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译 者: | |||||||
|
“养个男孩太闹心了,他们坐不住,不听话,争强好胜,经常犯错,爱磨蹭,爱偷懒,动不动就出手打人,喜欢看漫画、看电视、玩游戏……” 家有男孩的爸妈,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小棉袄”文静乖巧、懂事听话,一想到自家那个“熊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就常常头疼不已。男孩,真的就那么难养吗?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结合自己养育儿子的亲身经历和多年来积累的数千个咨询案例,从国内外养育男孩的理论和实践中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男孩家长践行的体系和方法。本书从一个个典型的养育男孩的难题入手,深入分析每个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终给出一系列的原则性建议和操作性很强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亲子活动、亲子游戏等。看完本书,读者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教育,既减轻自身的养育焦虑,也能帮助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养个男孩太闹心了,他们坐不住,不听话,争强好胜,经常犯错,爱磨蹭,爱偷懒,动不动就出手打人,喜欢看漫画、看电视、玩游戏……” 家有男孩的爸妈,总是羡慕别人家的“小棉袄”文静乖巧、懂事听话,一想到自家那个“熊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就常常头疼不已。男孩,真的就那么难养吗?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结合自己养育儿子的亲身经历和多年来积累的数千个咨询案例,从国内外养育男孩的理论和实践中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男孩家长践行的体系和方法。本书从一个个典型的养育男孩的难题入手,深入分析每个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终给出一系列的原则性建议和操作性很强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亲子活动、亲子游戏等。看完本书,读者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教育,既减轻自身的养育焦虑,也能帮助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书名:谁说男孩不好养
定价:49元
作译者:付小平
出版时间:2018-04
千字数:250
版次:01-01
页数:284
开本:16开
ISBN :9787121338656
PART I 请把我当男孩养
男孩就是男孩,与女孩有着天然的不同。他们坐不住,冲动好斗,事事喜欢争一;但他们也拥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这就需要我们顺应男孩的身心发展规律,真正认识他们作为男孩的一面,选择适合男孩的教养方式。
坐不住,不是我的错!
当我怒不可遏时,别动不动就拦我!
我也有哭的权利!
我就喜欢争强好胜!
请鼓励我胆大!
我是天生的“ 科学家”!
我需要通过身体进行学习!
请呵护我的天马行空!
我有很强的空间感!
PART II 我比女孩更难养
“男孩比女孩更难养”,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作为男孩父母,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他们不听话,性子急,自控力差,爱磨蹭,爱偷懒,爱玩电子产品,不喜欢阅读……这些都是他们的天性使然。其实,男孩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问题就是一次机会,只要父母用心了解和观察自己的儿子,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男孩真的不难养!
我是妈妈的“ 小情人”!
喜欢一个人“ 战斗”!
不想做个“ 听话”的乖孩子!
总是等不及!
真的不喜欢规则!
就爱磨蹭,催我也没用!
一次只做一件事,“ 非诚勿扰”!
喜欢偷懒,请你“ 认真”对待!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真的能做到?
电子产品,可是我的爱!
我“ 金口难开”,请你耐心点!
不爱阅读,逼也没用!
PART III 我要顶天立地!
一个小男孩,如何才能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以下这些男性的关键特质就不可或缺:有担当、高自尊、换位思考、有韧劲、敢创新、有远见、脚踏实地。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尽力呵护他们的男性本色,培养他们的男性特质,帮助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有担当,才是真男人!
高自尊,才能成大事!
换位思考,才能感同身受!
韧劲十足,才能坚持不懈!
敢于创新,才能“ 脑洞”大开!
有远见,才能洞若观火!
脚踏实地,才能顶天立地!
PART IV 我的爸妈不好当!
柏拉图曾说:“在所有的动物中,男孩是难以管束的。”由于深受传统养育观念的影响,很多男孩父母的养育方式容易走向极端,采用简单粗暴的棍棒式教育。男孩父母确实不那么好当,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管教之中需要有智慧的爱相伴,规则之中需要有适度的自由并行。
你是“ 虎妈狼爸”,我就是“ 熊孩子”!
黄荆棍下出好汉,你太天真了!
