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轻松的管理心理学
定价:22.00元
作者:王保蘅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639345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曾说过:“在现实管理之中,你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往往和心理学息息相关。一旦读懂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动因,就会让人倍感愉悦。”可见管理与心理学之间有着怎么密不可分的关系。本书所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经过众多管理大师多年总结而成的管理心理学圣经。
内容提要
目录
前言
章 是什么原因让的员工变得消极?——管理中的趣味心理学定律
1 . 卢维斯定律:为什么天才掌管的企业往往不能取得胜利?
2. 波特定律:什么是“用心的员工都记不住”的话?
3 . 定位效应:换一下座位,真的让人很纠结吗?
4. 德西效应:为什么说奖励太多反而适得其反?
5. 朝限效应:是什么原因让的员工变得消极?
6. 罗森塔尔效应:管理中正面反馈为什么要优于负面反馈?
第二章 为什么事必躬亲不是好?——管理当中的领导心理学
1. 胡佛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为什么不认错?
2. 领导摆着一副威严的面孔说明了什么?
3. 为什么说事必躬亲是管理者的大忌?
4. 为什么说凯撒是英雄而不是好领导?
5. 球王贝利竟然是管理高手,你信不信?
6. 拿破仑竟然也容易嫉妒人?
7. 在管理中,领导为什么对顺从自己的人“情有独钟”?
8. 为什么说管理中的宽容可以收获人心?
9. 管理中也存在天堂和?
第三章 为什么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总是原地打转?——管理中的沟通心理学
1. 为什么说“蜂舞”法则能给管理中的沟通带来启示?
2. 为什么说管理中循循善诱地说服是有效的沟通方式?
3. 为什么说麦哲伦是的沟通大师?
4. 为什么说形不成良性沟通的氛围,就是企业管理的大失误?
5. 语言亲和友善的沟通方式为什么能打动人心?
6. 换位思考是提升沟通效果的“催化剂”,有没有道理?
7. 奥普拉的脱口秀为什么受人欢迎?
8. 为什么沟通需要耐心,切莫操之过急?
9. 为什么过分自恋的人注定会失败?
第四章 牛津大学的博士生竟然被人辞退?——管理中的团队心理学
1.伊基塔人气与实力兼备,为什么会被老板打入“冷宫”?
2.兔子打败了狼,是狼变弱了还是兔子变强了?
3.为什么很多老板都不喜欢所谓的“才子”呢?
4.科学分工、团队制胜是管理团队心理学的核心
5.有的人各项能力都不突出,却是管理者眼中的“香饽饽”
6.天才却不如平凡者,天才究竟输在哪里?
7.是天堂还是,关键要看你怎么做
8.为什么一匹马会被一张驴皮给压死?
第五章 把上亿美元的奖金发给员工值不值?——管理中的奖惩心理学
1.食物能让鸽子起舞,奖励能让员工变成“加班狂”
2.用“性谎言”来激励员工的主动性
3.奖励过度就是惩罚,是真的吗?
4.为什么上千美元的奖金却抵不上一根充满赞赏的“胡萝卜”?
5.新官上任,要燃起哪三把火?
第六章 为什么老板往往会让工龄长的人做领导?——管理中的博弈心理学
1. 好朋友为什么会因为工作升迁而关系破裂?
2.管理上存在失误,就会在博弈中占据下风?
3. 为什么说汤姆彼得斯是管理中的博弈高手?
4. 有些老板在管理中为什么喜欢重用亲戚?
5. 为什么老板总希望每个员工都能独当一面?
6. 为什么说管理不善产生的影响是糟糕的?
7. “论资排辈”原来也是博弈论的产物?
8. 与管理博弈有关吗?
9. 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做“一头小猪”?
10. 给人一壶水终赢得一盆水是施舍还是博弈?
第七章 为什么凡事都和大家讨论的就不是好领导?——管理中的决策心理学
1. 青蛙被温水煮死真的是决策失误吗?
2. 知道世界上为什么只有一个比尔盖茨吗?
3. 美国小女孩众目睽睽下被刺杀,是路人的冷血吗?
4. 凡事都和员工商量到底算不算好领导?
5. 为什么说约翰伍登是美国历史上的篮球教练?
6. 管理者的“多项选择”真的很民主吗?
7. 心理学家没有农夫聪明,是真是假?
8. 为什么说英特尔公司是决策力强的公司?
9. 一个人有了两块“手表”就真的不知道准确时间了吗?
第八章 是谁辞退了梵高先生?——管理中的情绪心理学
1.老板真的一点都不喜欢“多嘴”的人吗?
