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1
【网 正版书籍】爱和自由(珍藏版) 幼儿教育的革命性著作 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活动 ”深受大众喜爱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1世纪*具影响力的本土原创早教经典,累计销量突破60万册!
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彻底改变,他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
千万个孩子因此书成长为心理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卓越创造力的一代新人。
网五星畅销书,读者热评30208条
畅销版本推荐:
商品名称: | 【网 正版书籍】爱和自由(珍藏版) 幼儿教育的革命性著作 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活动 ”深受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入选图书 | 开本: | 16开 |
作者: | 孙瑞雪 | 定价: | 35.00 |
ISBN号: | 9787512705722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版次: | 1 | 印次: | 1 |
*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步
第三章 创造力来自哪里?
第四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第五章 不同品质的心理和智力
第六章 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第七章 儿童心智发展的内在过程
第八章 感觉训练——儿童智力发展的*途径
第九章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
第十章 从爱走向独立
第十一章 “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第十二章 应该怎么理解孩子?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
第十四章 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第十五章 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第十七章 因为爱而愿意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第十九章 儿童的品格如何形成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第二十一章 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附录
爱和自由 规则与平等
儿童成长中的自由
我要感谢
*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有多少人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的存在物?相信他一生下来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他将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在一个年龄段,孩子就喜欢玩水玩沙子,如果大人阻止他,他会顽强抗争。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从不相信也不知道,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那东西将在儿童一出生就指导儿童如何发展,指导儿童去抓什么、摸什么……蒙特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这好像要求我们相信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儿童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儿童好像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有了10年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的经验,我们越来越坚信这一点。接受这个观念就像要发生一场内在的革命,因为我们一直相信儿童依靠来建构;接受这个观念也意味着我们将无处发挥我们因自卑、受压抑而产生的自大。人类的幼儿期非常漫长,大概没有任何一种动物的幼儿期能有人类这么长。说得短一点,可能是零到6岁,说得长一点,大概要到12岁。12岁还不能离开母,法律上认为孩子真正的年龄是18岁。这期间,儿童处在一个很弱小的状态,必须有来帮助他成长。帮助儿童成长不是说由来塑造儿童的精神。如果那样,人类的整个水准都会下降。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扮演了“上帝”,孩子的“上帝”。
儿童时期不需要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遵循这个发展规律,孩子就会发展得很完善。
蒙特梭利幼儿院*小的孩子是1岁半,我们用1岁半到6岁的孩子做试验,把智力水平的教具给孩子,如果教师不强制,不给儿童压力,儿童只会按照他的内心需求走。比方说,他喜欢玩水和玩沙子,只要把他带出去,其他多么具有“吸引力”的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他都不参与,他只玩沙子,脸上懵懵懂懂,对他怎么说,孩子的脸上都是这种表情。他知道他要干什么,如果阻止他,他会同抗争。
我自己的孩子也有这么一个过程。在他2岁多的时候,他爸爸买了2个玉米,对他说:“你一个,你妈妈一个。”他走过来说:“这2个玉米,爸爸说都给我吃。”我问他爸爸,他爸爸说:“不是的,是给你一个,给孩子一个。”我对孩子说:“爸爸说给你一个,给我一个,并不是说都给你吃。”我的意思是他撒了一个谎,他听完这话后脸上丝毫没有做错事的表情,站在那儿思考了1分钟,一动不动,然后毫无表情地走了。“怎么会这样?”真奇怪。但是,后来有,他对自己做错事突然有了感觉,脸上表现出特别尴尬和难为情,还不让人说。这根本不是大人的说教能做到的,孩子已经按照他内在的发展规律到了这一步。如果没有按照这个规律让儿童发展,而是强加于他,逼迫他做,这个孩子的发展就可能进入误区,真正的道德感就无法建立了。
婴幼儿早期的发展规律跟有些动物类似。比如蝴蝶,母蝶通常将卵产在树杈中间,幼蝶刚出生时必须吃特别嫩的叶子,它怎么去吃嫩叶子呢?因为幼蝶对光*敏感,所以它一生下来就向着光线*亮的地方爬过去,那枝头必定是*嫩的叶子。但是当幼蝶开始强壮起来,能够吃粗糙的叶子时,它对光的感觉就完全消失了。这个过程遵循的是它内在的发展规律,没有任何外力的控制。
