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度过7~9岁叛逆期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陪孩子度过7~9岁叛逆期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静 著
图书标签:
  • 叛逆期
  • 亲子关系
  • 儿童心理
  • 家庭教育
  • 7-9岁
  • 行为问题
  • 沟通技巧
  • 情绪管理
  • 正面管教
  • 成长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者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11671
商品编码:30236322008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陪孩子度过7~9岁叛逆期

定价:36.00元

作者:李静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699116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理解年龄特点,帮助孩子成长。

说谎、撒泼、厌学、对抗、赖床、发脾气、不吃饭、拖拉、不洗澡、看电视不节制、不收拾房间……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科学指导,有效引导,不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2孩子叛逆情绪爆发,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孩子总是对着干,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的习惯有问题,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不爱学习,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不爱写作业,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人际关系差,父母应该怎样做?孩子叛逆情绪爆发,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

3.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要不打不骂不动气,正面管教。

从“叛逆”到“听话”,家庭教育研究员教给聪明父母的高效实用方法,解决7~9岁孩子成长中的万千难题。

4.孩子7~9岁时,是自我意识萌芽的开始。

孩子7~9岁时,父母要做的“重要的事情”就是尊重孩子,用耐心、细心、爱心和一些聪慧的技巧陪伴孩子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5.改变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容易明白、容易学习、容易做到,超百万家庭从中受益。

6.双色印刷,轻松图解,丰富案例,全新方法

内容提要


《陪孩子度过7~9岁叛逆期》为父母们提供针对7~9岁孩子们的*教养方式,为父母们提供了一些实用且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诸如:对于无理取闹的孩子来点儿积极的暂停;利用积分合作法来激发孩子自觉收拾房间和书包的动机;用装睡法对付睡前吵闹的孩子;设一份“失败奖”来鼓励没考好的孩子;利用“游戏法”提升专注力;让孩子当小老师,利用“外部动机”法唤起孩子做作业的兴趣;让孩子一起参与一些大事情,来强大孩子的身心;等等。

想知道更多的实用且接地气的教养招数吗?请翻开《陪孩子度过7~9岁叛逆期》,耐心寻找……

目录


Part1?不打不骂不动气,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不较劲,用沟通来促成合作…002

和孩子一起定规矩…004

信任孩子,孩子才会更自信…006

叛逆期的教育是关键,父母很重要…008

Part2?孩子总是对着干,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无理取闹,采用“积极暂停法”…012

孩子没主见,善用一些小时机…016

孩子不爱整理,采用“合作法”来引导…021

孩子睡眠不规律,巧用一点小花招…025

孩子迷恋电视,转移其注意力…029

孩子喜欢欺负人,要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032

孩子爱撒谎,要帮助孩子找出原因…036

孩子总挑食,父母的引导很重要…040

孩子爱顶嘴,耐心倾听做好沟通…044

Part3?孩子的习惯有问题,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不爱干净,制定洗漱规矩…048

孩子爱撒泼,采用“契约法”…052

孩子脏话不离口,启用请客制度…056

孩子爱捣乱,四步可以“治愈”他…060

孩子总是丢三落四,采用“自然后果法”…064

孩子粗心马虎,培养其条理性是关键…067

孩子沉迷游戏,采用“自编游戏法”…071

孩子缺少责任心,不妨让他做回“小管家”…075

孩子总是“买买买”,趁机培养其理财意识…079

Part4?孩子不爱学习,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考砸了,父母要学会安慰…084

孩子没有上进心,父母要做好榜样…088

孩子有厌学情绪,用爱心和耐心解开其心结…091

孩子缺乏学习热情,利用梦想来点燃…095

孩子不爱学英语,不妨试试“摇滚法”…099

孩子不爱读书,带他去图书馆、博物馆…103

孩子有了小进步,用具体的赞美鼓励他…107

孩子听讲不专心,用“游戏法”提升他的专注力…111

孩子上课总打瞌睡,实用小处方来帮忙…115

孩子输不起,灌输给他“不竞争”的意识…119

Part5?孩子不爱写作业,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对学习没兴趣,父母应注意沟通的方式…124

