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说 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 9787512711242 中国妇女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孩子不愿说 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 9787512711242 中国妇女出版社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韩 李京子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0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店铺: 晚秋画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1242
商品编码:3023533420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8-01

孩子不愿说 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 9787512711242 中国妇女出版社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孩子不愿说 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 9787512711242 中国妇女出版社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孩子不愿说 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 9787512711242 中国妇女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不愿说 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

定价:30.0元

作者:(韩) 李京子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127112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孩子不愿说,父母怎么办?父母怎么做,孩子才会说?
《孩子不愿说,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作者韩国儿童心理咨询师李京子教您找到与孩子交流的密码,解开孩子的心结。
作者希望更多的父母通过阅读这本书,听到孩子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声音,也希望整个社会都能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

内容提要


《孩子不愿说 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为什么一直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做出了自残行为?为什么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为什么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对学习不感兴趣?为什么孩子总是违法规则,受到同学们的孤立?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其心理原因,而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他们的错误态度往往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本书作者在工作期间,见到了很多深陷痛苦的孩子,以及因为孩子痛苦而感到更加痛苦的父母。作者将他们的故事写进书里,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呈现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揭示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真相,并给出了具有操作性的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使父母能听到孩子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声音,从而实现与孩子的沟通。

目录


作者介绍


李京子
    毕业于梨花女子大学特殊教育系,后在江南大学教育研修学院学习教育咨询。曾作为容人教育支援机构WEE中心的特殊咨询师,专门为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的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还曾在早期教育、特殊教育、发育临床研究等领域任过职。现任酸橙树儿童青少年中心咨询室室长、李京子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

文摘



心灵伤害导致孩子不愿说
“每天早晨我都害怕睁开眼睛”
因无人理解自己而自残的孩子
“每天早晨我都害怕睁开眼睛。”
脸色苍白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多彬走进咨询室后这样说道。就在不久前多彬曾有过自残行为。进入中学后,学习科目的增多、繁重的作业让多彬觉得压力很大。她还听朋友说“一旦被高年级的同学盯上就死定了”,这让多彬很紧张。在了解了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后,多彬觉得心理负担更重了,因为即使一个小小的错误也要扣分,让人战战兢兢。中学生活的天,多彬就像被勒住了脖子一样喘不过气来。
父母的唠叨也给多彬带来了压力。自从多彬进入中学后,父母就跟她说“要努力学习”,而且反反复复不停地说。当多彬背上沉重的书包、迈着沉重的双腿走出家门的时候,后面总会传来父母的唠叨:“上课时间不要做别的,注意力集中点儿。”每天刚从学校回到家,又要匆匆忙忙地赶去上课外补习班。多彬把自己内心的疲惫跟妈妈说了,但得到的却是妈斥责:“中学生不都是这样吗?你就别发牢骚了。”

