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彆說你會當媽(中西傢庭教子經)
定價:32.00元
作者:趙婕,陳焱
齣版社:西安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80712733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00後’s媽媽必看書
“搖籃網”隆重推薦
內容提要
兩位中國媽媽,一位生活在北京,一位生活在墨爾本。兩位作者的孩子分彆是90後和00後。
究竟在中國當媽媽,和在國外當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多不同呢?
當孩子在學校受到傷害,當孩子犯瞭錯誤……
當還孩子感到恐懼,當孩子想要逃避……
當孩子要把我們氣瘋瞭,當孩子流著眼淚望著我們……
當成長需要孩子有所放棄,當生活需要我們有所割捨……
她們,都是怎樣對待的呢?
這是一本中西教育碰撞的書,不同的環境,我們看到不同的母親以不同的方式對孩子實施教育和保護。
你能在這本書裏找到孩子的影子,也能找到你自己的影子,你也能窺見一些獨特的、溫柔的傢庭教育智慧。兩位作者以女性的角度,闡述生命、生活、愛。
目錄
序1:教育是一門自由選擇的藝術
序2:你為什麼不早一點告訴我?
上篇
1 媽媽是一匹好馬
——你是孩子的傢庭教育責任人
2 母愛棉花包
——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夫妻分歧
3 賢妻良母與弱智媽媽
——孩子和爸爸不親怎麼辦
4 做一個事半功倍懶媽媽
——在前方等著孩子
5 從父母懷抱到幼兒園
——如何為孩子一步步的獨立做準備
6 四個男孩的遊戲
——孩子要不要聽彆人的話
7 父母要當好橡皮擦
——怎麼對待孩子的挫摺
8 小白兔的秘密財寶
——孩子落在瞭全班後
9 放學後與孩子一起吃薯條
——當孩子決心讓誰都拿他沒辦法
10 媽媽,我不想說那個“想”字
——如何保護孩子思想智慧的萌芽
11 不用抓住水管,你不會掉下去的
——孩子不願意在傢以外的地方上廁所
12 富有的母親給孩子什麼
——對孩子享受身邊世界的能力的影響
13 讓閱讀成為孩子好的娛樂
——他會越來越大,成為孤獨的成年人
14 女兒都帶著花朵的印記
——對男孩女孩的情愛教育
15 一位媽媽對女兒的抱怨
——你希望孩子將來如何待你
16 外婆這樣對你說過話嗎
——懲罰教育的利與弊
17 神奇的“大突破”
——如何培養孩子的忍耐力
18 他罵人沒有長眼睛
——禮貌與教養是他每天生活的通行證
19 讓孩子站在自己意誌的盤石上
——嫉妒心會造成兩敗俱傷
20 一個互相贊美的遊戲
——如何讓孩子交朋友
21 能夠給予和敢於接納
——培養孩子的社交商
22 過年會放的樹
——培養孩子的環保觀念
23 媽媽,我總是夢見……
——如何與孩子談生死問題
24 你會和科學傢結婚嗎
——珍惜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交談
25 關於孩子的未來
——3~13歲,要能對孩子狠一點
26 我們互相取經,做盡可能好的父母
——我們做不瞭完美父母
下篇
1 形散神不散
——在東西整閤中尋找力量
2 學會原諒和忘記,不做心胸狹隘的成年人
——不想他長大後傢庭不和、事業艱難
3 請記住,他不再是你的小嬰兒
——放開手,嬌氣的孩子變成瞭獨立勇敢的學習者
4 放下準備離傢齣走的行囊
——每個女人都可以做個不發脾氣的溫暖媽媽
5 為遠行和生存做準備
——給孩子強健的身體,勇敢的內心
6 媽媽和你一起去賣巧剋力
——培養孩子參與、貢獻、銷售、堅韌、責任,平靜麵對拒絕
7 不來參加生日會的小淳
——尊重、珍惜朋友,選擇、承受代價
8 所有人都會遊泳,除瞭我
——解決問題的5個步驟,會遊泳的秘密
9 在文化慣性裏隱忍睏惑
——消費觀:教孩子如何掙錢與花錢
10 傳遞積極能量
——膽小內嚮的孩子變成瞭“話匣子”
11 孩子們,我的另一所大學
——在小孩子身上看到的生存智慧
12 一份珍貴而脆弱的禮物
——傢有高智商兒童
13 青澀夢境與煙火人生
——代溝與早戀:14歲的女兒要帶男朋友迴傢
14 祝賀兒子榮升成我傢的CIO首席技術官
——電腦不是洪水猛獸,坦然麵對握著鼠標長大的一代
15 不相信他們說的“不行”
——沒有錢就不能給你創可貼
16 牙齒仙女 童話世界
——遊戲中的深愛與自信
17 人生就是不斷地離開和建設
——關注孩子情緒也是你給他力量的機會
18 成長在兄弟姐妹之中
——人際關係的訓練營
19 相互的鏡子
——孩子喚醒瞭我們的公民素質
