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忍住别插手全3册 育儿/家教 书籍 |
| 作者: | (日)高取志津香,阳光博出品 |
| 定价: | 108.0 |
| 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
| ISBN: | 9787510867255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内容简介 | |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合理安排时间》:孩子像算盘珠子似的,拨一下动一下,家长火冒三丈,孩子却还是磨磨蹭蹭。本书让孩子知道管理好时间,是自己的事情。并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建立“ 时间观念 ”,学会“时间管理”,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计算还剩多少时间,合理地分配时间。 《忍住!不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整理好身边的物品》: 孩子习惯于乱扔乱放,脱下来的袜子随手扔在地上,脱下的睡衣像蝉壳一样立在沙发上,书桌上永远乱七八糟地堆着文具和学习资料。 本书不光引导孩子主动参与整理,还从分类开始,教给孩子正确的整理方法,从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开始,*终让孩子学会整理身边的物品,从而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忍住!不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正确的金钱观》: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富裕的时代,不知道钱到底是什么,也从不懂克制欲望,想要什么都缠着大人买,这样长大后很可能为了想要的东西而负债累累。本书让孩子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学会合理分配,通过让孩子有偿做家务的方法,教导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
| 目录 | |
《合理安排时间》 ?1、孩子的自我时间管理 “快去做!” / 2 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 / 6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时间” / 10 ?2、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16 了解孩子的时间感 / 19 要让孩子明白,这到底是谁的时间 /23 通过时间管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 28 ?3、训练开始! 加强孩子的时间意识 / 36 训练 1 现在,几点? 培养时间意识 / 39 感受时间 / 40 训练 2-1 明白了什么? 意识到时间 / 43 训练 2-2 花费了多少时间? 意识到时间 / 44 观察生活 / 45 训练 3 我的一天 意识到自己的行动 / 48 给时间分段 / 49 训练 4 划分时间 按照时间约定来完成工作 / 54 列清单整理大脑 / 55 训练 5 想做的事情 vs 须做的事情 列清单 / 59 给“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排序 / 60 训练 6 贴上便签,提升效率 列清单和排序 / 63 按照事件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给清单排序 / 64 指导 1 指导孩子学会排序 / 68 为行动设定目标 / 70 练7-1 早晨时间分配表 规划早晨时光 / 74 训练 7-2 明智的消费者 练习制订计划 / 74 让孩子养成根据目标倒推计划的习惯 / 75 训练 8 给爸爸的惊喜 :爸爸的生日派对 根据计划推算时间 / 79 要在时间分配上下功夫 / 80 训练 9 目标 300 分 分配工作时间 / 83 分步骤完成该做的事 / 84 训练10 外出计划 分步骤行动 / 87 培养专注力 / 88 训练11 实践!间隔学习法 提高专注力 / 92 悠闲时间 / 93 ?4、行动起来吧! 父母不要对孩子指手画脚 / 100 指导 3 按照时间表安排行动 / 105 美国的时间管理教育 / 106 制订计划,实践 / 112 指导 4 制订计划,实践 / 117 制订中长期计划 / 119 训练12 任务金字塔 制订长期计划 / 124 存储时间,制作凭证 / 126 训练13 把时间存起来 提升干劲 / 129 计划受阻时,父母该采取的说话方式 / 130 不能顺利进行时的计划修正法 / 133 指导 5 为什么非要父母提醒 / 137 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 / 139 训练14 和爸爸会合 时间管理 / 141 让孩子心怀梦想 / 142 附录 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孩子沟通 / 146 ?后记 相关制作人员的话 / 150 ?《整理好身边的物品》 ?1、整理的规则 困扰大家的“收拾难”问题 / 2 孩子收拾不了,很正常 / 5 指导沟通有诀窍 / 8 自立步,从收拾身边点滴开始 / 12 测试 孩子能做到的事 / 14 ?2、怎样分类才更好 想整理,先分类 / 18 向美国小朋友学分类 / 21 训练 1 宣传单上的分类游戏 按照类别进行分类 / 25 训练 2 鲸鱼 PK 金枪鱼 利用图示法进行比较 / 26 训练 3 区分太阳和月亮 通过表格进行比较 / 27 分类训练始于生活点滴 / 28 训练 4 垃圾其实是资源 按照规则分类 / 31 尝试给抽屉里的东西分类 / 32 训练 5 整理抽屉 找到实用的分类方法 / 35 自己用起来方便的分类要 / 36 训练 6 找到适合自己的分类方法 / 38 ?3、需要父母思考的问题 让孩子整理前,父母要注意这些 / 44 要有参与意识 / 46 指导 1 督促整理 / 50 确定物品摆放的位置 / 51 指导 2 想想玩具应该放在哪儿 / 56 如何不费力地把东西放回原处 / 58 保持一定的空间 / 64 训练 7 包内探秘 提高空间意识 / 66 处理掉不要的东西 / 67 指导 3 处理掉不需要的东西 / 70 |
| 编辑 | |