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
让我们看看儿童是如何同环境建立和谐的关系而发展自我的。比如语言,任何一个国度和民族的儿童,都能够在这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听到和学会人类的语言,并在头3年中能掌握本民族的基本语言,学会语言中的各个细节。这种发展,绝没有人去专门给他上课。我们不难看出,6岁前的儿童更喜欢看你做什么而不是听你说什么。儿童的语言能力是他自己作用于环境的结果。所以心理学家才说,儿童3岁前掌握的东西,需要60年的努力才能完成。我们为什么不思考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呢?人类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儿童是自我发展的。
我可以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儿子出生后,他准备把儿子培养成天才。在儿子三四岁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会几国的语言,6岁的时候,考入中学,10岁上了哈佛大学,16岁攻读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心理学家每一分钟都让他的孩子不断地“吸收、吸收”。18岁时,孩子成为英国伦敦一家商店的售货员。可是他什么都不干,他拒绝任何“知识性的活动”,他觉得做一名售货员特别高兴,“满腹经纶”对他没有用,事实上“知识”使他非常痛苦。我想如果人只有一个大脑而没有感官,让大脑为这个世界服务,使它成为工具,我们的痛苦可能会少很多,但我们还有感觉、心理、精神和心灵,我们必须寻找到我们自己,才不会痛苦。人的发展、人的精神必须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如果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他一定会成为人才。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一旦遭到破坏,他整个发展都不会正常,包括智力。所以蒙特梭利说:“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但是,当我们把儿童的自我、知识各分一堆时,一切都被破坏了,我们再也找不到儿童内在的秘密。迫不及待地想让儿童获得知识的想法桎梏了我们,并使我们产生了偏见,还有一大堆被称为知识的垃圾,这些都破坏了一个具有生命和人格魅力的人的发展。只有承认儿童有精神胚胎并相信他,人类成长的秘密才会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展现给我们。
第二章儿童认识世界的*步
“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初不是源自感觉。”一个孩子,一手拿着洗脸毛巾,一手拿着梳子,他咬咬毛巾又咬咬梳子。我们知道他在用嘴感觉软和硬。遗憾的是,他的父母并不知道,没有及时把“软”和“硬”这两个词告诉孩子。有幸的是,他们没有把毛巾和梳子拿开。
普通的教育观念一般认为,由外界给儿童一些印象(有些人称为信息),儿童接收了这些印象或信息,并经过反复练习,就能发展智力。如同小学生回家把1个字写50遍,就等于发展了智力一般。是不是这样?蒙特梭利不同意这种观点。她说:“这些机械心理学家仍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什么呢?据他们认为,我们从外部物体所获得的印象,似乎是敲开我们的感官大门并硬闯进来的。”
我见过很多家长,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家长是一位幼儿园的园长。她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小孩子出生后不久,她就在门上贴个“门”字,在瓶子上贴上“瓶子”……不断地把孩子抱过去给孩子读,不断地这样做。孩子4岁多的时候,就已经拿着书本开始阅读了,而且加减法都会。她自认为她的孩子非常非常聪明,因为她的孩子掌握了很多东西,尤其在阅读方面。接受蒙特梭利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她不太同意蒙特梭利教育的某些观点。她认为用外界事物不断地刺激孩子,使这些事物留在孩子的大脑中产生某种印象,这就是智力状态。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感觉来自于内部。也就是说儿童不是一个空瓶子,不需要我们往这个瓶子里灌东西(我们一般认为灌在瓶子里的东西就是他的智力)。
这位家长说:“我那种方法也能使我的孩子达到一定的智力状态。”我说:“可能,但有本质的差别。”因为儿童特别奇怪,当你不断地刺激他这方面的时候,他可能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方面的知识,那么掌握的状态如何呢?第二周她把她的孩子带来了。她的孩子坐在那儿写字的时候,我在旁边观察。我告诉她:“你的孩子的心智发展落后了。”她问:“怎么落后了?”我说:“你孩子现在的心智状态只有2岁。”我说的智力跟她说的不一样,她指的是从外界掌握的东西。我说:“这种状态不正常。我把我们幼儿院5岁的孩子带来你看看。”她的孩子在心智上很弱,像个婴儿,他看上去不自信、不坚强、不果断,好像什么东西只要外界不反应,他就不能确定,他不会洞察,不会深入思考。他不能综合地将所学的东西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加以应用,一开口就是知识,但他的知识同生活无关。
这个例子给了我一个提示,这个提示就是: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
实际上技能不重要。6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蒙特梭利在两本书中都说:“儿童所有的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她用的是爱德华?赛贡(1774~1858)的一句话,那句话说:“把儿童从感觉训练引向概念。”蒙特梭利说:“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初不是源于感觉。”
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感觉。比如大家听讲座,印象*深的一定是你们自己有所体会的那部分内容。你只能听见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必定是你的感觉*深的那部分,必定跟你的经历和心理状态相契合。
关于儿童的感觉,我举一个例子。我的儿子1岁多的时候还不太会说话。当时我心里有点儿着急,我想他是不是有点儿迟钝?急得我都要到医院去给他看舌头了。我家有个教棒,我就拿着这个教棒,给他指灯。我说:“这是灯,灯,灯!”指完以后我又指着书说:“这是书,书,书!”我天天抱着他,给他指这指那,家里都指遍了,每天重复。但孩子依然“木木呆呆”的,什么表情都没有。我想:“怎么回事儿,这个方法怎么一点儿都不起作用呢?”他的听觉很好,有时候会说:“啊,啊,啊!”
