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到病自除——手耳足按摩一本通 李志刚 9787518023943

手到病自除——手耳足按摩一本通 李志刚 978751802394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志刚 著
图书标签:
  • 按摩
  • 手足按摩
  • 耳部按摩
  • 健康养生
  • 中医养生
  • 疾病预防
  • 自我保健
  • 李志刚
  • 穴位按摩
  • 家庭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智博天恒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23943
商品编码:2937205453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手到病自除——手耳足按摩一本通
作者 李志刚
定价 32.80元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 9787518023943
出版日期 2016-06-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手到病自除——手耳足按摩一本通》是组合了手、足、耳三部位,按不同人群、不同病症进行分类,一书在手就相当于三本书在手,可谓一举多得。根据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法则,结合辨证施治的原理,书中印有手耳足三部位的按摩区域、位或点,读者可以看着这些彩色大图随时查阅,对症操作,非常方便。全书囊括了近200个手足耳反射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讲述了每个反射区的定位、功效主治、按摩方法。本书还详细介绍了手足耳按摩日常保健方法和常见疾病的手足耳按摩方法,每一养身保健和病症配有详细的定位和操作的文字、图片,即使您对反射区按摩一窍不通,也能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作者简介
李志刚,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博士、针灸推拿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现任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针灸学会现代针灸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针灸学会现代针灸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医刮痧师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教育部评审专家。

   目录
1手耳足是人体的缩影

002经络位、反射区与人体疾病健康的关系

003观手耳足,辨证施疗更轻松

007常用的手耳足按摩手法

010按摩注意事项

011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手耳足按摩.

2手耳足位及反射区

014手部位

016手掌反射区

020手背反射区

022手指反射区

024耳郭正面反射区

032耳郭背面反射区

034足部位

036足侧反射区

038足背面反射区

040足掌面反射区

四季变换,手耳足按摩调养

046春“生”——养肝为主

048夏“长”——养心为主

050秋“收”——养肺为主

052冬“藏”——养肾为主

054四季生化有源——养脾胃为主

9种体质适合的手耳足按摩方

056平和体质——身体协调少生病

058气虚体质——乏力懒言易感冒

060阳虚体质——火力不足易受凉

062阴虚体质——心烦失眠怕热

064痰湿体质——喜食肥甘易肥胖

066湿热体质——油光满面爱长痘

068血瘀体质——常见瘀斑与疼痛

070气郁体质——爱生闷气胁胀痛

072特禀体质——多为遗传常过敏

5小病小痛的手耳足按摩方

074头痛——脉络通畅痛自消

077偏头痛——通行气血消疼痛

080头晕——清利头目治眩晕

083失眠——调和阴阳安心神

086畏寒症——脉络通畅痛自消

088胸闷——宽胸理气呼吸畅

091感冒——风寒风热对症疗

093咳嗽——宣通肺气止咳喘

097呃逆——和胃降逆通腑气

100腹泻——行气化滞止泄泻

102消化不良——健脾益气食欲好

105便秘——润肠通便通腑气

108痔疮——清热解毒止疼痛

110肥胖症——脉络通畅可减肥

112晕车——平肝潜阳清头目

114耳鸣耳聋——疏风泄热通耳窍

116口腔溃疡——清热泻火调腑脏

118牙痛——清热泻火消肿痛

慢性病的手耳足按摩方

122冠心病——补益脏,通心脉

125低血压——调和气血补心脾

128高血压——调和脏稳定血压

131糖尿病——滋阴益肾固元气

134脂肪肝——疏肝理气防病变

136慢性胃炎——健脾养胃消炎症

138慢性胆囊炎——疏肝利胆止疼痛

141慢性鼻炎——疏风解表通鼻窍

143慢性咽炎——滋阴降火消炎症

生殖健康的手耳足按摩方

146白带增多——清热利湿益肾气

148痛经——温经散寒治腹痛

151月经不调——调经止带补肾气

154增生——通络下乳防肿痛

156更年期综合征——畅达情志宁心神

158前列腺炎——清利下焦祛湿热

160尿道炎——清热化湿固肾气

162遗精——护肾摄精固元气

165早泄——补肾固精益心脾

168阳痿——温肾壮阳祛湿热 .

