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运动损伤解剖学 康复训练 健身与 书籍 |
| 作者: | [英]利·布兰登(Leigh Brandon) |
| 定价: | 68.0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12-01 |
| ISBN: | 9787115460806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在详细阐释人体系统的构成、关节的运动形式和损伤的方法与康复过程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肌肉及骨骼解剖图,对人体不同部位的62种常见运动损伤的症状、产生原因和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供了对应的康复锻炼方法和可采用的锻炼项目。此外,本书对38项康复训练的步骤、要领、起始姿势、结束姿势、训练肌肉及关节运动形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讲解,旨在帮助健身爱好者、运动爱好者及专业运动员在损伤发生后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
| 目录 | |
| 第 一部分 解剖学与损伤概述 如何使用本书 6 解剖学相关定义及专业术语 8 人体系统 10 解剖学切面与区域划分 15 解剖学方位术语 16 关节运动 17 损伤的分类 21 损伤的 23 姿势与肌肉平衡 赛前准备 恢复 长期损伤的康复 27 组织愈合 各组织愈合阶段的恢复 急症护理——RICE 原则 寻找损伤病因 核心肌群解剖 康复训练设计 第 二部分 常见运动损伤 足部损伤 38 外翻 跖骨骨折 足底筋膜炎 踝关节与胫部损伤 41 跟腱炎 跟腱撕裂 踝关节扭伤 胫骨前肌综合征 外胫夹 膝部损伤 46 前十字韧带扭伤 贝克氏囊肿(?N窝囊肿) 髌骨软化(跑步膝) 髌腱炎(跳跃者膝) 内侧软骨损伤 内侧副韧带扭伤 骨性关节炎 后十字韧带扭伤 股四头肌肌腱炎 大腿损伤 55 ?N绳肌肌腱病 ?N绳肌拉伤 骨化性肌炎 股四头肌挫伤(dead-leg) 股四头肌拉 伤 股骨应力性骨折 腹股沟损伤 61 运动性耻骨区痛 腹股沟拉伤 腹股沟疝 耻骨骨炎 臀部损伤 65 髋关节滑囊炎 梨状肌综合征 骶髂关节功能障碍 坐骨神经痛 腰椎损伤 69 椎间关节疼痛 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压迫 峡部裂和峡部断裂 颈椎损伤与胸椎损伤 72 强直性脊柱炎 寰椎半脱位综合征 休门氏病 挥鞭伤 胸部及腹部损伤 76 腹疝 肋软骨炎(非化脓性肋软骨肿胀) 胸大肌拉伤 肋骨骨折 胸锁关节扭伤 肩部损伤 81 肩锁关节扭伤 肱二头肌拉伤 肩关节脱位 锁骨骨折 肩周炎 盂唇撕裂 肩撞击综合征(游泳肩或投掷肩) 肩袖损伤 肘部损伤 89 肱骨内上髁炎(高尔夫球肘) 正中神经卡压 桡神经卡压(桡管综合征) 网球肘 腕部损伤 93 手舟骨骨折 腕管综合征 环境引起的损伤 95 脱水 中暑 冻伤 体温过底 晒伤 第三部分 康复训练 活动 100 麦肯基俯卧撑 正中神经松动 桡神经松动 肩关节活动 拉伸 104 腹肌 内收肌 胫骨前肌 腓肠肌 ?N绳肌——坐于瑞士球上 颈伸肌 胸小肌 股四头肌 阔筋膜张肌 训练 姿势训练 113 臀部与背部伸展 眼镜蛇式俯卧 稳定性训练 115 四点支撑吸腹 肩袖缆绳训练 拉力带交叉行走 深层颈屈肌稳定性训练 颈部瑞士球 训练 俯卧马步 下腹训练 平衡板站立/深蹲 瑞士球上仰卧侧转 脚趾触地训练 力量训练 127 硬拉 弓步(单腿前蹲) 实心球肩外旋 实心球肩内旋 罗马尼亚式硬拉(直腿硬 拉) 单臂推绳 单臂哑铃耸肩 单臂拉绳 瑞士球上仰卧伸髋 水中慢跑 伐木动作 伸腕 屈腕 术语表 141 |
| 编辑 | |
| 解析运动损伤与康复训练设计方法 结合104幅肌肉及骨骼解剖图,详解 12大人体区域、62种常见损伤 症状、产生原因、方法、康复锻炼方法、可采用锻炼项目 38项康复训练 步骤、要领、起始姿势、结束姿势、训练肌肉、关节运动形式 面向物理师、教练员、运动及健身爱好者的康复指南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学到以下知识: ·人体系统的组成和关节运动; ·损失组织在各愈合阶段的症状和注意事项; ·保持正确姿势、进行赛前热身训练和充分恢复可有效损伤; ·核心肌群的内核心和外核心解剖学结构及其对损伤的积极作用; ·了解损伤发生原因和过程,通过拉伸运动和强化力量训练进行康复锻炼; ·明确包括活动、拉伸、姿势训练、稳定性训练、力量训练在内的康复训练的标准动作与训练效果 |
| 媒体评论 | |
这本书我真的太爱了!作为一名业余运动爱好者,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小伤小痛,以前都是瞎猜或者听朋友说,效果总是忽冷忽热。这次偶然看到这本书,当时就被“运动损伤解剖学”几个字吸引了。翻开之后,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书里对人体肌肉骨骼的讲解非常详细,配图也很直观,虽然是解剖学,但一点都不枯燥,反而让我对身体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才知道原来我之前膝盖疼,很有可能是某个小肌肉群没练到位,或者某个动作用力方式不对。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点点地教我如何去理解身体的运作机制。特别是关于各种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分析,真的太到位了,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反复受伤。而且,它不仅仅停留在“为什么会伤”,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如何恢复”的方案。看着书中详细的康复训练图示和讲解,我仿佛真的能感受到身体在慢慢变好。这本书真的让我从被动地处理伤痛,变成了主动地预防和管理。
