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陪孩子玩出好性格 |
| 作者 | 付 |
| 定价 | 38.80元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303200931 |
| 出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不是学霸,内心也强大 7大教养专题 自尊心 责任心 合作精神 感恩意识 尊重别人 幽默搞笑不是学霸,内心也强大 |
| 作者简介 | |
| 付,复旦大学博士,知名亲子教育专家,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新浪育儿名博主,搜狐自媒体作者,报刊专栏作家,多家育儿网站和杂志特聘专家,“男孩部落”微信公众平台创始人。已出版《培养儿童自控力》、《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把孩子温柔地推开》、《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等畅销精品,达数十万册。作者认为养育孩子是父母终身的事业,相信孩子成长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心灵陪伴。作者以专家的角度,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天下父母分享自己养育孩子的理念和做法,深受年轻父母的推崇。作者多年来致力于儿童教育及家庭教育研究、咨询和培训工作,为全国多所知名幼儿园和小学的家长和老师做过相关培训,曾接受湖南卫视、云南卫视、财经、江苏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沪江网、父母堂、《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解放日报》、《文汇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新闻晨报》、《东方教育时报》等多家大型媒体的采访。近年来,作者在《澎湃新闻》、《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河南青年报》、《婚姻与家庭》、《父母世界Parents》、《时尚育儿》、《母子健康》、《孩子》、《亲子》、《中华家教》、《家教》、《健康准妈妈》、《父母课堂》、《魅力家长》、《幼儿教育》等报刊发表数百篇教育类专栏文章。 |
| 目录 | |
| 提升自尊心 头疼的那些问题………………………… 3 为什么会这样……………………………… 5 我们应该怎么做…………………………… 6 具体解决方案:5 1……………………… 9 1.亲子活动……………………………………9 2.亲子游戏………………………………… 13 3.亲子对话………………………………… 16 4.亲子阅读………………………………… 18 5.亲子观影………………………………… 26 培养责任心 头疼的那些问题……………………… 33 为什么会这样…………………………… 35 我们应该怎么做………………………… 36 具体解决方案:5 1…………………… 39 1.亲子活动………………………………… 39 2.亲子游戏………………………………… 44 3.亲子对话………………………………… 47 4.亲子阅读………………………………… 49 5.亲子观影………………………………… 55 学会合作 头疼的那些问题……………………… 61 为什么会这样…………………………… 62 我们应该怎么做………………………… 64 具体解决方案:5 1…………………… 67 1.亲子活动………………………………… 67 2.亲子游戏………………………………… 71 3.亲子对话………………………………… 73 4.亲子阅读………………………………… 74 5.亲子观影………………………………… 85 学会感恩 头疼的那些问题……………………… 91 为什么会这样…………………………… 93 我们应该怎么做………………………… 94 具体解决方案:5 1…………………… 97 1.亲子活动………………………………… 97 2.亲子游戏……………………………… 101 3.亲子对话……………………………… 104 4.亲子阅读……………………………… 105 5.亲子观影……………………………… 113 学会尊重 头疼的那些问题……………………… 119 为什么会这样…………………………… 121 我们应该怎么做…………………………123 具体解决方案:5 1……………………127 1.亲子活动……………………………… 127 2.亲子游戏……………………………… 134 3.亲子对话……………………………… 136 4.亲子阅读……………………………… 138 5.亲子观影……………………………… 145 幽默搞笑 头疼的那些问题……………………… 151 为什么会这样……………………………153 我们应该怎么做…………………………154 具体解决方案:5 1……………………158 1.亲子活动……………………………… 158 2.亲子游戏……………………………… 161 3.亲子对话……………………………… 164 4.亲子阅读……………………………… 165 5.亲子观影……………………………… 176 积极乐观 头疼的那些问题………………………183 为什么会这样……………………………185 我们应该怎么做…………………………186 具体解决方案:5 1……………………189 1.亲子活动……………………………… 189 2.亲子游戏……………………………… 195 3.亲子对话……………………………… 197 4.亲子阅读……………………………… 199 5.亲子观影……………………………… 207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在结构安排上展现了极高的逻辑性,它不是简单地按照年龄段或者问题类型进行划分,而是建立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层层递进的认知框架。它首先从家长自身的心态调整入手,强调“内观”的重要性,让你先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焦虑、为什么会失控,这一步处理得非常扎实,为后续所有技巧的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内容开始细化到具体的“游戏化”干预策略,这里的“游戏”概念被拓宽得非常巧妙,它不仅仅指传统的玩乐,更是指一种互动的、充满趣味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我发现,作者非常擅长将抽象的情绪管理转化为具体的“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这使得亲子互动变成了一种共同创作的冒险,而不是一场单方面的说教任务。