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注意力是智力发展的关键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惟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培养孩子注意力是提高孩子智力发育的关键。
推荐2:《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36种注意力培养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的孩子
每个孩子的注意力素质和注意力发展环境都是不同的,培养方法也要有所区别。书中的36种方法,既有注意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有高效的训练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的孩子。
推荐3:《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高清晰配图,让阅读更加舒适
书中每一种方法之下都配有插图,辅助文字让读者能够更好理解书中内容,生动的插图也让阅读变得更加舒适。
更多精彩保健养生图书请点击>>>>>
| 商品名称: | 培养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 | 开本: | 32开 |
| 作者: | 李波 | 定价: | 29.80 |
| ISBN号: | 9787210071952 | 出版时间: | 2015-05-01 |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印刷时间: | 2015-05-01 |
| 版次: | 1 | 印次: | 1 |
方法01:“瞧,你的房间简洁又明亮!”——为孩子营造单纯的学习环境.......1
方法02:“学无止境,我们一起努力。”——家长以身作责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7
方法03:“爱和尊重,孩子你都有。”——用正确的爱提升孩子的注意力.......12
方法04:“孩子,我们支持你。”——支持也是教导孩子提高注意力的一种方法.......19
方法05:“大胆说出来,我才懂你的意思。”——引导孩子积极沟通.......26
方法06:“画得真棒!”——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始提升孩子的注意力.......31
方法07:“你继续吧,妈妈不打扰你了。”——不干扰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39
方法08:“你专心做作业吧,我们明天再说。”——不在孩子学习时唠叨不停.......46
方法09:“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哦!”——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做事情会更专一.......52
方法10:“孩子,你这样学很对啊。”——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的,他才能更专注.......57
方法11:“送你一本你喜欢的书。”——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提高孩子的专注力.......63
方法12:“想读什么书?妈妈跟你一起。”——与孩子一起创造良好的“子阅读”环境.......71
方法13:“从一楼到五楼有多少台阶呀?”——教会孩子明确注意对象.......78
方法14:“宝贝,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吧!”——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提高孩子的注意力.......84
方法15:“原来你更喜欢画画!”——通过挖掘孩子的优势智能来培养注意力.......91
方法16:“我会画画也会跳舞哦!”——用多元智能提升孩子注意力.......97
方法17:“学的几个生字和昨天学的像吗?”—帮助孩子戒掉粗心,提高注意力.......105
方法18:“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力才会高度集中.......114
方法19:“我很喜欢你的打破砂锅问到底。”——勤于思考会加速注意力集中的能力.......120
方法20:“宝贝,你能坚持这么久真的很棒!”——自制力好的孩子注意力也更加集中.......126
方法21:“你的玩具被别人抢走了你会开心吗?”——教孩子学会情绪调节,稳定注意力.......133
方法22:“我们把电脑关掉,到你的画板上画画吧!”——远离“三电”,拯救孩子的注意力.......139
方法23:“来做开飞机的运动吧。”——积极参加运动能锻炼孩子的注意力.......144
方法24:“这,我们去森林公园吧。”——户外活动,能够让孩子的大脑更有活力.......149
方法25:“宝贝,从起我们戒掉肯德基吧!”——远离垃圾食品,让大脑更健康,注意力更集中.......155
方法26:“来,喝点小米粥补补脑。”——把孩子的注意力“补”回来.......163
方法27:“听到水果拍一下手,听到糖果拍两下手。”——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分配性.......169
方法28:“还记得昨天游戏时*的积木有几块吗?”——训练孩子的注意力稳定性.......174
方法29:“你*爱吃什么?8-2=?你多大了?”——训练孩子的注意力转移.......180
方法30:“孩子,你看看这些图片在讲些什么呀?”——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186
方法31:“方格中的数字,宝宝记住很多呀。”——用舒尔特方格训练孩子的注意力.......194
方法32:“看,遥控车去了好多地方。”——通过训练目视追踪能力提高孩子的记忆力.......202
方法33:“宝宝,你把数字里的2全部用‘’划掉了,真棒!”——利用数字划消提高孩子注意力.......208
方法34:“1秒钟之内看你能记住几个字母、几个图形,加油!”——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广度.......212
方法35:“别着急,兴趣都是慢慢发掘的。”——耐心帮助孩子摆脱三分钟热度,提升注意力.......221
方法36:“孩子,你*近都没有打鼾了呢!”——孩子打鼾影响注意力,家长平时应多观察孩子的睡眠质量.......226
方法01:“瞧,你的房间简洁又明亮!”——为孩子营造单纯的学习环境
儿童心理专家研究发现,3~7岁的孩子注意稳定性差,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刺激而分心,所以,要想使孩子能够专心做事情,父母应该尽量减少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干扰,排除各种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因素,为孩子创造安静、简朴的物质环境。
·给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不但完成作业比较快,而且质量好,效率高,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休息和进行娱乐活动。创造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条件,有条件的*好能让孩子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地方,没有条件的也要确保孩子的学习环境安静单纯。如果孩子的学习环境太过花哨,那么孩子的注意力随时都有可能被转移,从而忽略了学习。
涛涛今年5岁了,爸爸妈妈看到和涛涛同龄的孩子都在参加一些钢琴班、舞蹈班、英语班等辅导班,为了使涛涛不输在起跑线上,就专门买了一架钢琴,帮涛涛报名参加了钢琴班,逢就带涛涛去学习。刚开始,涛涛对弹钢琴还是挺感兴趣的,一有时间就到自己的房间里练习,可是当初在为涛涛布置儿童房的时候,妈妈考虑到涛涛是个男孩子,又喜欢看动画片,便在儿子的房间里贴满了奥特曼和其他一些卡通图案,而且还在书桌上摆满了孩子平时喜欢玩的遥控汽车、玩具冲锋*等。这就导致了涛涛在房间练习钢琴的时候,很难静下心来,一会儿玩玩遥控车,一会儿玩玩冲锋*,一会儿又盯着卡通图案看半天。时间一久,学习钢琴的兴趣也淡了下来。妈妈看了不禁摇头叹气:为什么自己费尽心思布置了房间,为涛涛提供了*好的环境,孩子却还是练不好钢琴呢?