那么,是不是相同处境的朋友能理解多彬的心情呢?多彬怀着郁闷的心情向朋友倾诉了自己的苦恼,但是朋友的反应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又不是什么新鲜事,说它干吗?”说这话的同时,朋友用冷淡的目光望着多彬,于是多彬把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实际上和学习一样令多彬感到困难的,还有与朋友的相处。“我听说几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要好,其实内部会分成不同的小集团。在自己面前说其他人坏话的同学,反过头来也会在别的同学面前说我的坏话。一想到和我一起玩耍欢笑的朋友,可能在背后诋毁我,我就觉得后背发凉。”多彬这样说道。
朋友无法理解自己
过完暑假后,多彬升入了初中二年级,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好不容易熬过了期中考试,连喘口气还没来得及就又迎来了期末考试。考试,考试,还是考试,一想到完成学业之前每天都要过这种生活,多彬就觉得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光明。于是多彬尝试着到年级的网上里把自己的烦恼倾诉出来。虽然之前遭到了朋友的白眼,但是多彬还是期待能够找到一个和自己有同感的人。就算没有找到,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不也会好受一点儿吗?但是之后发生的事情,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的。在多彬的帖子下面有一长串鄙视和嘲弄的恶意留言。
“只有你一个人这么累吗?”
“既然这么累,去死好了。连死的勇气也没有吗?”
“用不用我教你死的方法?”
多彬的内心备受同学们粗暴留言的折磨,她觉得自己好像一下子成了所有人的敌人。在去学校的路上,多彬觉得三五成群的同学都在背后议论自己,她仿佛听见了他们辱骂自己的声音。坐在教室里的时候,她也觉得同学们对自己指指点点。连曾经的挚友现在也变得如此陌生,多彬觉得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孤单一个人。
多彬开始变得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因为失眠,多彬经常头疼。她躺在床上,一想到明天会很快到来就感到恐惧。多彬想如果一直睡下去,不再醒来那该有多好。当她看到削铅笔的刀子时,脑子里猛然想起了同学们的留言:“用不用我教你死的方法……”多彬把刀子放在了自己的手腕上,一下子用力按了下去。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也没有疼痛的感觉,但是一会儿血就流了出来。在看到鲜红血液的那一刻,多彬开始感到害怕,她匆忙地找了一个创可贴贴在了伤口上。还好伤口并不是很深,多彬平复了内心的恐惧,又重新躺在了床上,但是仍旧睡不着。
这样的夜晚持续了半个多月。多彬在学校的生活状态仍然没有好转,就连在路上看到穿校服的学生,她也会身上起鸡皮疙瘩,她感觉他们好像跟在自己背后,一直说自己的坏话。在学校里,多彬一整天一句话都不说,就那样坐着,直到放学。回到家后她觉得更孤独。多彬觉得自己实在是承受不了了,于是她再次拿起刀子朝自己的手腕割了下去……衣服、地板、书包,到处都沾满了血。多彬恐惧地尖叫起来,多彬的父母听到叫声后急忙冲了进来。
父母无法理解自己
可能有一些人会咂着嘴说:“谁都会经历学生时期,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累。”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忧心地说:“家长把孩子养得太娇气了,孩子什么困难都没有经历过。”更有一些人会批评说:“现在的孩子都太懦弱了。”诚然,说现在的孩子变得懦弱和主张及时给予陷入痛苦中的孩子力量都没有错,但是在发出这些声音之前是不是应该了解一下孩子眼前正面临着怎样的困难,是什么事情让他们无法承受呢?
那些选择自残的孩子并不是懦弱,而是面对一些情况不知道如何应对。特别是像多彬这样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非常敏感。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脑部额叶区域发育还不成熟。而这个区域的机能恰巧是帮助人们做出理性判断和调节情绪。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青少年会经常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这些错误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他们是预想不到的。
多彬并不是没有为摆脱痛苦做过努力。她上课的时候集中精神听课;即使身心疲惫也坚持去上补习班;为了恢复和朋友们之间的关系,她也想尽了方法,尽了自己大的努力。但是多彬“孤独的战役”没有一个人知道。同学们仍然眼神轻蔑,父母除了学习以外听不进别的事情。
多彬曾经很多次试着向妈妈诉说自己的苦恼,期待妈妈能够帮助自己。有一天妈妈正在洗衣服,多彬坐在妈妈面前说:
