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自助成长100问》通过回应和指导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100个成长困惑: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学会自我成长;如何对待人际交往;如何适应变化的环境等问题,帮助广大青少年通过自助的方式提高心理调适和心理成长的能力。
张天清,男,1966年10月出生,江西省文明办主任。江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如何设置学习目标?
成长的烦恼
有人因为有了学习目标而充满激情,可有人因为有了学习目标而充满挫折感。志远就是这样一位同学,他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志存高远”,定下许多学习目标,比如这一周要把之前基础没有打扎实的数学例题全都做一遍,再把所有该背的语文名篇都背下来……可坚持没有多久,就变得松懈了,对学习也产生了倦怠。后来,老师根据志远目前的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制定了可实现的目标,并列出时间表,定期检查,及时激励。不久,志远又对学习充满了激情。
我们应该如何设置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呢?
心海导航
制定学习目标是一回事,完成学习目标是另外一回事,制定学习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学习目标是明确如何做。这个学习目标不是凭空想象的,是需要凭着一个能达成的计划而定的。学习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计划相辅相成,目标指导计划,计划的有效性影响着目标的达成。所以在执行目标的时候,要考虑清楚自己的行动计划,怎么做才能更有效地完成目标,这是每个同学都要想清楚的问题,否则,学习目标定得越高,达成的效果越差。
1.学习目标应统筹全局
学习目标应该是整体考虑的结果,各部分目标必须协调一致。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人的目标要和环境相关联。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看自己各门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常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的过去成绩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2.学习目标要层次清楚
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目标不是同等重要的,要突出关乎学习成败的关键目标,在总目标下再分层次列出相应的分目标,各层次学习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在长短计划的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3.学习目标应切实可行
学习目标必须是可行的,而不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应建立在对学习内外环境进行周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有充分的客观依据。目标要切合实际,看得见,摸得着。切合实际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须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4.学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
学习目标要便于衡量,而不是笼统、空洞的口号,应尽可能用数量表示出来,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调整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误地背出来,等等。
我觉得自己好像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有时候,看到朋友们都在追逐某种潮流,我也会不自觉地想去尝试;有时候,听到别人抱怨某件事,我也会跟着产生负面情绪。我好像缺乏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总是容易随波逐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自己的判断力,并且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想知道,我该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我该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我该如何拒绝那些不适合我的东西,并且坚持自己的选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思想指南针”,帮助我建立清晰的价值体系,并且能够独立地做出判断和选择。它应该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批判性思维、信息筛选、独立判断的技巧,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盲目地追随他人。这对我而言,将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关键一步,让我能够更加坚定地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
评分最近,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感到焦虑。考试前的紧张、公开场合的担忧、甚至是和不熟悉的人见面,都会让我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我尝试过告诉自己“没关系”,但那种不安的感觉却挥之不去。我有时会因为这种焦虑而错过一些机会,比如不敢参加社团活动,不敢尝试新的事物。我非常希望能有一种方法,让我能够有效地缓解这种焦虑情绪,并且能够更坦然地面对那些让我感到不安的时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让我能够认识到焦虑的本质,并且学会如何与之相处。我想知道,焦虑是怎么产生的?我该如何区分正常的紧张和过度的焦虑?有没有一些实用的技巧,能够帮助我在关键时刻保持镇定?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心理急救箱”,在焦虑袭来时,给我最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它应该能够教会我,如何识别焦虑的信号,如何通过呼吸练习、正念冥想等方式来放松身心,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思维模式来减少不必要的担忧。这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为了克服当前的困难,更是为了建立一种内在的平静,让我能够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我一直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太擅长和别人主动交流。在课堂上,我总是默默地听讲,很少举手发言。和同学玩的时候,我更多的是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很少主动发起话题。有时候,我渴望能够融入集体的热闹,但我又害怕自己的言语不够有趣,或者说出什么让人尴尬的话。这种内向的性格,让我总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内向并非缺点,并且提供一些策略,让我能够在不改变自己性格的前提下,更好地与人建立连接。我想知道,我该如何在高效率的人际交往中找到平衡?我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又不显得突兀?我该如何在群体中感到自在,而不是被压力压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社交技巧、沟通方式的指导,让我能够更自信地与人交流,建立更深厚的人际关系。它应该能够告诉我,内向的人也有独特的社交优势,比如善于倾听、深度思考,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来弥补天生的社交距离。这对我而言,将是一次巨大的突破,让我能够走出自我设限的舒适圈,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评分自我肯定,这四个字对我来说,似乎遥不可及。我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批评而否定自己,因为一次失败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总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不够好,总是在和别人比较,然后发现自己总是落在后面。这种缺乏自信的状态,让我很难真正地快乐起来。我渴望能够真正地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并且相信自己的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建立自信、培养自尊的方法。我想知道,为什么我总是无法肯定自己?我该如何摆脱对外界评价的过度依赖?有没有一些具体的练习,能够帮助我建立内在的强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自我价值放大镜”,帮助我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并且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值得被爱的。它应该能够教会我,如何用积极的语言与自己对话,如何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力量,而不是沉溺于失败的阴影。这对我而言,将是一次深刻的内在革命,让我能够真正地活出自己,不再被外界的眼光所束缚。
