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大宝二宝有心事-二孩教养80问 | 作者 | 高文斌 |
| 定价 | 36.00元 | 出版社 | 科学普及出版社 |
| ISBN | 9787110094174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父母们对于二胎生育也存在着诸多疑虑,比如对身体的影响、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对大宝的影响和教养方式的选择等,涉及到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很多方面。其中心理方面就涉及发展心理学、婚恋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本书重点从心理学角度展开各个话题。作者希望结合心理学专业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针对庞大的“二胎预备队”的疑虑有所解答,帮助大家做出更好的决策。随着二孩生育政策的落地,大部分家庭将会迎来二孩的养育生活,同时也会面临着二孩养育的种种问题,甚至是烦恼。为了帮助年轻家长解决在养育两个孩子时遇到的问题,本书特地从年轻父母在计划怀二孩的心理问题调适、对大宝的心理引导、两个孩子的相处之道、养育孩子健康心理的方式、疏导孩子心理问题、矫正家长的育儿心理问题以及隔代家长的心理问题解答,以求对二孩家长进行指导。 |
| 作者简介 | |
| 高文斌,男,副研究员,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主任,一直致力于心理健康促进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10余部。 |
| 目录 | |
| 目录 前言 章 两个人的责任-----父母产前心理调适 1.妈妈担心没有足够精力给宝宝们好的照顾,怎么办? 2.担心不能保证对大宝一如既往的关注,怎么办? 3担心养育两个宝宝会降低生活质量,怎么办? 4.大宝出生多久适合生育二宝? 5.再次怀孕期间,如何维护与配偶的亲密关系? 6.担心养育两个宝宝会占用精力,怎么办? 7.大宝教育不成功 担心自己有能力教育好二宝吗? 8.担心二宝的到来造成对大宝的伤害怎么办? 9.生育二宝要做全职妈妈了需注意什么? 10.担心养育两个宝宝会更压缩夫妻私密空间,怎么办? 11.夫妻双方对生育二宝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12.妻子怀孕时情绪状态不好应如何自我调节? 13.丈夫在妻子孕期如何协助妻子照顾大宝? 14.担心给每个孩子的陪伴时间更短了,怎么办? 15.妻子情绪起伏时丈夫应该如何帮助调适? 16.妻子生育两个宝宝后,丈夫担心自己受冷落? 17.丈夫把压力闷在心里是对妻子的支持吗? 18.妈妈担心因为再生育变成“黄脸婆”,怎么办? 19.妈妈担心养育孩子会无法实现梦想,怎么办? 20.丈夫如何应对二宝带来的压力? 21.父母的童年不幸福,是否有能力给自己的孩子幸福? 第2章 三个人的未来----大宝的心理调适 22.生育二宝,需要征求大宝意见吗? 23.如何让大宝接受手来的弟弟妹妹? 24.大宝不同意有弟弟妹妹,怎么办? 25.大宝同意了要弟弟妹妹,日后相处愉快吗? 26.两个宝宝真的不再孤单吗? 27.大宝接纳二宝的关键期是什么? 第3章 四个人的世界----家庭心理教育 (一)同胞的故事——同胞相处问题 28.照顾二宝时大宝总是哭闹争宠,应该怎么处理? 29.对待两个孩子应该做到“完全均等”吗? 30.两个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应该“护大”还是“护小”? 31.两个孩子在游戏中产生争执时,是否应该介入? 32.哄二宝时大宝还在大声吵闹,应该如何处理? 33.应该当着一个孩子的面批评另一个孩子吗? 34.大宝应该比二宝更懂事吗? 35.如何看待同胞间的吵架争执? 36.“长兄如父”真的过时了吗? 37.如何对待二宝的“告状”? 38.应该让大宝参与到照顾二宝的过程中来吗? 39.大宝想让父母保证爱自己,如何应对? 40.没有精力教养两个孩子时,可以把大宝交付给老人吗? 41.如何培育大宝当哥哥或姐姐的自豪感? 42.大宝的教育如果有缺憾,要在二宝身上弥补吗? 43.二宝降生之后,为什么大宝不如以前听话了? 44.如何避免对两个孩子的过分比较? 45.怎样看待两个孩子之间的互相竞争? 46.大宝总是欺负二宝怎么办? 47.如何看待与应对两个孩子之间的差异? 48.如何夸奖孩子才不会引发另一个孩子的嫉妒? 49.大宝与二宝年龄差距较大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50.两个孩子性别相同与性别不同时,教养方式一样吗? 51.大宝看起来“懂事”就意味着从内心接纳二宝了吗? (二)“父母的心事”——家庭教养方式 52.应该如何处理家庭与工作带来的负面情绪与压力? 53.爱人与自己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应该如何沟通? 54.母亲的关爱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为什么? 55.为什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 56.父母一方与孩子发生冲突另一方应该做些什么? 57.在两个孩子的教养中,父亲的参与为什么尤为重要? 58.“大宝照书养,二宝照猪养”,真的有道理吗? 59.父亲应该在什么孩子多大时参与到教养中来? 60.不同意配偶的教育行为时,是否应该制止? 61.父母对孩子应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吗? 62.为什么父亲的参与是孩子自控力的重要来源? 63.父母如何培养两个孩子的合作意识? 64.父母因为孩子教育问题发生争执应该如何解决? 65.父母情绪不稳定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影响? 66.为什么要做个“懒爸爸”“懒妈妈”? 67.和孩子相处时间短就意味着不良的教养吗? 68.母亲应该将时间都投入到两个孩子身上吗? 69.父母如何平衡孩子教育与自身职业发展的关系? 70.当孩子受欺负了怎么办? 71.孩子总抢别人的玩具怎么办? 72.批评孩子时需注意什么? 73.表扬孩子时需注意什么? 第4章 隔代人的牵挂----祖辈教养须知 74.老人带孩子有哪些利弊? 75.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教养,父母应该注意什么? 76.老人喜欢吓唬孩子,怎么办? 77.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怎么办? 78.老人对孩子过分保护,怎么办? 79.父母与老人教育方式不同,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80.不同意老人的教养方式,该如何应对? |
| 编辑推荐 | |
| 该书是一本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针对二孩甚至多孩子家庭教育的一本好书。本书主编高文斌是知名的心理学家,研究队伍专业,内容贴近实际需要,行文流畅,好看易懂,是进行家庭教育的一本好参考书。 |
| 文摘 | |
| |
| 序言 | |
作为一个二胎家庭的爸爸,我一直觉得在育儿这件事上,妻子的压力比我大得多。所以,当这本书《大宝二宝有心事》出现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希望我们能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就是80个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每个问题都配有深入浅出的解答。我最看重的是,它没有回避那些“难堪”的问题,比如孩子撒谎、孩子打人、孩子不愿意分享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书里没有简单地告诉我们“不能这样做”,而是会分析孩子这样做的动机,然后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可操作的引导方法。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区分控制与管教”的部分,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以为是在管教孩子,实际上是在控制他们,而这会对孩子的独立性产生负面影响。