“妈妈,中学和小学的差别太大了。”
“那你还认为中学和小学一样?”
妈回答很直接。
“这么累的学校生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妈妈那不屑一顾的反应让已经泄气的多彬像是在自言自语。而接下来妈妈又用批评的口吻说道:
“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这么累,你还想让妈妈怎么做?进入中学连这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有时间苦恼还不如回房间多背一个英语单词。哎哟,烦死了,烦死了,真是的!”
发了一通火后,妈妈继续洗衣服,她拿着几条毛巾去了浴室,只剩下多彬一个人蒙了一样地坐在那里。
“我只是想说我有些累而已,并不是说我不想学习。就是近觉得很累,真的很累,非常疲惫。连累都不可以吗?那么我到底应该怎么做?”
流着眼泪回到自己房间的多彬暗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敞开心扉和妈妈谈心了。从那天开始,无论妈妈说什么,多彬都默不作声地转身回到自己房间。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自残事件爆发。
心灵受伤的孩子成为其他孩子发泄情绪的对象
一直乖巧听话的女儿,突然做出了在新闻中才看到过的自残行为,多彬的父母感到很震惊,同时内心也很痛苦。但是他们觉得要先安抚住多彬,因为多彬已经逐渐放弃自我,并且不断产生自杀的冲动。来咨询室的天,我建议多彬接受心理治疗的同时,也要去医院接受药物治疗。
“朋友们无心说的一句话,你别在意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放在心上让自己这么累?”
“无论朋友说什么,你都不要费神去想,因为你自己的想法更重要。”
“如果你能坚强地面对这一切,就更好了……这一切其实都不算什么,过不了多久都会变好的。”
父母和老师出于忧虑会这样一句一句地开解多彬。但是在多彬看来,长辈的这种安慰不过是另一种责备罢了。结果只会让多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软弱和不足,进而陷入更深的自责中。
有很多成年人认为选择自残的孩子大多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过得很不幸。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些孩子心理状态不稳定或者过于脆弱,所以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其实对于处在心理敏感期的孩子来讲,长辈一句普通的话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伤害,更别说是那些他们期待能和自己有同感的朋友们的嘲讽了,那会在他们心上留下更深的伤口。
但是多彬的朋友们为什么会说那么残忍的话呢?他们的处境和多彬没有多大差别,大家都有着同样的烦恼,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安慰一下内心疲惫的多彬呢?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每一天都过得很疲惫,又如何要求他们之间能够建立健康的友谊呢?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现在的大部分孩子根本不知道快乐为何物,吃力地应对着自己的学生生活,他们自己每天都过得筋疲力尽,又怎么有时间、精力去听其他同学的痛楚呢?因此他们经常会朝处在痛苦和疲惫中的孩子 “扔石头”。他们不会说“你很累?其实我也很累”之类的话,取而代之的却是“就你一个人这么累吗?既然这么累,去死好了”。
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处于愤怒中。他们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处境,也没有人能给自己安慰。所以他们有时候就会失去方向,将心中那些无法消除的愤怒随意发泄。如果那个发泄口处正好站着某个身心俱疲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多彬恰巧就站在那里。她满心以为朋友们和自己有同样的烦恼,便一股脑儿地把内心深处的话全都吐露了出来:“我在学习上很努力,但是考试结果却不能尽如人意,而且一点儿往好的方向转变的希望也看不到。在这样近乎绝望的日子里,每天睁开眼睛迎接黎明都会让我觉得害怕。”多彬太无助了,于是在网上里对朋友们说道:“我快累死了。”但没想到自己的诉说却换来了那么多的恶意留言。
这是孩子的问题吗?现在的孩子都变得暴力,变得残忍了吗?我认为不能把问题完全归咎在孩子身上。孩子连自己都得不到他人理解,又怎么能要求他们去理解别人呢?他们连自己的伤痛都得不到安慰,又怎么可能去安慰别人呢?那些孩子不仅没有理解、安慰多彬,反而不停地攻击她,这正反映出我们长辈没有足够地理解孩子、关怀孩子。有时候孩子的问题正是父母问题的反射。孩子愤怒的对象不是自己,不是同学,会不会正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呢?