这种结构设计让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育儿支持系统,从“我是谁”到“我该怎么做”,逻辑链条完整,不容易在实践中迷失方向。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关于“好性格”的定义被拓宽了。以前我总觉得好性格就是听话、懂事、成绩好,但这本书引导我看到,真正的“好性格”是建立在强大的内心韧性和适应性之上的。它着重强调了“挫折教育”和“失败的价值”,而且不是那种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一系列充满智慧的活动设计,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体验失败、学会复原。比如,书中介绍的某些“故意设置障碍”的小游戏,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习惯于事情不完美的结果,并从“重来一次”的过程中找到掌控感。这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保护欲”的理解,我意识到,过度保护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建立自信的机会。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更具前瞻性的视角,它不是在解决今天的问题,而是在为孩子未来几十年可能面对的复杂世界储备心理能量,这使得整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日常育儿指导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本人生的“情绪生存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用心,封面色彩搭配柔和却不失活力,那种淡淡的米白色背景配上几抹恰到好处的亮色点缀,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觉得很舒服,完全没有那种传统育儿书的刻板和严肃感。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特别好,不是那种薄薄的、容易反光的纸,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阅读体验非常棒。我尤其喜欢它在排版上的处理,大段的文字间穿插着一些手绘的小插图,这些小插图画风非常童趣,线条流畅自然,它们不是简单地装饰,而是巧妙地呼应了文字中的某个情境,比如描述孩子情绪爆发时,旁边的小漫画形象地捕捉到了那种夸张却又真实的瞬间,让人会心一笑,也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观点。而且,字体选择上也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字号适中,行距宽松,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从这本书的物理形态上来说,它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精品,体现了出版社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人对即将阅读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陪伴成长的伙伴。
评分我过去尝试过一些强调“规矩”和“界限”的育儿书,它们很有用,但往往在处理孩子强烈的情绪反抗时显得力不从心,气氛很容易变得紧张。而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真正深入探讨了“柔性力量”的运用。它不是鼓吹“溺爱”或者“放任”,而是教你如何在坚守原则的同时,给予孩子充分的情感共鸣和安全感。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如何应对“持续的抱怨和拖延”,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先“看见”和“命名”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是被尊重的,而不是被否定的。这种先处理情绪,后处理行为的次序,极大地降低了亲子冲突的爆发频率。读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掌握了一种“情绪降温剂”,它让我不再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而是先花几分钟时间,把自己和孩子都从“战斗模式”中解脱出来,这种处理方式带来的平静感,比任何单一的管教技巧都要有效得多。
评分我最近读了很多关于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书籍,但坦白说,很多理论都显得有些高高在上,读起来需要反复琢磨才能消化。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却非常接地气,它没有堆砌那些拗口的心理学术语,而是将复杂的概念,比如“依恋模式”或者“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转化成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作者的语言风格就像是邻居家那位经验丰富、又特别善解人意的阿姨在跟你拉家常,语气里充满了理解和鼓励,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我特别欣赏它描述的那些具体对话片段,那些“原来孩子是这样想的啊”的瞬间特别多。比如,书中提到在孩子犯错后,如何引导他们进行“修复性沟通”而不是简单的惩罚,那个具体的引导句式,我回家立刻就试用了,效果出奇地好,孩子不再是低头认错敷衍了事,而是真的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影响。这种“即学即用”的实操性,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它让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一门课程,而是在学习如何更好地做一个观察者和倾听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