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安:诗译唐诗集 梁晓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86622

忆长安:诗译唐诗集 梁晓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8662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唐诗
  • 诗译
  • 长安
  • 梁晓明
  • 古籍出版社
  • 文化
  • 文学
  • 经典
  • 中国古典诗歌
  • 诗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6622
商品编码:29976756240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忆长安:诗译唐诗集
作 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
版  次:
页  数:0
ISBN :9787532586622
定价:32 元 本店价:25.6 元
折扣:【80】 节省:6.4 元
分类:  →  
货号:1748893
图书简介 不超过300字图书简介,适当重复关键字(图书有关的流行语,实时的关注点)本书是梁晓明先生自八十年代起开始进行的以新诗的形式译写唐诗的创作集,每一首包括新诗译诗、原诗和创作手记三部分,目前共创作了三十首左右,不同于一般的白话译诗,梁先生是先锋派代表诗人,新诗的造诣很高,其对唐诗的译写,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再创作,跨越时代勾连起两种诗歌艺术,是新诗与古诗在意象与精神上的琴瑟和鸣,非常具有艺术性和创造性。", 作者简介 梁晓明,1963年生。中国先锋诗歌代表诗人。1987年创办中国先锋诗歌同人诗刊《北回归线》。1994年获《人民文学》建国四十五周年诗歌奖。1985年起作品陆续被翻译介绍到日本、德国、美国、英国、土耳其、韩国和台湾等。和南野、刘翔一起主编《中国先锋诗歌档案》、和聂广友一起主编《北回归线》诗选,03年开始主持拍摄大型电视诗歌专题《中国先锋诗歌》五十集。2009年5月9日出席上海德国领事馆举办的《梁晓明和汉斯.布赫—一次中德诗歌对话》。2011年应邀出席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二届亚洲诗歌节》。2014年8月10日出席上海民生美术馆主办的《梁晓明诗歌朗读会》。现为《诗江南》副主编。", 目   录 【目录】:
自序

无言的黄昏降下沉默的太阳
(唐)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乌鸦叼着松针/无家可归
(唐)杜甫《舟月对驿近寺》

今夜点亮鄜州的月亮
(唐)杜甫《月夜》

一万年的脸庞/青气朦胧
(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所有光芒都是你的光芒
(唐)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在别人的家乡/我端起了送客的酒杯
(唐)王勃《蜀中九日》

大雪的脚迹后/你跟着出现
(唐)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

色彩休息/在松林里面
(唐)王维《青溪》

我喝得大醉/他鼓掌开心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时间让流水带走了鲜花
(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我抬头就看见了升起的南斗
(唐)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群山忽然都闭上了眼睛
(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未归的牧童在哪一棵树下
(唐)王维《渭川田家》

我放声歌唱/独自凄凉
(唐)王绩《野望》

那树寒梅开放了几朵
(唐)王维《杂诗》

思念/从五个地方一起出发
(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我流放的前途和陌生的明天
(唐)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还给你/我的命和我的命运
(唐)王梵志《道情诗》

轻轻说话/天上有人正在梦乡
(唐)李白《夜宿山寺》

我低头想起遥远的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我打飞他这只黄莺/我打断它的啼鸣
(唐)金昌绪《春怨》

它有时也跳舞/有时也拐弯
(唐)温庭筠《过分水岭》

楚王笑了/楚宫美女的腰肢更加细了
(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庙》

秋露似铁/有哪一只翅膀能够飞进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倒影的深潭/腾空了人间的向往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望你/江面便更加宽阔
(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战乱走了/你却独回北方的家乡
(唐)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一万里江山/遍地哀愁
(唐)许浑《登咸阳城东楼》

春风轻舞,在落地的罗裙之中
(唐)李白《寄远》(其七)

雨下在清明
(唐)杜牧《清明》

你离去,整个三月都去了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忽然想起,山居的你会不会更冷
(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路上这游侠是谁?那么骄傲
(唐)王昌龄《塞下曲》(其一)

以前它的家,是宰相的庭堂
(唐)刘禹锡《乌衣巷》

知音在前方等你
(唐)高适《别董大》

我静坐,看着桂花一朵朵落下
(唐)王维《鸟鸣涧》

被人间遗忘在此的一枚图钉
(唐)王之涣《凉州词》

这是渡口,没有人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夜雨,涨满了秋天的池塘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没人会和我在这里相逢
(唐)柳宗元《溪居》

一切都好,天就要黑了
(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满院的菊花头顶着秋分
(唐)黄巢《菊花》


花草有花草自己的心愿
(唐)张九龄《感遇》(其一)

全城都是我的铠甲一样,金黄的脸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春天明年一定会来,你来不来
(唐)王维《山中送别》

独自垂钓在大雪的江上
(唐)柳宗元《江雪》

松子一粒粒空空地敲响了整座大山
(唐)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新的忧愁,在沙洲之上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渔歌一声声,落入了河湾的波纹
(唐)王维《酬张少府》