评分我有时候会陷入一种“完美主义”的怪圈。总想着把事情做到最好,一旦发现有瑕疵,就觉得非常沮丧,甚至会因此放弃。这种心态让我很多事情都无法顺利完成,也让我失去了尝试的勇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认识到完美主义的弊端,并且找到一种更健康、更灵活的处事方式。我想知道,完美主义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会给我带来这么大的困扰?我该如何接受不完美,并且从中学习?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成长调和剂”,帮助我放下对完美的执念,拥抱过程中的进步和学习。它应该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设定现实目标、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如何庆祝微小的进步的策略,让我明白,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和修正的过程,而不是追求一次到位的完美。这对我而言,将是释放内心压力,重新找回行动力的关键,让我能够更积极、更主动地去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对于未来的规划,我总是感到一片茫然。学校里教的知识,感觉离我真正想要的生活还有很远的距离。我喜欢画画,但我不知道它是否能成为我的职业;我喜欢和人交流,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发挥我的优势。同学们都在讨论着升学、专业,而我却像个局外人,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这种不确定性让我既感到兴奋,又感到害怕。我常常会想,我到底适合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如何去发掘自己的潜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清这些思路,它不是要替我做出选择,而是要提供一个框架,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并且思考如何将它们与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职业探索、兴趣发展的建议,让我明白,成长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是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对未来有更明确的方向感,不再因为迷茫而焦虑,而是能够带着好奇和信心,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可能性。它应该能给我一些启发,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而找到并发挥它,才是最重要的。
评分人际关系,真的是我一直以来的一大心结。我渴望拥有真诚的朋友,渴望被他人接纳和喜爱,但有时候,又会因为害怕被拒绝或者被伤害,而选择保持距离。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互动,也不知道该如何辨别真心的朋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关于建立和维护健康人际关系的指导。我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我该如何识别那些对我真心相待的朋友?我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误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人际交往手册”,帮助我更自信、更智慧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各种问题。它应该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倾听技巧、同理心培养、有效沟通、以及如何设定健康界限的建议,让我明白,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理解、尊重和真诚的基础上的。这对我而言,将是提升社交能力,拓展人脉圈,并且找到归属感的重要途径,让我能够更愉快、更充实地度过青少年时期。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青少年时期就像一片迷雾森林,充满着未知和挑战。成绩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对未来的迷茫,还有内心深处那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常常让我感到手足无措。有时候,我会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对着墙壁发呆,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我渴望有一本能够理解我、引导我的书,它不只是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更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我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我翻阅过很多书,有些过于说教,有些又过于学术,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共鸣。直到我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封面,那几个字——“青少年心理自助成长100问”——仿佛一束光,照进了我心里。我好奇,也期待,它能否真的触碰到我内心深处那些隐藏的困惑?它是否能像一位耐心又睿智的朋友,陪我一起穿越这片迷雾?我希望它能给我力量,让我不再孤单地摸索,而是能更勇敢、更清晰地走向成长。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那些“100个问题”究竟包含着怎样的智慧,又会如何点亮我前行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我期待已久的,一次自我探索的旅程。它承载了我对未来的憧憬,也寄托了我对理解的渴望,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指引我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晴空。
评分我总觉得,父母好像不太理解我。我有时候想和他们沟通我的烦恼,但他们总是用“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来回应,或者给我讲道理,告诉我“应该怎么样”。他们的好意我明白,但总觉得我们之间好像隔着一道墙,难以真正地走进彼此的内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父母,并且提供一些方法,让我能够更有效地与父母沟通,建立更和谐的亲子关系。我想知道,为什么父母会有这样的反应?我该如何让他们明白我的想法和感受?有没有一些沟通的技巧,能够帮助我打开和父母沟通的“僵局”?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一座“沟通的桥梁”,帮助我搭建起和父母之间理解的通道。它应该能够教会我,如何用更成熟、更尊重的态度与父母交流,如何理解他们的担忧和期望,并且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这对我而言,将是解决家庭关系难题的重要契机,让我能够和父母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共同面对成长的挑战。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情绪管理是个大问题。有时候,一点点小事就能让我瞬间爆发,然后又为自己的冲动而后悔不已。父母总是说我“不懂事”,朋友们也觉得我“脾气差”。我明明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我尝试过深呼吸,尝试过数数,但效果甚微。我常常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的循环:我是不是天生就这么糟糕?是不是永远都改不了了?这种无力感真的非常折磨人。我渴望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如何去疏导和调节它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科学、实用的技巧,让我能够摆脱情绪的困扰,变得更加平和、稳定。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会产生这些情绪?它们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去面对那些让我感到愤怒、悲伤、焦虑的情绪?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答案,让我明白,情绪并非敌人,而是我们内在的信号,学会倾听和理解它们,才能真正地掌控自己。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在压力之下保持冷静,如何在挫折面前重拾信心,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改变“坏脾气”,更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完整的自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