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定价:29.00元
作者:陈素娟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6405323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教孩子没那么累!关键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3岁的孩子,到底面临哪些成长关键点——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发展的加速期
■什么都想自己干,主动品质的成就期
■从小小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体验式学习的培养期
■和你想的不一样,卓然个性的定型期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中国的家长总是苦情的家长,不怕累,不怕苦,半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关键点。3岁左右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懂得了这一点,父母们教孩子就不用那么累了。本书将3岁关键期的幼儿发展进行了详细而通俗的讲述,告诉家长如何在让孩子在3岁的时候长对了,那么以后就一劳永逸了。
目录
作者介绍
陈素娟,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家教理论专家,儿童心理专栏作家。致力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心理学三元结合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曾主持中央教科所众多课题。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对育儿有那么一点点迷茫,但又充满热情的父母量身定做的指南。我是在孩子刚满两岁、正处于“为什么”和“不”的高峰期时翻开它的,说实话,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感。它更像是邻居家那个育儿经验丰富、说话又幽默风趣的阿姨在跟你分享她的“独家秘籍”。比如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孩子摔跤后“小题大做”的反应,以及如何巧妙地引导他们从“我想要”过渡到“我们可以试试看”,那些具体的场景模拟和对话设计,简直让我茅塞顿开。我以前总觉得两三岁的孩子心思难测,这本书却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告诉我,在这个阶段,规则的建立和情绪的接纳同等重要。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怎么做”,而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从而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更从容、更有章法地应对。那种阅读过程中,仿佛有人在你耳边低语,帮你理清了那些乱糟糟的育儿思路的感觉,实在太棒了。我现在感觉,自己对“3岁定终身”这句话有了更深刻、更积极的理解,不再是压力,而是一种充满期待的塑造过程。
评分坦白讲,我最近买了不少育儿书,大部分都是那种充斥着复杂的心理学术语,读完后感觉自己像参加了一场艰深晦涩的讲座,收效甚微。但这本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的文字像一股清流,直接切入核心痛点,却又充满了人文关怀。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仪式感”在幼儿成长中作用的阐述。我们常常忽略这些细微的日常片段,认为孩子记不住,但这本书提醒我们,那些看似无意义的“关灯仪式”、“睡前故事的固定顺序”,其实是在为他们建立一个安全、可预测的世界观。我试着按照书里提到的,在孩子表达情绪后,先做深呼吸并给予一个拥抱,而不是急着去纠正行为,效果立竿见影。他的哭闹似乎得到了真正的“看见”,很快就能平静下来。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把抽象的“情商培养”具象化成一个个可以立刻操作的“小动作”。它没有贩卖焦虑,反而提供了一种非常实在的、充满爱的工具箱。读完后,我不再那么害怕孩子的“不合作”,而是更期待与他共同构建这些充满爱的日常瞬间。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透露着一种用心良苦。它不是那种厚重到让人望而生畏的百科全书,而是恰到好处的篇幅,而且内容组织得极其有条理,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那一章的论述。以往我总以为专注力是“坐得住”,但书里提出了一个更有趣的观点,即专注力是“兴趣驱动”和“适度挑战”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建议家长设计一些“刚刚好难”的任务,既不会让孩子感到挫败,也不会因为太简单而分心。我回家后立刻用书中举例的“积木分类游戏”来实践,发现孩子竟然能持续半小时,这在我以往的经验里简直是奇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提供理论,更像是提供了一套“微习惯”的养成手册。它告诉我,3岁这个阶段,打好这些基础的“习惯桩子”,远比提前灌输知识更重要,这是一种非常长远且智慧的教育观。
评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父母自我成长”的强调。很多育儿书只关注孩子,却忽略了“养育者”本身的状态。这本书却花了相当的篇幅来探讨父母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和“情绪投射”。我发现自己以前在教育孩子时,很多反应其实是源于自己童年的未满足感,而不是孩子当前行为的真实需求。读到这部分时,我感触很深,甚至忍不住停下来反思了好久。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但坚定的笔触提醒我们:孩子是你的一面镜子,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这种“先修己,后育人”的理念,让这本书的层次一下子提升了。它不再是简单的育儿技巧手册,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成熟、更负责任的成年人的心灵鸡汤,只不过它的“鸡汤”里,全是实打实的“营养”。这让我对未来几年可能面临的挑战,少了一份恐惧,多了一份积极准备的期待。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的感受,那便是“释然”。在面对3岁这个被誉为“叛逆期”的阶段时,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总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会毁了孩子的一生。而这本书却像一个温柔的定海神针,它用大量实例向我证明,教育是一个动态调整、允许犯错的过程,而非一个需要完美执行的剧本。它让我理解,孩子在探索边界时表现出的“固执”,本质上是自主意识萌芽的信号,我们应该引导而非压制。书中关于“正面管教”的例子,完全颠覆了我过去“不听话就要惩罚”的旧有观念。它提供的是一种“后果教育”,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体验自己的选择带来的自然结果。这种处理方式,既维护了父母的权威,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从一个“焦虑的执行者”变成了一个“耐心的观察者和引导者”,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是任何育儿技巧都无法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