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宁菊 著
图书标签:
  • 数控铣削
  • CNC编程
  • 加工工艺
  • 机械制造
  • 工业技术
  • 数控技术
  • 编程实训
  • 金属切削
  • 模具加工
  • 制造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扬中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38882
商品编码:25755397927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基本信息
书名: 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D2版)
作者: 张宁菊 开本:
YJ: 34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6-07
书号: 9787111538882 印刷时间: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前言项目一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1项目目标1相关知识1一、数控铣床/加工中心认知1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常用附件3三、刀具、刀柄及辅具5四、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坐标系8五、工件常见装夹方式10项目实施11一、铣削类工件的装夹11二、选用和安装常用铣刀12项目实践12一、FANUC 0i系统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12二、SINUMERIK 802D系统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19三、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安全生产规则29四、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日常维护保养30拓展知识数控铣削加工工艺30项目自测题35项目二槽类零件的加工38项目目标38项目任务一直槽的加工38相关知识39一、 槽加工的工艺39二、工件坐标系的设定39三、基本编程指令40项目实施41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41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41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42项目任务二圆弧槽的加工43相关知识44一、子程序44二、缩放镜像指令45三、旋转指令47项目实施48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48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49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50拓展知识51一、SINUMERIK 802D M系统的基本编程(一)51二、零件的数控加工(SINUMERIK802D M)58项目实践腔槽加工及精度检测60一、实践内容60二、实践步骤61项目自测题62项目三轮廓类零件的加工65项目目标65项目任务一凸模板的加工65相关知识66一、外轮廓加工的工艺66二、刀具半径补偿指令68项目实施71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71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72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74项目任务二十字型腔的加工75相关知识76一、内轮廓加工的工艺76二、刀具长度补偿指令78项目实施81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81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82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83ⅦⅥ拓展知识SINUMERIK 802D M系统的基本编程(二)84项目实践内外轮廓加工及精度检测87一、实践内容87二、实践步骤87项目自测题89项目四孔系零件的加工92项目目标92项目任务一通孔的加工92相关知识93一、通孔加工的工艺93二、换刀程序96三、加工中心刀具长度补偿的设定96四、固定循环指令96项目实施99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99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99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102项目任务二螺孔的加工103相关知识103一、螺孔加工的工艺103二、固定循环指令105*三、螺纹铣削106项目实施107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107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108三、零件的数控加工(FANUC 0i M)110拓展知识SINUMERIK 802D M系统的基本编程(三)111项目实践复合孔系加工及精度检测118一、实践内容118二、实践步骤118项目自测题120项目五综合零件的加工123项目目标123项目任务一底台的加工123项目实施123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123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129三、用加工中心加工132相关知识134一、FANUC 0i系统的宏程序134二、 SINUMERIK 802D系统的宏程序141项目任务二双面模具的加工144项目实施146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146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149三、用加工中心加工149项目实践一154一、实践内容154二、实践步骤155项目实践二157一、实践内容157二、实践步骤157项目自测题159项目六配合零件的加工163项目目标163项目任务163项目实施164一、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164二、编制数控加工程序171三、用数控铣床加工177四、几何精度和配合精度的分析179项目实践180一、实践内容180二、实践步骤182项目七曲面零件CAM自动编程加工184项目目标184项目任务184项目实施184一、CAD造型184二、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189三、CAM自动编程191四、后处理输出数控程序209五、用加工中心加工210项目实践211一、实践内容211二、实践步骤213附录214附录AG、M代码214附录B铣削常用切削用量表217附录C数控铣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19附录D中、GJ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考证样题230附录E铣削类零件常见精度检测工具及检测方法243参考文献246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精密切割的艺术:现代制造业的基石 在追求极致精度与效率的现代工业浪潮中,数控(CNC)加工技术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它如同工业的“雕塑刀”,赋予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等各种材质以生命,将设计师脑海中的蓝图,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精密零件。而在这个精雕细琢的过程中,数控铣削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制造领域的绝对主力。 数控铣削:多面手与精密巨匠 铣削,是一种利用旋转刀具切削工件的加工方法。与车削的单一方向运动不同,铣削的刀具和工件可以进行复杂的联动,实现多轴向的加工。这使得铣削技术在处理平面、曲面、异形孔、槽等形状复杂的零件时,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和强大的能力。