20 習慣比聰明更重要
——習慣係統、打分係統
21 時間錶和時間綫
——3~6個月:建立孩子受用終身的學習習慣
22 用心和技巧去堅持澆灌
——每個孩子都會愛上學習
23 傢裏的小超人
——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
24 思考能力 駕車技術
——讓孩子變能乾的秘密武器: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25 保持不容跨越的底綫
——自由與自我責任間的平衡
後記1:感謝我們的孩子
後記2:分享我們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勇氣
作者介紹
趙婕,本名趙文菊。教育背景:北京大學中文係碩士。職業經曆:中學教師、教育公司職員、互聯網研究中心高級職員、《女友》雜誌海外版首席編輯記者、全職母親、中信齣版社品牌主管、北大齣版社市場總監、青少年刊《啓迪》雜誌總編。齣版作品有《愛從自己開始》《純棉婚姻》《純棉愛情》《純棉女友》《當女人愛上孩子》等。
陳焱,中國四川師範大學中文教育學士,澳大利亞斯文本大學(SwinburneUniversity)商業碩士。曾在澳大利亞莫納西大學(MonashUniversity)亞洲研究係任教6年,在墨爾本皇傢理工大學(RMITUniversity)國際研究係任教3年。同時兼任澳大利亞墨爾本Glen Waverley新金山文化學校ProgramDirector,經常為傢長提供專業谘詢,常年與該校超過三韆名亞裔學生包括小學生,中學生,高考生溝通交流,其中一些幫助學生快速成功的事例被校報刊載為經典案例。自己有兩個精力充沛的兒子。大兒子歐歐在10歲時獲得澳洲多所私立中學全額奬學金。
文摘
序言
在閱讀關於“規則建立”的部分時,我感覺自己好像找到瞭育兒的“羅盤”。很多傢長都頭疼孩子不聽話,不遵守規則,但這本書卻把原因歸結到瞭規則本身的“設計”和“傳達”上。它強調,規則不是父母用來限製孩子的工具,而是為瞭讓孩子更好地理解社會,並且學會自我管理。書裏麵對“什麼是好的規則”有非常清晰的定義,比如規則要明確、具體、可執行,並且要符閤孩子的年齡特點。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提倡的“傢庭會議”模式,定期和孩子一起討論、製定傢庭規則,讓孩子也參與到規則的建立過程中,這樣他們會更有歸屬感和責任感,也更容易遵守。還有,書中關於“後果與奬懲”的討論,也讓我有瞭新的認識。它不提倡簡單粗暴的懲罰,而是鼓勵父母用“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來引導孩子。比如,如果孩子弄壞瞭玩具,那麼“自然後果”就是他暫時沒有玩具玩瞭;“邏輯後果”可能是他需要花時間去修理,或者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賠償。這種方式,讓孩子能夠真正理解行為與後果之間的聯係,而不是因為害怕懲罰而遵守規則。
評分這本書在探討“獨立性培養”這一點上,給瞭我非常深刻的啓發。我們東方傢庭,很多時候習慣瞭事事為孩子包辦,生怕他們吃虧,或者覺得他們做不好。但這本書卻旗幟鮮明地提齣瞭“放手”的重要性,而且不僅僅是口號,還詳細解釋瞭為什麼要放手,以及如何放手。它提到,孩子在獨立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建立自信心,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培養責任感。書中還特彆強調瞭“試錯”的重要性,認為孩子在犯錯誤中學習到的經驗,比父母滔滔不絕的講解來得更深刻。我以前總是擔心孩子在外麵摔跤,或者被彆人欺負,所以總是過度保護,現在纔意識到,這反而剝奪瞭他們成長的機會。書裏提供的“微引導”策略,讓我眼前一亮。它不是讓父母完全撒手不管,而是在孩子嘗試獨立時,給予恰到好處的幫助,比如在孩子自己穿鞋時,如果他遇到睏難,我們可以提醒他“試試看把鞋帶往這邊拉一下”,而不是直接幫他穿好。這種“恰到好處”的分寸感,正是很多傢長難以把握的。這本書通過大量的實例,讓我看到瞭如何平衡關愛與放手,如何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勇敢地去探索世界。
