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詞選 陳邇鼕 人民文學齣版社 9787020117093

蘇軾詩詞選 陳邇鼕 人民文學齣版社 978702011709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蘇軾
  • 宋詩
  • 宋詞
  • 古典詩詞
  • 文學
  • 中國文學
  • 人民文學齣版社
  • 陳邇鼕
  • 詩歌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學人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文學齣版社
ISBN:9787020117093
商品編碼:29976533813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 名:蘇軾詩詞選
作 者:
齣版社:
叢書名: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
齣版日期:201801
版  次:
頁  數:0
ISBN :9787020117093
定價:42 元 本店價:33.6 元
摺扣:【80】 節省:8.4 元
分類:  →  
貨號:1734446
圖書簡介 蘇軾學博纔高,極具靈心慧眼,對人生持超曠的態度,其詩詞縱意所如,觸處生春,多發妙理新意,是古今中外最喜愛的宋代詩人。本書精選東坡詩詞,加以精煉注釋,參酌采用舊注的成果,擇善而從,對舊注的錯誤也有所駁正。注釋文字活潑,並常結閤“談藝”,言簡意賅,時有新見,對讀者很有啓發。原版圖書齣版以來影響很大。
本書是“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之一。", 作者簡介 陳邇鼕(1913—1990),著名學者、詩人、古典文學評論傢,廣西桂林人。1949年聘為山西大學中文係教授,1954年調入人民文學齣版社。主要緻力於古籍整理,有《蘇軾詩選》、《蘇軾詞選》、《蘇東坡詩詞選》、《史記選注》、《韓愈詩選》及《宋詞縱談》、《它山室詩話》、《閑話三分》等。", 目   錄 蘇軾詩選
前言
再版告讀者

初發嘉州
江上看山
涪州得山鬍次子由韻
屈原塔
巫山
黃牛廟
荊州(選五首)
辛醜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彆於鄭州西門
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和子由《澠池懷舊》
次韻子由岐山下詩並序(選五首)
北亭
軒窗
荷葉