涛涛的妈妈虽然很爱孩子,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在具体操作中不知道避重就轻,虽然花了不少心思布置了一个漂亮的房间,但由于室内装饰过多、玩具成堆,以至于涛涛不能专心练琴,反而分散了涛涛的注意力。
那么,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父母在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孩子的房间力求简单。
孩子房间的设计一定要简单,不能有太多花样,不能过于复杂。妈妈在为孩子布置房间时,除了要注重美观,更要注重其实用效果,要符合孩子的情趣,例如,装饰画应该富有童话色彩,或是悬挂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言或字画。不要摆放过多的装饰品,也不要有过多的杂物。
2.房间的色调要简洁、明亮。
在为孩子布置儿童房时,不能为了迎合孩子而过于花哨。强烈的色彩会刺激孩子的神经,容易助长浮躁的情绪;而简洁、平和的色调则有助于孩子静心思考问题。另外,据调查显示,光线的明暗也能影响孩子的情绪。光线较暗的房间更容易让孩子情绪低落,不利于学习;而光线明亮的房间则会让孩子心情舒畅,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所以,为孩子布置房间时一定要让整个房间的色调简洁、明亮。
3.房间应该适合孩子的个性。
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房间布置应尽量以淡雅的色调为主,以免助长不稳定的情绪;若孩子的性格过于内向,则可以让房间的色调略微活泼一些。
4.不要在书桌上摆放杂物。
为了孩子能集中精力学习,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孩子的书桌上除了文具和书籍外,不应摆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屉和柜子*好上锁,以免孩子随时翻动;书桌前方除了张贴与学习有关的地图、公式、拼音表格外,不要贴一些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女孩的书桌上不宜放镜子;跟学习无关的玩具和零食一概不要放在书桌上。
·爸爸妈妈请和孩子一起进行注意力集中的活动
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在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爸爸妈妈平时还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活动,都可以作为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在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过程当中,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进行,既能给孩子做榜样,也能督促孩子不分心。
以下三种方法,父母们不妨试一试。
1.讲故事。
故事对孩子的吸引力是极大的,讲故事也是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的首要方法。因为听故事要求孩子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听觉注意,而听觉注意对于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孩子上学后所表现的不能专心听讲都与听觉注意能力的缺乏关系密切。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情绪比较好的时候讲故事给他听,讲完之后让孩子对故事进行复述,刚开始只要能够大概复述出就可以了,慢慢地可以增加难度,让孩子关注更多的故事细节。
2.绘画和手工制作。
绘画和手工制作也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两件事情,而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能力也不断增强,于是能够画更为复杂的画,进行较为复杂的折纸、剪纸等手工活动,也就能更长时间地进行这些活动,从而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3.倾听音乐,练习乐器。
一般来讲,学钢琴、练小提琴的孩子的注意力都比较强。这是因为练琴不仅要求孩子能较长时间进行练习,而这些练习一般比较枯燥,需要孩子很好地约束自己。需要注意的是,从事这类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孩子的兴趣,提出符合孩子发展的训练注意的时间要求,否则会适得其反,既不能促进注意力的集中,又会使孩子失去对音乐的兴趣。
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不集中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本书详细解析了孩子注意力发展的奥秘,提出了提高孩子注意力的36种方法,囊括了注意力培养的方方面面,并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各种方法是何以发挥成效的。旨在培养孩子良好的做事和思考习惯,让孩子赢在终点。
......李波,自由作家,工作的性质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陪在孩子的身边,参与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他以父亲的视角,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记录下来,分析规律,不同于女性的细腻,他更倾向于对孩子人格和智力素质的教育,写过很多相关的文章。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治本”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治标”的层面。它让我深刻理解了注意力发展的底层逻辑,以及影响注意力的多重因素。书中详细阐述了关于“大脑可塑性”的科学原理,让我明白注意力并非先天注定,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和环境的优化不断提升的。它提供的建议,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集中,更是延伸到了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们的社交、运动、甚至是休息习惯。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专注力与创造力”的关系的探讨,作者认为二者相辅相成,并且提供了一些可以同时培养两者的活动。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练习,结果发现孩子在这种没有固定答案的活动中表现得格外投入。这本书的语言非常严谨,但又不失趣味性,它用大量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理论支持,让我对书中的观点深信不疑。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孩子、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在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更是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可以这样”!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灵活和个性化的育儿思路,让我不再觉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顽疾”。书中反复强调了“理解”的重要性,强调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发现他们注意力分散的根源。它鼓励家长不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而是要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游戏化学习”的理念,它提供了许多将枯燥的学习内容融入有趣游戏的方法,让孩子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专注力。