孩子总抽空偷懒,不做孩子的监工更有效…128

孩子记不住作业,只需三招就解决…132

孩子总马虎,妙用错题本来帮忙…136

孩子爱走神,不妨让他当回“小老师”…140

孩子逢考必挂,及时教孩子一些应试小技巧…144

孩子抄袭作业,父母要理性对待…148

孩子的作业丢三落四,利用“外部动机法”…152

孩子写作业不用脑,教他“思维导图作业法”…156

孩子写作业拖拉,切忌催促不停…159

Part6?孩子人际关系差,父母应该怎样做

孩子有心事,借吃好吃的来打探…164

孩子无法融入伙伴圈,不妨教他一些聊天技巧…167

孩子对老师有看法,父母要多说老师的好话…171

孩子嫉妒心强,积极引导更有效…174

孩子遇到“小霸王”,教给他保护自己的本领…178

孩子被欺负,父母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181

孩子与伙伴发生冲突,采用高明方法来解决…185

手足之间难和睦,父母只需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上…188

转校了,父母这样做能让孩子很快适应新环境…192

Part7?做高情商的父母,孩子既独立成长又不叛逆

孩子身体素质差,要常带他去拥抱大自然…196

孩子怕吃苦,多带他去野外“冒险”…199

孩子没有同理心,让他去当小小志愿者…202

孩子依赖性强,不妨给他创造一些独立的机会…206

孩子不够勇敢,参加竞选是锻炼他的好机会…210

作者介绍


李静:家庭教育研究员,儿童小说作者。曾创作出版多部家庭教育类书籍以及儿童小说,代表作有《男孩冒险书:培养男孩野性与智慧的魔法书》《女孩才艺书——培养女孩才情与优雅的魔法书》等,也曾在一些儿童杂志上发表童话小说,代表作为《兔拉姆,快跑》。

