一次因为孩子的提问而感到心烦意乱,你当时真实的反应是什么,你希望未来如何改进?”这种引导性的设计,将阅读体验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参与构建的过程。它强迫我们停下来,审视自己的育儿习惯,并将其与书中所倡导的理念进行实时比对和修正。这种互动性,让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时刻在身边的“私人教育顾问”,而不是一本放在书架上积灰的参考书。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探讨“非智力因素”培养上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尤其吸引我这个对“情商”和“韧性”格外看重的读者。市面上很多书籍都热衷于介绍各种早教卡片或者学科启蒙法,但这本书却将笔墨集中在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决定孩子未来成就高度的“软实力”上。例如,它对“延迟满足”的阐述就非常精妙,它不只是告诉你“要忍耐”,而是深入剖析了延迟满足背后的神经科学基础以及如何在游戏中巧妙地植入这种能力。我试着按照书中提到的几种“情境游戏”来和孩子互动,效果立竿见影。孩子不再是简单地被“要求”等待,而是开始享受“等待”过程中自己构建期待的乐趣。这种从“行为矫正”到“心智构建”的升级,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教育哲学功底。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教育,是种下一颗种子,然后耐心地等待它生根发芽,而不是急功近利地去拔苗助长。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种简约而不失力量感的排版,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当时在书店里随意翻阅,就被它那种直击人心的主题吸引住了。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育儿宝典,而是仿佛在用一种非常私人、非常真诚的口吻与父母对话。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坐在你对面,不带任何说教意味,只是分享他多年来摸索出的,关于如何构建孩子早期认知框架的智慧结晶。我特别欣赏它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找到的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你知道,很多书光讲理论,读起来云里雾里,但这本书似乎处处都充满了可以立刻带回家的“小行动清单”。它不是要求你立刻变成一个完美的父母,而是提供了一种升级思维模式的工具,让你在面对孩子日常的各种“为什么”和“怎么办”时,能从更深层次去理解他们正在经历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阶段。这种对早期教育“打地基”的重视,让我觉得它远超出了普通育儿书的范畴,更像是一本关于生命早期潜能唤醒的指南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平实,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让人感觉作者本人就是生活在我们的日常之中。我记得有一次读到关于“好奇心保护”的那一章节,作者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描述了一个孩子如何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否定性评价,而永久性地关闭了一扇探索世界的大门。那个场景描绘得太真实了,几乎让我回想起自己小时候某些被忽略的瞬间。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这本书拥有了一种强大的共情能力。它没有指责父母的过失,而是温柔地引导我们去反思:我们提供的环境,究竟是在鼓励孩子成为一个勇敢的提问者,还是一个唯唯诺诺的执行者?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学习育儿技巧,不如说是在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和修复。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急于“教导”,却忘了“示范”和“允许”。这种深层次的意识转变,才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价值,它不是教我如何管理孩子,而是教我如何管理好我自己的“育儿心境”。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强烈的感受是它所蕴含的“科学的浪漫主义”。它既有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扎实理论支撑,同时又不失对童年本真美好状态的热烈赞颂。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在“科学的严谨性”和“父母的感性需求”之间搭建一座稳固的桥梁。它没有贩卖焦虑,而是提供了一种基于理解的笃定感。读完之后,我不再觉得养育孩子是一场充满未知风险的冒险,而更像是一次探索未知大陆的专业探险。那种对生命初期黄金发展期的敬畏之心,贯穿了全书。它让我明白,给孩子最好的“基因”并非是天生的遗传物质,而是父母通过精心设计的环境和无条件的接纳,所共同塑造出的,能够适应未来世界挑战的内在核心力量。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会我如何自己去观察、去判断、去因材施教,而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标准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