2.杰克船长给你打下手,要还是不要?
3.为什么领导不喜欢“颓废美”?
4.为什么人们都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5.老板花钱请下属“听好话”怪不怪?
6.一个喜欢抱怨的人,为什么会被长期留用?
第九章 为什么统御千军的大将做生意会赔本?——管理中的服务心理学
1.明明是好意的“推却”,怎么会变成“不恭”的呢?
2.好心做服务,竟然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3.是不是每一个领导都“笑里藏刀”?
4.为什么说成功的老板都是“多米诺骨牌”的玩家?
5.竟然有老板抱怨职员“服务太好”?
6.为什么风风火火的军人,反倒能提供“舒心的服务”?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发现它在介绍领导力风格时,虽然列举了多种理论,比如情境领导理论、变革型领导等,但对于这些理论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文化中的适用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则显得语焉不详。书中对“授权”这一概念的阐述,也仅仅停留在其重要性层面,而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授权,如何设定清晰的职责界限,如何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支持体系,以及如何在授权后仍然能够对结果负责,这些实践层面的细节,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此外,书中在谈及员工培训与发展时,更多的是强调其必要性,却鲜有关于如何设计定制化的培训计划,如何评估培训效果,以及如何将培训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实际工作绩效的深入探讨。许多管理上的“软技能”,比如同理心、冲突管理、情商等,在书中都只是被提及,但缺乏具体的方法论来指导读者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加以培养和运用。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在处理组织行为学的某些方面时,似乎刻意回避了深入探讨一些核心的管理困境。虽然书中对激励理论进行了广泛的介绍,但对于如何在现实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针对不同员工的个体差异,设计出真正有效且可持续的激励方案,却着墨不多。例如,关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基础框架陈述,并未深入剖析如何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系统性地识别和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优先级排序和资源分配。同时,在讨论团队动力学时,书中更多的是对团队协作的好处进行了一般性阐述,对于如何识别和处理团队内部的冲突,如何化解因沟通不畅或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阻碍,以及如何建立高效的团队反馈机制,这些在实际管理中至关重要且充满挑战的议题,书中却显得有些蜻蜓点水,留下了不少悬念,并未提供足够具体的操作指南或案例分析来帮助读者应对。
评分对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构建,这本书的论述显得比较笼统。它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将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如何通过制度和流程来强化企业文化,以及如何通过领导者的示范作用来引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些关键的实践环节,书中并没有深入的探讨。例如,在讨论如何提升员工的归属感时,书中更多的是强调企业应该如何“关怀”员工,但对于如何通过实际的政策和措施,比如股权激励、职业发展通道、灵活的工作安排等,来让员工感受到被重视和被赋能,从而真正产生归属感,这些更具操作性的内容,则显得不够充实。同样,在面对员工的负面情绪或消极行为时,书中虽提及要“理解”和“引导”,但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采取具有建设性的纠正措施,以及如何平衡企业利益和员工权益,这些棘手的管理挑战,书中并未给出清晰的指导。
评分在探讨员工关系管理方面,这本书似乎侧重于理论框架的介绍,而较少触及实际操作中的细节。例如,书中提到了建立积极的工作氛围,但对于如何具体地、持续地去营造这样的氛围,如何处理员工之间的矛盾,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来传递信息和倾听反馈,以及如何识别和应对工作场所的潜在风险,比如职业倦怠或不公平待遇,这些都需要更具体、更可行的策略。书中在介绍团队建设时,更多的是强调团队合作的好处,但对于如何设计能够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的活动,如何建立信任和开放的沟通环境,以及如何促进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这些在实践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书中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操作性建议。
评分这本书对于组织变革的管理部分,并没有给出非常详尽的分析。虽然提到了变革的必要性以及阻力,但对于如何系统地规划变革过程,如何制定有效的沟通策略来争取员工的支持,以及如何管理变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抵触情绪和不确定性,这些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最具挑战的部分,书中并未提供足够的指导。例如,在引入新的管理系统或流程时,如何进行前期的评估,如何进行试点,如何逐步推行,以及如何应对员工对新事物的天然抗拒,这些关键的步骤和技巧,书中并未详细展开。此外,书中对绩效评估的讨论,更多地集中在评估的目的和一些常见的评估工具上,但对于如何设定公平、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如何进行有效的绩效反馈,以及如何将绩效评估的结果与薪酬、晋升等激励措施有机结合,从而真正驱动员工的行为和提升整体组织效能,这些更具实践意义的内容,则显得有些模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