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父母的格局:成就孩子的“第三种力量”
定价:49.80元
作者:黄静洁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27140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为新二胎时代全新发声!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未来就有多宽广!第三种力量,打开孩子的视野和未来,培养社会优质人!★杨澜、马伊琍、张思莱、谭盾联袂倾情推荐★18年来在中美两地养育孩子的亲身经历,近十年来与中国年轻父母探讨育儿经验的独特体悟★伴你成为有格局的父母,打造未来社会优质人★借助“第三种力量”,启动孩子的内在成长,让变化发自孩子内心深处,不打不骂,营造和谐亲子新模式系★用好闲暇,做好闲暇教育,让孩子“浸”在闲暇时光,“泡”出高情商、好品格,并把世界“植入”孩子心中★看懂孩子五大与生俱来的能力,缓解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初几年的焦虑★巧妙化解亲子关系的“5根利刺”,不让这些“利刺”刺痛孩子、划伤父母,应对好分离焦虑、“可怕的两岁”、学坏、成绩不好和性萌芽……“格局”似乎是一个只可意会却很难言传其内涵的词,然而在18年为人母的岁月里,我始终被吸引着去探究其背后隐含着的真实和能量。当我把“格局”定格在脑海里,闭上眼睛沉思一会儿,眼前仿佛便出现了天空、大海,或是站在山顶上俯视的大地……我所理解的父母的格局是,有高度的视野、有广度的胸怀、有厚度的理想,代表了三个维度,即高度、广度和深度。视野需要我们攀上高山,然后把肩膀让给孩子,让他们看到更远的地方。胸怀,即包容,越有广度的包容,一个人就越少封闭,越少自私。它能带给孩子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世界观影响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沉淀为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理想,也就是抱负。理想很薄时,就像近视眼,只能看到眼前;有厚度的理想会带给孩子大的抱负,让他们不只看到眼前,还可以看到海洋、看到天空、看到山川。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对孩子少有捆绑,用自己的肩膀把他们托向天空,让他们看到更远的地方,有更宽广的胸怀,有更厚重的理想。他们的心、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命运都会为之改变。
内容提要
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一代父母像今天这样纠结。传统的育儿观念、教育观念、亲子关系受到的挑战。在这本书中,基于对孩子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和信任,分享了当前做父母需要的智慧和能力。
父母养育孩子,不仅仅是让孩子健康不生病,吃饱穿暖,更应该考虑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而这取决于父母的格局,因为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养育孩子时的视野、态度和方法。
作者通过18年来在中美两地养育孩子的亲身经历,和近十年来与中国年轻父母探讨育儿经验的独特体悟,告诉爸爸妈妈:构建育儿大视野的4种智慧4种行动;巧用一本书、一个榜样、一个错误这样的“第三种力量”而非打骂、责罚等方式,成就孩子;做好闲暇教育,让孩子“浸”在闲暇时光,“泡”出高情商、好品格;看懂孩子五大与生俱来的能力,缓解养育焦虑;巧妙化解亲子关系的“5根利刺”,正确应对孩子成长中的五大危机时刻……
如果每个父母都能抱着改变世界、贡献世界的观念和格局养育我们的孩子,那么不仅世界会变得更美好,我们的孩子也会变得更、更强大,他们的人生将更有格局。
目录
章 大视野育儿:4种智慧4种行动
其实,我们不懂孩子
让孩子选择,护航他们心中的坚持
给孩子时间,相信他们内在的成长力量
放孩子独立,不做“直升机妈妈”
想要孩子“赢”,必须做好早期优质教育
想要孩子自强,帮他们找到自己的“软”实力
想要孩子爱上学习,合理建构“硬”实力
想要孩子去名校,先助他成为“优质人”
第二章 成就孩子的“第三种力量”
涂鸦生日会上偶遇“第三种力量”
“延伸家庭”带我认识“第三种力量”
瑞吉娜奶奶把世界带到了Ian的面前
情人节也可以教孩子爱与感恩
用故事照亮幼小的心灵
3种挑战引发3个男孩的创举
有了楷模,孩子就会自己变
犯错,孩子学习“自我醒悟”的好机会
找到人生的辅导员,用别人的挑战自己
第三种声音,让孩子放下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伙伴的力量,让孩子坚守自己的所爱
一张机票带来的蜕变
第三章 闲暇里有真教育
闲暇也是一种教育
巧用课余时光,孕育出孩子学的快乐
慢养,才能“浸泡”出孩子的高情商
“闲书闲物”,启蒙生命的情感
“瞎”玩,也能玩出好性格
一部电影,道尽孩子的喜怒哀乐怕
游戏,也可以教孩子一份好品行
一年52个周末,孩子该怎么度过
暑假,让孩子来一场“浸泡式发酵”
远行,把世界“植入”孩子的心中
第四章 看懂孩子与生俱来的五大本能
哭,孩子学习沟通的必经之路
独立吃饭,孩子学习自我生存的一门技能
自己大小便,孩子成长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分床睡,孩子离开妈“独立宣言”
自己玩,孩子主动学习的开始
第五章 亲子好关系,从化解“五根利刺”做起
分离焦虑,我们被逼着学习告别
“可怕的两岁”,我们用智慧应对小恶魔
孩子学坏了,不打不骂可以管好吗
孩子成绩不好,父母怎么才能因材施教
孩子对性好奇了,父母怎么对他说
作者介绍