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小游戏,发现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并且在游戏中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时间。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轻松幽默,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仿佛在和一位老友聊天。它提出的建议也非常接地气,都是一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实践的方法,不需要投入额外的金钱或精力。它让我意识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不仅仅是“教”他们,更是“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学习的乐趣和专注的力量。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看到了育儿的无限可能,也让我对自己和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完全颠覆了我对“注意力”这个概念的理解。我一直以为注意力就是孩子乖乖坐着听讲,或者能专心玩一会玩具。但这本书却从一个更宏观、更根本的角度切入,比如它提到了一些关于大脑发育、感官输入对注意力形成的影响,我之前从未想过这些。其中有几章,我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比如关于“感官餐点”的章节,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提供的各种刺激,如果搭配不当,反而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不是帮助他们集中。书中给出的建议也非常具体,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可以立刻实践的操作。例如,它教我如何通过调整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刺激来帮助孩子进入更专注的状态,甚至包括了孩子睡眠和饮食对注意力的影响,这些细节都做得非常到位。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几个方法,比如在孩子玩拼图时,我不再急于帮他,而是静静地观察,并在适当的时机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提问,结果我发现孩子比平时能更久地沉浸在游戏中。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友好,读起来不像是枯燥的学术论文,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跟我分享她的育儿智慧,让我觉得非常受用,也更有信心去实践。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怎么做”,而是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由内而外的引导,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我最初的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它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行为观察,而是深入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和心理机制。例如,它探讨了情绪管理与注意力之间的微妙联系,我之前从未将这两者如此紧密地联系起来。书中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帮助孩子识别和处理情绪的实用技巧,我发现这对于改善孩子的专注力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孩子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时,他们自然就能够减少外界干扰,更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或游戏之中。此外,这本书还非常注重“积极反馈”的力量,它教我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去鼓励和表扬孩子,而不是流于形式。这些反馈不仅仅是简单的“做得好”,而是包含着具体的表述,能够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得棒,从而更有信心继续努力。我尝试了书中关于“非语言沟通”的指导,比如用眼神和微笑来传递鼓励,结果发现孩子对我积极的回应更加敏感。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感到惊喜,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让我能够系统地构建一个有利于孩子注意力发展的成长环境。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位智慧的人生导师,引导我在育儿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和成长。
评分老实说,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孩子的注意力问题感到非常焦虑。他似乎总是坐不住,对什么都三心二意,老师也经常反映他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我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都不太明显,甚至有些让我感到沮丧。这本书的出现,像是一股清流,给我带来了新的希望。它并没有简单粗暴地给出“治愈”注意力的灵丹妙药,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内在动机”的章节,作者强调了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外部奖励或惩罚。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我反思了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是过于强调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的乐趣。书中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游戏和活动,旨在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比如一些需要合作解决问题的项目,或者是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挑战。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关于“创造力探索”的小练习,结果发现孩子在这种开放式的活动中表现出了惊人的专注度。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注意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引导不断提升的。它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让我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和帮助我的孩子,而不是仅仅盯着“坐不住”这个表象。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感到那么焦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积极探索的心态,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可以共同克服这个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