你要多倾听,千万别唠叨!
你不愿放手,我怎能长大?
你就是“ 灯塔”,我前行!
我要学做好男人,爸爸千万别缺席!
附 录
写给男孩的两首诗
20部适合男孩看的冒险动画电影
参考书目
孩子起床上学拖拖拉拉,家里“兵荒马乱”,怎么办?每天催催催,让他早点上床睡觉,怎么这么难?孩子爱撒谎,原因*然出在家长身上?我都喜欢玩手机,怎么才能让孩子不沉迷手机游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样的孩子如何学会独立思考?孩子不爱练琴,我该坚持还是放弃?不爱学习只想玩,我该拿他怎么办? 别着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办法! 《不急不吼,轻松养出好孩子》是三位杰出妈妈培养孩子的经验总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以及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和家庭成员沟通5个关键方面,带领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分析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经过作者亲身实践并被很多家庭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本书提供的方法能帮助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何小英 亲子教育专家,儿童时间管理专家,学而思家长帮家长学堂明星讲师,亲子教育图书作者。亲子教育课程覆盖150000+父母,为1500+家庭提供亲子教育问题解决方案。 魏华 实战派亲子教育讲师,儿童学习力提升研究专家,亲子教育图书作者,在大V店单个主题课程超过11.6万人收听,亲子教育课程覆盖300000+父母。 李丛 《多子女养育》版权课程创始人,育儿领域知名大V,“俩娃以后,精彩依旧”的辣妈,在行,分答平台认证答主,公众号“虫虫正面管教”创始人,国内知名正面管教导师。 “妈妈点赞”是妈妈们自己的舞台,这里有妈妈们认真挑选的各种好物,还有专家团提供高效实用的育儿方法、生活妙招、职场帮助,让妈妈们开心养娃,快乐做自己! 搜索微信公众号momup100,关注“妈妈点赞”, 妈妈与孩子一起幸福成长!
心理学者张怡筠博士、中国榜样家长王人平、中国家庭教育学会黄微老师,家长帮 启蒙听听 壹父母 互动吧 果妈阅读 朗读吧等平台倾力推荐!
第 1章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
1.1学会四叶草法则,帮孩子改掉不良习惯
<孩子起床上学拖拖拉拉,家里“兵荒马乱”成常态>
第 一片叶子:提前约定,让孩子心中有数 / 3
*二片叶子:制订目标,有目标的人才不会迷路 / 6
第三片叶子:有限选择,孩子更愿意合作 / 7
第四片叶子:认可孩子,让孩子更有价值感 / 8
(小练习)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改 / 10
1.2孩子不好好吃饭?原来我们一直都错怪了他
<威威小时候,几乎每顿饭都是一场战争>
Positive正面:营造正面的吃饭环境,给孩子积极影响 / 14
Power权力:把吃饭的权力还给孩子 / 15
Participation参与: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制作过程中 / 17
Perseverance坚持:家长的态度要坚持如一 / 18
微案例:另一个**端—需要控制饮食的轩轩 / 19
1.3健康的睡眠是美好生活的开始
<为了让孩子早点入睡,很多妈妈被逼成了凶妈妈>
环境(Environment):创造合适的入睡环境 / 23
规律(Routine):形成规律的“入睡仪式感” / 25
能力(Capability):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能力 / 26
微案例:5岁威威独立睡的约定 / 27
1.4 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差距*然这么大
<李小烦有些烦>
别做“直升机家长”,让孩子去动手吧 / 31
一、家务清单,人人参与 / 33
二、根据孩子的年龄手把手教授,花时间训练 / 34
三、肯定孩子的付出和贡献 / 35
(小练习)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务清单 / 36
1.5孩子爱撒谎,原因*然出在家长身上
<轩轩一做坏事就撒谎>
T(Trap):不给孩子设圈套,诱导孩子说更多谎话 / 39
T(Time out):暂停,冷静自己的情绪 / 40
H(Honoring honesty):创造尊重诚实的家庭环境 / 40
微案例:轩轩打翻了水杯 / 41
(小练习)孩子偷偷拿了钱怎么办 / 43