黄静洁(妈咪Jane),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后赴美留学,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MBA学位。中西合璧育儿专家,微信公众大号“父母堂”创建人。获选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评选的全国百名“传承家风的好妈好爸”,新浪2016年母婴自媒体价值榜“专家”。与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先生育有两子,18年来在中美两地养育孩子,汲取了东西方的教育精髓。近10年来,在各类报刊上开设Ask Jane育儿专栏,与年轻父母零距离接触,为上千万父母答疑解惑。
文摘
序言
这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我读完后感到非常震撼。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深入到家庭互动的核心。作者似乎拥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捕捉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小的、却影响深远的决策瞬间。读着读着,我仿佛能看到自己过去的一些教育误区,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很强烈的。书里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挑战了我之前对“成功教育”的固有认知。比如,它强调的不是简单地提供资源或者施加压力,而是一种更高维度的视角。我个人觉得,它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框架,帮助父母在纷繁复杂的教育信息中,找到一条属于自己家庭的清晰路径。内容组织上逻辑严密,案例选取也很有代表性,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到亲切,又能有所启发,确实是一本值得反复咀嚼的书。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模式,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深入的分析,将复杂的教育理念变得清晰易懂。它真正做到了将宏大的教育哲学落地到具体的家庭场景中。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父母自我成长”的重视,认为父母的成熟度直接决定了孩子能达到的高度。书中关于如何处理亲子冲突和如何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部分,对我触动很大。它提供了一种更智慧、更具前瞻性的教育视角,让我明白,教育的最高境界或许是“无为而治”,但这种“无为”是建立在父母深厚认知基础上的。这本书绝对不是一次性读完就束之高阁的读物,它更像是一份长期陪伴的指南,指导我们在为人父母的道路上持续精进。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让人跳出“鸡娃”怪圈的书。在当前这种焦虑弥漫的教育环境中,这本书就像一剂清醒剂。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是在消解焦虑。它将焦点从外部的竞争和比较,引向了内在的成长和关系的质量。书中对亲子沟通方式的探讨尤为精彩,它强调的不是技巧,而是背后的尊重和理解。我感觉作者非常理解父母的困境,所以书中的建议充满了同理心,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生硬。它鼓励父母去构建一个更健康、更自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发展出内在的驱动力。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改变了我对教育“成功”的衡量标准,让我更加关注孩子的人格健全而非仅仅是学业成绩。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父母愿景与孩子潜能之间的桥梁。它探讨的“格局”概念,我认为是这本书的核心魅力所在。它不是指物质上的富有,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辽阔和视野的开阔。作者通过对不同家庭案例的深入剖析,展现了这种“格局”是如何具体化为日常的言行举止,并最终内化为孩子看待世界的底层逻辑。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延迟满足”和“自主感培养”的论述,这些章节写得非常透彻,提供了很多操作层面的建议,但又避免了说教。它让我意识到,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更是一种自我修炼,需要父母不断地学习和迭代自己的认知。读完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优秀”的定义,也更愿意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和试错。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育儿宝典”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很多都是空洞的口号。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有一种沉稳而坚定的力量。它没有用煽情的语言去打动你,而是用一种近乎冷静的分析,剖析了原生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和未来发展的影响。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对“界限感”的强调,这在很多现代家庭中都是一个被忽视的盲点。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成熟,用词精准,结构清晰,读起来毫不费力,但后劲十足。它不是教你如何“搞定”孩子,而是教你如何先“搞定”自己,如何调整自己的心境和认知模式。看完之后,我感觉我的内心平静了许多,对孩子的问题也能采取更超然的态度去面对,这种内在的转变,比任何外在的技巧都要宝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