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TVET世界银行贷款职业教育发展(广东)项目优-秀论文集:2009-2014 |
| 定价 | 33.00 |
| ISBN | 9787510055676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作者 |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 |
| 编号 | 1201079909 |
| 出版日期 | 2014-12-01 |
| 印刷日期 | 2014-12-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321.00千字 |
| 页数 | 206 |
| 一等奖 广东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实践与思考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陈旭彬 校企合作自组织运行的对策研究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应丽梅 对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探讨 阳江技师学院蔡志能 工作过程系统化在'机械维修'-上册课程中的应用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梁莉莉 二等奖 以“能力本位为导向”课程设置的三种基本模式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谭国平 能力本位课堂教学模式在职业能力课程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钟贵麟 关于'酒店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吴玉琴 广东省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状况调查研究报告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谭纯、刘妙群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在法律基础课中应用的思考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郑晓婷 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如何快速入门建筑设计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朱锦辉 基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林漫 浅谈技工学校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阳江技师学院叶美 浅谈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启示 阳江技师学院朱逢喜 浅谈技工院校开展订单培养的有效途径 阳江技师学院李卓君、林跃飞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营销与服务课程的应用 阳江技师学院阮颜妹 生产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阳江技师学院林茂华 三等奖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技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石俊华 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陈公凡 关于“大课堂”教育模式实践的思考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邓健儿 世行项目促技工人才高质就业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吕维克 试论如何通过“做中学”培养技校生的职业关键能力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黄演、李雪芬 数控专业“品德技能合一”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特色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唐雄汉 校企合作的新发展、新机遇——浅谈世界银行项目对我院校企合作带来的积极作用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黄宇 职业教育品德培养搭载体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陈琳 数控专业“品德技能合一”教改教学评价模式的重构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杨国强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育模式对世行职业教育发展-广东项目的启示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邝俊维 项目教学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赵丽冰、陈奕曼、柳益仙、黄春媛 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室内装饰设计专业的实践与研究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殷文清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 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方国林 德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阳江技师学院袁静 …… |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与教育本身对职业改革的强烈需要。本书汇集的很好论文正是反映了职教改革的进程与成果、经验与教训。论文作者均为一线教师 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专业眼光及对形势的敏锐判断 做出审慎的分析与评价及中肯的结论与建议。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眼球的,封面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简洁的白色和金色字体,看起来非常专业和有分量。我特意翻了一下目录,发现它汇集了2009年至2014年间,围绕广东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与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展开的研究成果。对于一个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和人力资源发展的研究者来说,这个时间段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无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十二五”规划背景下,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职业教育的探索历程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入剖析的课题。我预计这本书中会对当时政策制定、资金使用效率、以及最终产出效果进行详尽的论述,特别是那些涉及具体学校和专业的案例,应该能提供很多实践层面的洞见。不过,我更期待的是,这些论文如何跨越不同年份,展现出职业教育理念的演变轨迹,而不是简单的时间线罗列。这本书的厚度也显示了其内容的丰富性,希望里面的实证研究能有扎实的计量分析支撑,而不是停留在政策解读层面。整体来看,这本书的定位非常精准,目标读者群也很明确——那就是教育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教育培训领域摸爬滚打的实务工作者,我更看重的是书里有没有能直接指导我们日常工作的“干货”。这本书既然是“优秀论文集”,想必在理论深度上有所建树,但我更关心的是,这些理论是如何落地生根,服务于提升一线教师能力和学生就业质量的。比如,书中是否有关于如何对接产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的详细操作指南?或者,对于如何有效利用国际贷款资源进行软硬件升级,有没有形成可复制的“广东模式”?我个人对那些充满宏大叙事的文章兴趣不大,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具体到某个技术工种的培训标准如何被国际标准对标,以及这种对标带来的薪资水平变化。如果书中能有对不同类型职业院校(如中职、高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化应对策略分析,那就再好不过了。毕竟,2009到2014年,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波动很大,这本书如果能捕捉到这些细微变化并给出前瞻性建议,那它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记录,更是一部能指导未来五年职业教育改革的行动手册。
评分我留意到书名中强调了“人力资源”这一维度,这让我对书中关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匹配效率的研究充满了好奇。我们都知道,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本。那么,在这段时期内,广东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预测并满足了珠三角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渴求?这本书里收录的论文,是否探讨了毕业生流失率、初次就业质量以及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毕业生“学以致用”的满意度等关键指标?我设想,优秀论文必然会涉及对薪酬结构和职业发展路径的量化分析。如果能够看到详细的统计数据和回归模型,就能更清晰地判断出项目投资与人才产出之间的真实效能比。此外,我很想知道,这些研究是否触及了非技术类人才(如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因为那五年恰好是广东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单纯聚焦传统制造业技能的培养可能已经不够全面了。
评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可能在于其提供了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区域(广东)职业教育改革的综合性案例研究视角。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往往带有严格的评估和问责机制,因此,这些被收录的论文很可能是在遵循严格的研究范式下完成的。我期待看到的是,研究者们如何处理“外部干预”(世界银行贷款)与“内部改革动力”之间的关系。项目资金的注入,究竟是加速了原有改革进程,还是在某些方面造成了路径依赖或资源错配?论文集是否能呈现出不同利益相关方(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对项目实施效果的多元化评价?如果能找到关于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治理结构优化的讨论,那对其他地区申报类似国际合作项目也将是宝贵的借鉴。这种跨学科、多视角的审视,才配得上“优秀论文集”的称号,而不是仅仅成为项目结题报告的替代品。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纪念和总结意义,它定格了广东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五年历程。当我看到“2009-2014”这个时间跨度时,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几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复杂局面,既有全球金融危机后的调整,也有国内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因此,我关注的重点会放在“应对”上。这些论文是否深刻剖析了如何在外部压力下,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快速的自我调适?特别是关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体系的建立,以及如何将国际先进的“双元制”或“学徒制”理念本土化改造的经验教训。我希望这不是一份平淡无奇的成果汇编,而是一部充满思辨和挑战的记录,能够展示出改革者在实践中遇到的瓶颈,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来寻找突破口的。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个高倍显微镜,清晰地展示出那段时期广东职业教育变革脉络中的每一个关键细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