书中的一些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甚至会让人会心一笑。而且,这本书不仅仅关注孩子,也经常会提及家长的角色和情绪管理。我感觉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更积极、更了解孩子的“参与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尝试用更温和、更理解的方式去和孩子们沟通,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评分读完《大宝二宝有心事》,我真的感觉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我家两个小的,一个四岁,一个两岁,简直是家里最闹腾的两位。之前一直靠着自己的经验和从网上零碎的信息来带,感觉每天都在打仗,尤其是在二宝出生后,大宝的各种“小动作”层出不穷,让我头疼不已。这书真的是太及时了,它并没有像我之前看过的很多育儿书一样,上来就讲一大堆理论,而是直接切入我们这些新手爸妈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就好像作者真的能读懂我们心里的 SOS 信号一样。书中提到的“老大情结”、“二宝的嫉妒心”这些概念,让我瞬间找到了共鸣,也明白了原来大宝的很多行为背后是有原因的,不是单纯的“不听话”。而且,书里提供的解决方案,也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而是非常具体、操作性强的。比如,如何平衡对两个孩子的关注,如何让老大接受新弟弟(妹妹),甚至连小朋友摔跤了、不吃饭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有很详细的讲解。我尤其喜欢书里那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不会上来就指责父母做得不好,而是鼓励我们去理解孩子,去找到最适合自己家庭的教养方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手忙脚乱、焦虑不安的妈妈,而是有了一些底气,知道该如何一步步去引导两个孩子健康成长。
评分坦白说,当初选择《大宝二宝有心事》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名字直接点出了我目前面临的困境——两个孩子,各有各的心事,而我,常常是束手无策。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育儿书籍,但很多要么是针对单一孩子的,要么就是理论性太强,读起来像是在啃大部头。这本书的问答形式,恰恰解决了我的痛点。每一个问题都像是我心里埋藏已久的一个疑问,而书中的解答,则像一道道温暖的光,驱散了我内心的迷茫。我特别看重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出“怎么做”,而是会深入挖掘“为什么”。比如,当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时,书里会详细分析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情绪,以及家长应该如何去安抚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不要哭”。此外,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和抗挫折能力的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成为独立、有担当的人,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游戏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如何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失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孩子的理解更深了,对育儿这件事也更有信心了。它让我明白,育儿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次充满爱与陪伴的旅程。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拿到《大宝二宝有心事》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我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上了小学,老二刚上幼儿园,正是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的时候。我之前也看过不少育儿书,有些讲的过于理论化,有些则过于简单粗暴,都不太适合我。但这本书的问答形式,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它就像一本育儿百科全书,你有什么疑问,翻一翻,很可能就能找到答案。我最关心的问题是孩子之间的竞争和如何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就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给出了“是什么”的答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和“怎么做”。比如说,当孩子因为争抢玩具而吵架时,书里不仅分析了孩子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还提供了家长如何引导、如何教会孩子分享和轮流的实用技巧。我尝试了书里的一些方法,比如“时间轮盘”和“家长暂停”,效果真的不错。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关注到了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因为孩子的各种行为而压力倍增,这本书里有章节专门讲如何调整心态,如何不被孩子的负面情绪影响,这一点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我觉得这本书就像一个非常靠谱的育儿顾问,在你需要的时候,总能给你最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评分最近家里添了二宝,大宝的各种“不安分”让我应接不暇。朋友推荐了《大宝二宝有心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了几页,结果就停不下来了。这本书真的太懂我们这些当妈的了!它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我们平时带两个孩子时遇到的所有难题,都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地剖析开来。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是提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出了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一直担心大宝会因为二宝的到来而感到失宠,书中关于如何处理大宝的嫉妒心,如何让老大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这些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尝试了书里教的“制造专属时间”和“让大宝参与照顾小宝”的方法,大宝的排斥心理确实有所缓解。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友好,就像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居在聊天,没有生硬的理论,只有满满的智慧和共情。我尤其喜欢书里关于“如何给孩子设定界限”的部分,这让我找到了处理孩子任性行为的有效方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能无奈地妥协或者大发脾气。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独自面对育儿难题的“孤军奋战者”,而是多了一个强大的后盾,让我更有信心和耐心去面对这两个小宝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