1.针对孩子常见的坏毛病与坏习惯给出详细的指导。 无论是孩子爱磨磨蹭蹭,还是爱随手乱放,桌子堆满文具和资料,以及看到什么想要的东西,都缠着父母买……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去改善这样的情况,《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都有有详细的指导。 2.让孩子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学会“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掌握 “ 正确的金钱观 ” 孩子掌握了这些在教育中被忽视的环节,对于他的成长学习以及未来走向社会,都大有裨益。而且时间观、金钱观,甚至是整理物品都可以锻炼大脑,把东西整理好放在抽屉里和把生活中复杂的信息加以整理放在脑子里,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3.清晰地点明了父母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如果父母在教育中的大忌就是定位模糊,把该孩子做的给做了。孩子无法形成自己收拾的意识,他们会觉得就算自己不收拾也没什么,反正父母会收拾,从而错失了成长的机会。 4.给出详尽的方案,并指出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针对孩子的问题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案,并通过实际的经验,指出了执行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5.让父母学会能够直达孩子心灵的沟通方法,也就是“说话的能力”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在每堂课的章节中都用活泼的图画和文字来告诉父母什么话一定不能对孩子说,还教会父母如何用其他方式来表达。 6.把课程的练习融入在生活中 |
我必须得说,这套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治愈”。它没有许诺一个“完美育儿”的乌托邦,而是非常现实地承认了养育过程中的挫败感和日常的琐碎与疲惫。这种真实感是很多育儿读物所缺乏的,它们往往把父母塑造成无所不能的英雄。而作者在这里,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同行者”的位置上,她承认自己也有做错的时候,承认那些想要立刻干预的冲动是多么强大。这种坦诚,反而给了我巨大的勇气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读完一章,我感觉自己不是被“教育”了,而是被“理解”了,肩膀上似乎卸下了一些不必要的道德重担。这让我更愿意带着一种放松和好奇的心态去面对下一天的育儿挑战,因为我知道,成长是一个过程,而我正在学习如何更好地陪伴这个过程,而不是急于求成地去“修正”它。
评分整套书的行文逻辑非常清晰,它似乎遵循了一个由内而外、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从第一册关注个体情绪的稳定,到第二册开始深入到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再到第三册对更宏观的社会环境影响的探讨,结构组织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关于“代际影响”的那部分内容,让我深受触动。作者很坦诚地讨论了我们如何不自觉地将自己父母的教养方式复制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以及打破这种循环的难度。她提供的工具箱里,不仅有具体的“话术”,更有大量的“心法”,比如如何与伴侣在育儿理念上达成一致,如何应对来自祖辈的“干预性建议”。这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大大拓宽,它不仅仅是写给新手父母的,更是对所有希望优化家庭氛围的人士的一份深度报告。
评分翻开第一册,我立刻被作者的叙事风格吸引住了。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像极了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茶余饭后分享她的育儿心得,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全是真切的感悟。她似乎非常擅长捕捉那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瞬间”——孩子一次无助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反问,这些都是我们作为父母最容易处理失当的“雷区”。我发现书里对于“情绪管理”的论述相当细腻,它没有简单粗暴地告诉你“要忍住”,而是深入剖析了我们作为成年人在面对孩子失控时的心理机制,比如那种“被挑战权威”的不适感,以及背后隐藏的我们自己的童年阴影。这种自我剖析的深度,远超我阅读过的大部分育儿指南。它要求的不只是对孩子的约束,更是对父母自我边界的一次重新审视和重塑,读起来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反应模式。
评分这套书的包装设计真是深得我心,那种沉稳中透着一股温暖的色调,让我一拿到手里就感觉非常舒服。装帧的质感也处理得恰到好处,不是那种廉价的光面纸,而是带着微微磨砂的触感,拿在手上很踏实。我尤其喜欢封面那种简约又不失深度的排版,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只是用简洁的字体和留白,就将一种平和、耐心的育儿哲学烘托了出来。我最近一直在物色一些不那么“鸡汤”、更注重实际操作和心态调整的育儿书籍,市面上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充满了焦虑感。这套书从初次翻阅的印象来看,似乎走的是一条更中庸、更贴近生活的路线。我还没来得及深究内页的文字,但光是外在的这种细致考量,就足以让我对它的内容抱有很高的期待。毕竟,好的书籍,从打开到阅读,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信息的输入。希望内里的智慧能像这外壳一样,坚实而又温柔。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界限设定”这个问题上,给我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以往很多书都强调“规则”和“坚持”,但执行起来总是僵硬的,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而这套书里提出的方法,更像是一种“协商”和“共同成长”的艺术。它强调的“忍住”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战略性的后撤,是给孩子空间去犯错、去体验后果的必要“不干预”。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延迟满足”的案例分析,作者通过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展示了如何巧妙地引导孩子认识到即时享乐的代价,而不是用惩罚性的语气去禁止。这种教育方式,需要的家长心力比直接吼叫要大得多,因为它需要极度的耐心和对孩子长期发展的远见。读到这些章节时,我常常会想象自己在特定场景下的应对,发现自己原有的冲动反应是多么的直接和无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