这说明他嗓子没什么问题,我弄了一块干净毛巾,将他的舌头拽出来,看看舌下有没有粘连。没有,就证明舌头也没问题。
但儿子就是不说话。当他2岁零1个月的,他跑出去玩,外面停着一辆卡车,他要上卡车,我就把他带上去。那时候正好是夏天。宁夏夏天的傍晚,天空的蓝色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湛蓝湛蓝的,非常的广阔和深远。那种感觉会终生留在你的记忆里。我的孩子就扒在车栏杆上,仰视着天空。他看了很久,我不知道天上有什么东西吸引他。我说:“天!”我孩子就说:“颠(diān)。”他*个会说的字竟然是“天”。他那个大舌头一个劲儿说:“颠,颠,颠。”当时我很震惊。过了一会儿他就不断地指着天说:“天,天,天。”从那一刻起,他见着人就拉人的手说:“天,天。”一连说了3天。后来我指着脚下踩着的地说:“地,地!”孩子说:“地!”这是第二个词。我当时想,应该再给他说一个天和地中间的东西。我说:“树,树!”他不说,他坚决不说“树”。我说:“人,人。”他大概对人有了感觉,说:“人,人。”他掌握的头3个概念:天、地、人。在这以前,实际上我不断地给他指着“灯”和“书”,我孩子小时候*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站在书架那儿,把书一本一本往地下扒拉。扒拉下好大一堆后就在那儿玩一会儿,然后撒一泡尿,尿一撒完就走了。每天都这样,以至于我们家的书已经被扒拉得很乱了,我没办法就弄了个柜门把它封住。在这个过程中,他如此的接近书,不断地摸书,但是我给他指着书说“书”时,他却不说。这恰恰说明他没有观察到书,他对书没有感觉。而他观察天时,天触动了他,他对天有感觉了,恰恰这个时候我把这个词语教给了他。
词语捕捉住了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明晰的属他的对象。蒙特梭利说,这个东西就叫“智力”。智力就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智力就是这一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种感觉上升,都和其中的经验和体验连在一起,儿童天生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个过程每个人也不一样。
现在我们明白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你知道儿童的感觉需要多少时间吗?再说,你让儿童注意一朵花,他却可能注意花上面的一个斑点。我敢说这种“教”恐怕会把孩子教糊涂的,你的语词不知道把什么概念化了,你的语词对孩子、对你,都不知道表达了什么。这样的孩子上了学,头脑不清,思维能力弱。长大了,也比较糊涂,而且互相之间——像北大的教授金克木说的那样“谁也不理解谁”。
我现在讲的一系列话,都是从我嘴里吐出来的语言,全部都是概念,没有一句不是概念。我的整个语言是用概念组合起来的。但是如果我们给儿童这样讲,儿童根本不可能知道。儿童依据什么来理解呢?儿童依据感觉。感觉包括哪些?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孩子们通过这些感觉来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然后再进行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结,其实不难发现,儿童整个6岁前好像都在做这件事。
所有的孩子一生下来都会用口来认识世界,然后用手摸。他是“口聪手明”。这个现象恰恰说明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传递给他的东西,而是充满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儿童内在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帮助他认识世界,这种特殊的能力就叫“敏感期”。儿童整个的生命状态是由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组成的。
比如说刚生下来的孩子的敏感期完全在口腔,他的口腔是*敏感的,他的整个精力好像都集中在吃上,实际上儿童在1岁以前完全是用口来认识世界的。不管什么东西他都往嘴里放。
很多人认为儿童不断用手往口里放东西这个行为是没有意义的,或是不知饥饱的表现。小孩子刚生下来,开始时如果他能够偶尔把手伸进嘴里,他第二次还会这么做,第三次、第四次……你就会发现他的手往嘴里伸的这个动作又快又准确。你看很多小孩子睡觉的时候都是这样——把手攥得紧紧的。他这个时候还没有经验。经验还没有告诉他手能放到嘴里,他控制不了手。但是一旦他把手放到嘴里,有了*次的体验以后,他会不断地把手往嘴里放。这种不断的动作让他产生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反复进行就能产生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产生了智力。皮亚杰(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1896~1980)称之为“智力的萌芽”。
