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会表达的孩子易成功: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60招
定价:32.00元
作者:刘开朝 吴丹丹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682154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校长推荐!构建学习型家庭,与孩子共同成长。家庭教育专家,北京四中网校副校长刘开朝老师为您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丰富家长的教育理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
★ 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从孩子的心理培养和能力培养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 本书案例丰富,阅读轻松,信息量大,适用于从孩子出生到整个童年期的表达能力的基础培养。
★ 性:特聘教育专家为作者,既有扎实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又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为依托。
★ 针对性:根据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给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见解和方法。
★ 指导性:书中所写的教育方法切实可行,贴近生活。理论上深入浅出,易学易懂。
内容提要
本书从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表达氛围、引导方式、表达技巧、礼貌用语等方面,讲述了孩子的语言发展特点,同时,作者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和研究,精心梳理出60个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有理论、有指导、有实践,为困惑中的家长们支招。
目录
目录
**章
孩子语言发育的几个关键期\
**节 对婴幼儿语言发育的培养 / 5
招 与孩子说话 / 6
第2招 用手说话——手语 / 9
第3招 爸爸与孩子交流 / 10
第二节 3~4岁幼儿语言的培养 / 13
第4招 亲子式交谈 / 13
第5招 尊重孩子不着边的创意 / 17
第6招 创造和谐宽松的谈话氛围 / 18
第7招 营造“儿歌生活化”的语言学习氛围 / 21
第三节 教孩子说普通话 / 23
第8招 纠正孩子不正确的发音 / 23
第9招 教孩子分清你、我、他 / 24
0招 培养孩子说普通话 / 26
第二章
积极营造适合孩子表达的氛围
**节 与孩子沟通交流 / 32
1招 倾听孩子真诚的倾诉 / 32
2招 理解孩子的弦外之音 / 35
第二节 训练孩子对外交往的能力 / 42
3招 引导孩子与同伴交流 / 42
4招 在训练交往能力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水平 / 44
第三节 把幼儿智能强项与语言学习联系起来 / 48
5招 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强项 / 48
第三章
引导孩子,激发表达欲
**节 寓教于乐:愉快的家庭对话 / 53
6招 “你说呢”——表达的**引导语 / 53
7招 10种游戏,让孩子的嘴巴停不下来 / 55
第二节 尊重孩子的语言表达 / 62
8招:善待孩子的“辩护”行为 / 62
9招 教孩子“看图说话” / 65
第20招 为孩子创建“春天画廊” / 68
第21招 与孩子一起进入情境与生活 / 69
第四章
孩子学得会的表达技巧
**节 故事,孩子表达*有营养的创意素材 / 73
第22招 选好对孩子有益的故事 / 73
第23招 家长学会讲故事 / 76
第24招 在故事中启发孩子的创意 / 78
第25招 用故事激励孩子进行奇思妙想 / 80
第二节 在孩子阅读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 82
第26招 陪着孩子一起阅读 / 83
第27招 帮助孩子读好书 / 85
第三节 在对话中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 / 87
第28招 涂鸦中的对话练习 / 87
第29招 让孩子在观察中对话 / 89
第30招 在“演讲”中学习成长 / 91
第五章
培养孩子的“名嘴范儿”
**节 让孩子“语”众不同 / 97
第31招 启发大胆想象,鼓励与众不同 / 97
第32招 用成语故事来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 99
第二节 现代社会的孩子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 / 101
第33招 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创新能力 / 101
第34招 培养孩子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 103
第35招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 107
第36招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 113
第37招 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 / 117
第38招 演讲中的场面控制能力 / 120
第39招 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 122
第40招 延迟满足 / 136
第41招 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 / 140
第三节 *有力的潜台词——思考力 / 143
第42招 家长要善于提问 / 143
第43招 开放性的标准让孩子更会思考 / 146
第四节 表达源于“应变之道” / 150
第44招 幽默是“应变”的关键 / 150
第45招 应变之道源于知识积累 / 154
第46招 “形式多变”也是应变之道 / 157
第六章
**表达——言之有物
**节 “言之有物”之“物”的获取 / 163
第47招 学会观察与积累, 才能“言之有物” / 163
第48招 丰富词汇才能“言之有物” / 165
第二节 “言之有物”的技巧 / 170
第49招 讲话中的“言之有物” / 170
第50招 作文中的“言之有物” / 173
第51招 生活素材让你“言之有物” / 177
第七章
培养孩子的礼貌用语
**节 礼貌用语的启蒙 / 183
第52招 掌握孩子语言发育的三个阶段 / 183
第53招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 / 186
第54招 创设良好宽松的礼貌用语氛围 / 190
第55招 丰富孩子使用礼貌用语的内容 / 193
第56招 在游戏中渗透礼貌教育 / 194
第二节 文明礼仪的培养 / 197
第57招 在移情体验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习惯 / 197
第58招 教孩子学会表达感恩 / 200
第59招 教孩子学会表达爱 / 207
第60招 让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礼仪 / 211
作者介绍
