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研究 | 作者 | 中国艺术学文库·艺术教育学文丛 |
| 定价 | 28.0元 | 出版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 ISBN | 9787505994720 | 出版日期 | 2015-03-01 |
| 字数 | 143千字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刘永明:男,江西永丰人,1971年4月生,汉族,中员,文学硕士,199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传统文化和公民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为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延安文艺学会、北京科学技术美学协会副会长。 主要科研成果:参加过《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传统节日》、《马克思主义艺术学原理》等课题,发表过《权利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艺术考级与国家艺术教育体系和社会文化资源》、《我国青少年对传统节日认知、参与情况的调研报告及对策研究》、《颠覆抑或——2004年中国文学经典“解毒”思潮回顾》等论文40多篇,合著《春润文心——邓文艺理论科学体系》(第二主编),专著有《左翼文艺运动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早期建设》等。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为作者艺术教育学和青少年摄影艺术教育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是立足于21世纪艺术教育的国家目标,探寻中国古代、近现代艺术教育和社会艺术教育思想资源,并结合摄影艺术教育这个具体领域,对21世纪“立人强国”为目标的新功利主义艺术教育思想与实践进行研究。主要的《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研究》一文在梳理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形态与思想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归纳了其主要思想内容、特点和局限性。该研究在相应论域较为少见。《20世纪中国艺术主题史研究——艺术教育学》一文对20世纪中国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出现,在我看来,不仅是一次学术的呈现,更是对我们当下教育环境的一次深刻反思。它以“中国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研究”为切入点,试图拨开重重迷雾,找寻一条属于中国的、真正适合我们孩子的艺术教育之路。我很好奇,书中所研究的“思想”是否包含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艺术教育上的独特实践和智慧?它是否会关注到,在基础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常常面临的边缘化、功利化等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之道?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展示那些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坚持以艺术滋养孩子心灵的先行者们的经验。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探讨,在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平衡传统艺术形式与新兴媒体在少儿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如何引导孩子既能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又能拥抱未来的无限可能。这本书的出版,相信会为推动中国少儿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中国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研究》,一股浓郁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但又并非冰冷枯燥。它以一种严谨又不失温度的方式,引导我进入了中国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的深邃世界。书中的论述,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古代的教育家们、近代的启蒙者们、以及当代的教育实践者们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少儿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进行的深入探讨。那些古老的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书中被巧妙地转化和解读,赋予了少儿艺术教育全新的生命力。它让我意识到,艺术教育并非仅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一种生命体验的引导,一种对美的感知和对世界多元理解的培养。书中提及的那些历史上的教育案例,虽然年代久远,但其蕴含的教育智慧至今仍闪耀着光芒,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想,这本书一定能帮助我们重新审视艺术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真正价值,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艺术家,更是为了塑造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评分一本名为《中国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研究》的书,光是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对艺术教育领域的好奇心。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教育学者,但作为一名对孩子成长和教育充满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认为艺术是塑造孩子心灵、激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十分期待,它是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中国少儿艺术教育的核心理念,那些隐藏在历史长河中的教育智慧,又将如何与当下儿童的成长需求相结合?我尤其好奇,书中所探讨的“思想研究”究竟会触及哪些层面?是侧重于宏观的哲学思辨,还是会深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它是否会梳理出一条清晰的中国少儿艺术教育发展脉络,让我们看到从古至今,我们的先辈们是如何看待和实践儿童艺术教育的?从《中国艺术学文库·艺术教育学文丛》这样的系列名称来看,这本书的学术深度和专业性应该有一定保障,但作为面向少儿艺术教育的研究,它又不能过于晦涩难懂。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理解为何在当下社会,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以及如何真正有效地将艺术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创造中成长,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有灵性的人。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标题《中国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研究》以及其所属的《中国艺术学文库·艺术教育学文丛》,无不散发出一种权威性和深度感。作为一名对艺术教育充满热情但又自知浅薄的读者,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知识领域的门。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思想”二字的解读。它是否仅仅停留在对前人理论的梳理和总结?还是会进一步挖掘和提炼出具有时代意义和中国特色的少儿艺术教育的“思想内核”?这本书能否帮助我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哲学观念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认知和实践?它是否会探讨,在快速变化的当代社会,我们又该如何构建一套既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又能接轨国际视野的少儿艺术教育理论体系?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对不同学派、不同理论的辨析与融合十分感兴趣,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批判性地吸收各种教育思想,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
评分从《中国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研究》这个书名,我联想到了许多关于艺术与教育的交织点。我对书中可能探讨的,艺术教育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全人格,培养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激发创新思维的议题充满了期待。在当今社会,许多家长都渴望孩子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而我更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本书是否会论证,艺术教育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它是否会梳理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最能与少儿的认知发展规律相契合?我又好奇,书中对于“思想研究”的界定,是否会触及到艺术教育的哲学基础、伦理价值,以及它在个体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宏观的视野,让我理解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最终帮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有温度、有创造力、有独立判断力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