1.6让人难堪的熊孩子,学会礼仪要这样做
<在电影院里大声说话的小女孩>
三字真言“清、示、样”引导孩子有礼貌 / 45
(小练习)带孩子文明看电影 / 47
(小练习)让孩子学会主动打招呼 / 48
1.7拿什么打败手机游戏?是你高质量的陪伴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你的孩子沉迷手机游戏要怪谁 / 50
三招教你避免孩子沉迷手机游戏 / 51
1.8三招出手,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脑族”>
从做家务开始,做家庭的小主人翁 / 54
不要事事直接给答案,多引导提问 / 55
孩子遇到困难,父母要说你先想想看 / 56
第 2章 发现你家的小天才 57
2.1请发现孩子的兴趣和优势
<天才也学渣>
【微案例】爸爸,我喜欢画画…… / 59
一张表帮你发现孩子的天赋点 / 60
培养孩子天赋的几个小技巧 / 63
【微案例】如何让孩子愿意学书法 / 64
2.2家有琴童,不肯练琴怎么办
<半途而废的琴童之路>
孩子学琴的三个误区,你有吗 / 67
帮孩子坚持练琴的三个方法 / 68
【小工具】我的学琴小目标 / 71
2.3拿到全国绘画金奖,全靠和孩子的五个约定
<兴趣班是行走的碎钞机,往往还没有收成>
约定一:孩子,你为自己的兴趣选择 / 73
约定二:孩子,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 74
约定三:孩子,你为自己的目标制订计划 / 75
约定四:孩子,跌倒了你要爬起来 / 76
约定五:孩子,我为*秀的你点赞 / 77
(小练习)不同性格的孩子适合什么特长班 / 79
2.4当众说话三步走,你的孩子也能成为演讲达人
<你怎么就不敢演讲呢>
一、从小开始,潜移默化建立孩子的语料库 / 81
二、开口游戏,循序渐进走向外面的舞台 / 82
三、刻意练习,让孩子学会自我改进 / 83
【小工具】家庭演讲比赛评分表 / 84
2.5财商教育,从压岁钱、零花钱开始
<压岁钱、零花钱怎么花>
3~6岁财商启蒙:四步让孩子认识金钱的作用 / 86
7~14岁财商成长:“三金一账”教孩子学会规划金钱 / 89
【小工具】3~12岁孩子的财商培养地图 / 90
(小练习)孩子成绩好,要求父母给零花钱奖励怎么办 / 91
2.6奔跑吧,孩子!—用APA方法让孩子爱上运动
<孩子经常生病又不愿意运动>
尝试:先有体验,才有热爱 / 94
【小工具】推荐家长在孩子3~6岁时可以体验的亲子运动清单/ 94
坚持:制订计划,持之以恒 / 97
陪伴:以身作则,全家受益 / 98
【小工具】适合3~12岁孩子的运动项目 / 99
2.7你的孩子未来有什么可能
<每个人都有一百个梦想,却只有一辈子的时间>
孩子的优势与特长的规划 / 101
孩子兴趣的三个等级 / 102
发现适合的赛道,帮助孩子进行职业规划 / 103
【小工具】霍兰德“兴趣与职业对应表” / 103
第3章 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105
3.1四招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时间管理,从娃娃抓起>
第 一招,教孩子认识时间 / 107
*二招,时间四象限,教孩子分清轻重缓急 / 107
第三招,时间到了!限时法训练孩子专注力 / 110
第四招,做计划,我的时间我做主 / 111
【小科普】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 / 116
3.2游戏学习法,学习根本停不下来
<学习太枯燥,只想逃>
卡片学习法 / 118
积木学习法 / 120
鼓励树和彩虹墙 / 122
“五星*大酒店”角色扮演 / 123
3.3好好做作业,这里有大招
<陪写作业误终身>
孩子没写完作业,你的反应是哪一种 / 125
四步帮孩子养成按时写作业的好习惯 / 127
【小工具】小熊吹泡泡学习计划 / 131
3.4学霸们都在用的撒手锏——用好错题集
<听说错题集很有用>
错题集没有用,是因为你不会用 / 134
错题的本质原因不是粗心,是知识掌握不到位 / 136
【小工具】错题集模板 / 138
第4章 培养心理阳光的孩子 139
4.1孩子的心也有晴雨天
<考砸了,心里阳光的孩子这样想>
一张表教你判断孩子的心理状态 / 141
4.2红绿灯法:拽出身体里的情绪小怪兽
<失控的情绪>
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你是哪一种家长 / 145
学会“红绿灯法”,做好负面情绪管控 / 146
【微案例】孩子在商场大哭大闹要买玩具 / 151
(小练习)父母情绪自测表 / 152
4.3“乐观DAD”方法教会孩子抵御“抑郁”
<这两种妈妈与孩子的沟通模式,哪种能培养乐观的孩子>
一个小场景测出你家孩子是乐观还是悲观 / 154
“乐观DAD”方法教会孩子乐观 / 155
【微案例】领唱的轩轩没有露脸 / 157