评分哇,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本来是抱着学习一些健身技巧的心态,没想到它却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运动。书中的“康复训练”部分,对我这个经常因为训练过度而受伤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健身书那样只讲如何练出肌肉,而是更加注重身体的整体性和功能性。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健身与保健”的章节,里面有很多关于如何正确热身、拉伸,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计划的建议。我以前总是喜欢一股脑地做很多动作,练完就觉得累,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关键不在于练得多,而在于练得对,练得巧。它教我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在训练中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现在,我会在每次训练前花更多时间进行热身,训练后也会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拉伸,感觉身体的柔韧性和耐受度都提高了不少。而且,书中的一些关于日常生活姿势调整的建议,也意外地帮我缓解了长时间伏案工作带来的腰背酸痛。这本书让我明白,健身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拥有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体。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身体构造不太了解的人,以前运动时,身体发出信号,我通常是硬扛过去,或者稍微休息一下就继续。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它把“解剖学”这个听起来很高深的东西,用非常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对每一个肌肉群、关节的讲解都非常清晰,配合着精美的插画,我感觉自己好像真的能摸到身体里的每一块肌肉,理解它们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这一点对于我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非常有帮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扭伤,会引发一连串的身体不适,原来是身体的整体协调性受到了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康复训练”部分,非常实用。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些基础的拉伸动作,而是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给出了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我尝试了书里针对我之前肩膀旧伤的一些动作,感觉效果很明显。它让我明白,修复伤痛,需要耐心和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盲目的运动。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前所未有的敬畏感,也学会了如何更聪明地对待运动。
评分我一直觉得“健身”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更深层次的内涵。特别是“健身与保健”这部分,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肌肉塑造,而是深入到如何通过科学的运动方式,来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功能。书里提到的很多关于日常保健的建议,比如如何改善坐姿,如何进行有效的放松,都非常实用,而且很容易融入到我的生活中。我以前总觉得保健是老年人才需要考虑的事情,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年轻的时候就建立良好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对于长期的健康至关重要。它教会我如何避免一些潜在的运动风险,如何在训练中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又不给身体带来负担。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全面的健康指南,它不仅教我如何“运动”,更教我如何“健康地运动”。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平衡训练和休息,如何通过更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身体的整体表现。我现在觉得,健身不仅仅是追求肌肉线条,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能够支撑我享受生活、实现梦想的健康体魄。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身体如何运作以及运动可能带来的伤害感到好奇,但又苦于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学习途径。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将“运动损伤解剖学”与“康复训练”以及“健身与保健”这些看似独立的领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知识体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运动损伤的描述,它不是简单地说“这个动作容易受伤”,而是深入到损伤发生的生理机制,让我从根源上理解问题的所在。这使得我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能够更有针对性,也更有信心。而且,它所提供的康复方案,并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出详细的指导。我之前尝试了书里的一些训练方法,用来恢复我之前因为过度训练而造成的腰部不适,效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健身,不仅仅是肌肉的增长,更是身体功能的全面提升和风险的有效规避。它让我成为一个更了解自己身体,也更懂得如何爱护自己身体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