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呼吸之间-李瑾伯谈静坐与修大道-珍藏版
定价:118.00元
售价:93.2元
作者:李瑾伯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8086125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李瑾伯先生是当代真正修行有成的道家高人,本书是李老的心血之作。
在本书中李老将自己的修行精粹、一生所得无私地分享给后人内容写的言简意赅,易懂好操作,并结合了作者自身的实修经验,以开放的态度为读者讲解丹道功夫的修持方法揭示了道家修身功法的天机。作者从*简单的呼吸入手,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语言通俗易懂,只要实践就可见效,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许多健康问题,尤其对对初修之人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是一部身心灵不可获缺的好书。内容提要
《呼吸之间增订版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编著者李谨伯。《呼吸之间》为丹道高人李谨伯老先生数十年修道方法的真传,指导人们如何具体修道,以达到健康长寿,开发潜在功能,生发智慧,终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李谨伯老先生年届九旬依然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健步如飞,可见其修道体悟真实不虚。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导如实去修,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目录
作者介绍
李谨伯,银行世家出身,西南联大毕业,年轻时参加革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屡屡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曾于天津市委统战部、天津市财政经济委员会、机械工业部等部门任职。因早年忘我工作,李老于27岁时身患重病,幸获民间奇人用传统医术导引布气法救治得愈,从此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后四处参访明师,屡有奇遇。李老至诚学习,精心实践,得以精通道家丹道养生绝学,对佛教、密宗等亦有特别研究。曾二十多次出国讲学,在我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英、法、德等国政界、商界、学术界拥有众多追随者。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初看之下,就有一种沉静、内敛的气质扑面而来。那种深邃的墨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在光线下微微泛着光泽,让人联想到古籍的厚重与现代印刷的精良。装帧的质感非常出色,拿在手里分量十足,能感受到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我特别欣赏它没有采用那种花哨的、试图吸引眼球的插图,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文字的呈现上,这本身就传递了一个信号:这本书的内容是需要细细品味的,它不追求表面的喧哗,而指向内在的深度。那种略带复古的排版风格,每一页的边距和字体的选择,都像是经过了精心雕琢,让人在翻阅时,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智慧的先行者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可以说,单从物质载体来看,它已经达到了“珍藏版”应有的水准,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对接下来的精神旅程充满了敬意和期待。这种对书籍本身的尊重,也预示着其中蕴含的内容绝非泛泛之谈。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作者叙述的节奏感。这不是那种急于抛出结论、一味灌输理论的“成功学”读物,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身边,不疾不徐地引导着你。他的笔触是极其细腻且富有画面感的,尤其是在描述一些看似抽象的修行体悟时,总能找到一个非常贴合生活、令人豁然开朗的比喻。比如,当谈及“心念的流动”时,他并未直接使用晦涩的术语,而是将之比喻为河床上的鹅卵石被水流冲刷打磨的过程,这个比喻立刻将一个高深的哲学概念具象化了。行文间,那种笃定而又谦逊的态度,让人感到非常舒服,没有丝毫的傲慢,仿佛他自己也仍在探索的路上,只是比我们走得远一些,愿意分享他的路标。这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而有生命力,读起来丝毫没有压力,反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也正坐在那个宁静的空间里,一同经历那份“呼吸之间”的微妙变化。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了一种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逻辑。它没有一开始就深入到最核心的“大道”层面,而是从最基础、最容易被忽视的“呼吸”入手,这无疑是极具智慧的布局。初读时,你会以为这只是本关于基础调息的书,但随着章节的推进,你会发现每一个关于呼吸的细节探讨,都像是一个支点,撬动着更宏大的生命哲学。作者巧妙地将物理的感知与精神的觉知编织在一起,让你在不自觉中,便开始审视自己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习惯。这种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引导,避免了初学者在面对庞大体系时的畏惧感。它不是要求你立刻抛弃旧有的认知体系,而是提供了一个温柔的切入点,让你用一种更平和、更具探索性的心态,去接触那些深层的生命议题。这种严谨而不失温度的构建方式,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单一的指导手册范畴。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在引用和借鉴传统智慧时,展现出一种极高的“翻译”能力。它没有简单地堆砌古代典籍的原文,而是将那些历经千年沉淀的精髓,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境进行重新阐释。这尤其体现在对“当下”这一概念的阐述上。在充斥着焦虑与未来规划的现代社会,如何真正地“活在此时此刻”,常常被说成口号却难以实践。而这本书却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练习和思考框架,将“当下”的重量和深度挖掘了出来。它让你明白,真正的“静坐”并非仅仅是身体的静止,而是对时间感和存在感的重新校准。阅读到相关部分时,我甚至会放下书本,怔怔地望着窗外,体验那种被作者重新定义的、充满能量的“空闲”。这种对古老智慧的现代化转译,使得这本书对于当下寻求心灵安宁的读者,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没有给我一种“被标准答案框住”的感觉。很多同类的书籍在描述完理论后,往往会给出一条清晰可见的、唯一的“成功路径”。然而,李先生的文字更像是提供了一套精密的工具箱和一份详尽的地图,但最终选择哪条小径,何时停下来观察沿途的风景,完全交由读者自己决定。他反复强调的,是个体经验的独特性和自我觉察的重要性。这种对主体性的尊重,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读完之后,我没有产生“我必须变成某种样子”的压力,反而获得了更大程度的自由感和自我接纳。这就像是拿到了一把万能钥匙,明白了不同心境下如何开启不同的门,而不是被告知只有一扇门是正确的。这种赋权于读者的写作态度,无疑是真正大师风范的体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