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食疗贫血真有效
定价:29.80元
售价:23.2元
作者:胡维勤
出版社: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38886078
字数: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章介绍了贫血相关知识,对很多问题一一解答。第二章针对*常见的四大类型贫血,分析其症状、原因及调养要点,同时推荐多种相应的宜吃食物及对应食疗方。第三章介绍能有效调理贫血的中药材及对应食疗药膳。第四章针对不同人群贫血类型,提出调理方案,让全家人都健康、安心。在本书*后,介绍了有效调理贫血的中成药,食疗、中药双管齐下,调理贫血更有效。同时,还提出贫血患者不宜吃的食物,谨记饮食禁忌。
目录
作者介绍
胡维勤,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曾师从内科医师乐文照和老中医祝谌予教授。1971年调至北京门诊部做专职医疗保健医生,曾先后担任过总司令、华国锋主席的专职保健医生,受命参加李先念、胡耀邦等同志的会诊和保健工作,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医学科学家”,1996年被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荣誉证书和荣誉奖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胡维勤,男,生于1934年,浙江人金华人,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北京电视台养生堂、广东卫视、宁夏卫视、云南卫视等特邀健康嘉宾。红墙名医,师从于内科专家乐文昭教授(国内四大名医之一)和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老中医祝椹于教授学习中医。 从医50多年,曾为多位中央领导长期做养生保健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中医养生保健经验,对各种疑难杂症中老年病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丰富临床经验,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主要擅长糖尿病、保健、消除亚健康、冠心病以及老年病等等。 1971年上调到北京担任中央领导同志的医疗保健工作。曾担任委员长的专职保健医师,担任华国锋主席的专职保健医师,直到华国锋同志去世。还先后参加过姚依林、谷牧、、李先念、李富春、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的医疗保健工作。在上海时曾短期负责末代皇帝溥仪结合他的弟弟溥杰以及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杜建时、王耀武等的医疗保健工作。还曾参加过多个外国元首的来华访问时的保健工作,如尼克松、、西哈努克、田中首相等。1993年享受国务院特别津贴,1995年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医学科学家,中国青年企业家健康俱乐部专家组成员。曾获得《特殊贡献医学家荣誉证书》及奖状,医务工作者奖状。
文摘
序言
这本《BF:食疗贫血真有效》的作者胡维勤,我真是对他心生敬佩。首先,从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来看,就能感受到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纸张的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典籍。内容上,作者并没有像许多健康书籍那样堆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将复杂的营养学原理与日常的烹饪实践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他详细讲解了为什么某些食物的组合能最大化铁的吸收率,这在以前我总觉得是玄学,但读完后豁然开朗。他特别强调了“辨证施食”,针对不同体质的贫血人群,给出了不同的食疗方案,这体现了中医的智慧与现代营养学的结合。我尝试按照书中的一些食谱做了几道菜,比如用红糖、红枣配上某种特定的植物性食材,不仅味道出乎意料地好,坚持了段时间后,感觉精力确实比以前充沛了许多。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食谱,更在于它教会了我一种对待日常饮食的全新视角,让我明白了“药食同源”并非空谈,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的精心选择来实现的健康管理。这远超出了我原本对一本“食疗”书籍的期待,它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细致入微,充满人文关怀。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时,我本以为会是那种老生常谈、翻来覆去就那几样补血食材的平庸之作。然而,胡维勤先生的叙述方式,简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耳边娓娓道来,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对人体的深刻洞察。他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多吃红肉”,而是深入剖析了气血在中医理论中的运行机制,并巧妙地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餐桌上的选择。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脾胃功能对营养吸收的影响”那一部分。他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论述,如果脾胃运化功能不佳,即使摄入了再多的补血食材,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并提供了多款健脾和胃的粥品和汤方。这些汤方,有的食材组合非常新颖,是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未曾见过的,比如将某种特定山药与某种菌菇搭配,据说能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我根据其中一个调理脾虚湿困导致的贫血的食疗方,坚持了半个月,身体明显感到湿气减轻,整个人都轻盈了不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系统性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零散的碎片化建议,读完后让人信心大增,觉得贫血这事儿,真的可以通过“吃”来改善,而不是只能依赖药物。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要从它的“实用主义”角度来谈。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养生知识真假难辨,很多所谓的“偏方”不仅效果存疑,甚至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但胡维勤的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严谨和可追溯性。他引用的很多食疗方背后,都有着明确的传统中医理论支撑,并非信口开河。比如,针对“血虚”和“血瘀”引起的两种不同状态的贫血,他区分得非常细致,给出的食疗重点也截然不同。血虚的侧重于“滋补养血”,而血瘀的则要先“活血化瘀”再“补血”。这种精细的区分,让读者能够对号入座,避免了盲目进补。更让我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不同季节的食补建议也做了调整,体现了“顺应天时”的理念。例如,秋季注重润燥养阴,冬季则强调温补固藏,这些细节的处理,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大提升,绝非一本写完就可以束之高阁的工具书,而是可以陪伴读者度过四季更迭的养生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有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它不像学术专著那样刻板,也没有市井小贩式的夸张宣传。胡维勤先生的笔触是沉稳而富有同情心的,仿佛他深知每一个被贫血困扰的人那种长期的疲惫和无力感。他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来解释身体的运作,比如将血液比作河流,将脾胃比作水库的闸门,一下子就让人抓住了核心问题。在介绍一些可能需要长期坚持的食疗方法时,他总是会配上一些轻松愉快的食谱,比如“周末活力早餐系列”或者“办公室快速补气小零食”,这些设计极大地降低了读者坚持下去的心理门槛。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他关于“情绪与气血”关系的那一章。他指出,长期的焦虑和压力本身就是一种耗血的因素,并推荐了几款有助安神养心的食谱,比如加入特定香料的炖品。实践证明,在改善饮食的同时,心情也跟着放松下来,气色确实好了不少。这表明,作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生理指标,更是整个人的身心健康状态,这一点非常难得。
评分从编辑质量上看,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这次的表现堪称一流。这本书的排版极为清晰,目录结构逻辑性强,查找起来非常方便。当你需要快速找到针对特定症状的食疗方时,不会迷失在文字的海洋中。而且,书中穿插的插图——虽然不多,但都非常写实且具有指示性——极大地帮助了读者理解食材的形态以及烹饪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例如,对于一些需要精准掌握火候的汤品,插图能直观地展示汤汁的浓稠度和颜色变化。这本书并非只针对那些已经确诊贫血的人群,它更像是一本面向大众的预防性读物。它通过普及基础的营养知识和中医体质辨识,鼓励每个人都能主动管理自己的健康。它教会我的,是如何在日常的采购和烹饪中,有意识地为身体构建一个稳固的“营养防线”。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健康管理,解构成了每一日三餐可以轻松执行的简单任务,真正做到了让科学的食疗走进千家万户,并且是那种让你愿意长期坚持的“好用”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