给父母的话
从某天起,父母突然发现孩子变得和往常不一样了,他们一时间不知所措。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平日里那么乖巧的孩子为什么现在变得如此叛逆,以前那么健康开朗的孩子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如此无力而忧郁。但是孩子的变化绝不是突然出现的。孩子可能一直都在向我们发送某些信号。孩子发送的信号可能十分微弱,很多时候要是不认真观察的话,就会被我们忽视。因此在确认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或者没有什么问题之前,请仔细观察一下孩子是不是正向我们发送信号。

序言


孩子为何变得如此陌生、难以接触
到我的咨询室进行咨询的孩子都是普通孩子,他们的父母也不存在什么特殊问题。但是,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说自己身心疲惫、痛苦不堪。
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互相传达爱意,相反在互相伤害,让对方伤痕累累。他们往往在对方旧伤未愈之前,又因无心的话语给对方增添新伤。在他们的生活中,“幸福的家庭”之类的话语已经消失很久了,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希望这如同炼狱般的日子过得快些。但是倘若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发生改变,即使时间流逝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父母在某个瞬间会突然觉得,以前那天使般的孩子怎么变得如此陌生。以前孩子总是跟在父母后面不停地问这问那,而那时候父母会觉得烦,可现在无论父母主动问孩子什么,孩子都默不作声,只是回到自己房间,“哐”的一声关上门。孩子都在想些什么,他有什么烦恼,父母无从知晓。面对这种情况,父母的焦虑和烦闷与日俱增。父母担心孩子,想要和孩子谈谈,孩子却嫌父母唠叨。如此一来,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少,距离也越来越远。很多父母会有这样的感觉:
明明是我的孩子,却觉得很陌生。
爱孩子的心从来没有改变过,却觉得如此疲惫。
一想到孩子正以怎样的想法生活,就觉得恐惧。
想要与孩子敞开心扉谈一谈,却觉得很难。
想要知道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却觉得害怕。
本书中的主人公是拒绝与父母、朋友、社会沟通,关闭了心门,疲惫地活在自己世界的孩子,以及那些看着孩子痛苦自己却束手无策,因而更加痛苦的父母。
觉得任何人都无法理解自己而选择自残的女中学生,因为爸爸总是让自己学习而沉迷游戏的男中学生,被同学们孤立而失语的小学生……这些孩子并不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他们都是一些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的普通孩子,只是受的伤害比别人多一些,痛苦比别人深一些罢了。
通过来咨询室咨询,父母知道了孩子连呼吸都感到困难的真正原因,但是只有父母从言语上和行动上真正改变自己,才能重新恢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要知道当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地冲孩子发火、威胁孩子的时候,孩子受到了多么大的伤害。对于那些被烙上问题学生烙印、让老师伤透脑筋的孩子,老师应该以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来包容他们。
孩子“说不出的心情”只能化作道道伤口
很多大人总是习惯用批评的口吻说现在的孩子没大没小不懂礼貌、目中无人,因而很为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心。但是如果你与孩子接触,仔细观察他们,就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只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和大人沟通,不知道怎样把自己真实的想法传达给他们,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向他们请求帮助而已。
孩子希望父母能听一听自己内心的真正声音,但是大多数大人根本不关心孩子的想法。他们只要听到孩子说话,看到他们的某种行为,就会不由自主地否定他们,训诫他们。所以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只能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其实,在孩子不好行为的背后是有原因的。如果父母能够觉察到真正的原因,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对于可以洞察孩子内心想法的父母来说,就算看到孩子默不作声地转身回自己房间,只留下背影,他们也能够放心地在门外等着。如果父母真的了解孩子关紧房门的原因,也可以跟着孩子进到房间。或许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会自己走出房间。
孩子如果能够从父母那里得到充分的理解、关爱和鼓励,就会成长为一个自尊、自信的孩子。那样的话,孩子不仅自己觉得幸福,也会和周围的人相处得很好。一个总爱挑朋友缺点的孩子,当他发现朋友有苦恼的时候,只会装作不知道或者视而不见。而一个乐于助人、善于理解他人的孩子,会真正地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生活得很幸福。如果学校里的孩子都是被幸福包围着的,那么学校暴力事件也会逐渐消失。因为学校暴力事件多是一些孩子以暴力发泄自身的不幸和不满引发的。所以,让孩子幸福是预防学校暴力事件的根本方法。
真心希望看到此书的父母能够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能够在情感上与他们产生共鸣,并且能真心地称赞和鼓励我们的孩子。
父母和孩子一同成长
当我们成为父母,在接受祝福的同时,也意味着需要变得更加成熟。孩子既是我们养育的对象,也是给我们指明前进道路的老师。通过孩子,我们可以找到生活的态度和方法,能够意识到生命是如此值得敬畏,也会懂得别人家的孩子也是无比珍贵的。
作为两个孩子母亲的我,在享受他人祝福的同时,也正在为变得更成熟而接受着严酷的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想哭的瞬间,但更多的是内心被幸福填满的时刻。因此我准备在未来的日子里,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本书的完成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首先,我要向那些来咨询的孩子及他们的父母道一声谢谢,感谢他们相信还有很多不足的我。然后,我要向文学村出版集团的编辑表达我真挚的谢意。没有你们的帮助,就没有这本解开孩子心结的书;没有你们的鼓励,我也不可能顺利地完成这本书。此外,因为我既要忙于咨询室的工作,又要写作,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对家人的照顾多有疏忽,在此我要向正在准备考试的儿子,期待成为芭蕾舞演员的女儿,以及一直在我身边支持我、肯定我的丈夫致歉,并且表达我深的爱意。

李京子


孩子不愿说 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 9787512711242 中国妇女出版社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孩子不愿说 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 9787512711242 中国妇女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孩子不愿说 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 9787512711242 中国妇女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孩子不愿说 父母更要知道怎么办 9787512711242 中国妇女出版社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