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你要学会保护自己
定价:29.80元
作者:张春霞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5640925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保护自己,让自己远离危难,化险为夷……孩子具备这些*基本的生存本领吗?保护自己是孩子应该具备的*基本的生存本领,但却一直被家长忽视。这本书就是将家长拉回到*关键也是*基本的生存问题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障孩子的安全,才是*重要的。目前孩子的安全问题成了社会热点问题,备受关注,如何让孩子掌握自救知识是父母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内容提要
目前孩子的安全问题成了社会热点问题,备受关注,如何让孩子掌握自救知识是父母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契合了社会热点,适应市场需求。父母关心孩子的安全,也应该将安全自救知识传授给孩子。本书内容详细,涵盖了孩子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及避免方法。
目录
章:呵护孩子的小心灵,给孩子一份身心保护的“备忘本”
“身体是属于自己”,如何保护隐私部位
学会分辨对错和好坏
不要为坏人和陌生人保守秘密
相信身体的感觉拒绝恶意接触
不能碰触别人的隐私位置
孩子需要尊重,让孩子学会说“不”
必要的时候,要大声呼叫求救
时刻叮嘱,孩子出门要事事小心
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善意”
不能侵犯别人,也不能让别人侵犯自己
第二章:校园安全要时刻谨记,让孩子建立“自护网”
不轻易和陌生人有身体接触,避免性骚扰
在校遭遇“体罚”,要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
被同学欺负,首先向家长求助
不随意回复莫名其妙的手机短信
遇上校园欺凌,要让学校和家庭知晓
和同学打架,要坦诚并向老师求助
实验课上如何避免常见伤害
体育课中常见伤害的预防
休息时间里注意安全,避开安全隐患
运动赛场上的安全问题
不长时间戴耳机,因为有害听力
擦伤、切伤、刺伤该如何自救
脱臼、手指挫伤、撞伤的自救方法
运动时肌肉拉伤、抽筋,先按摩然后到医务室
轻松对付手泡、鼻血
感觉有中暑迹象,赶紧喝水后求救
第三章:给孩子坚定的意志,对抗网络上的不良“荼毒”
严词拒绝网友的吸毒诱惑
不在网络上泄露个人信息
论坛、微博上不乱发帖,要遵守规范
避免网路上的不良信息妙法
为自己制定时间表,不沉迷网络游戏
不沉迷,避免虚拟游戏的金钱
绝不通宵上网,避免网瘾致猝死
进入网吧,好先让父母家人知道
在网吧遇上火警,用湿毛巾捂鼻不能一窝蜂拥挤
网友会面要小心,不和网友进入静僻的地方
网购商品欺多,购物多“三思”可以防子
加强手部运动,谨防出现“鼠标手”
单次上网时间不超过两小时,避免“头昏头疼”
第四章:爸妈不能总在身旁,孩子要学会独立面对小困难!
不小心被小刀割伤了,首先要消炎消毒
不能湿着手触摸电器哦
看到“闪电”一样的高压标志,要远离
妈妈告诉你,为何火警时不能坐电梯
烫伤的时候,用冷水反复来冲洗
不能随便玩弄烟花
发现火灾发生,要及时拨打“119”
不能随便吃药,要依据爸妈和医生的指引
不小心滑倒了,及时冷热敷可以避免“青紫”
刺激油水溅入眼,快速用清水冲洗
被宠物咬伤出血,先用酒精消毒然后紧急求医
电热毯好舒服,但要懂得避免触电的好办法
被钉子刺到不能得过且过,尽快消毒避免破伤风
不小心鱼刺鲠喉,不能急于咽下鱼刺
吃东西噎住了,要急救按压小肚子
第五章:户外 “危险”时时有,孩子要懂得的自护法则
沙尘入眼请,要紧闭眼睛催眼泪不要用手揉
经常喝水降温避免户外活动防中暑
雷电交加的时候,尽量往低地走
运动前要先热身,避免拉伤
如果韧带关节扭伤,首先要马上停止活动
坐车的时候不能贪玩,千万不能把头伸出车窗
游泳的时候感觉抽筋了,立马揉揉肌肉
被毒虫叮咬,及时涂药油不要随便抓痒
不要随便凑热闹,避免人群哄踩踏伤
迷路不要慌,妈妈教你各种自救方式
独自出行的交通安全百宝箱
忽然遇上台风不要急,先找安全避免地
遇上森林火,要沿河逃生快报警
如果深陷泥潭,可用仰泳姿势脱险
在脆弱冰面会落水,可以伏在地上慢慢爬
第六章:教育孩子以小头脑机智对付生活安全隐患
乘坐交通工具使,财物藏好不外露避免车上有小偷
不能吃喝陌生人送的饮料食物,以防麻醉药
一个人在家,不给陌生人轻易开门
晚上睡觉前门窗要锁好,避免盗劫撬窗
不要向故意搭讪的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信息
天降“横财”不能贪,远离分子
外出时,谨记将包包护在胸前
避免夜间独自外出
遇上抢劫不强争,保护好自己再报警
骑自行车摔伤的话,要时间处理伤口
自行车落水,时间要弃车自救
坐车的时候遇上汽车着火,敲破车窗逃离
遇上地铁火警时,要沿安全通道逃生
第七章:教孩子写本“心理自救”日记本,扫清心理上的健康隐患
上课意识易溃散,要找原因和参与放松活动
和同学发生口角,可以以“坦诚”来治愈心情郁闷
懒惰拖拉是个坏习惯,制定计划可救治
要积极,避免陷入孤独症
想借就借,避免小偷小摸
转学不适,可以开朗攀谈交朋友
考试挫败,要善于调整心态
生活上多谅解,朋友同学才能和睦
考前压力大,自我缓解很重要
改掉认识危险,不能凡事靠别人
不要被意外吓怕自己,意外时时有
乐观能克服沮丧,别让心里蒙上阴影
远离“优柔寡断”的小妙招
转移注意力,避免自卑心日盛
作者介绍
张春霞,毕业于北京大学,学士学位,一直致力于对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的研究,曾出版过多部青少年教育类畅销图书,如《遇到危险怎么办》《妈妈送给青春期女儿的书》《培养真正的男子汉》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人性化,章节清晰,内容丰富,涵盖了儿童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安全问题。我尤其看重它在细节上的打磨,每一个案例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和改编,既有代表性,又不至于过于耸人听闻,能够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到重要的安全知识。书中关于“独立意识”的培养,让我耳目一新。它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要听话,而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力。比如,在面对一些不熟悉的请求时,教会孩子如何冷静地分析,而不是盲目地服从。这一点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非常有益。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写给孩子看的,更是写给家长的一本“操作指南”。它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沟通技巧,让家长能够有效地将安全意识传递给孩子,并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预防为主”的理念,它强调的是如何从源头上避免危险的发生,而不是等到危险来临时再去补救。这一点对于孩子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知识性、操作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对于任何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来说,都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评分我是一名普通的全职妈妈,每天的生活围绕着孩子转。