无论是航空航天领域对微米级精度的高要求,还是汽车工业对高强度、轻量化材料的精密加工,亦或是医疗器械行业对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精细雕琢,数控铣削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编程:赋予数控机床“灵魂”的语言 然而,数控机床并非天生就能理解设计图纸。它们需要一套精确的指令集来指导其每一个动作——这就是数控铣削编程。这门技术,是将工程图纸、三维模型转化为机床能够识别和执行的G代码和M代码的过程。它要求编程者不仅要深刻理解工件的几何形状、材质特性、表面粗糙度等工艺要求,还要熟悉刀具的选型、切削参数的设定、刀具路径的规划,甚至要考虑到机床本身的性能限制以及工件的装夹方式。 一个优秀的数控铣削程序,是工艺知识、数学计算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它需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工效率,如何保证加工精度,如何减少刀具损耗,如何避免零件变形或碰撞,以及如何生成最优化的刀具轨迹以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这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门艺术。从简单的直线和圆弧插补,到复杂的曲面轮廓加工,再到高效的刀具路径优化算法,数控铣削编程的世界广阔而深邃,充满了挑战与乐趣。 加工:将指令转化为现实的精密实践 编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精准的加工。数控铣削加工,是将编写好的程序输入到数控铣床中,由机床自动执行切削动作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从机床的准备工作开始,就充满了学问。操作者需要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夹具,将工件牢固而精确地装夹在机床上。刀具的安装和测量,是保证加工尺寸精度的第一道关卡。刀具的类型、直径、长度,都会直接影响切削的效果和加工的精度。切削参数的设定,如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更是直接决定了加工的效率和表面质量。这些参数的合理选择,需要结合刀具的性能、工件的材质以及加工的精度要求进行综合考量,往往需要经验的积累和不断的尝试。 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的角色依然重要。他们需要密切关注机床的运行状态,监听切削的声音,观察切屑的形态,判断切削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如刀具磨损、切削力过大、振动加剧等,需要及时做出判断和调整,甚至停止加工,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对于一些高精度或复杂形状的零件,可能还需要进行多次试切、测量和程序微调,才能最终达到设计要求。 数控铣削加工的关键要素 刀具: 刀具是数控铣削的核心“武器”。根据加工表面的不同,有端铣刀、面铣刀、球头刀、成形刀等多种类型。刀具的材质(如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和涂层,直接决定了其耐磨性、切削性能和适用范围。刀具的几何角度(如前角、后角、刀尖圆弧半径)对于切削力的分布、切屑的形成以及表面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切削参数: 主轴转速(S): 单位时间内刀具旋转的圈数,直接影响刀具的线速度,进而影响切削效率和刀具温度。 进给速度(F): 单位时间内刀具或工件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决定了每齿进给量,影响切削表面的粗糙度和刀具的受力。 切削深度(ap)与切削宽度(ae): 分别表示刀具在垂直于刀具轴线方向和平行于刀具轴线方向的切入深度,是影响切削力和加工效率的关键参数。 切削液: 在许多金属加工过程中,切削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能有效地冷却刀具和工件,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刀具磨损,还能起到润滑作用,减少摩擦,排屑,并冲走切屑,防止其堆积影响加工。 工件夹持: 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稳定、可靠地固定是至关重要的。夹持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工件的形状、尺寸、材质以及加工精度要求。常见的夹持方式包括虎钳、压板、卡盘、专用夹具等。不恰当的夹持会导致工件在切削过程中发生振动、变形甚至移位,从而影响加工精度和安全。 数控铣削的应用领域 数控铣削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着现代制造业的面貌: 航空航天: 制造飞机发动机叶片、机身结构件、起落架部件等高精度、复杂曲面零件,对材料强度、轻量化和可靠性要求极高。 汽车工业: 生产发动机缸体、变速箱壳体、底盘零件、模具等,追求高效率、低成本和批量化生产。 模具制造: 制造注塑模具、冲压模具、压铸模具等,对复杂曲面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极高,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医疗器械: 生产人工关节、手术器械、精密医疗设备部件等,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有特殊要求。 电子信息: 制造电子产品的精密外壳、散热器、连接器等。 通用机械制造: 生产各种通用零部件,如轴、齿轮、连接件等。 未来展望:智能化与集成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铣削技术正朝着更加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迈进。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提前模拟加工过程,优化刀具路径,预测潜在问题;自适应加工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切削状态,自动调整切削参数,提高加工稳定性和效率;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集成,实现了自动化上下料和柔性生产。未来的数控铣削,将更加强调人机协作、智能决策和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 掌握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意味着掌握了现代精密制造的核心能力。它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一种对精确的执着追求,一种创造价值的实践。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持续学习和实践,才能在这个充满活力的领域中,不断突破,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实践中的“万金油”,解决疑难杂症的好帮手 在我日常的数控操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有时候是编程上的一个小疏忽,有时候是机床参数设置的偏差。我发现,很多时候,只要翻开这本《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我总能找到答案。《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就像一本“万金油”,无论是关于加工工艺的疑问,还是编程指令的疑惑,都能在其中找到相关的解答。书中关于刀具寿命的预测和延长,以及如何处理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振动和表面粗糙度问题,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建议。我曾经在一个关键工序上遇到了加工精度不稳定的问题,尝试了很多方法都无法解决,最后在书中找到了关于如何调整切削速度和进给量来改善表面质量的章节,结合书中的指导进行了调整,问题迎刃而解。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数控铣削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理论到高级应用,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让我在面对各种实际问题时,都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案。

