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一起玩——生活中的电学实验

陪孩子一起玩——生活中的电学实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樊胜民,樊攀,张淑慧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教育
  • 科学实验
  • 电学
  • STEM教育
  • 动手实践
  • 儿童科普
  • 家庭教育
  • 趣味科学
  • 生活科学
  • 实验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墨林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9709
商品编码:2942011634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陪孩子一起玩——生活中的电学实验

定价:48.00元

作者:樊胜民,樊攀,张淑慧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223097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从生活中的电讲起,让孩子认识电2. 带孩子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感知电的特性,学习电的初步知识。

内容提要


如今电与大家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各种用电器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智能化。给少年儿童普及电学知识,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 本书内容分为三部分,包括初步的电学知识、电和磁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电。每一部分都有大量实验,让孩子在动手中切身感受电的神奇、学习电的知识。本书大部分实验采用电池供电,确保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电路制作。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不仅仅限于孩子学习,它也适合任何一位零基础爱好者。另外,还可以用于校本课程,兴趣制作,科技制作等培训。

目录


章 认识电 1

节 静电 2

第二节 直流电 8

第三节 交流电 15

第二章 电路初相识 21

节 感知电的本领 22

第二节 花式点亮小灯泡 27

第三节 增加灯泡的亮度 33

第四节 开关 40

第五节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44

第六节 为什么没有铁导线 50

第七节 调光小台灯 55

第八节 电压与电流 60

第九节 灯泡串联与并联 62

第十节 单刀双掷开关 64

第十一节 学画电路图 66

第十二节 干路与支路 68

第十三节 如何测量电压 70

第十四节 如何测量电流 74

第十五节 双控小灯泡 79

第十六节 两个小灯泡亮度交替变化 81

第三章 形影不离的电与磁 83

节 有趣的磁铁 84

第二节 电流的磁效应 90

第三节 电磁铁 94

第四节 电磁继电器 98

第五节 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103

第六节 发电机的秘密 108

第四章 家庭用电 115

节 什么是度 116

第二节 家庭用电 118

第三节 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132

作者介绍


樊胜民 父亲。一位电子爱好者,取得机电工程师、单片机工程师资格认证。从事电子、电工工作多年,一直保持着对电子制作的爱好,开发数款电子产品,在《电子报》、《家电维修》、《家电检修技术》等刊物发表文章100多篇,从儿子六岁起开始教儿子电子电工知识,注重动手能力以及实用技能的培养。在与儿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以轻松的方式,近景录制了大量教学、实验视频,得到爱好者的认可与好评。2016年出版《一起玩电子》2017年出版《超好玩的电子制作》樊攀儿子。初中一年级学生,从小跟随父亲学习电子电工基础知识,如今,对电子制作的掌握已经达到小技师水平,熟知电子基础知识以及日常安全用电常识。

