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谁说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完美隔代教育必用60招
定价:29.80元
作者:岳贤伦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5054251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四二一”家庭结构模式渐成主流。四位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赋闲在家,渴望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两位父母则忙于工作,疲于奔命,无暇顾及心爱的宝贝。“隔代教育”由此应运而生。如何取长补短,让隔代教育更为完美?
本书从多个方面出发,根据6~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提供了60个教育孩子的小妙招,相信祖辈们一定能够从中受益。
目录
第1招 孩子任性,爷爷奶奶有绝招
第2招 孩子太自我,爷爷奶奶不要长期宠
第3招 帮助孩子改掉顶嘴的坏习惯
第4招 孩子说脏话,祖辈不袒护、不纵容
第5招 孩子撒谎,爷爷奶奶不做保护伞
第6招 孩子敏感,爷爷奶奶要科学引导
第7招 帮助孩子赶走忧郁,保持阳光心态
第8招 用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第9招 控制自己的情绪,为孩子做好榜样
第10招 教育孩子,祖辈不唠叨
第11招 改掉孩子磨蹭的习惯,爷爷奶奶要身体力行
第12招 给孩子零花钱,爷爷奶奶也要有原则
第13招 告诉孩子,贪小便宜会吃大亏
第14招 孩子睡懒觉,爷爷奶奶不纵容
第15招 爷爷奶奶“懒”,孩子才会勤快
第16招 让孩子学会自理
第17招 适时放手,给孩子独立的机会
第18招 不包不揽,让孩子自己做主
第19招 给孩子上好劳动必修课
第20招 培养孩子讲卫生的好习惯
第21招 带孩子一起去锻炼身体
第22招 让孩子学会正确的看电视
第23招 和孩子一起快乐追星
第24招 爷爷奶奶不妨做孩子的“网友”
第25招 科学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第26招 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观察
第27招 抓住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关键期
第28招 保护、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第29招 帮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第30招 给孩子播撒思考的种子
第31招 帮孩子开启创造力的大门
第32招 引导孩子建立数的概念
第33招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有“法”可依
第34招 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第35招 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36招 帮助孩子提高自学能力
第37招 引导孩子学习不粗心
第38招 老人不妨教孩子读些“四书五经”
第39招 和孩子一起快乐阅读
第40招 合理引导,让孩子远离盲目攀比
第41招 带孩子带大自然中去
第42招 借助艺术手段,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第43招 教育孩子做人,先让孩子明礼
第44招 鼓励孩子和小伙伴打成一片
第45招 循序渐进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第46招 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第47招 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第48招 鼓励式教育,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49招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爷爷奶奶要下“狠”心
第50招 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孩子的耐心
第51招 减少溺爱、包办,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第52招 让宽容浸润孩子的心田
第53招 爷爷奶奶需要用心呵护孩子的同情心
第54招 让孩子的爱心之树茁壮成长
第55招 爷爷奶奶不娇惯,孩子才能懂节俭
第56招 让孩子学会感恩
第57招 教育孩子尊重父母
第58招 祖辈不妨多给孩子讲讲过去的事
第59招 用理解和沟通跨越祖孙间的鸿沟
第60招 运用运算法则,和孩子一起成长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育儿书籍有点“免疫”的人,总觉得那些动辄引用国外专家理论的书籍,拿到中国国情下往往水土不服,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不是简单的招式罗列,而是围绕几个核心的教育理念展开,比如“尊重独立性”、“兴趣驱动学习”和“情绪的接纳”。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培养生活技能”那一章,作者详细描述了如何让孩子在厨房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择菜、搅拌,这些细节之处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对童年宝贵性的深刻理解。很多时候,我们总想把孩子保护得太好,反而剥夺了他们探索世界的机会。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鼓励长辈们放手,让他们成为孩子探索路上的“安全网”而非“限制器”。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几乎没有让人感到枯燥的理论堆砌,每介绍完一个“招数”,都会附带一两个非常真实的案例分析,让人感觉就像是听邻家阿姨在分享她的育儿心得,亲切又可靠。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身边的长辈们对“新式教育”往往持怀疑态度。然而,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有效地“翻译”现代育儿理念,让老一辈的人更容易接受。它没有指责过去育儿方式的不足,而是肯定了传统智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升级。比如,书中提到如何将传统民间故事与现代科学常识相结合,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让知识的传递变得有趣而不说教。我特别喜欢它对“耐心”这个话题的处理,作者没有空泛地谈论耐心,而是给出了具体的情景应对策略,比如孩子反复问“为什么”时,可以采取的几种不同的话术。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对于那些面对新一代孩子感到有些手足无措的长辈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全书读下来,感觉收获的不仅仅是教育方法,更是一种家庭内部和谐相处的哲学。
评分从内容深度上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实用手册”的定位。它触及了更深层次的家庭关系构建问题。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强调了“榜样作用”的长期影响,即爷爷奶奶如何通过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作者非常细腻地分析了老年人的退休生活状态对孩子的影响,并鼓励长辈们保持自身的学习热情和对生活的好奇心,这本身就是给孩子上的最好一课。书中的案例涵盖了情绪管理、品德培养、学习兴趣激发等多个维度,体系完整但丝毫不显沉重。每读完一章,我都会有一种“原来可以这样想”的豁然开朗感。它不是告诉你必须怎么做,而是为你打开了一扇窗,让你看到隔代教育中那些被忽视的巨大潜力。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庭教育宣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非常抓人眼球,那种温暖又不失活泼的色调,一下子就能让人联想到家庭和亲情的温馨画面。我承认,最开始吸引我的是那个直白又有点挑衅的标题,简直就像是在向所有对隔代教育抱有刻板印象的人发出了挑战。拿到书后,我立刻被它那种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所感染,没有太多深奥的教育理论,全是那种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的实用技巧。比如,书中关于如何用游戏来引导孩子认识传统节日的章节,写得特别生动,那种手把手的指导,让我立刻就想回家试试看。它真正做到的不是说教,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立即投入实践的“工具箱”。阅读过程中,我特别欣赏作者处理代沟问题的方式,不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巧妙地搭建起祖辈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让整个育儿过程变成一场合作,而不是权力斗争。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老年人智慧的尊重,让人读起来心里特别熨帖。它不仅仅是给爷爷奶奶看的,更是给全家人都在思考“爱与传承”的一本好书。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烟火气十足”。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者腔调,读起来非常接地气,就像是坐在老家的院子里,听着长辈娓娓道来的经验之谈。我个人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孩子与电子产品”的部分,这几乎是所有家庭的痛点。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不是一刀切的禁止,而是引导长辈们参与到孩子的数字世界中去,比如一起挑选高质量的教育类App,或者规定“家庭数字分享时间”。这种“疏导”而非“堵塞”的思路,显得既有远见又充满了人情味。阅读时,我多次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书中描绘的那些祖辈们笨拙但充满爱意的尝试,简直就是我家中日常的缩影。它极大地提升了长辈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依然是育儿领域不可或缺的专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