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留学十问:圈内妈妈与教育参赞的对话 肖堰
定价:48.00元
售价:36.0元,便宜12.0元,折扣75
作者:肖堰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177073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稿通过对教育参赞、外专家和留学生的深入走访交流,对留学生出国后的问题进行的*系统分析。同时,对帮助留学生适应国外学习生活,又给出了*全面建议。而作者陪伴女儿一路中外求学的翔实经历,生动展现了许多家庭渴望而不得的两代人亲密和谐、高度信任的关系,及其带给孩子远远超出留学本身的深远影响。小别离,需要大准备。相信这本书能带给广大留学生和家长启发。
内容提要
采访者走访过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各级各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大、中、小学、幼儿园、培训企业。深度与中国20多个省、市的40多个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过长期工作,这是一本与中国*专家进行过多年在留学教育领域的合作指南书搞。两位教育参赞长期在大学和高教管理部门工作,参与见证了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访问考察过国外近百所高校。负责组织实施中国高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陈维嘉(分别担任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任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教育参赞);薛焕白(分别担任教育部人事司处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教育领事【副司级】)。
目录
目录序一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刘京辉
序二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会昌
自序
上篇 教育参赞的心声
篇首语
章 我了解的北美中国留学生现状
节参赞详解,中国留学生的特点1.规模、结构、分布的变化2.值得骄傲的四大优势3.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第二节参赞剖析,中国留学生面临的挑战1.不容忽视的四大挑战2.与日俱增的交通事故和心理疾患3.无知、无视法律法规的隐患
第三节北美师生眼中,中国留学生的问题1. 教授观点大起底2. 对话“藤校”招生官3. 留学生自己说
第二章 能够更好地留学
节 参赞的建议1.身心健康是保障2.积极主动抢占先机3.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好4.求知看态度质疑有方法5.别做吃亏的法规盲
第二节 留学,早准备
1.既知今日,早该当初2.与女儿交集中的共同成长3.留学中介?还是DIY?
第三节 再说留学值不值1.何时留学好,绕不开的话题2.想通过留学成为什么样的人3.看留学生们自己算的留学帐
第三章 对留学北美的新认识
节所见所闻的北美核心教育理念1.制度保障下的“以学生为中心”2.由央视两期节目看通识教育3.他们经历的“以学生为中心”
第二节重新认识北美大学排名1.主要大学排名机构及其背后2.排名150与“985”3.“别在一味追求排名上耗费精力”4.在列表中认识自我
第三节北美大学专业选择与非中国式思维1. 本科专业设置与职业划分不完全相关2. 硕士、博士专业选择标准不同3. 教育,授孩子以鱼,还是渔
下篇 “圈内”妈实战
篇首语
章 当女儿遭遇问题时
节她失而复得“自我”,因为我的理解1.女儿的四段留学心路历程2.受挫后的醒悟3.寻找“丢失的自我”4. 让自己强大是硬道理
第二节她屡败但屡战,因为我的鼓励1.美国高中乐队里的妥协2.测验失利后的改变3.高效的远程“交流机制”
第三节她愈挫却愈勇,因为我的支持1.她的情绪她做主2.老师们的感动3.美国老师的“至宝”评价
第四节她撒欢前行,因为我的信任1.“加速物理”课,她选定了2.申请耶鲁,被拒也值了3.继续着对世界的好奇和热情
第二章 留学亲子早开始
节三个早培养1.,在“伯乐”眼中成像2.独立和责任,在赋予中培养3.管住自己,在规则中训练
第二节三个早加强1. 不知不觉习得英语2. 付出才能得到3. 拒绝无度攀比
第三节不试, 怎么知道不行1.幸亏没放弃英语大赛2.自编杂志义卖受阻时3.差点儿错过心仪学校
第三章 贴心“闺蜜”早练成
节 无障碍沟通的炼成(1)1.小兔子之死2.“三好生”差点被一票否决3.数学考砸后的释然
第二节 无障碍沟通的炼成(2)1.那些“闭门不见”的年少日子2.她“教训”起我们3.爱与被爱,都是美好的
第三节 与她别离,我曾是纠结妈妈1.一个纠结的家庭话题 2.论证后的决心3. 离别前的思念和准备4.放弃陪读计划
附录一
作者女儿申请美国寄宿高中的主论文:“Ronger’s autobiography, published in 2060 Chapter 3 The Right Decision”
附录二
作者女儿申请美国寄宿高中的补充申请论文(节选):“The Only and Unique Me ‘Ronger’ in the World—My Developmental Milestones”
附录三“美国学制与中国学制对比”, 美国留学说,搜狐教育,2016-03-30
附录四“加拿大学制与中国学制对比”
参考文献
跋 榕儿(作者女儿)
后记
作者介绍