(小练习)运用“乐观DAD”方法,父母引导孩子完成以下乐观情绪的培养练习 / 158
4.4“哆来咪”唱起来,每个孩子都拥有自信
自信“哆”:多发现孩子的优点 / 160
自信“来”:小小成果到,自信自然来 / 161
自信“咪”:教孩子百“米”竿头更进一步 / 162
(小练习)一张表帮你判断孩子是否自信 / 162
(小练习)自信培养小练习 / 164
4.5用活“CAP原则”,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孩子失控的烦恼>
自控力强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 166
Control:控制欲望,不做掰不到玉米的狗熊 / 167
Arrangement:一诺千金,小屁孩也是真君子 / 167
Persistence:积极暗示,我要坚持到*后 / 168
(小练习)判断孩子的自控力 / 169
4.6孩子叛逆怎么办?聪明的家长都这么做
<你说东,我偏要西>
五种父母容易遇到叛逆的孩子 / 171
理解、冷静、尊重三步化解孩子的叛逆心理 / 173
第5章 家庭沟通好,孩子更快乐 177
5.1隔代育儿矛盾多,怎么说老人才愿意听
隔代教育:标配下的冲突 / 178
用“黄金圈沟通法”,隔代沟通不犯愁 / 179
【微案例】宝宝到底应该怎样吃药 / 183
【微案例】宝宝需要穿很多衣服吗 / 183
5.2爸爸去哪了?爸爸多参与,孩子更*秀
<爸爸的威力>
别让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缺位” / 186
巧用三招,让爸爸乐意一起照顾孩子 / 187
【微案例】奥运爸爸不缺席 / 189
5.3学会开家庭会议,做个“没主见”的父母
<孩子管不住>
角色认领 / 191
致谢 / 192
提出议题与头脑风暴 / 192
找到解决办法 / 193
家庭娱乐 / 193
5.4二宝来啦,如何让大宝喜欢二宝
郑重地告诉大宝:你升级啦 / 196
爸爸妈妈给你的爱还是100% / 197
打架正是学会和平相处的好时机 / 198
【微案例]妈妈,哥哥又打我了 / 199
【小工具】大宝上岗清单 / 201
5.5懂你,才能更好地爱你
<我的孩子是不是比别人差>
父母必须知道的孩子身心发展三差异 / 203
如何做一个懂孩子的父母呢 / 205
【小科普】“男孩女孩大不同” / 207
后记 / 209
作为一个职场妈妈,时间碎片化是常态,每天下班后感觉自己就像一块被榨干的海绵,面对孩子时往往耐心所剩无几,很容易在疲惫中说出一些伤人的话。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自我疗愈手册”。它不仅仅是教我怎么管孩子,更重要的,是教我如何管理好我自己的那份“情绪水位”。我曾经很困惑,为什么我明明很爱孩子,但给出的却是负能量的反馈?书里深入剖析了父母自身未解决的情绪问题如何投射到育儿中,这一点我深有同感。它没有指责我们不够好,而是温柔地鼓励我们先照顾好自己。通过书中的一些小练习,比如每天给自己五分钟的“静心时间”,或者记录下自己情绪爆发的触发点,我开始慢慢识别出自己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当我不再带着满身的“未完成”和“委屈”去面对孩子时,我发现我对孩子的耐心自然而然地增加了,那种不耐烦的“吼叫”次数明显减少了。这种从内到外的转变,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双向的,孩子感受到了平静的父母,自然也会呈现出更平和的状态,家庭氛围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
评分天哪,最近读完的这本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及时雨,完全颠覆了我之前那种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养育方式。我一直以为,想要孩子优秀,就得像个严师一样,时刻紧绷着神经,生怕孩子哪里做得不对,一不留神就跑偏了。结果呢,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有逆反心理,家里气氛总是紧巴巴的。这本书的理念,那种倡导的“松弛感”,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它不是提倡放任自流,而是教你如何建立起一种高质量的连接,让孩子在被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发展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内驱力。比如书中提到的那个“情绪急救包”的概念,我试着用书里的方法处理了几次孩子突如其来的“小脾气”,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以前我可能是直接压制或者讲大道理,现在我学会了先接纳他的情绪,让他知道“你现在生气是可以的”,然后再一起寻找解决办法。