8骨伤科病症的手耳足按摩方

172颈椎病——祛风散寒舒筋络

175肩周炎——舒筋通络补气血

178急性腰扭伤——通经活络缓疼痛

180腰椎骨质增生——通络止痛活气血

182膝关节痛——消炎止痛舒筋骨

   编辑推荐
《手到病自除——手耳足按摩一本通》每个保健方法和病症都有对应的视频和语音示范,您只要扫一扫相应的二维码,就能从手机上打开视频,边看边学,哪怕您一点儿也不了解医学知识,也能看得懂、学得会、做得好。

   文摘



   序言

《筋骨疏通,百病不生——古法经络疗法与现代健康管理》 引言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健康挑战:久坐不动引发的腰背酸痛,精神压力带来的头痛失眠,季节变化引起的感冒不适,甚至是一些慢性疾病的悄然侵袭。当身体发出疲惫的信号,我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药物治疗,殊不知,在我们身体内部,隐藏着一套天然的、强大的自我修复系统。这套系统,就是中医理论中精妙绝伦的经络。 《筋骨疏通,百病不生——古法经络疗法与现代健康管理》并非一本简单的手册,它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健康探索之旅。本书旨在唤醒您沉睡的健康意识,引导您重新认识身体的智慧,并学习如何通过温和而有效的古法经络疗法,配合科学的现代健康管理理念,达到“筋骨疏通,百病不生”的理想状态。我们将打破对“疾病”的固有认知,从“治病”的视角转向“养生”和“预防”的根本,让健康真正成为您生活的主旋律。 第一篇:身体的语言——认识你的经络系统 人体是一个精密的能量运行网络,而经络就是这个网络中的“高速公路”。它们纵横交错,连接着五脏六腑,贯通全身。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带您揭开经络的神秘面纱。 经络是什么? 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入手,解释经络的定义、组成(经脉与络脉),以及它们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核心作用。这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对生命能量流动的生动描绘。 十二正经:生命的主干道。 详细介绍十二条主要经络的循行路线、所属脏腑、以及它们所对应的身体部位和功能。您将了解到,为何某个部位的不适,可能与您某个脏腑的功能失调息息相关。例如,为何手腕的疼痛可能与心经有关,为何脚踝的肿胀可能与肝经堵塞有关。 奇经八脉:身体的调控总枢。 阐述奇经八脉(如任脉、督脉、冲脉、带脉等)的独特作用,它们如何调节和平衡十二正经的气血,以及它们在维持人体整体平衡中的关键地位。 经络与脏腑的深层连接。 深入探讨经络与五脏六腑之间的“同气相求”关系。我们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经络的畅通如何促进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脏腑功能紊乱又如何影响经络的运行。您将学会从“整体”的角度去理解身体的健康与疾病。 身体的信号灯:经络堵塞的表现。 详细列举经络堵塞可能在身体上出现的各种迹象,包括但不限于:皮肤颜色改变、局部酸胀麻木、疼痛、疲劳感、情绪波动、以及睡眠障碍等。学会识别这些信号,是主动管理健康的第一步。 第二篇:激活身体的能量——古法经络疗法的智慧 在了解了经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后,本书将重点介绍一系列传承千年的古老疗法,它们以温和、自然的方式,帮助您疏通经络,恢复身体的活力。这些方法易于学习和实践,让您在家中就能成为自己的健康守护者。 点穴按摩:精准调控身体的开关。 穴位的基础知识: 介绍穴位的概念、分类(如募穴、俞穴、郄穴等),以及它们在经络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地位。 常用穴位详解: 针对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系统介绍与其相关的关键穴位,包括其定位方法、按摩手法、以及针对性的疗效。例如,针对颈椎不适的“风池穴”、“肩井穴”,针对失眠的“神门穴”、“三阴交”,针对消化不良的“足三里”、“内关穴”等。 多样的按摩手法: 教授不同的按摩手法,如点、按、揉、推、拿等,并说明在不同穴位和不同病症下的适用性。我们将强调力度适中,以“得气感”(即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为佳。 循经取穴的智慧: 讲解如何根据经络循行路线,进行连贯的按摩,达到更好的整体疏通效果。 刮痧疗法:疏通经络,排出邪气。 刮痧的原理与功效: 阐述刮痧如何通过在体表特定部位施加刮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动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并排出体内的“瘀滞”和“邪气”。 选择合适的刮痧工具与介质: 介绍不同材质(如玉石、牛角、砭石)的刮痧板,以及不同介质(如刮痧油、清水)的选择与使用。 全身各部位的刮痧技巧: 详细示范背部、颈部、四肢等主要区域的刮痧方法,并强调注意事项,如避开破损皮肤、雷区等。 刮痧的适应症与禁忌: 明确哪些情况适合刮痧,哪些情况需要谨慎或避免,确保安全有效的实践。 拔罐疗法:深层吸拔,驱散寒湿。 拔罐的原理与作用: 解释拔罐如何通过负压,在人体表面形成局部瘀血,从而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驱寒除湿、镇痛宁神。 不同类型拔罐的介绍: 介绍走罐、留罐、闪罐、刺络拔罐等方法,并分析其各自的特点与应用场景。 常见部位的拔罐操作: 示范背部、肩部、腰部等易于拔罐的区域,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拔罐的适宜人群与注意事项: 明确哪些人群不适合拔罐,以及拔罐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保暖、避免风寒等。 艾灸疗法:温热通络,扶正祛邪。 艾灸的独特优势: 阐述艾灸以火温热,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温热刺激,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调理气血、扶助阳气。 