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真爱之旅——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定价:29.00元
作者:郭飞霞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350724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一本亲子教育书籍,能得到作家二月河作序并倾情推荐,源于图书自身的品质。
本书是一位创办多家早教中心、幼儿园及青少年培训中心的儿童教育专家,将多年的教育实践和蒙台梭利、华德福教育思想等结合,融入诸多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十年磨一剑,打造而成。
全书分为六章,就父母如何爱孩子这一主题,构建出明确爱的定位、理顺家庭关系、学习爱的方法、解决爱的问题等板块,十分细致地讲述了育儿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既有科学性,又有实操性。很多育儿理念和方法,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育儿方式,令人信服,且耳目一新。
0~12岁孩子的家长通过此书,可轻松掌握育儿理论,变身育儿达人,轻松解决各种育儿问题。
目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章寻找爱的方向,真爱从心开始
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孩子
父母的焦虑
孩子不是天才,但都有潜力
爱的前提是了解和接纳
心灵地图:寻找成长的轨迹
分阶段掌握教育的重点
第二章摆正爱的序位,处理好三种关系
了解自己,接纳父母——爱要“双回路”
童年缺乏爱,成年渴求爱
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
老大就是老大,老二就是老二
亲子依恋是爱的基石
爱的表达要让对方接收到
第三章学习爱的方法,了解成长的秘密
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放开孩子的手脚,爱得过度就是束缚
爬行有多重要
专注力是这样培养的
重复是孩子学习的法宝
让孩子爱上数学
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发展孩子的五种感官
发展孩子语言要亲子沟通与亲子阅读并重
良好审美能力从小开始培养
孩子玩“过家家”的背后意义
孩子成长离不开自由
第四章掌握爱的技巧,构建健康的心灵
孩子的自信心从哪里来
教孩子和情绪一起成长
向孩子示弱,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
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榜样的力量
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种植高情商的种子
种植快乐的种子
种植志向的种子
我们给孩子打多少分
第五章为爱护航,规则是安全保障
规则意识的建构带来安全感
执行规则需要温和而坚决
第六章解决成长中的焦点问题
0~3岁孩子焦点问题
1.宝宝爱吃手是怎么了?
2.孩子爱撕书怎么办?
3.对孩子要无条件地爱吗?
4.自虐是毛病吗?
5.孩子画画要不要规范?
6.孩子是不是谁带就和谁亲?
7.宝宝喜欢扔东西怎么办?
8.孩子抵触上幼儿园怎么办?
9.孩子天天尿裤子怎么办?
10.为什么2~3岁的孩子就开始说谎话了?
11.孩子被吓到了怎么办?
12.让孩子跟爷爷奶奶住一起好吗?
13.调皮爱动的孩子有问题吗?
14.孩子爱啃手指甲怎么办?
15.孩子没有自主意识怎么办?
16.早学数学好吗?
17.孩子赖床怎么办?
18.让2岁半的孩子背诗早不早?
19.孩子要求抚摸她是什么心理需求?
20.出差后孩子哭闹怎么办?
21.孩子木讷怎么办?
22.姊妹俩爱争抢东西怎么办?
23.女孩爱挑衣服正常吗?
24.女孩学男孩小便是毛病吗?
25.孩子太爱哭怎么办?
3~6岁孩子焦点问题
1.孩子爱找事是怎么回事?
2.女儿为啥喜欢拿着奶瓶躺着喝?
3.坏毛病如何改?
4.早上孩子不想上幼儿园怎么办?
5.儿子为啥爱掐别人?
6.女儿拖拉又爱发脾气怎么办?
7.女儿尿裤子被嘲笑产生心理阴影,该怎么引导?
8.孩子胆小怎么办?
9.孩子挑战规则,我该怎么做?
10.孩子很固执,该如何引导?
11.男孩子几岁上小学合适?
6~12岁孩子焦点问题
1.孩子太依赖小伙伴怎么办?
2.孩子爱偷小东西怎么办?
3.孩子一读书就瞌睡怎么办?
4.小孩“过家家”玩过了头,该如何引导?
5.孩子老受欺负怎么处理?
6.孩子有早恋征兆,如何引导?
7.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8.儿子顶撞老师怎么办?
9.孩子受了侮辱如何处理?
成人成长焦点问题
1.学生骂我,我该怎么办?
2.我既恨养母又恨亲生父母,怎么办?
3.父母总是吵架怎么办?
4.妈妈当着孩子的面打我,我该怎么做?