这种改变,不仅让孩子更愿意沟通了,连我自己的焦虑感都大大降低了。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更像是邻家有经验的阿姨在跟你分享她的独门秘籍,读起来轻松愉快,却又句句扎心,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反复琢磨如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评分说实话,我过去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在“控制”和“放手”之间摇摆不定,每次决定稍微放宽一点,看到孩子有点小差错,立马又会切换回高度警惕的状态,生怕“狼来了”。这本书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好孩子”的标准。它不再把分数、排名或者外部的成就作为唯一的衡量尺,而是更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品格的塑造以及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这种由内而外的培养路径,让我意识到,我们做家长的,真正要做的不是去雕刻一个完美的木偶,而是要提供一个肥沃的土壤,让种子自己找到向上生长的方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正面管教”的阐述,它不是没有规则,而是让规则变得有温度。我过去常常犯的错误是,一旦孩子犯错,我的第一反应是评判和指责,完全忘记了先处理情绪。这本书用很多生动的案例告诉我,当我们把注意力从“你为什么这么做”转移到“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我们能一起做点什么来弥补或改进”时,孩子的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奇迹般地提升。这套方法论的逻辑性非常强,读完后感觉思路一下子清晰了,不再是零敲碎打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而是有了一个统一的、坚实的育儿框架作为支撑。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作者在解读教育理论方面,拥有极其高超的转化能力。她能把那些听起来很玄乎的心理学名词,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阐述清楚,并且立刻就能在你脑海中构建出具体的画面。比如,书中关于“界限感”的描述,我以前一直以为设立界限就是“不许做”和“必须做”,结果读完发现,真正的界限是“我允许你感受,但我不能允许你伤害自己或他人”,这个区别太重要了!它把父母的角色定位成一个“安全的容器”,而不是一个“规则的警察”。我尝试在日常交流中多使用“我信息”(例如,不说“你太吵了”,而是说“你这样大声说话,让我的头有点疼”),结果发现,孩子不再把我的话当作人身攻击,而是开始关注我的感受本身。这本书的实用性,在于它提供了大量的“台词模板”和“情景模拟”,让新手父母在突发状况面前,不必慌乱地临时组织语言,而是能迅速调用起书中学到的应对策略。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并在生活中实践的“操作指南”,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参考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像某些育儿书那样,只集中在某一个年龄段或者某一个特定问题上,而是提供了一个覆盖孩子成长关键期的、非常系统的指导方针。我尤其欣赏它在培养“好习惯”方面的论述,它摒弃了那种死板的、强迫性的灌输,而是强调“环境设置”和“重复的力量”。比如,对于培养阅读习惯,书中建议的不是每天规定时间必须读多久,而是如何在家中营造一个随处可见书本、父母也沉浸其中的氛围,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项任务。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我过去拿着计时器监督孩子要有效得多。而且,这本书对于“男孩养育”的特殊性也有独到的见解,它没有一概而论地将所有孩子放在同一个模子里去套,而是尊重了男孩在精力释放、规则建立以及情感表达上的特点,提供了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建议,这对我来说,解决了很多以往“别人家的孩子都做到了,我家的怎么就这么难”的困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