艾灸的种类与工具: 介绍直接灸、间接灸、温针灸、雷火灸等,以及艾条、艾柱、艾盒等常用工具。 精准选取艾灸穴位: 结合常见的身体不适,推荐合适的艾灸穴位,如针对虚寒体质的“关元穴”、“命门穴”,针对感冒的“大椎穴”、“肺俞穴”等。 居家艾灸的安全操作: 提供详尽的艾灸步骤和安全须知,包括火候控制、时间长短、以及事后处理。 第三篇:现代生活与古法智慧的融合——建立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古法经络疗法并非孤立存在,它需要与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帮助我们应对现代生活带来的挑战。 饮食调养:吃出健康,吃出平衡。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讲解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与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对应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调养脏腑。 四季饮食宜忌: 针对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提供相应的饮食建议,如春季宜疏肝,夏季宜养心,秋季宜润肺,冬季宜补肾。 辨体质与食物选择: 引导读者识别自身体质(如寒性、热性、湿性等),并学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食物,避免“药食同源”的误区,真正做到“病从口入”的反向操作。 起居有常:规律生活,养护生命之本。 睡眠的奥秘: 强调充足且高质量睡眠的重要性,讲解中医的“子午觉”理论,以及如何通过调整作息来改善睡眠质量。 顺应自然: 倡导顺应昼夜、季节变化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减少“损耗”。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探讨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的通风、光照、温度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环境调整。 情志养生:心绪平和,百病不侵。 七情致病: 详细解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过度波动如何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相应的调养方法。 正念与冥想: 介绍现代正念练习和冥想技巧,帮助读者管理压力,缓解焦虑,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兴趣爱好与社交: 强调发展兴趣爱好、保持良好社交关系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运动健体:动则生阳,疏通经络。 导引与太极: 介绍以舒缓、连贯动作为主的中国传统导引术和太极拳,它们如何在温和中疏通经络,增强体质。 八段锦的奥秘: 详细讲解八段锦的每一式动作、要领及其对应的健康功效。 个体化的运动方案: 引导读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辨证施治的理念:化繁为简,找到根本。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如何在早期识别健康隐患,并及时进行干预。 “扶正祛邪”的原则: 介绍中医调理身体时,如何通过“扶正”(增强自身抵抗力)和“祛邪”(清除致病因素)来达到治愈的目的。 个性化方案的制定: 鼓励读者将本书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形成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案。 结语 《筋骨疏通,百病不生——古法经络疗法与现代健康管理》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技巧的书,它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健康的敬畏。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内在健康的大门,让您重拾身体的掌控权,体验没有疾病困扰的轻松与活力。健康,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您的指尖,就在您的日常,就在您对身体的每一次细心关怀之中。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回归本源的健康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内容很扎实,封面设计也挺有品位的。我一直对传统疗法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不需要复杂器械就能自我调理的方法。这本书的排版清晰,图文并茂,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没有那种故弄玄虚的专业术语,读起来非常顺畅。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穴位时,不仅标注了准确位置,还配有清晰的实操图示,让人可以对照着练习,减少了出错的几率。比如,书中对一些常见病症的应对策略,讲解得非常具体,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手把手教你如何操作,让人感觉很受用。我已经开始尝试书里介绍的几个简单手法来缓解日常疲劳,效果确实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那种由内而外的放松感,真的很舒服。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实用性超强,绝对是值得收藏的居家保健手册,对于想通过自然疗法改善生活质量的人来说,这本书是个绝佳的入门指南。

