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发行部 | 出版时间:2018-04-01 |
| 作者:赫伯特.斯宾塞 | 译者:甘慧娟 | 开本: 16开 |
| 定价: 35.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68252607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一、“世界经典教育法”系列丛书精选了斯宾塞、斯特娜、亨利·亚当斯、塞德兹、斯坦纳等西方**教育大师的经典著作,包括《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亨利·亚当斯的教育》《俗物与天才》《童年的王国》,是父母和老师不可不读的经典教育作品。二、引发美国教育革命的经典著作!奠定美国近百年来的人才优势!
斯宾塞一生都在倡导快乐的教育方法,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如果强迫性地塑造孩子性格,对孩子的身心都是无益的。教育者要想有效地教育孩子,就要少发布命令,让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 书中,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许多有趣的小事例,证明了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位睿智的父亲、一位伟大的英国思想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仔细地叙述了小斯宾塞的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历程。这些都对我们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第1章?婴幼儿时期的孩子 // 001
小斯宾塞不幸的童年 // 002
神奇的肌肤接触 // 005
保证孩子的安全成长 // 007
教育孩子,从家庭教育开始 // 009
给孩子良好的模仿对象 // 012
给孩子**的教育 // 016
第2章?神奇高效的快乐教育 // 019
给孩子营造快乐的教育气氛 // 019
与孩子一起唱唱歌 // 023
从点滴的小事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信 // 024
第3章?快乐教育法所用的教具 // 027
用卡片来了解我们的孩子 // 027
可以学习词汇的魔法风铃 // 030
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学习 // 032
让孩子练习绘制地图 // 035
用跳房子游戏帮孩子学数字 // 037
第4章?这样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有效 // 039
孩子学得越开心,学习效果就越棒 // 039
兴趣是**的老师 // 040
父母要经常鼓励孩子 // 041
给孩子玩耍的时间 // 044
让孩子养成自学的习惯 // 045
第5章?我们的孩子为什么不快乐 // 048
不快乐的学习,抹杀孩子的天赋 // 048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 053
让孩子不快乐的因素 // 055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快乐 // 057
第6章?快乐地开发孩子的智力 // 062
要相信孩子的智力没问题 // 062
发现孩子的优势和潜力 // 065
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 068
不要用暴力和惩罚的方式培养智力 // 073
第7章?了解孩子心智成长的规律 // 076
心智发展的模式与重要性 // 076
不要让孩子死记硬背 // 078
学习源于观察 // 079
掌握知识是快乐的一件事 // 080
孩子的教育,要循序渐进 // 081
鼓励孩子自我发展 // 082
不可或缺的实物教育 // 083
用绘画完善早期教育 // 084
第8章?培养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 // 087
重视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 087
让孩子有自助能力和习惯 // 089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 094
第9章?让孩子快乐地写作 // 099
让孩子用有童趣的语言写作 // 099
用回忆的方式写作 // 100
用真实的语言写作 // 101
让孩子自由选择写作的题材和体裁 // 103
抓紧一切机会提升写作能力 // 106
第10章?用积极的暗示教育孩子 // 110
母性天生的暗示能力 // 110
积极的暗示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 112
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 // 114
第11章?让孩子体验快乐的自然教育 // 118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 118
让孩子学习写自然笔记 // 121
无处不在的自然教育 // 122
为孩子制订自然教育计划 // 124
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老师 // 127
第12章?培养孩子的**个性与品质 // 131
重视孩子个性与品质的培养 // 131
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 132
自然惩罚的方法 // 135
后果体验法 // 137
自然惩罚的作用 // 138
对孩子进行自然惩罚 // 140
环境决定孩子的人生 // 141
父母和老师要以身作则 // 144
记录孩子的善行 // 147
孩子的各种美德不是与生俱来的 // 151
不要期待孩子能成为道德楷模 // 153
关于孩子道德教育的一些建议 // 154
第13章?尊重孩子的各种权利 // 156
我成了一名老师 // 156
孩子的权利是天生的 // 157
让孩子使用“话语权” // 160
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 // 162
让孩子有自尊心 // 165
给每个孩子平等的机会 // 168
增强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 169
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 // 172
第14章?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 175
多次重复养成习惯 // 176
培养孩子专注的习惯 // 177
在实践“运用”中帮孩子提高记忆力 // 182
让孩子学习积累知识 // 186
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 // 188
第15章?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 193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 // 193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 194
让孩子体验努力后的快乐 // 198
让孩子从小养成劳动意识 // 199
父母的爱要时刻伴随孩子 // 201
第16章?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 // 203
帮孩子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 204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 208
让孩子懂得自尊自爱 // 211
用鼓励培养孩子的勇气 // 214
第17章?让孩子学习*有用的知识 // 217
学习,从*基础的生活知识开始 // 218
让孩子学习科学知识 // 222
让孩子学习生命的科学 // 224
第18章?培养孩子的美好情感 // 226
让孩子懂得爱是什么 // 227
给孩子一颗感恩的心 // 232
不要让孩子心怀仇恨的种子 // 234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 236
第19章?父亲的教育职责 // 239
父亲是孩子的引领者 // 240
利用孩子崇拜父亲这一优势 // 241
与孩子成为朋友 // 242
不要像君主一样高高在上 // 245
