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气料理分分钟一学就会(一本书满足全家人的营养需求!)
定价:29.8元
售价:14.6元,便宜15.2元,折扣48
作者:杨桃美食编辑部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537528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对于时间紧张的人来说,下厨做饭似乎是件很的事。其实,只要抓住诀窍,哪怕是稍短的时间,也可以变幻出一盘美味来。本书精选的食谱,每一道都是简单又好吃的家常菜,让你能分分钟看懂并学会。只要按照书中的步骤和小叮咛自己DIY,你会发现做菜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更多精彩生活好书请点击这里:
href='#' target='_blank'>川湘菜客家菜一本就够(近200 道特色川湘菜、客家菜,就是这个味儿!)
href='#' target='_blank'>糖尿病人餐谱一本就够(你的一日三餐专属菜单,热量控制巧搭配,饮食调理好,血糖听话不跳高!
href='#' target='_blank'>经典家常粤菜一本就够(在家也能烹制的粤式美食)
href='#' target='_blank'>女性养生药膳食谱263例(爱上药膳,养生、养颜又养心!)
href='#' target='_blank'>
内容提要
书中收录了200多款简单的料理,即有快炒菜、蒸煮菜,又有凉拌菜、面饭粥及汤品。而且制作简单,让你在3分钟内就能学会,用不了多长时间,一盘盘美味就可以上桌了!
目录
作者介绍
杨桃美食一直华人健康饮食的风潮,将人们毫不在意的“泡面”“酱料”“电锅饭”“家常菜”“豆腐”等日常饮食题材不断推陈出新,打造出人意料的美食,为世界各地的华人奉献饕餮盛宴。
文摘
古早肉臊
材料
猪绞肉 300克
紫洋葱头 3个
大蒜 5瓣
红辣椒 1个
葱 1根
调料
冰糖 1大匙
酱油 2小匙
鸡精 1小匙
香油 1小匙
盐 适量
白胡椒粉 适量
做法
1将紫洋葱头、大蒜、红辣椒和葱分别洗净沥干,切成碎末备用。
2热锅,加入少许油(材料外)烧热,放入猪绞肉以中火先爆香。
3然后加入紫洋葱头、大蒜、红辣椒和葱翻炒均匀,再加入所有调料以小火翻炒至汤汁略收即可。
美味关键
炒肉臊时,适时加入一些冰糖翻炒,可以增加肉臊的外观色泽度,味道也更丰富。
蒜苗炒五花肉
材料
五花肉300克、蒜苗100克、红辣椒 1/2个
调料
盐1小匙、米酒1小匙
做法
1将五花肉洗净,放入滚水锅内,以小火煮15分钟至熟后捞出,于表面抹上3/4小匙的盐,晾凉后切成0.4厘米厚的片状;将蒜苗、红辣椒洗净后,切片备用。
2取锅烧热后转小火,放入腌好的五花肉炒至出油(若油多可铲出一些)。
3将五花肉炒到表面略呈黄色,放入蒜苗片、红辣椒片,以及剩余的1/4小匙盐与米酒,以小火再炒1分钟即可。
酸菜炒肉丝
材料
酸菜300克、猪肉丝100克、姜20克、红辣椒 2个
调料
酱油2大匙、细砂糖2大匙
做法
1酸菜洗净、切丝;姜及红辣椒洗净切丝,备用。
2热一锅,加入少许油(材料外),以小火爆香红辣椒丝及姜丝,加入猪肉丝炒至肉丝变白、松散,接着加入酱油,以小火炒至酱油收干。
3然后于锅中加入酸菜丝及细砂糖,以中火翻炒约3分钟至水分完全收干即可。
青甜椒炒肉丝
材料
青甜椒100克、里脊肉150克、红辣椒10克、大蒜10克
调料
盐1/2小匙、细砂糖1/2小匙、米酒1大匙、白胡椒粉少许
腌料
酱油、淀粉、米酒、香油各少许
做法
1青甜椒、里脊肉、红辣椒都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片;里脊肉丝以腌料腌10分钟。
2锅烧热,放入2大匙油(材料外),趁冷油时放入里脊肉丝炒至变白,再放入蒜片和红辣椒丝炒至香气散出,然后加入所有调料炒匀,后放入青甜椒丝炒至微软即可。