石鼓歌
留題延生觀後山上小堂
石鼻城
郿塢
題寶雞縣斯飛閣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歲晚三首並序
饋歲
彆歲
守歲
和子由踏青
和子由蠶市
和子由寒食
中隱堂詩並序(選二首)
……
戲子由
嘲子由
越州張中捨壽樂堂
雨中遊天竺靈感觀音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選三首)
和歐陽少師寄趙少師次韻
望海樓晚景五絕(選二首)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催試官考較戲作
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
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二首
六和寺衝師閘山溪為水軒
鴉種麥行
畫魚歌
吳中田婦嘆
鼕至日獨遊吉祥寺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
贈孫莘老(選三首)
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
聽賢師琴
法惠寺橫翠閣
正月二十一日病後,述古邀往城外尋春
飲湖上初晴後雨(選一首)
……
有美堂暴雨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陌上花三首並引
宿海會寺
初自徑山歸,述古召飲介亭,以病先起
書雙竹湛師房(選一首)
寶山新開徑
夜至永樂文長老院,文時臥病退院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金山寺與柳子玉飲,大醉,臥寶覺禪榻。夜
分方醒,書其壁
遊鶴林招隱二首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選二首)
無锡道中賦水車
……
和子由四首(選二首)
送春
首夏官捨即事
答陳述古(選一首)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選五首)
湖橋
橫湖
書軒
溪光亭
此君庵
寄題刁景純藏春塢
寄黎眉州
登常山絕頂廣麗亭
和晁同年九日見寄
彆東武流杯
留彆雩泉
留彆釋迦院牡丹呈趙倅
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
中途,雪復作
書韓幹《牧馬圖》
宿州次韻劉涇
次韻答邦直、子由(選二首)
韓幹馬十四匹
司馬君實獨樂園
……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百步洪二首並序
石炭並序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泗州僧伽塔
龜山
舟中夜起
大風留金山兩日
贈惠山僧惠錶
……
陳季常所蓄《硃陳村嫁娶圖》二首
安國寺尋春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
土人不知貴也
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
前東岡上歸二首
武昌銅劍歌並序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
餘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侄安節遠來,夜坐(選二首)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齣郊尋春,忽記去
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紅梅(選一首)
寒食雨二首
琴詩並序
正月三日點燈會客
六年正月二十日復齣東門,仍用前韻
南堂(選三首)
初鞦寄子由
東坡
和秦太虛梅花
海棠
上巳日與二三子攜酒齣遊,隨所見輒作數
句,明日集之為詩,故辭無倫次
彆黃州
過江夜行武昌山上,聞黃州鼓角
題西林壁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道者院池上作
虢國夫人夜遊圖
……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荔支嘆
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發而寢
新年(選三首)
遷居並序
縱筆
白鶴峰新居欲成,夜過西鄰翟秀纔(選一首)
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瞭不相知。至梧乃聞尚在藤也。旦夕當追及,作此詩示之
和陶止酒並序
糴米
被酒獨行,遍至子雲、威、徽、先覺四黎之捨(選二首)
倦夜
縱筆三首
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選一首)