评分

自从工作压力增大,我的颈椎和肩部经常酸痛难忍,试过各种方法,效果都不太理想。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始翻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邻家高手在耳边传授经验。它不是那种让你死记硬背穴位图的枯燥教材,而更像是一本“生活化的健康指南”。我发现书中对“放松”这个概念的阐述非常到位,很多时候,病痛的根源在于我们不会放松。书里教的那些手部放松按摩技巧,我可以在午休时间悄悄进行,不知不觉中,紧张感就消散了。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提到的一些关于“情绪与身体反馈”的论述,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这种由外及内的自我疗愈过程,比单纯的物理治疗更持久、更根本。对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都市白领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按摩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很多都是泛泛而谈,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没几本。但是这本《手到病自除》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系统性和全面性。作者似乎将毕生所学都倾注在了这本书里,内容组织得极具逻辑性,从基础的手法训练到针对不同脏腑、不同病症的调理,层层递进,毫不含糊。我尤其喜欢它探讨的“整体观”理念,不仅仅是按压某一个点,而是强调手、耳、足三者之间的关联和协同作用。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对身体的运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试着按书里指导的方法给家里有老毛病的亲人做了一次耳部反射区的刺激,他们反馈说,虽然刚开始有点酸胀,但坚持下来,一些慢性症状确实得到了缓解。这让我对中医的智慧感到由衷的敬佩,也感谢作者能用如此易懂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知识传承下来。

评分

我是一个追求效率的人,对任何学习材料的首要标准就是“能否快速转化为实践”。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得堪称典范。它的结构设计简直是为忙碌的现代人量身定制的——核心手法总结精炼,针对性强。我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研究晦涩难懂的理论,可以直接跳到自己感兴趣或最需要的环节。比如,当我最近有点消化不良时,马上就能在目录里找到相关的足部反射区按摩图解,按照步骤操作,很快就感觉肠胃蠕动加快了。而且,书中对按摩力度和频率的描述非常细致,比如“轻柔舒缓的揉动”和“稍有酸胀感的按压”,这些描述性的语言比单纯的“按压100次”要有效得多,因为它强调的是身体的感受,而不是机械的次数。这本书真正做到了“一本通”,让复杂的养生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自我管理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都透露着一种匠心。纸张的质感很好,即便是频繁翻阅也不会轻易磨损。更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知识体系的严谨性,让我这个半路出家的爱好者也感到十分信服。作者在论述每一个手法之前,往往会先铺垫相关的生理学或经络学基础知识,但这些基础知识的讲解极其精炼,绝不会拖沓。这使得读者在学习操作技巧的同时,也能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认知框架,避免了盲目操作带来的风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手掌五指与五脏的对应关系”,讲解得非常精妙,让我意识到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双手,其实是一个微缩的健康管理工具。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治愈多少疑难杂症,而在于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倾听身体发出的微弱信号,并在问题萌芽阶段就进行自我干预。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工具书”,而非昙花一现的畅销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