腊肠炒蒜苗
材料
肠120克、蒜苗片30克、蒜末10克、红辣椒片 10克
调料
酱油1大匙、米酒1大匙、细砂糖1小匙
做法
1腊肠放入蒸锅中以大火蒸约5分钟,取出后切斜片状。
2热一炒锅,加入少许油(材料外),放入蒜苗片、蒜末、红辣椒片炒香,接着放入腊肠片与所有调料炒匀即可。
美味关键
腊肠先蒸过可以帮助定型,比较好切片,而且熟的腊肠与其他材料炒匀即可起锅。
杏鲍菇炒肉酱
材料
杏鲍菇 200克
猪绞肉 200克
洋葱 1/2个
葱(切末) 1根
调料
盐 少许
白胡椒粉 少许
酱油 1大匙
细砂糖 1小匙
香油 少许
水 适量
做法
1杏鲍菇洗净、切小丁;洋葱洗净切碎,备用。
2取炒锅,加入1大匙油(材料外)烧热,放入猪绞肉与杏鲍菇丁,以中火先炒香,再加入洋葱碎,以中火翻炒匀。
3然后于锅中加入所有调料,烩炒至所有材料入味,且汤汁略收干,后再加入葱花即可。
美味关键
杏鲍菇较厚,本身不容易入味,所以在做这道料理时,要将杏鲍菇切成丁状。而绞肉易熟,一起烹调时才容易入味,口感也较好。
菜脯炒肉
材料
猪后腿肉150克、菜脯40克、大蒜5瓣、葱1根、红辣椒10克
调料
酱油1大匙、细砂糖1小匙、米酒1大匙
做法
1猪后腿肉洗净切成厚片;菜脯洗净切条,备用。
2大蒜洗净切片;葱洗净切段;红辣椒洗净切斜片,备用。
3锅烧热,加入少许油(材料外),放入蒜片、葱段、红辣椒片炒香。
4再加入猪后腿肉片和菜脯条炒香,后再加入所有调料拌炒均匀即可。
腊肠炒小黄瓜
材料
腊肠5根、小黄瓜3根、大蒜(切片)3瓣、红辣椒(切片)1个、上海青(切段)1棵、水50毫升
调料
鸡精1小匙、香油1小匙、盐少许、黑胡椒粉少许
做法
1腊肠洗净切片状,小黄瓜切片,备用。
2取锅,加入少许油(材料外)烧热,放入小黄瓜片、蒜片、红辣椒片、上海青段、腊肠片和少许水翻炒均匀。
3然后于锅中加入所有的调料快炒后,盖上锅盖焖至汤汁略收且小黄瓜熟软即可。
美味关键
小黄瓜爆炒时无法完全入味,所以可以加些水后盖上锅盖略焖煮,这样小黄瓜较容易入味。
豆干炒肉丝
材料
猪肉丝 150克
豆干 6片
红辣椒 1/2个
葱 1根
蒜末 少许
调料
水 30毫升
酱油 1小匙
细砂糖 1/4小匙
米酒 1小匙
盐 1/4小匙
酱油 1小匙
淀粉 1/2小匙
米酒 1/2小匙
细砂糖 少许
做法
1将猪肉丝加入调料B中拌匀,静置10分钟;豆干和红辣椒洗净切片;葱洗净切段,备用。
2取锅烧热后,放入1大匙油(材料外),放入腌好的猪肉丝,以大火炒至肉色变白后盛出。
3然后于锅中放入豆干片,以小火炒至表面香脆,再放入蒜末、红辣椒片、葱段、肉丝及所有调料A,转大火快炒1分钟即可。
序言
你觉得下厨很难吗?本书精选的食谱,每一道都是简单又好吃的家常菜,让你能分分钟看懂并学会。只要按照书中的步
骤和小叮咛自己DIY,你会发现做菜没有想象中的困难。如果你对自己的厨艺缺乏信心,本书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不需要多复杂的刀工、技法,你会发现很多家常菜,越简单越好吃,让你也能轻松成为家里的大厨。
这本书的“人气料理”部分,说实话,感觉非常过时,像是从二十年前的菜谱集里直接搬出来的,缺乏与当代饮食潮流的接轨。我能理解经典菜的重要性,但“人气”意味着流行和新颖,可我翻了十几页,看到的尽是那些我小时候就吃腻了的家常菜,做法也极其传统,没有什么可以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例如,关于“网红”的空气炸锅食谱,它只是简单地把传统烤箱的温度和时间套用过来,完全没有考虑到空气炸锅特有的受热均匀性和脱水性,导致我做出来的炸物口感干硬。真正的“人气料理”应该体现出对健康烹饪趋势的理解,比如低碳水、无麸质或者融合亚洲不同菜系的创新,这本书里我完全看不到这些元素。它更像是一个“奶奶的菜谱合集”,虽然稳定可靠,但完全谈不上“人气”或者“新潮”,实用性也大打折扣,因为这些传统做法我随便上网搜一下都能找到几十个更详细的版本。