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发现父亲
定价:32.00元
作者:东子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50116740
字数:215000
页码:2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父亲影响孩子,孩子改变世界.中国'父教'理念创始人东子继《好爸爸胜过好老师》之后,**推出的父教扛鼎之作.本书不仅集成了东子20年父教研究,还选取了其18年教子实践的精华,正是本书中的父教思想成就了'中国*阳光女孩'范姜国一.不要让孩子总是发出'爸爸去哪儿了'的无奈感慨,要见证孩子的'**声喊爸爸、**次会爬、**次用筷子…'要与孩子一起成长!你是一个好父亲吗你想成为孩子喜欢的好父亲吗东子告诉你做好父亲的20个条件.更多推荐 东子父教作品:《家教兵法》 范姜国一作品:《玩着长大的小依依 玩过小学》 《玩着长大的小依依 乐过初中》
内容提要
父教缺失是中国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实问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乐观、自信、大度、坚韧、勇敢、果断等性格品质的形成。因为父爱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钙片。
本书是父教专家东子关于父教的新思索,是他20年父教研究的集成。针对家庭教育中父亲缺位的现状,东子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指出父亲缺位是孩子的终生之痛,并倡导父亲回归家庭,给孩子一份没有亏的爱,不要让孩子总是发出“爸爸去哪儿了”的无奈感慨。
另外,在内涵上和方法上,本书主要从好父亲不抱怨有方法、好父亲会思考有担当、好父亲言必信行必果、好父亲给孩子正能量、父亲的高度决定孩子的未来等几个方面给予父亲一些切实的指导。
这是一部难得的家庭教育原创之作,也是一部指导父亲参与家教的方法宝典。
目录
作者介绍
东子,中国“父教”理念创始人,中国“好爸爸家庭计划”公益项目形象代言人,中国套心理咨询丛书作者,中国十大具影响力家教作家之一,亚洲“父亲参与促进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父亲参与质量问题研究课题组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理事。
东子是一个与应试教育抗争了20多年的教育专家,也是一个将女儿培养成“品行好、能力强、学业优”的阳光女孩的智慧老爸。他用自己独创的教育理念,使女儿范姜国一边玩边学,三年半读完小学,两年半读完初中,不满16岁就考取了重点大学。
东子在20年父教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先后推出畅销书《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做父亲的幸福》等著作30多部,作品远销海内外120多万册;并应邀为北京、上海、广州、 重庆等100多个城市做过相关讲座1000多场,受到数百万家长的推崇和800多家媒体的报道。
文摘
序言
让我感到非常惊喜的是,作者在处理“缺席”的主题时,所展现出的成熟度。很多关于亲情或身份认同的故事,往往会陷入对缺失者的过度美化或彻底的负面化,但这本书完全避开了这种二元对立的陷阱。它呈现的“缺席”,是一种多维度的存在——既是物理上的不在场,更是情感上、理解上的鸿沟。你读到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形象,而是一个充满裂痕、难以捉摸的侧影。这种模糊性恰恰是它最真实的力量所在。它迫使读者——或者说,迫使书中的人物——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有些答案可能永远不会以我们期待的方式出现。整本书充满了关于“未尽之言”和“未竟之事”的探讨,这种留白的处理,反而激发了读者更深层次的联想和自我投射,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对“缺失”的不同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堪称一场精密的迷宫漫步。它不像传统小说那样线性推进,而是不断地在不同的时间点和不同的视角之间进行跳跃,但每一次跳跃都仿佛是精准计算过的,确保故事的核心情感线索始终清晰可辨。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挑战性,也提升了最终揭示真相时的冲击力。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成功地平衡了叙事复杂性和情感可及性。尽管结构复杂,但故事的情感核心——那种关于寻找连接、理解传承的渴望——却始终是温暖而可触碰的。它让你在为作者的叙事技巧感到赞叹的同时,又被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情感深深打动。读完之后,我甚至想再从头读一遍,不是为了寻找隐藏的线索,而是想更清晰地体验作者是如何巧妙地将这些看似散乱的碎片,严丝合缝地嵌入到宏大的情感结构之中的。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本书有一种奇特的“年代感”,但这种年代感并非仅仅停留在服饰或背景物件的描述上,而是渗透到人物思维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的肌理之中。我仿佛能闻到那种老照片上特有的,混合着灰尘和樟脑丸的气味。作者在处理过去与现在这条时间线时,手法相当高明,没有采用简单的闪回,而是通过一些触发性的物品或场景,自然地将读者的意识拉扯回更早的岁月。这种叙事结构,营造出一种“记忆碎片拼图”的效果,你得跟着作者的引导,耐心地将这些不完整的画面串联起来,最终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带着时代烙印的图景。书中关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氛围描写,极其到位,那种集体无声的压抑感和个体在洪流中的无力感,通过几个关键的侧面描写,就展现得淋漓尽致,比任何宏大的历史叙述都来得更有力量和真实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实在精妙,仿佛作者手里握着一把看不见的刻刀,将那些深埋在时间角落里的记忆一点点凿出来。故事的张力不是那种大开大合的戏剧性冲突,而是渗透在日常对话和细微动作里的、那种令人屏息的张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种模糊不清、自我矛盾的情感纠葛,描摹得入木三分。你看着主角做出某个决定,心里明明知道那不是“正确”的选择,却又无可辩驳地理解他为何非得如此。它不像那些直白的自传体小说,急于给出结论和教训,而是像一块未经打磨的璞玉,你需要自己去摩挲,才能发现其中隐藏的光泽。我读到中间部分时,感觉自己完全代入了那种寻觅与失落交织的状态,甚至连周遭的环境声音似乎都变得遥远了,只剩下文字在脑海中回响。这种沉浸感,不是靠炫技堆砌出来的,而是源于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力,让人在合上书本后,依然久久无法释怀那种微妙的情绪余韵。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清冷而克制,充满了节制的美感。它很少使用华丽的辞藻去渲染情绪,而是依靠精准的动词和富有暗示性的名词,构建起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文本空间。读起来,你不会觉得它在“告诉你”什么,而是让你自己去“看见”和“感受”。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对环境描写的处理,那些关于光线、天气,甚至是某个房间布局的细微描述,无一不是人物内心状态的外化。比如,一段描写阴雨连绵的天气,与其说是在写雨,不如说是在描摹主人公内心深处那种无法排解的郁结。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使得整部作品的基调统一而深沉。它需要你放慢速度,去品味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句子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如果你只是快速浏览,很可能会错过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