实际上儿童在1岁以前,对世界上所有的,能够抓到而且能够往嘴里放的,他都会往嘴里放。比如说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孩子拿着她的洗脸毛巾放到嘴里,正好另一只手又拿了一把梳子——很硬的东西。这个小孩就不断地用嘴咬咬毛巾,又咬咬梳子。不断反复进行,来回交替。朋友觉得很奇怪,就问我。实际上我们知道儿童已经对“硬”跟“软”有感觉了,他用嘴已经感觉到了。但是遗憾的是他的父母并不知道,没有把“硬”跟“软”这两个词汇同孩子已经建立的感觉配上对,有幸的是他们没有把毛巾和梳子拿开。
我觉得儿童整个发展的遗憾可能就在这儿。一方面就是他在感觉的时候,我们破坏了他的感觉;另一方面就是当儿童感觉到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上对。配对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前不久我看了《早期教育和天才》(木村久一,日本心理学家、教育家,1883~1977)。它着重写了20世纪德国乡村牧师卡尔?威特是如何用他的教育思想教育他的孩子威特的。作者阐述了一个观念:“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地入迷。”这个兴趣不是培养的,而是天生就有的。我们从所有的幼儿身上都能看到。根据我的认识,他这个方法跟蒙特梭利教育方法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他举了一个例子说,当这个孩子把你的手抓住往他嘴里塞,并且用他的嘴吮吸你的手指时,你必须用和缓清晰的语调重复说“手指”。实际上这个教育跟我们刚才说的一样,当孩子把一个东西放进嘴里感觉硬跟软的时候,大人应该同时把概念放进去。这种对手指的兴趣,就是天才的特征,理解并保护这种特征,一直到他长大,这个人就能成为天才。0
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所以不能够这样对待孩子。相反,我们常常做的事情是:
当孩子没有感觉的时候,我们不断地强制孩子,教给孩子东西,有的人话还特别多;当孩子处于某种感觉中的时候,我们不但看不到机会,反而打扰他,把他的感觉破坏掉。这样,儿童内在的观察和感觉,就在这种强制过程中丧失殆尽。
第三章创造力来自哪里
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人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个性的培养过程。但我们往往把个性理解错了,以为调皮捣蛋、胡思乱想的人才富有个性。其实,有个性的人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思维状态是独特的。秘密在于,事实上每个生命生来就是独特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在被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被泯灭了。
有,我对我的孩子说:“生命的高贵就在于你的生命跟任何其他生命都不一样,对世界万物的感知也跟别人不一样。”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就像我曾说的,我们把精子跟卵子放到一起,装进盒子,再找来机器,把盒子放到里头,保个温什么的,“腾腾腾”一开门,“啪啪啪”小孩子都跳出来,然后我们一人抱一个回家养。你说这生命还有意思吗?没有任何的意义。恰恰相反,所谓一个人的状态好,就在于他对世界的感知非常独特,和别人的不一样。就像我刚才所说,一个蒙特梭利教师成功的*步就是当她拿出一样教具,这个班里只有一两个孩子对它感兴趣,而不是全班孩子都扑上去,那你教育的*步就达到了!
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是培养儿童都对一个东西感兴趣。画画全班都画,数数字集体来数……人们有很多必须共有的东西,比如知识、道德,这是有理由的。但共同的东西不能用共同的时间教,即使能用,那也是小学及以后的事,那时儿童的精神胚胎有个变化,能把感觉点转向招引去的注意点,这个能力年龄越大就越强,但儿童在小学时差别还比较大,必须要把握好,在没有差别的教学中保护差别。
我们的教育一不小心就在抹杀个性。实际上在心理学界有一个
【网 正版书籍】爱和自由(珍藏版) 幼儿教育的革命性著作 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活动 ”深受大众喜爱的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网 正版书籍】爱和自由(珍藏版) 幼儿教育的革命性著作 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活动 ”深受大众喜爱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