文摘











序言



《玩转科学——探索奇妙的物理世界》 内容简介: 你是否曾经好奇,为什么小鸟能在空中翱翔,却从未感到疲倦?为什么落下的苹果总是朝向地面,而不是飘向天空?为什么夜晚的天空繁星点点,却又是如此漆黑?《玩转科学——探索奇妙的物理世界》正是为你揭开这些宇宙奥秘的钥匙。这本书并非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次充满趣味和惊喜的物理学探险之旅。我们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物理学的殿堂,领略其迷人的魅力,感受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量。 本书的核心在于“玩转”,这意味着我们将用最生动、最直观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我们摒弃了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晦涩的专业术语,转而采用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及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和拓展练习。通过这些方式,物理学将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变得鲜活、有趣,甚至触手可及。 第一篇:运动的韵律——速度、力和惯性 在这一篇中,我们将从最基本的光影游戏开始,探索运动的奥秘。为什么影子会随着你的动作而改变?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运动学原理?我们将通过观察风吹动树叶的摇曳,感受不同速度下的物体运动轨迹,从而初步理解速度和位移的概念。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推动购物车比静止的购物车更容易?而一旦它动起来,你可能需要更大的力气才能让它停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简单的生活场景,如踢足球、推秋千、骑自行车等,来深入理解“力”这个概念。我们会认识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我们会学习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是什么让它的状态发生改变。 本书还会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关于“惯性”的神奇世界。为什么汽车突然刹车时,你会被向前甩?为什么在快速奔跑时突然停下容易摔倒?我们将用“惯性”来解释这些现象。你会了解到,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趋势,这种趋势就是惯性。我们将通过有趣的实验,比如在行驶的火车上抛接球,来直观地感受惯性的存在。我们会认识到,惯性并非一种“力量”,而是一种“保持”的倾向。 第二篇:能量的变奏——功、能和热 能量,是宇宙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存在。《玩转科学——探索奇妙的物理世界》将带你领略能量的无穷变幻。我们将从“做功”这个概念入手,理解物理学中“功”的真正含义。为什么搬运重物并不一定等于做了物理学上的功?功的计算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有何不同?我们将通过举重、爬山等实例,清晰地区分生活中的“做功”和物理学中的“做功”。 本书将深入浅出地介绍能量的各种形式:动能、势能、热能等等。我们会探讨为什么下落的水能发电,为什么弹簧被拉伸后会储存能量,为什么摩擦会产生热量。我们将通过观察水滴下落的动能转化,感受弹簧被压缩时的势能释放,以及用手摩擦生热的体验,来直观地理解能量的守恒和转化。 热,作为能量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将是本篇的重点之一。我们将探索温度的测量,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为什么冬天用手捂着嘴巴会感觉暖和?为什么烧水时水会从底部开始变热?我们将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锅炉 heating、房间 heating、太阳 heating 等,来解释这些现象。我们会认识到,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并且了解这背后的科学原理。 第三篇:光的舞蹈——折射、反射和色彩 光,是连接我们与世界的重要媒介。本书将带你走进光的世界,探索其奇妙的特性。你有没有在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彩虹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镜子能映照出清晰的影像?《玩转科学——探索奇妙的物理世界》将用科学的眼光来解答这些疑问。 我们将深入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我们会通过光线在黑暗中的投影,来感受光的直线传播。而当光遇到光滑的表面时,它会发生“反射”,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将通过各种镜子(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来理解反射定律,并解释为什么我们能通过镜子看到自己。 而当光穿过不同介质时,它会发生“折射”。这就是为什么水中的筷子看起来会弯曲,以及为什么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我们将通过观察水滴、玻璃棱镜等,来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并认识到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时会有不同的偏折角度,从而解释彩虹的形成原理。 本书还将带你探索色彩的奥秘。为什么有的物体呈现出红色,有的呈现出蓝色?颜色究竟是什么?我们将学习到,物体本身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我们会区分“加色混合”(如屏幕上的 RGB)和“减色混合”(如颜料的混合),并理解为什么白光可以分解成七色光。 第四篇:电的律动——电流、电压和电路 电,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然而,它也常常显得神秘而难以捉摸。《玩转科学——探索奇妙的物理世界》将揭开电的神秘面纱,让你理解它的基本原理。我们将从“电荷”这个基本概念开始,认识到自然界中存在正负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书将详细介绍“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我们会用最直观的方式,比如水流的比喻,来理解电流的强弱和方向。为什么灯泡会发光?为什么电器会工作?这背后都是电流在起作用。我们将学习如何测量电流,以及电流的单位——安培。 “电压”,则是驱动电荷定向移动的“动力”。我们将用“水位差”的比喻来理解电压的概念。为什么不同的电器需要不同电压的电源?电压的升高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将通过简单的电路实验,来感受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并理解电压的单位——伏特。 最后,我们将一起搭建简单的“电路”。从认识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始,我们将学会如何将它们正确连接,让灯泡亮起来。我们会学习到串联和并联电路的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通过亲手搭建电路,你会对电的工作原理有一个全新的、深刻的理解。 第五篇:声的共鸣——声波、频率和共振 声音,是我们交流、感受世界的重要方式。然而,你有没有想过,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中的?《玩转科学——探索奇妙的物理世界》将带你走进声音的世界,探索声波的奥秘。 我们将从声音的产生入手,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为什么敲鼓会发出响声?为什么歌唱家能发出美妙的歌声?这都是因为声带或鼓面在振动。我们将通过简单的实验,比如拨动橡皮筋,来感受振动产生声音的过程。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这种传播方式就是“声波”。我们将用“波浪”来比喻声波的传播,理解声波在空气、水、固体等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我们会认识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会影响我们听到的声音,比如打雷后听到的雷声比看到闪电要晚。 “频率”和“响度”是描述声音的两个重要属性。“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高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比如小鸟的叫声;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比如低沉的鼓声。我们将通过不同的乐器或工具,来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 “响度”则决定了声音的“大小”。响度越大,声音越洪亮;响度越小,声音越轻微。我们将学习到,响度与声波的振幅有关。 最后一个令人着迷的概念是“共振”。你有没有看过,某个频率的声音能让玻璃杯破碎?或者,当风吹过桥梁时,桥梁会发出奇怪的声响?这就是共振的威力。我们将用生动的例子来解释共振现象,理解当一个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外界驱动的频率相同时,物体会发生大幅度的振动,甚至可能导致损坏。 结语 《玩转科学——探索奇妙的物理世界》是一次让你重新认识世界的旅程。我们相信,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探索,你将不再仅仅是观察者,而是成为一个主动的发现者。物理学并非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隐藏在你我身边,等待你去发掘和体验的无限精彩。翻开这本书,让我们一起,用好奇心点亮智慧的火花,玩转属于我们的奇妙物理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这人对动手实践类的书籍总是抱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尤其是那种能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这本书的定位非常精准,它瞄准了“生活中的电学”,这可比那些晦涩难懂的公式吸引人多了。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象化的工具书,毕竟理论知识很容易在孩子面前变成“催眠曲”。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做到,比如,通过一个自制的简易电磁铁,让孩子亲身体验到电流生磁的奇妙过程,那简直是太成功了。我期待看到它在细节上的处理——图示是否清晰?步骤是否详尽?是不是连材料的采购清单都考虑进去了?我希望它不是那种只讲理论却不给实际操作指引的“半成品”。购买这种类型的书,我最看重的是“可复制性”和“趣味性”的平衡。如果它能让一个十岁上下的孩子在父母的辅助下,安全、成功地完成一个又一个实验,并且在完成后还能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书本本身的价格。