这本书的到来,就像是在我教育孩子这条充满挑战又时常让我感到迷茫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温暖而坚定的灯。我一直深信,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培育,是他们内在的热情和创造力的激发。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作者那独特而又充满智慧的视角所吸引。他并没有罗列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快乐教育”。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教育类书籍那样,充斥着各种“秘籍”和“法则”,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循循善诱地与你交流,分享他关于孩子成长的深刻体悟。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玩乐”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的阐述,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的一些固有观念。过去,我总是担心孩子玩得太多会耽误学习,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玩乐并非学习的对立面,反而可能是学习的最佳催化剂。它引导我去思考,如何将学习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玩耍中,如何让他们在探索和游戏中发现乐趣,从而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这种教育理念,让我看到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可能性,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启发和鼓励。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这个概念。它超越了狭隘的学术范畴,将教育的维度延展到了孩子的情感、社交、品格乃至人生观的方方面面。我被作者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所打动,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容易被成人忽视的微妙之处。书中对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有着非常详实和富有操作性的建议。我记得有一章节,作者详细地阐述了如何通过给予孩子适度的选择权,来帮助他们建立自我掌控感,这让我豁然开朗。很多时候,我们给予孩子“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安排,反而剥夺了他们自我决定的权利,也削弱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是赋能,是引导,是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它鼓励我们放下“控制欲”,去信任孩子的内在潜能,去相信他们有能力去应对挑战,去学习和成长。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对孩子深刻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的,也正是这种信任,才能孕育出真正独立、自信、有创造力的个体。
评分每当我感到在教育的道路上力不从心时,都会翻开这本书,总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力量和智慧。它并非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向导,在我迷茫时点亮前方的路。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因材施教”的理念,让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天赋和节奏。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模子去套所有孩子,而是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去呵护他们的成长。书中对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它让我明白,学习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而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发现新知的乐趣。我开始尝试着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更多接触新事物、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鼓励他们提问,鼓励他们尝试,即使失败了,也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这种开放、包容、鼓励探索的教育氛围,让我看到了孩子身上无限的可能性,也让我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一直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品格。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迪。作者在书中对“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他没有空泛地谈论道德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讲述了诸如诚实、善良、责任感、同情心等优秀品质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根植于孩子的心灵。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榜样的力量”的强调,他指出,父母的行为举止,远比任何言语都更有说服力。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言行,我在孩子面前是否展现出了我希望他们拥有的品质?是否在生活中践行着我所倡导的价值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更是一本写给父母的书,它促使我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我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父母的成长,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也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榜样。
评分读罢此书,我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激动,仿佛找到了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连接的钥匙。作者在书中传递的教育理念,与其说是一种方法论,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本真的尊重。他强调的“倾听”与“陪伴”,让我意识到,作为父母,我们常常急于“教导”,却忽略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步——理解。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情绪,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那些在忙碌生活中匆匆而过的瞬间,那些被我视为“小事”而忽略的眼神,背后可能隐藏着孩子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渴望。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如何通过日常的互动,去捕捉孩子细微的情感变化,如何用耐心和爱去回应,而不是用成人的标准去评判。我尝试着在生活中实践书中提到的“非评判性观察”,这让我发现,当我不带着预设的标签去观察孩子时,我能看到一个更真实、更鲜活的他们。这种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孩子身上,也深刻地影响了我自己。我学会了更加平和地面对孩子的成长中的“不完美”,也更加珍视与孩子共同经历的每一个当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