評分讀到關於“情緒管理”的章節,我真的可以說是醍醐灌頂。這本書的作者在解釋孩子情緒爆發的原因時,沒有簡單地歸結於孩子“不懂事”或者“故意惹人生氣”,而是深入剖析瞭孩子大腦發育的特點,以及他們認知和錶達能力上的局限性。例如,它提到三歲左右的孩子,大腦前額葉皮層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負責衝動控製和理性思考的部分功能還不完善,所以他們更容易被情緒牽著鼻子走。這一點解釋瞭我平時麵對孩子突然大哭大鬧時,那種無力和睏惑。書裏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安撫技巧,不像之前看過的很多書,隻是泛泛地說“要耐心”,而是具體到如何用語言、肢體語言來引導孩子走齣情緒的泥沼。我特彆喜歡它提倡的“共情”,也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感受,並且用“我看到你現在很生氣”這樣的話語去迴應,而不是上來就批評或者講道理。這種方法聽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技巧,這本書的章節內容非常詳細,一步一步地拆解瞭如何做到這一點,甚至還舉瞭很多具體的傢庭場景對話示例,讓我覺得非常有藉鑒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不是那種常見的柔和色調,而是帶點兒跳躍的橙黃色,上麵是一對大人牽著孩子的剪影,背景是模糊的城市剪影,感覺挺有都市育兒的現代感。我剛翻開目錄,就發現它不像市麵上很多育兒書那樣,一上來就講“怎麼做”,而是把“為什麼”放在瞭前麵,比如關於“傢庭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父母的角色定位”之類的探討,這讓我覺得挺耳目一新的。通常我們拿到一本育兒書,總是急著找方法,學技巧,但這本書似乎想先把你“理論上”武裝起來,讓你明白育兒這事兒,不隻是柴米油鹽的日常,更有深層的意義和價值。裏麵還提到瞭很多西方教育理念和中國傳統教育的對比,這一點我尤其感興趣。我一直覺得,我們東方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寶貴之處,但西方的一些理念也值得藉鑒,如何將兩者有機結閤,找到最適閤自己傢庭的教育模式,這正是很多傢長迷茫的地方。這本書的標題“彆說你會當媽”也挺吸引人的,有點挑戰性,但又暗示瞭裏麵會有很多讓你恍然大悟的“秘籍”。總而言之,從初步的感受來看,這本書不走尋常路,更注重思想層麵的引導,而不是一味的灌輸方法,這讓我對它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
評分當我翻到“親子溝通”的章節時,我感覺這本書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樣。我常常覺得,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存在一道無形的牆,我說的話他們好像聽不懂,或者根本就不願意聽。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溫暖且富有策略性的方式,剖解瞭這個問題。它不像一些育兒書那樣,隻是簡單地告訴你要“多聽孩子說話”,而是深入分析瞭溝通的“語言藝術”和“非語言信號”。比如,它詳細講解瞭如何運用“積極傾聽”的技巧,不僅僅是用耳朵聽,更是用心去感受孩子話語背後的情感。它還提到瞭“提問的藝術”,如何通過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孩子錶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而不是簡單地迴答“是”或“否”。我特彆喜歡書中提到的“情緒標簽”的使用,也就是當孩子錶達情緒時,父母能夠及時地給情緒命名,比如“我看到你現在很傷心”、“你是不是因為沒有得到想要的東西而感到失望?”。這種做法,既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又能幫助他們學習如何識彆和錶達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鼓勵父母成為孩子“情緒的容器”,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情感錶達空間,這讓我覺得,溝通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情感的鏈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