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廉价感”十足。封面虽然色彩鲜艳,但纸张摸起来非常单薄,油墨味道在打开时还有一股刺鼻的化学品气味,这让我非常警惕它是否符合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标准。内页的纸张很容易被汤汁或油渍浸透和撕裂,我做菜时必须小心翼翼地把它架起来,生怕一不小心就毁了它,这与它“厨房必备”的定位完全背道而驰。一本经常需要被翻阅、甚至可能沾染到食材的书,理应采用易于擦拭、耐油耐水的覆膜纸张。此外,装订也比较松散,我翻到中间几页时,能明显感觉到书脊有快要脱胶的趋势,这表明它的耐用性非常差,恐怕用不了几次就会散架。对于一本实用品,耐用性是基础中的基础,这本书在这方面的投入似乎是极度吝啬的,让人感觉它更像是一次性消费品,而非可以长期依赖的烹饪工具书。
评分我对这本书抱有的期望是能找到一些真正“快手”又兼顾家人口味的日常菜谱,结果发现大部分所谓的“分分钟搞定”都是建立在拥有各种稀有调味料和预处理食材的基础上。比如,里面提到一个快手汤,需要用到某种我从来没在本地超市见过的小众香料,买回来光是找这种香料就花了我一下午时间,这哪里是“分分钟”,简直是“分天”的节奏。更让我气愤的是,对于一些基础的烹饪技巧,比如如何正确地给肉类去腥、如何炒出干香的蒜蓉,这本书完全没有涉及,直接跳到了步骤三、四,仿佛所有读者都是已经掌握了十年功力的大厨。对于一个想学习基础、建立信心的初学者来说,这种跳跃式的教学方法无疑是让人望而却步的。我更倾向于那些能把“为什么”和“怎么办”都解释清楚的书籍,而不是这种只告诉你“是什么”的指导手册。我感觉这本书的市场定位非常模糊,想吸引新手,却缺乏基础指导;想吸引老手,又没有足够创新和深度。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灾难性的,让我这个做饭新手看了就头大。首先,字体选择上就非常不友好,那种细小的宋体混杂着一些花里胡哨的手写体,在厨房这种光线不一定完美的环境下,根本看不清楚食材的用量和步骤的描述。而且,很多关键步骤的图片缺失或者模糊不清,比如揉面的力度、汤汁的浓稠度,这些用文字描述不清,靠图示才能理解的地方,结果图片质量低到让人怀疑人生。更别提那些所谓的“营养均衡”的标注了,完全是敷衍了事,我查阅了其他几本专业的营养学书籍,发现这本书里的很多搭配建议简直是南辕北辙,像是随便拼凑出来的,完全无法指导我如何科学地为一家人准备膳食。如果说食谱的成功率是衡量一本烹饪书好坏的黄金标准,那么这本书的成功率低到让我怀疑是不是作者本人都没做过几次。光是尝试了三道菜,就有两道因为步骤描述的歧义而彻底失败,浪费了食材不说,还打击了我下厨的热情。我真的很希望作者能注重用户体验,而不是只顾着堆砌那些华而不实的口号。
评分这本书在“满足全家营养需求”这一点上做得尤其令人失望,更像是一种营销噱头。我特地对比了其中一个家庭晚餐套餐的能量和宏量营养素分布,发现脂肪含量明显偏高,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严重不足,这对于倡导健康饮食的今天来说,是不可接受的。难道“全家营养”就是简单地把各种肉类堆砌在一起吗?很多菜谱的调味也过于依赖高盐分的酱油和鸡精,几乎看不到使用天然食材(如菌菇、蔬菜本身)来提鲜增味的技巧。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建议调整了盐量,结果味道寡淡得像白水,这说明原食谱的基底味道是建立在重盐重油的基础上的。一本好的营养食谱应该引导读者减少不必要的添加剂摄入,学会用天然食材构建风味层次,而不是把调味料当作救命稻草。对于有小孩或老人的家庭,这种不注意精细化营养配比的书籍,风险是比较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