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有边界,才自由:如何养育自信又自律的孩子([美]珍妮特·兰斯伯里)
定价:49元
作zhe:[美]珍妮特·兰斯伯里(Janet Lansbury)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111578284
字数:118000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本书是作zhe受欢迎和得到广泛阅读的文章合集,列举了yi些常见的幼儿行为以及相应的教养方法,让父母和儿童都从中受益。它覆盖了常见的主题,如惩罚、合作、界限、测试、发怒等。本书提供了yi种对于父母来说很实用的、不可缺少的工具,父母可以用其体验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挑战耐心和爱的ji限的关键时刻。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zhe介绍
前演员和模特,当她变成yi个妈妈并且从婴儿专家Magda Gerber那里寻求指导,她对父母教育的热情就开始了。被Magda的智慧所深深鼓舞,她开始专业随Magda学习。在过去20年里,Janetyi直在旧金山教授RIE父母课堂,在多个幼儿会议,写过yi些教养的文章,是幼儿教育zhe资源委员会的主任
Janet通过她的网站JanetLansbury.com,帮助成上全球的父母,分享从她的父母课堂和养育三个孩子的经验中获得的智慧。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
目录
目 录
序
第1章 以不让孩子羞耻的方式管教好他 ┆1
第2章 学步期儿童为何挑战界限 ┆7
第3章 和学步期儿童交谈 ┆14
第4章 婴幼儿的管教: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9
第5章 学步期儿童对界限的需要 ┆27
第6章 赢得孩子配合的关键 ┆33
第7章 摒弃“分散注意力”的五个理由(以及用什么取而代之) ┆39
第8章 为什么孩子不遵守指令 ┆46
第9章 不能让孩子做出的选择 ┆52
第章 “不”这个词的力量 ┆58
第11章 不提倡用计时器 ┆62
第12章 保持自若 ┆66
第13章 保持的秘诀 ┆73
第14章 为什么哭哭啼啼 ┆77
第15章 咬人、打人、踢人 ┆80
第16章 不好好吃饭 ┆87
第17章 蛮横无理地顶嘴 ┆94
第18章 父母不再感到被威胁 ┆0
第19章 不要与感觉作对 ┆4
第20章 扑灭孩子的怒火 ┆8
第21章 孩子的“产后抑郁” ┆112
第22章 常见的管教错误 ┆119
第23章 设定界限不靠吼 ┆123
第24章 告诉孩子后果的管用与不管用 ┆130
第25章 让孩子摆脱困境 ┆136
第26章 怎样做yi位温和的引领zhe ┆141
第27章 如果温和的管教不起作用 ┆149
第28章 培养意志坚强的孩子 ┆155
第29章 当尊重变成溺爱 ┆158
第30章 不带愧疚感地进行管教(yi个成功的故事) ┆166
第31章 尊重孩子的管教不是被动管教 ┆169
第32章 实践中的温和管教 ┆176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巧妙,它不像其他育儿书那样把内容堆砌在一起,而是像搭建一个稳固的房屋,从地基(父母的自我认知)开始,一步步向上构建(界限的设定、沟通的技巧、习惯的养成)。让我尤其欣赏的是,它没有回避“父母自身的成长”这个话题。作者非常坦诚地指出,孩子是否能建立健康的边界感,首先取决于父母是否能清晰地认识和维护自己的边界。这对我触动很大,因为我以前总是把精力都放在“改造”孩子上,却很少反思自己是否在无意中扮演了“牺牲者”或者“控制者”的角色。书里有一节关于如何对孩子说“不”而不伤害亲密关系的讨论,提供了很多实用的脚本。我不再用“我很累”、“你自己看着办”这种敷衍的理由来拒绝,而是能够清晰地表达我的需求和限制,同时向孩子保证,我的爱是无条件的。这种清晰度和诚实,似乎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透明和可靠。
评分我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了其中关于“责任感培养”的部分,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发现自己过去常常因为心疼孩子吃苦或者怕麻烦,而提前帮他们包办了一切,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依赖我的指令,一旦脱离我的视线,效率和条理性就直线下降。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要求我们“放手”,而是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赋权”策略。比如,它强调了“自然后果”和“逻辑后果”的区分与应用。这让我明白了,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行为带来的真实结果(在安全范围内),远比父母的口头说教有效一百倍。我开始尝试着让孩子参与到日常家务的规划中,不再是“我让你做”,而是“我们共同决定谁负责什么”。这种权力下放和协商的过程,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书中的案例都非常具体,比如如何让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作业时间,而不是每晚催促半小时。这套方法论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将“管教”转化为“合作”,把对立面变成了共同成长的伙伴。
评分从实操层面上讲,这本书的“可复制性”非常高。我之前读过一些理论性太强的书籍,读完后觉得受益匪浅,但一到实际操作场景就抓瞎了。而《有边界,才自由》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提供的不是僵硬的口号,而是灵活的工具箱。比如,在处理孩子撒泼打滚的问题时,它不仅告诉你“要保持冷静”,还具体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可能需要的不同安抚策略,以及父母在整个过程中应该保持的心理距离。它让我意识到,教育不是一个一劳永逸的项目,而是一个持续调整、不断校准的过程。最让我感到踏实的是,这本书反复强调了“一致性”的重要性,这就像是给所有教养行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一旦家庭成员都接受了这套基于尊重和清晰界限的原则,那么很多日常的摩擦都会自然而然地减少。它确实帮助我把“焦虑”转化为了“有章法的行动”,让我对未来的亲子互动充满了信心,不再是走一步看一步的迷茫状态了。
评分初读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贴近生活,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充满同理心的老朋友在分享她的智慧结晶。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那几章,因为我的孩子正处于情绪爆发的高峰期,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发一场“世界末日”。很多育儿指南总是教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情绪,但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如何“看见”和“验证”情绪背后的需求。它提到了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孩子表达愤怒的方式,往往是他内心无助感的投射。这种深度挖掘底层动机的分析,远比单纯教我如何吼回去或者冷处理要有效得多。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暂停”技巧,在冲突发生时先深呼吸,而不是立刻做出反应,结果发现,短短几秒的延迟,就能让整个场面降温,孩子也更容易听进道理。这套系统不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完美父母”,而是帮你修炼一颗更强大的、更懂得自我觉察的心,这才是影响孩子最深远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挺吸引人的,那种柔和的色调和简约的排版,让人一看就觉得内容会比较舒缓、有深度。我本来还在纠结,面对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怎么才能既不“放羊”又不过度控制孩子,毕竟现在的教育理念总是在强调“尊重个体差异”和“培养自主性”。市面上很多育儿书要么太偏向“虎妈式”的严格要求,让人压力山大,要么又过于强调“无条件接纳”,感觉界限感模糊。我比较期待的是,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可操作的框架,帮助父母在“爱”与“规则”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尤其喜欢“有边界,才自由”这个理念,它直指核心——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清晰的框架内做出选择和承担责任。我希望它能帮我建立起一套清晰的、可执行的家庭规范,而不是一堆空泛的理论。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规则”的理解不再是束缚,而是一种安全感的来源,这对我后续如何引导孩子发展内在的驱动力至关重要。那些关于如何设定期待、如何温和而坚定地执行界限的描述,给我很多启发,让我意识到,做父母不是要去“驯服”孩子,而是要成为那个提供稳定基石的引导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