肖堰。华尔街英语公关总监;全国职业院校英语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拥有“TESOL”(对外英语教学)和“教育与国际发展”两个硕士学位,“中国企业十大新闻发言人奖”、“中国企业佳发言人制度创新(促进)奖”获得者。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它不仅仅停留在“如何申请”的技术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教育的本质——即如何培养一个能够适应未来世界、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良好品德的人。两位作者,一个可能是更偏向实践操作,另一个则可能更侧重宏观的教育理念,他们的碰撞产生了非常多火花。我尤其赞赏其中对于“教育公平”和“资源分配”的探讨,虽然没有进行空洞的口号式呼吁,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人对现有的教育资源不平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引导家长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化地实现孩子的潜能。行文流畅自然,一点也不生硬,那种经过时间沉淀后的智慧,是通过文字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让人读完后忍不住想重读几遍,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留学攻略”类的书籍都有点审美疲劳了,它们往往过于强调流程和材料准备,却忽略了背后的家庭支持系统和孩子心理建设的重要性。然而,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聚焦于“对话”本身,通过两个母亲的视角来审视整个留学准备过程,这让内容一下子变得立体和丰满起来。我尤其欣赏其中探讨的“文化适应性”和“自我认知”的篇章。很多时候,我们只盯着名校的光环,却忘了留学不仅仅是换个地方上学,更是对孩子独立性和抗挫折能力的巨大考验。书中关于如何提前培养孩子的“韧性”和“跨文化交流的敏感度”的讨论,对我启发特别大。它让我意识到,早期的家庭教育和价值观的建立,比准备一份完美的申请文书要重要得多。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于处理孩子在青春期展现出的抵触情绪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兼具智慧与爱意的建议,读完后感觉心里踏实多了。
评分我是一个追求效率的人,在阅读教育类书籍时,通常会很在意信息密度和实用性。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但它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提供干货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一种适度的克制和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它没有试图提供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而是提供了思考的框架和修正的路径。比如,在讨论语言学习和背景提升时,书中并没有强调“必须参加多少活动”,而是强调“深度参与和反思”,这个细微的差别,恰恰是区分平庸和卓越的关键。两位作者的语言风格差异,使得内容更具层次感,就像听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既有低沉的基调,也有高昂的乐章。这本书对我来说,与其说是攻略,不如说是一本“陪伴式成长手册”,它陪伴我度过了很多信息爆炸时代的焦虑时刻,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了教育的长远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种温和的米白色调配上简洁的字体,让人觉得很踏实。我当初是被这个书名吸引的,感觉它不像那些动辄就说“成功秘籍”的书籍,而是更像是一次私密的、真诚的交流。拿到手后翻阅,果然,文字的节奏感很舒服,不是那种堆砌术语的教育指南,而是带着生活气息的经验分享。作者的叙事方式很巧妙,仿佛真的能感受到两位不同背景的母亲在探讨孩子教育的点点滴滴,那种初为人父母的迷茫,到后来逐渐摸索出心得的豁然开朗,都被细腻地捕捉了下来。特别是关于如何平衡孩子的兴趣与学术要求的部分,描述得特别接地气,没有空泛的大道理,而是具体到如何设计家庭时间表,如何应对考试压力,这些都是我作为家长最关心也最头疼的问题。这本书读下来,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指导手册”,更像是在听一堂高水平的、但又充满人情味的家长课堂,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一种面对复杂教育环境时的心态调整。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精妙,它不像传统的教科书那样线性推进,而是以“问答”和“交锋”的形式展开,这种对话体的叙述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可读性和代入感。我感觉自己仿佛是那个坐在旁边偷听的家长,津津有味地听着两位经验丰富的“圈内人”交流心得。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如何看待“失败”和“重新选择”的章节。在当前这个“一考定终身”的氛围下,许多家长都对“万一不行怎么办”这个问题感到焦虑。书中没有回避这些敏感话题,而是直面它们,并用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灵活的思考,如何将暂时的挫折转化为下一次飞跃的基石。这种坦诚让我感到温暖,它打破了精英教育光鲜亮丽外表下的那层神秘面纱,展现了真实、有血有肉的教育实践过程。对于那些正处于选择十字路口的家庭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盏明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