之前总觉得孩子还小,对外界的危险没有概念,心里总有些莫名的担忧,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和孩子谈论这些话题,怕吓到他,又怕说得太轻描淡写。自从有了这本书,我感觉像是找到了救星。它给我的感觉特别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过来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来分享如何教育孩子保护自己。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复杂的术语,读起来顺畅又易懂。我最喜欢的是它里面有很多互动的小环节,鼓励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思考,一起讨论,让安全教育变得生动有趣,而不是枯燥乏味。比如,书中会提出一些假设情境,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分析,找出最好的应对方法。这不仅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内容,也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它让我明白,保护孩子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心理上的支持和安全感的建立。书中强调的“相信孩子”和“倾听孩子”的理念,也让我反思自己在日常沟通中是否存在不足。它教会我如何用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和孩子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都有家人作为最坚实的后盾。
评分我是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虽然我不是为人父母,但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不只是对年幼的孩子,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同样适用。书中对于“边界感”的探讨,以及如何有效沟通、拒绝不合理要求,这些都极具现实意义。它让我明白,所谓的“保护自己”,并不仅仅是防范人身危险,更包括了心理上的成熟和独立。书中的一些案例,比如关于网络欺凌、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等,让我反思自己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也曾经因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受到过伤害,或者错过了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积极和建设性的视角,它不是一味地强调恐惧和回避,而是鼓励我们去学习如何与世界更好地相处,如何保持内心的坚定和独立。它教会我们如何识别那些潜在的负面影响,并学会用智慧和勇气去应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安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仅仅局限于物理层面的安全,而是延伸到了情感、社交和心理等多个维度。它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未来成长道路上可能遇到的迷茫,让我更有底气和信心去迎接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那种柔和却又坚定的色彩搭配,加上孩子和家长互相依靠的剪影,瞬间就能抓住做父母的心。我女儿今年刚上小学,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年纪。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一种既不吓到她,又能让她明白道理的方式,来引导她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翻开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它不是那种生硬说教的科普读物,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去描绘各种潜在的危险,以及应对的方法。那些情境模拟太真实了,比如在游乐场遇到陌生人搭讪,或者独自在家时接到奇怪电话,这些都是生活中真实可能发生的,让我看了都觉得很有必要和孩子好好沟通。更重要的是,书中强调的不是恐惧,而是“智慧”和“勇敢”,教孩子如何识别危险信号,如何坚定地拒绝,如何寻求帮助,而不是一味地退缩。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说不”的章节,教会孩子有权利拒绝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即使对方是长辈或者熟悉的人,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尤为重要,很多时候孩子因为不好意思或者害怕惹长辈生气,反而容易陷入困境。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棒的沟通范本,让家长可以借此和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建立起信任,让孩子知道家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评分作为一个在教育行业工作多年的老师,我深知儿童安全教育的紧迫性和复杂性。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的书籍,但很多要么过于浅显,要么过于学术化,很难真正触及孩子的内心。直到我读了《孩子,你要学会保护自己》,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叙事方式,它摒弃了直接灌输知识的模式,而是巧妙地将安全教育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比如,它通过一个关于“秘密”的故事,让孩子理解哪些秘密可以分享,哪些秘密是绝对不能告诉陌生人的;它还用生动的比喻,解释身体的隐私部位,以及为什么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触碰。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界限感”的阐述,教会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有权决定谁可以触碰,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触碰。这一点对于预防性侵尤其关键。书中提供的许多小技巧,比如如何记住家庭住址和父母的联系方式,遇到危险如何大声呼救,都非常实用。而且,这本书不仅关注身体安全,还延伸到了网络安全和心理安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或者在社交媒体上暴露自己的隐私。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指导,让家长和孩子能够共同面对这些挑战。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引导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建立起坚固的安全防护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