5.孩子缺少父爱怎么办?
6.父母偏心,我怎么办?
7.离婚后发生尴尬事,我该如何处理?
后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像一首流动的诗歌,色彩的搭配既温暖又富有层次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那种淡淡的、仿佛带着阳光味道的米白色背景,衬托着那些精致却不张扬的插画元素,仿佛每一笔都凝聚了作者对生命与成长的细腻观察。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种手写的、略带拙朴感的字体,它立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觉得这本书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更像是一位知心朋友的温柔低语。拿到手里的时候,纸张的质感也出乎意料地好,那种微微的磨砂触感,让人忍不住想一页一页地翻下去,仿佛在触摸着那些被时间温柔打磨过的珍贵回忆。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从一开始就奠定了整本书沉静而有力量的基调,让人明白,这绝不是一本可以快速翻阅的读物,而是一份需要用心去品味的陪伴。它不仅仅是关于“成长”这个宏大主题的探讨,更是关于“过程”本身的美好记录,从封面设计上就能窥见一斑,那种恰到好处的留白和象征性的图案,预示着阅读过程中的宁静与反思。
评分我被书中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住了,它的节奏把握得如同一个经验老道的音乐指挥家,时而激昂,时而低回,绝不拖沓,却又处处留白让人回味。作者叙述故事的语言,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和豁达,没有过分的煽情,却能在最不经意间击中人心最柔软的部分。特别是那些关于日常生活琐事的描摹,比如清晨厨房里第一缕阳光照进来的样子,或者孩子在泥地里玩耍后沾满污渍的小手,都被作者捕捉得极其生动且富有画面感,仿佛能闻到空气中混合着食物的香气和泥土的气息。这种将宏大的人生哲学融入到微小生活片段中的功力,实在令人叹服。它没有用复杂的专业术语来构建理论框架,而是用无数个真实的“瞬间”串联起一条清晰的成长脉络,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停下来,默默地思考自己与身边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引导方式,它不是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为你打开了一扇通往自我觉察的门。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亲子关系中的“冲突”与“和解”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和平衡感。很多同类型的书籍在谈及管教时,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过于强调权威,要么是过度溺爱,但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一种更贴近真实的“弹性”。作者似乎并不惧怕展示自己作为父母在面对孩子挑战时的无措与挣扎,这种坦诚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她没有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圣人,而是以一个学习者的姿态去迎接每一个“第一次”,正是这种不设防的真诚,使得书中的建议和反思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说服力。当我读到某一段描述孩子试图打破规则时的场景时,我立刻联想到了自己家里的类似情景,那种焦躁感被文字精准地还原了,但紧接着,作者给出的应对策略,又是那么的柔韧而坚定,既尊重了孩子的自主性,也维护了必要的界限,这种“拿捏分寸”的艺术,是任何培训课程都无法教授的宝贵财富。
评分从文本结构上看,这本书的布局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章节划分,而是更像是一本散文集与日记体的混合体,信手拈来皆是真情流露,但翻阅起来又极其顺畅,逻辑清晰。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引用其他观点或经典时所使用的过渡技巧,那些引文像是精心挑选的宝石,被镶嵌在作者自身的思考河流之中,非但没有打断阅读的流畅性,反而为主题增添了更多的维度和深度。每读完一个主题小节,总感觉思维像是经过了一次彻底的梳理和拉伸,那些原本纠结在一起的思绪,仿佛被轻轻地捋顺了。这种结构上的自由与内在逻辑的严谨并存,使得这本书既适合静心时逐字逐句地研读,也适合在碎片时间里随便翻开一页,都能获得即时的启发和慰藉,它具有很强的“耐读性”,似乎每一次重读,都会从中发现先前未曾注意到的细微光芒。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远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将“养育”这个任务,从一种带有沉重责任感的“工作”,转化成了一种充满发现乐趣的“探索之旅”。作者的笔触中充满了对“慢”的推崇,她似乎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时间不会因为你的焦虑而加速,而只会因为你的专注而变得更有价值。她教会了我如何从孩子的每一次“失败”中去寻找成长的证据,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的优劣。这是一种价值观的重塑,它鼓励父母放下外界的比较和评判,将注意力重新聚焦到自己家庭独有的节奏和生命状态上来。阅读完毕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做了一次深入心灵的冥想,那些长期困扰我的育儿焦虑被极大地稀释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的期待感——期待着与孩子一起,慢慢地、完整地走完接下来的每一步,真正去享受这种共同演进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