评分

实战经验的宝贵总结,细节之处见真章 作为一名在数控一线工作了几年的技师,我深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很多时候,书本上的理论完美无缺,但到了实际加工中,却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指导实践的书籍,而这本《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书中对刀具选择、切削参数的设定、工件装夹技巧等方面的论述,都充满了实战经验。它没有回避实际加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坑”,反而详细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优化加工路径的章节,作者通过对比分析,清晰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合理的路径规划,来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刀具损耗。我曾经在加工一个复杂零件时,因为加工路径不够优化,导致加工时间过长,刀具磨损严重,后来对照书中提到的方法进行调整,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技师,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秘籍”,往往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评分

系统性学习的绝佳教材,脉络清晰助理解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学习数控铣削知识的书籍,希望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阅读了《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之后,我不得不说,它的系统性做得非常出色。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核心编程指令的讲解,再到各种加工工艺的阐述,整个逻辑线索非常清晰,层层递进,让学习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加工流程的梳理,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各个环节,而是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让我们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作用。例如,在讲到加工前的准备工作时,它详细列出了需要检查的项目,以及这些检查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很多看似微小的细节,其实对整个加工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加工问题的剖析,帮助我们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数控铣削,构建扎实理论基础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

评分

初识数控,迷茫中寻得明灯 我是一名初入数控铣削领域的技术新人,之前对编程和加工流程的概念都十分模糊。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购入了这本《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原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却没想到它竟然成了我学习路上的“启蒙书”。书的开篇就用非常清晰易懂的语言,从最基础的数控系统原理、坐标系概念讲起,一点点地把我从对这些术语的一无所知,引导到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关于G代码和M代码的讲解,不再是枯燥的列表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结合实际加工步骤,让我直观地感受到每一条指令在机床上是如何被执行的。例如,在讲解刀具补偿时,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详细展示了不同补偿方式对加工精度带来的影响,并且附带了具体的程序段示例,我尝试着在模拟软件中运行,看着图形的变化,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书中对不同类型铣削加工方法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从简单的平面铣削到复杂的曲面加工,每一个章节都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虽然我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学习和模仿阶段,但这本书无疑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不再对数控编程感到畏惧,而是充满了探索的兴趣。

评分

从初学者到进阶者的桥梁,拓展视野添动力 作为一名对数控技术充满好奇但缺乏系统学习机会的在校学生,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引导我入门并逐步深入的书籍。这本《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第2版)》恰好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它从最基础的数控系统介绍开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编程指令和加工策略,让我从一个对数控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理解并尝试编写简单加工程序的人。书中对不同加工指令的组合应用,以及如何根据零件特点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特别是关于三维曲面铣削的介绍,虽然对我来说还有些难度,但它让我看到了数控技术的无限可能,也激发了我深入学习的动力。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示例,在CAD/CAM软件中绘制模型并生成刀具路径,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书中的讲解以及提供的参考资料,都给了我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指引着我在这条技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