评分

我最近刚给家里那个小家伙买了好多科学探索类的玩具,但大多都玩了两次就束之高阁了,原因很简单——缺乏持续的驱动力。而一本好的实验指导书,却能成为一个长期的学习伙伴。这本书听起来就很有潜力成为这个伙伴。我特别好奇它在“电学”这个大主题下,是如何划分章节和难度的。它是不是从最基础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讲起,然后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概念,比如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是否巧妙地融入了历史背景?比如介绍一下伏特、奥姆这些科学家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这些知识是多么来之不易。如果它能做到这一点,那么阅读体验就会丰富很多,不再是单纯的“照着做”,而是“带着故事去理解”。我希望它能真正教会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而不是仅仅展示“如何”发生。这种深层次的理解,才是培养未来科学思维的关键所在,也是衡量一本科学启蒙读物是否卓越的试金石。

评分

我对市面上很多亲子实验书籍的印象是,要么就是设计得过于花哨,内容空泛,要么就是步骤繁琐,专业术语过多,把家长和孩子都劝退了。这本书如果能避开这些陷阱,那绝对值得点赞。我更倾向于那种注重“动手改造”和“故障排除”的实验设计。例如,如果一个电路没有亮,这本书是不是会提供一个清晰的“排查清单”,告诉孩子们该检查哪里?这种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顺利完成实验本身更重要。此外,现在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本书如果能适当地引入一些现代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比如简单的传感器应用,哪怕只是概念性的介绍,也会让孩子感到与时俱进。它应该是一本能够激发好奇心,并最终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扎实科学素养的阶梯。期待它能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最深刻的物理原理。

评分

说实话,我挑选这类书籍的时候,眼睛都会自动搜索“实用性”和“趣味性”这几个关键词。这本书的标题《陪孩子一起玩——生活中的电学实验》,听起来就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学术高冷感。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静电的简单游戏,比如用气球摩擦头发就能让小纸屑跳起来的把戏,这些小小的“魔术”往往是点燃孩子探索欲的火花。如果它能详细说明如何安全地利用日常物品,例如用食盐水或者醋水搭建一个简易的导电测试仪,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我尤其关注书中对实验失败的处理方式——是否鼓励孩子将失败视为学习的一部分?毕竟科学探索的本质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这本书如果能成功地将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植入到每一个实验指导中,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实验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培养科学精神的教科书,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单纯学会几个电路原理要宝贵得多。

评分

这本书实在是太棒了!我得说,光是书名《陪孩子一起玩——生活中的电学实验》就充满了吸引力,让人立刻想翻开看看。我特别喜欢那种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科学原理的切入点,这比那些枯燥的教科书有趣多了。比如,它里面是不是会教我们怎么用最简单的材料,比如柠檬、土豆,甚至是一些废旧电池,来制作一个能点亮小灯泡的简易电路?我记得我小时候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但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引导者,很多想法都只是想想而已。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框架,让家长和孩子可以手牵手,一起探索那些隐藏在身边却常被忽略的物理现象。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互动的过程,那种看着孩子因为自己动手做出点“名堂”而发出的惊叹声,是任何昂贵的玩具都无法比拟的。而且,它是不是还强调了安全问题?毕竟是涉及电的实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这本书能把这些内容都讲得深入浅出,那么它绝对是每个家庭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亲子科学宝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