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高中英语教师科研入门 |
| 作者 | 席玉虎 |
| 定价 | 45.00元 |
| 出版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5605734 |
| 出版日期 | 2012-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59Kg |
| 内容简介 | |
一、本书是以初涉高中英语研究的广大一线高中英语老师为主要对象编写的,也可供对高中英语教研有兴趣的其他读者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席玉虎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很朴实,封面上的字体选择也显得比较传统,初拿到手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我是一个已经教了十多年高中英语的老师,平时工作已经很忙碌,总觉得科研这种事情离自己很远,是那些高校里的精英才需要操心的事情。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试图寻找一些关于如何选题、如何搜集文献的实用技巧时,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方式异常的亲切。它没有那些高深的学术术语堆砌,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迈出科研的第一步。特别是书中关于“如何将日常教学中的困惑转化为研究课题”的那几章,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一直以为科研需要宏大的视野和突破性的创新,但这本书告诉我,扎根于自己三尺讲台上的每一个细节,就是最好的研究素材。这种从实践到理论的引导,让我觉得科研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一个触手可及的专业成长路径。我尤其喜欢它对时间管理的建议,对于我们这种每天被各种教务工作填满的人来说,能挤出时间进行系统性思考,才是最大的挑战,这本书似乎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虽然具体细节我得回去再仔细揣摩。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不得不做”的心态。学校最近在推行职称评审改革,对论文和课题的要求越来越硬性,像我这种偏向教学实践的老师,面对这些硬指标心里非常没底。我最怕的就是那种只讲理论,不接地气的教辅书,读完后感觉自己知识面更广了,但实际操作起来依然寸步难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还算到位,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晦涩的统计学方法论,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如何规范化你的教学反思”上。我注意到书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关于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问卷调查,这对于我们做效果评估非常关键。我记得它提到,一个好的研究设计,首先要清晰地界定你的研究群体和干预措施,这听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因为想研究的东西太多而把范围弄得太泛。这本书的逻辑结构很清晰,像搭积木一样,一步一步引导你构建起一个可执行的研究框架。我不是说它完美无缺,但至少,它为我这个科研新手提供了一张清晰的导航图,而不是一堆堆砌的理论术块。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选择,给我一种非常“务实”的观感。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要求比较高的人,很多工具书读起来枯燥乏味,让人难以坚持。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过多的文学修饰,直奔主题,这一点我很欣赏。它更像是教材或者操作手册,而不是一本学术专著。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文献综述”的部分,因为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难关。我总是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后,陷入“收集者”的怪圈,而不是成为“批判者”。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种“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方法论,它强调文献综述不是简单地罗列前人做了什么,而是要明确指出目前研究的空白在哪里,以及你的研究如何填补这个空白。这种视角转变,让我感觉自己对“做研究”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它没有提供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而是鼓励我们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资源限制,灵活调整策略,这种灵活度正是我们在高中教育一线最需要的。
评分我是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在为一个新开发的校本课程寻找理论支撑。我发现很多市面上的科研指导书籍,都将焦点放在了如何发表核心期刊上,这对于我们高中教师来说,目标设置得有些偏高,也显得有些脱离实际。而这本书的切入点明显是“教师专业发展”而非“学术地位提升”。它对“行动研究”的阐述尤为深入,这一点正是我这种一线教师最容易接触和实践的研究范式。书中详细拆解了行动研究的周期性、参与性特点,并且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案例,这些案例虽然看起来很基础,但却非常贴合我们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如何优化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或者如何通过分层作业来提升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看似“小题大做”的研究,却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体验。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科研”的价值,它不仅仅是评职称的敲门砖,更是自我成长的有效工具。
评分初看目录,我曾担心这本书的广度会不会影响其深度,毕竟“科研入门”四个字意味着它要覆盖的领域很广。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在关键节点上处理得非常细腻。比如,在讨论“数据收集和分析”时,它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SPSS操作,而是花了大量篇幅讨论如何确保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对于非统计学背景的教师来说,这才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统计学概念,而不是冷冰冰的公式推导,这极大地降低了我的畏难情绪。而且,这本书的作者似乎非常了解高中英语教学的特殊性,他没有照搬大学教育学的理论框架,而是针对高中英语的听说读写各个模块,给出了相对应的研究思路。这使得整本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非常强,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通用的科研指南,而是在读一本专门为我们高中英语教师量身定做的“如何通过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的操作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