庚辰歲正月十二日,天門鼕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嘗,遂以大醉(選一首)
汲江煎茶
澄邁驛通潮閣(選一首)
跋王進叔所藏畫(選二首)
徐熙杏花
趙昌芍藥
過嶺(選一首)
送彆 插圖和節選
滄海遺珠:唐宋傳奇的流光剪影 作者: 佚名 齣版社: 杏壇雅集書局 ISBN: 9787530009876 --- 本書簡介 《滄海遺珠:唐宋傳奇的流光剪影》並非一部詩詞鑒賞之作,而是一部深入唐宋時代社會肌理、文化風貌與士人精神世界的曆史與文學交織的“側影集”。它避開瞭那些被無數光芒籠罩的巨匠之作,轉而聚焦於那些在曆史長河中被稍稍遺漏、卻同樣光彩照人的“遺珠”——那些或豪邁、或婉約、或冷峻、或詼諧的唐宋中下層文人的創作,以及他們在大時代洪流中的生存智慧與情感掙紮。 本書的創作脈絡清晰,結構上分為“盛世之音的餘響”、“轉型期的彷徨與掙紮”、“市井煙火中的詩意棲居”三大闆塊,試圖構建一個立體、多維的唐宋文學生態圖景,而非僅僅停留在對“大宋氣象”的宏觀描摹。 第一部分:盛世之音的餘響——中晚唐的隱逸與抗爭 本捲將筆觸伸嚮瞭中晚唐,一個既有“大唐氣象”的遺存,又充滿藩鎮割據與宦官專權的復雜時期。我們不談李杜的巔峰,而是關注那些在權力夾縫中求存的文人。 一、被遺忘的“山水田園”:劉長卿之後 本書詳細考辨瞭中晚唐一批地域性詩人的創作傾嚮。例如,對晚唐詩人溫庭筠的詞風,本書采取瞭一種新的解讀角度——將其視為“精緻的頹廢美學”,分析其對女性心理的細膩捕捉,如何成為一種對外部世界失序的消極抵抗。我們深入探究瞭那些主要在江南地區活動、以描摹自然景物和鄉土風情為主的詩人,他們的作品中透露齣的,是對安穩生活的一種近乎絕望的期盼,是盛唐理想主義破滅後留下的溫柔底色。 二、邊塞詩的低語:失語者的呐喊 在本書的第三章,我們探討瞭中晚唐邊塞詩的轉型。不同於初唐的豪邁與盛唐的開闊,此時的邊塞詩往往更偏嚮於“軍事記錄與個人哀嘆的結閤體”。書中精選瞭幾位鮮為人知的幕僚詩人的作品,他們的詩歌中,不再是主動齣擊的激情,而是對戰事失利、糧草不濟、士卒凋零的冷峻記錄。他們的“抗爭”,體現在對朝廷漠視邊疆的無聲控訴中,其筆調蒼涼、剋製,如同寒風中的一抔黃沙,不激昂,卻令人心悸。 第二部分:轉型期的彷徨與掙紮——北宋初年的文脈重塑 北宋初年,是文人政治的雛形建立期,同時也是五代遺風與新儒學思想激烈碰撞的時期。本書著重分析瞭在這種社會結構性變革下,文人的精神狀態。 一、柳永詞風的社會學解讀 雖然柳永的作品流傳甚廣,但本書的側重點在於其“市民階層代言人”的角色定位。我們側重分析瞭那些描寫都市風情、宴飲應酬的作品,將其置於北宋商業經濟勃興的大背景下。這些作品描繪的,是新興富裕階層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訴求,是與傳統士大夫階層截然不同的審美趣味。這批作品的流行,標誌著文學審美正在從“廟堂之高”開始嚮“江湖之遠”下沉。 二、哲理思考的早期萌芽 本書對北宋早期一批具有早期理學傾嚮的文人,如邵雍(非主要論述其理學體係,而是關注其詩歌的象徵性錶達)的作品進行瞭考察。他們的詩歌往往充斥著對宇宙本源、時間流逝的沉思,用晦澀的意象構建起一個封閉的、高度個人化的哲學空間。這種對“理”的探索,是宋代思潮轉嚮的早期信號,不同於蘇軾後期的豁達與參悟,這裏的思考更多是“迷茫中的摸索”。 第三部分:市井煙火中的詩意棲居——南宋的民間與閑適 南宋定都臨安,城市生活空前繁榮,但外部壓力也最為沉重。本書的第三部分,捕捉瞭在沉重國事陰影下,人們對於“閑適生活”的獨特追求。 一、民間歌謠與詞體的交融 我們細緻梳理瞭南宋時期大量融入民間麯調、帶有俚俗氣息的“市井詞”的流變。這些作品的作者往往身份低微,或為樂工、或為酒肆伶人。他們的語言直白,情感外露,與主流文人階層的“雅正”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通過對這些鮮活的“煙火氣”作品的分析,我們得以窺見當時社會生活最底層的情感脈動,以及文學藝術如何滲透到尋常巷陌。 二、從山林到“園林”:隱逸的場所轉移 在南宋,真正的“隱居”變得越來越睏難,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園林中的半隱逸”。本書選取瞭幾位在臨安城擁有私傢園林的文人,分析他們在有限空間內如何營造精神的自由。他們的詩詞中,“幽”、“靜”不再是遠離塵囂的壯闊山水,而是通過疊石理水、花木栽種所精心構建的“人工的桃花源”。這種對“小我天地”的執著,體現瞭在宏大敘事失敗後,文人對個體生命價值的重新確立。 結語:一束束微弱卻堅韌的光 《滄海遺珠:唐宋傳奇的流光剪影》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不那麼“光鮮亮麗”的唐宋文學世界。這裏沒有韆人傳頌的絕唱,隻有在時代重壓下,每一個個體努力發齣的、帶著泥土氣息的、真實而動人的聲響。它不是對主流經典的補充,而是對一個更廣闊、更多元、更具生活質感的曆史側麵的忠實記錄。閱讀本書,如同在繁花落盡的沙灘上,細細拾取那些被浪潮衝刷過的、形狀各異的美麗貝殼。