刘开朝,北京四中网校副校长,曾任教于北京师大二附中,中国青少年心理化教育中心专家讲师团成员,北京市语文教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研究员。著有《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阳光下的心灵家园》等作品。近几年潜心研究家校结合及家庭教育理论,是远程教育及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2013年作为嘉宾受邀参加金凤凰在线教育高峰论坛并讲话。2014年作为嘉宾受邀参加教育圣典高端访谈。多次被多个省市的重点中学邀请进行讲座与培训。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最大亮点,我觉得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自信表达阶梯”。它深知,让一个原本不爱说话的孩子突然变得滔滔不绝是不现实的,所以它的每一个建议都是从“最小可行性表达”开始的。比如,它不要求孩子立刻发表长篇大论,而是先从“点头表示理解”和“用一个词回答”开始训练,逐步过渡到“复述信息”和“提出疑问”。这个过程非常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避免了“拔苗助长”的风险。我曾试图让孩子参加一个即兴演讲小组,结果孩子因为压力过大而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这本书里关于“低风险表达练习”的章节,让我明白了应该先从“安全的家庭环境”开始,把每一次餐桌谈话都变成一次小小的“表达演习”。这种细致入微的阶段性规划,让整个培养过程变得有章可循,充满了可控感。它不是空谈“成功”,而是实实在在地搭建通往成功的“每一步台阶”,这种务实的态度,让这本书成为我书架上那种“需要经常翻阅、随时取用”的实用指南,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读物。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对这种“招式大全”类的书是抱着怀疑态度的,总觉得有些套路化、缺乏深度。但这本书出乎意料地展现了一种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案例相结合的风格。它没有停留在“鼓励孩子说话”这种泛泛而谈的层面,而是细致地解构了“表达”背后的心理机制和环境因素。比如,书中对“内向型孩子”和“外向型孩子”的表达训练区分得非常到位,这让我明白,我的孩子可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话语”,而是“更安全的表达空间”。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冲突表达”那一章节的处理方式。以前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时,往往采取的要么是沉默,要么就是肢体冲突,而我总是手忙脚乱地去“解决问题”。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框架,教我们如何引导孩子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界限,而不是一味地退让或攻击。这不仅仅是技巧,更像是一种“情绪管理教育”。阅读过程中,我像是在上一堂高阶的家庭心理沟通课,很多曾经困扰我的场景,在作者的分析下茅塞顿开。它提供的建议不是一刀切的口号,而是需要父母投入时间和心力去“定制化”实施的方案,这种“需要努力但绝对值得”的感觉,让这本书的价值倍增。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调,读起来让人倍感亲切和放松,好像作者就是住在隔壁的、特别懂孩子的邻居妈妈。我尤其喜欢它里面大量的“错误示范与正确引导”的对比。例如,书中对比了“指责式沟通”(你为什么又没说清楚?)和“描述式提问”(我好像没完全理解你的意思,你能再描述一下吗?)。这种直观的对比,立刻让我反思了自己在日常对话中的用词习惯。它不只是提供“招式”,更重要的是在重塑父母的沟通思维模式。以前我总觉得孩子是“被动接收者”,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父母的语言模式才是孩子学习表达的“第一课本”。它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示范者”,而不是一个“纠正者”。这种角色的转换,让我在和孩子互动时,压力骤减,反而多了许多探索的乐趣。读完这本书后,我甚至开始观察周围那些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试图从中找出共性,发现很多特质都能在书中的招式里找到对应的方法论支撑,这让我对这套方法的有效性深信不疑。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新颖,它似乎摆脱了传统教育中那种“好孩子就要能言善辩”的刻板印象,转而强调表达的“真实性”和“目的性”。我是一个比较追求效率的人,所以对那些空泛的理论很没耐心,但这套“60招”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完全是倒推式的。它先确定了目标场景(比如:在小组讨论中发言、向老师求助、向父母倾诉烦恼),然后再给出达成这个目标的具体步骤和语言模板。对我来说,最有启发的是关于“非语言表达”的部分。我们通常只关注孩子说了什么,却忽略了他们的肢体语言、眼神接触和语调。书中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训练孩子的“站姿”和“眼神交流”来增强他们语言的说服力和自信感。这一下子拓宽了我的思路,原来表达能力是一个综合体。我立刻尝试在家庭会议上引入“举手发言”的规则,即使是讨论晚餐吃什么这样的小事,也让孩子体会到“有秩序的表达”带来的尊重感。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案例和理论穿插得很好,阅读体验不像在啃教条,更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深入交流。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育儿界的“及时雨”啊!我一直为自家娃的“闷葫芦”性格头疼,明明小脑袋里点子不少,可一到开口表达就结结巴巴,让人干着急。市面上那些育儿书,要么谈得太宏大,要么就是老生常谈,真正能落地操作的少之又少。可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一本实用的“工具箱”,每一招都具体、可操作性极强。比如,它提到“情景模拟法”,我回家就试着用玩偶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引导他描述“玩具丢失”或“交到新朋友”时的感受。一开始孩子还扭捏,但作者强调了“正向鼓励”的重要性,让我学会了耐心等待和巧妙引导,而不是催促。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教我们怎么“教”,还教我们怎么“听”。很多时候,我们大人急于纠正孩子的语法或逻辑,反而扼杀了他们的表达欲。这本书里提到的“倾听的艺术”,让我学会了放下评判,真正去理解孩子话语背后的需求和情绪,这种深层次的连接,比单纯学会说话更重要。它不仅仅是关于“表达能力”,更是关于建立孩子与世界、与自我之间更健康、更自信的连接。自从开始实践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我明显感觉到,孩子现在更愿意主动分享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了,那种小心翼翼的分享,如今变得越来越流畅和自信,那种为人父母的欣慰,真是无法言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