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不吼不叫养成男孩108招
定价:38.00元
作者:陶红亮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552369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不吼不叫,走进男孩的内心。
没有教不好的男孩,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精彩同类作品推荐:
《不娇不惯养成聪明女孩108招》
内容提要
本书从如何走进男孩的内心,怎样培养男孩的独立性、责任感、智商、情商、沟通能力等方面,结合生动而真实的案例,全面总结了“不吼不叫教育男孩”的108招。
用理性和智慧的方法教育、培养出自信、自立、充满爱心、有责任感的男孩。
目录
作者介绍
陶红亮,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先后从事教育、出版行业多年,曾供职某教育出版集团,任高级策划。长期关注国内外教育,对家庭教育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深入研究,倡导“平等教育”的教育理念。
已出版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早期教育著作多部,《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创下10万册,受聘各学校讲课。
其主要作品:《妈早教决定孩子的人生》《做老师眼中的好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点》《卡尔威特的教育智慧》《哈佛的教育智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智商情商加速跑》《好的性格成功的开始》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光是看起来就让人心头一紧,“不吼不叫养成男孩108招”,这简直是为无数正在经历“熊孩子”阶段,感觉嗓子都要喊哑了的家长们开出的一剂良方。我一开始抱着一种半信半疑的态度把它抱回家的,毕竟市面上关于育儿的书籍多如牛毛,很多都空泛地谈理想,却鲜少提供立即可操作的“招数”。但翻开目录时,那种扎实的结构感就浮现出来了——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用数字精确地划分了不同的情境和策略。我特别关注那些关于“情绪爆发”处理的部分,因为我的孩子正处于两三岁,正是探索自我和反抗权威的敏感期,一个不顺心就能立刻原地“爆炸”。这本书似乎试图建立一个全新的沟通框架,让我们家长意识到,我们对孩子情绪的即时反应,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具塑造性。我特别期待看到,那些“招数”里是否真的能提供一套可替代的、更温和却坚定的干预流程,而不是一味地要求我们压抑自己的怒火。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实用主义至上,它瞄准了我们最痛的点,希望用方法论来解构那些看似无解的亲子冲突。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招数大全”式的书籍通常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像是浓缩的速溶咖啡,虽然方便,但缺乏那种慢炖出来的醇厚和韵味。然而,这本书的作者陶红亮,光是名字就带着一股沉稳的中年智慧感,让人忍不住想探究他究竟是如何提炼出这“108招”的。我更感兴趣的是,这背后是否有一套完整的儿童心理学理论支撑,而不仅仅是零散的技巧堆砌。在我看来,真正的“不吼不叫”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和预判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提前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是饿了、累了、需要关注,还是仅仅在测试界限。如果它能帮助我从一个“灭火队员”的角色,转变为一个“消防预警系统”的建设者,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表面的口头技巧。我期待阅读后,能更清晰地看到,如何将那些看似简单的“招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不费力的育儿节奏。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动机,更多是源于我自身在育儿过程中感受到的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当我对着孩子大喊大叫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深深的自责,那种感觉就像是亲手毁坏了自己想要建立的亲密关系。因此,我渴望的不是一套能让孩子立刻变乖的“魔术”,而是能帮助我重建内心秩序的工具。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视角转换,让我看到孩子的“不合作”不是针对我个人的挑衅,而是一种成长的必然阶段。如果书中有关于父母自我情绪管理的章节,我会非常欣赏。毕竟,要做到“不吼不叫”,首先要稳住的那个“吼叫”的源头——也就是我们自己。我猜测,陶红亮先生一定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空间”,让孩子在知道底线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被无条件接纳的爱。这种平衡,才是育儿中最难拿捏的艺术。
评分最近我发现,我老公对这本书的兴趣似乎比我还要大,他总是趁我不注意时偷偷翻看。这很有趣,因为我们两个在育儿风格上常常有些许差异,我可能更倾向于情感连接,而他更关注规则和执行力。这本书名字里的“108招”的精确数字感,很可能吸引了他这种喜欢系统化解决问题的人。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可能非常清晰,每一招都有明确的适用场景和操作步骤,这使得任何一方家长都可以快速上手,实现育儿策略的统一。如果这本书真能成为我们夫妻间沟通育儿理念的桥梁,而不是又增加一个我们意见不合的论据,那它简直是无价之宝。我非常好奇,那些针对“男孩”的特有招数是如何设计的,因为我总觉得女孩子的处理方式和男孩子的爆发点会有微妙的区别,这本书是否专门为“男孩的能量”找到了合适的释放口。
评分从装帧设计上看,这本书的排版和字号都非常友好,这对于那些在半夜哄睡后,只有几分钟空闲时间来阅读的疲惫家长来说,简直是人性化的体现。我不需要在昏暗的灯光下费力地辨认那些拗口的理论术语。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预防胜于治疗”的哲学。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火烧眉毛的时候才去翻育儿书,那时我们已经处于应激状态,根本吸收不了任何知识。如果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通过日常的微小互动,来构建一个坚固的、充满信任感的亲子关系基础,那么那些“108招”就不是用来“救火”的,而是用来“防火”的工具。我期待看到那些关于正面鼓励和积极反馈的篇章,因为我发现,当我们只关注孩子的错误时,他们反而会为了寻求关注而故意犯错。这本书,希望能帮我把焦点重新放回到那些闪光点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