文摘


序言



孩子成长的关键十年:如何理解并陪伴7-9岁年龄段的孩子 引言 7到9岁,这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充满活力却也暗流涌动的时期。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同时,自我意识的萌芽也伴随着挑战和冲突。这个阶段,我们为人父母的,既是引导者,也是陪伴者。理解孩子的行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这个“成长的风暴眼”,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7-9岁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正在发生什么?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在经历着快速的成长。 认知能力的飞跃: 他们的思维从具体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逐渐向更抽象、更具逻辑性的思维转变。他们开始理解因果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对事物的看法也更加多元。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仅仅是听从指令,而是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甚至质疑。 社会交往的拓展: 学校生活成为他们社交的主战场。他们开始建立真正的友谊,学习如何与同伴合作、竞争,体验到归属感和被接纳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会面临人际关系的挑战,如排挤、矛盾,这些都是他们学习社会规则和情感处理能力的宝贵机会。 情感的复杂化: 孩子的情感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和复杂。他们会经历喜悦、愤怒、悲伤、恐惧,并且开始尝试用语言表达这些情感。然而,由于情绪调节能力尚未完全发展成熟,他们常常会表现出情绪的起伏,比如突发的脾气、强烈的委屈感,这些往往是他们内心需求未被满足或理解的表现。 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是7-9岁孩子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偏好。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他们追求自主权和独立性的源泉,也常常表现为对父母权威的挑战,我们通常称之为“叛逆期”。他们会开始尝试说“不”,质疑父母的安排,甚至在某些事情上坚持己见。 对规则的理解与挑战: 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孩子对规则的理解开始加深。他们能够理解规则的必要性,但同时也开始思考规则的合理性。当他们觉得规则不公平,或者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时,就可能出现挑战规则的行为。这并非简单的“不听话”,而是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发展的体现。 第二章:解读孩子的“叛逆”信号——理解背后的原因 当孩子出现所谓的“叛逆”行为时,我们需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和动机。 对自主权的渴望: 孩子渴望自己做决定,掌握自己的生活。他们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拥有选择权,比如穿什么衣服、玩什么玩具、如何分配课余时间。当父母过度包办或干涉时,孩子就会通过拒绝、反抗来表达不满。 寻求关注与认可: 有时候,孩子的“叛逆”行为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当他们感觉被忽视,或者觉得父母只在他们“乖”的时候才关注他们,就可能故意制造一些“麻烦”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这种行为背后,是对父母关注和爱的渴望。 试探界限与规则: 孩子在这个阶段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会不断试探父母设置的界限和规则,以了解事物的边界在哪里,以及规则的松紧程度。这种试探是他们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也是他们建立安全感的方式。 情绪表达的笨拙: 如前所述,7-9岁的孩子情绪体验丰富但调节能力不足,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例如愤怒、沮丧。于是,这些情绪就可能通过摔东西、大喊大叫、沉默对抗等方式爆发出来。 模仿与学习: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模仿的高手。他们会观察周围人的行为,包括父母、老师、同学,并模仿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他们看到身边有人通过强硬、对抗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可能借鉴这种模式。 外部环境的影响: 学校中的同伴关系、老师的评价、甚至媒体信息,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让他们产生新的想法和行为模式,从而与父母的期望产生差异。 第三章:科学应对策略——与孩子一同成长 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我们就能够采取更科学、更有效的策略来应对这个阶段的挑战,建立更健康的亲子关系。 倾听与沟通: 这是最重要的基石。放下评判,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感受,即使他们表达的方式不那么成熟。尝试用“我”开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例如“我看到你很生气,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你为什么又发脾气?” 给予适度的自主权: 在安全和可控的范围内,给予孩子更多的选择权。例如,在穿衣、吃饭、睡觉的顺序、周末活动的项目上,让他们参与决策。这不仅能满足他们的自主感,也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设定清晰且合理的界限: 规则是必要的,但需要清晰、具体且易于理解。在制定规则时,可以适当地征求孩子的意见,让他们参与规则的制定过程,这样他们会更愿意遵守。同时,要保持一致性,不要随意更改规则,避免让孩子感到困惑。 积极回应与情感支持: 当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首先要做的是接纳他们的情绪,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你都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识别和命名自己的情绪,并引导他们用更健康的方式表达,比如画画、写日记、运动等。 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自身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处理冲突、表达情绪、与人沟通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随着孩子长大,他们需要更多的个人空间和隐私。尊重他们的独处时间,不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翻看他们的物品。这能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从而建立更强的信任感。 关注孩子的优点与进步: 在批评和纠正的同时,不要忽略对孩子优点和进步的肯定。多用鼓励和赞美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亲子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者孩子的行为出现严重问题,不要犹豫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能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第四章:培养孩子的情商与社交能力——为未来打下基础 7-9岁是培养孩子情商和社交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不仅关系到他们当前的学习和生活,更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情绪认知与管理: 帮助孩子认识并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习用语言描述情绪。引导他们找出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学会用健康的方式处理负面情绪,比如深呼吸、暂停、寻求帮助。 同理心培养: 鼓励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可以通过阅读绘本、观看电影,或者与孩子讨论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场景来培养。 解决冲突的能力: 教导孩子如何以平和、尊重的方式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矛盾,鼓励他们倾听、协商、妥协,而不是暴力对抗或退缩。 合作与分享: 通过游戏、集体活动等方式,让孩子体验合作的乐趣,学习分享自己的物品和想法。 建立自信心: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不怕失败,并从中学习。及时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发展独立思考能力: 鼓励孩子提问,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尊重与包容: 教导孩子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人,理解和包容他人的差异,建立开放的心态。 结语 7-9岁的孩子,如同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耐心陪伴。他们的“叛逆”,其实是成长的信号,是他们独立意志的萌芽。作为父母,我们不应惧怕,更不应简单地压制。用爱、理解和科学的方法,与孩子一同经历这个充满挑战却也充满希望的阶段,我们将收获一个更加健康、独立、有责任感的孩子,也收获一段更加亲密、有意义的亲子关系。这是一个共同成长的旅程,而我们的智慧与耐心,将是他们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新手父母,面对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我的儿子今年九岁,正好是书中所说的七到九岁这个关键时期。这段时间里,他身上发生了太多我无法理解的变化。以前乖巧听话的他,现在变得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很多想法和我的认知是截然不同的。他会开始质疑我的一些决定,会对我说“不”,甚至会为了一个小小的理由和我大吵一架。我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我迷茫的航行中,出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共情”的阐述,它教我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而不是简单地用成人的逻辑去评判。当我尝试去“倾听”他的声音,而不是急于“说教”时,我发现情况有了微妙的变化。孩子似乎更愿意和我沟通了,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有些小小的对抗,但整体的氛围比以前缓和了许多。书中提供的一些具体沟通技巧,比如积极倾听、模糊表达和肯定性语言,我都有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并且看到了积极的效果。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挺喜欢的,那种柔和的色彩搭配,加上孩子和家长手牵手的插画,一下就击中了为人父母的内心。我女儿今年八岁,正好处在所谓的“叛逆期”的中间地带,每天都像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小火箭,说两句话就炸毛,问她为什么,回答永远是“不知道”、“烦死了”、“你别管我”。我一开始也试过讲道理,结果越讲越糟糕,最后变成了争吵。后来听朋友推荐,说这本书能帮到我,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作者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吸引了,她并没有用指责的口吻,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娓娓道来。内容上,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如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书中提到很多孩子表现出的“叛逆”其实是他们独立意识萌芽、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这让我有点豁然开朗。我之前总觉得孩子不听话是故意的,是故意惹我生气,但书里告诉我,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需求,或者在试探界限。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观念转变。