用戶評價

評分

這部詩詞選集,裝幀設計得典雅而不失現代感,紙張的質感溫潤,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封麵留白恰到好處,既凸顯瞭蘇軾這個名字的份量,又不會讓人覺得刻闆無趣。內頁的排版布局非常用心,字體的選擇兼顧瞭可讀性和美觀性,尤其是那些經典名篇,配以適宜的行距和頁邊距,讀起來眼睛非常舒服,不會有任何閱讀疲勞感。對於一個常年沉浸在古代文學中的人來說,閱讀體驗的舒適度往往決定瞭能否持續深入地品味。這本書在細節上做的非常到位,比如章節的劃分,似乎不僅僅是簡單的按時間順序排列,而是根據蘇軾不同的人生階段和心境變化進行瞭巧妙的組織,這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更清晰地跟隨蘇軾的生命軌跡,體會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與跌宕起伏。拿到書的那一刻,就已經能感受到編者對這位大文豪的深深敬意,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份精心準備的文化禮物,讓人迫不及待想翻開第一頁,走進那個風流倜儻的北宋文壇。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質量,尤其是裝訂和印刷的穩定度,讓人感覺物有所值,體現瞭齣版社對經典文獻應有的尊重。作為工具書或收藏品,它的耐用性和保存價值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幾周的閱讀下來,我發現無論如何翻動和標記,書頁都沒有齣現任何鬆動的跡象,油墨的附著力也很強,不會輕易沾染到手上。在當前這個信息獲取極其碎片化的時代,能夠擁有一本實體、印刷精良的經典選本,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足。它提供瞭一個抵抗電子屏幕疲勞的齣口,讓我們重新專注於墨香與紙張的觸感,這種儀式感,對於真正喜愛古典文學的人來說,是電子版無法替代的體驗。這部選集成功地將蘇軾的偉大精神,以一種近乎完美物質載體的形式,傳遞給瞭當代讀者。

評分

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在注釋和賞析上所采取的審慎態度。很多古詩詞選本總喜歡在注釋上做得過於繁復或過於簡略,使得讀者要麼被晦澀的考據絆住腳步,要麼因為缺乏必要的背景信息而無法領會其深層意蘊。然而,這部選集的注釋風格恰到好處,它清晰地解釋瞭那些必要的典故、生僻字詞,但絕不越俎代庖,去過多地解讀詩人的主觀情感,將解讀的空間留給瞭讀者自己。賞析部分也做到瞭點到為止,它提供的多是關於時代背景、創作緣由或者藝術手法的簡要介紹,不帶有一種強硬的、說教式的定論。這使得閱讀過程更像是一場與蘇軾的平等對話,讀者可以帶著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思考去填充那些空白,真正做到“讀書而知人”。對於想入門的年輕讀者來說,這提供瞭必要的階梯;對於資深愛好者而言,這避免瞭閱讀時的審美疲勞和反感。

評分

從閱讀的沉浸感來看,這本書簡直是為那些想要“慢下來”的現代人量身定做的。我通常會選擇在一個安靜的午後,泡一壺清茶,隨機翻開其中一頁,往往能被那種穿越時空的意境所吸引。蘇軾的詩詞,有一種天然的“治愈力”,他能夠在最睏頓的境遇中發現生活的美好,這種樂觀主義精神通過文字的力量感染著屏幕外的我們。這本書的選本安排,使得這種情緒的起伏非常自然。例如,讀完一兩篇豪邁激昂的篇章後,緊接著可能就是幾句描摹鄉野閑趣的短句,這種張弛有度,如同聽一場精心編排的音樂會,高低錯落,餘韻悠長。它不是讓你匆忙地“打卡”閱讀進度,而是鼓勵你去細嚼慢咽,去體會那些字裏行間流淌齣的宋人的風雅與蘇子的赤子之心。

評分

初讀這部選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選篇的精妙與平衡。它並非僅僅羅列那些膾炙人口的“爆款”作品,而是巧妙地穿插瞭一些相對冷僻卻極具韻味的篇章,展現瞭蘇軾作為一個全能型文人的多麵性。例如,那些記錄日常生活、描寫田園風光的詞作,讀來如同清風拂麵,瞬間洗去瞭現代生活的塵囂;而那些被貶謫途中所作的感慨之句,則字字泣血,讓人體會到士大夫精神的堅韌與無奈。編者顯然花費瞭巨大的心力去斟酌,確保瞭選材的廣度與深度能夠兼顧不同層次的讀者需求。即便是對蘇詞有所涉獵的老讀者,也能從中發現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驚喜,重新審視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在不同語境下的新意。這種選材的剋製與精準,使得整部作品的節奏感極佳,沒有冗餘之感,每一首詩詞都像是精心打磨的珍珠,串聯起來便是一條光彩奪目的藝術長河。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