评分

作为一位全职妈妈,我每天的时间几乎都围着孩子转。我的儿子今年八岁,正是书中所描述的叛逆期的年龄。他变得越来越固执,不愿意听从我的安排,常常为了小事跟我闹脾气。我常常感到精疲力尽,既要处理家务,又要安抚孩子的情绪,有时候真的觉得快要撑不下去了。这本书的到来,给了我很多启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边界感”的讨论,它让我意识到,在对孩子进行管教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独立空间和个人意见。之前我总以为,为了孩子好,就应该事事管着他们,结果反而让他们更加抵触。书中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与孩子设定规则,并且让孩子理解并遵守规则的方法,这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我开始尝试用更温和但坚定的方式与孩子沟通,不再一味地吼叫和命令,而是通过解释和引导,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极力反抗,而是开始理解和配合。

评分

我的女儿今年九岁,正是进入了我一直担心的“叛逆期”。她变得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对我说的话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甚至还会和我顶嘴。我作为母亲,看着她这样,心里很不好受,既担心她以后会变得越来越难管教,又担心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被它的书名深深吸引。读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孩子的叛逆期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经的阶段。书中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来描述孩子在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让我感同身受。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放手”的论述,它教我如何适当地给孩子空间,让他们去尝试,去犯错,去学习独立。我一直觉得,父母就应该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一点伤害,但书里告诉我,过度的保护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成长。现在,我正在尝试着学习如何做一个更“放手”的妈妈,给孩子更多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在独立成长的道路上,也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评分

我的朋友前段时间向我推荐了这本书,当时她语气非常激动,说这本书简直是“及时雨”,解决了很多她带孩子时遇到的头疼问题。我当时还没太在意,直到我自己的女儿,今年七岁,也开始显露出“叛逆”的迹象,我才开始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听我的,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意和我分享,甚至有时会撒谎,这让我感到非常焦虑。于是我赶紧向朋友借了这本书。读了几章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七到九岁这个阶段真的非常关键,是他们从依赖到独立的转折期。书中对于如何区分孩子的“叛逆”和“不良行为”做了详细的解读,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总是把孩子的任何一点不顺从都看作是“叛逆”,并且因此对她发脾气,现在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可能误解了她。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如何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方法,比如一起做游戏,或者在睡前讲故事,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能极大地增进亲子关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