我踩着灾难登上了楼
(唐)杜甫《登楼》", 插图和节选
辞别故园:文脉流转中的诗意回望 书籍名称: 辞别故园:文脉流转中的诗意回望 作者: 萧 逸 出版社: 华夏文史出版社 ISBN: 978-7-5050-3891-2 --- 卷首语:逝水年华,未竟的旅程 人之一生,恰似远航的扁舟,总在追逐着遥不可及的彼岸,却时常被浪涛卷回记忆的港湾。本书并非要描摹宏大的历史画卷,而是试图捕捉那些在时代洪流中被匆匆带过的瞬间,那些关于“离别”与“追寻”的永恒母题。我们试图从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遗产中,遴选出那些不以帝王将相为主角,而专注于个体生命体验的文字碎片,将它们编织成一幅既疏离又亲密的精神图景。 “辞别故园”,其意象涵盖了地理上的远行、时间上的流逝,以及精神上的某种自我放逐或重塑。它关乎士子赴考的决绝,农人背井的无奈,游子望乡的愁绪,以及哲人对理想家园的构建与幻灭。本书的选篇与阐释,旨在跳脱出常见的“地域文化”或“朝代风格”的窠臼,深入探讨情感内核的共通性,如何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映射出人类共同的漂泊宿命。 第一辑:故园的边界——空间与身份的重塑 本辑聚焦于空间概念的转换,即“故园”从一个具体的地理坐标,如何演变为一种复杂的心理疆域。我们不再单纯研究“边塞诗”的壮阔,而是侧重于诗人如何处理“在场”与“缺席”之间的张力。 一、尺素难寄的乡关图景: 选取唐宋元明清间,那些描绘通信不畅、音讯断绝的作品。重点分析“尺素”与“鸿雁”意象的演变。例如,北宋某词人笔下,月光洒在空寂的庭院,他所思念的并非具体的亲人,而是那种“过去可以轻易沟通”的状态本身。这种对“连接断裂”的描绘,是现代性焦虑的古典回声。 二、异乡的“他者”视角: 探讨个体如何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进行自我定位。这里收录了被贬谪的官员、远嫁的贵族女性以及随商队西行的文人所留下的记录。他们被迫扮演一个“观察者”的角色,其文字中常带着一种审慎的疏离感。我们细致辨析,这种疏离感是如何从最初的抗拒,逐渐演变为一种带有清醒洞察力的“超脱”。例如,通过分析对地方风俗的白描,揭示出一种不着痕迹的文化融合与身份消解。 三、山川形役:职守与心性的拉扯: 职守的召唤往往要求文人必须远离故土,常年奔波于治理、勘察、巡防的路上。本部分选取了那些描述“山水为伴,日月为期”的作品。重点在于分析,当“山川”取代了“故园”成为日常景观时,诗人如何将对故乡的思念,转化为对自然秩序的赞美,实现一种精神上的“借位”。这种“将离愁转化为对大道的体悟”,是一种高度成熟的文人修养的体现。 第二辑:流光之沙——时间的断裂与回溯 时间,是比空间更无情的离散力量。本辑着重于探讨时间在记忆中如何被重构,以及“逝去”的经验如何反作用于“当下”的感知。 一、光阴催老的镜像: 重点研读那些以“白发”、“衰颜”、“暮景”为核心意象的篇章。我们关注的不是简单的感叹年华老去,而是探究诗人如何通过精妙的比喻(如“飞逝的箭矢”、“易碎的琉璃”)来量化时间的不可逆性。尤其关注那些中年书写,他们既怀念青春的蓬勃,又对已有的成就感到虚空,形成一种“富足中的匮乏感”。 二、重逢与失之交臂: 选取描写久别重逢场景的文学作品。这里的核心议题是“时间对人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即便人与人再次相见,他们携带的记忆、经历的创伤已然不同。诗歌中对对方容貌、谈吐细微变化的捕捉,实则是在哀叹“物是人非”的深层含义——即时间在个体生命中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痕迹。 三、对“瞬间”的凝固: 探究文人如何试图通过文学手段,截取那些稍纵即逝的“至美瞬间”,以对抗时间的冲刷。这包括对特定天气、特定光影、特定声音的极致描摹。这些描述往往充满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试图在笔墨中为那个瞬间建立一座永恒的纪念碑。 第三辑:梦境的废墟——精神家园的重建与失落 “故园”不仅是物理的,更是精神的。本辑转向内心深处,探讨文人在现实失意后,转向内心世界寻找庇护的复杂过程。 一、梦游故里的虚幻: 深入分析梦境在文学中的双重作用:既是现实中无法企及的团聚之所,又是被扭曲、甚至略带恐怖的记忆碎片集合。那些梦中的故园往往不完全符合现实,而是被理想化或被焦虑异化,揭示出潜意识对“归属感”的渴望。 二、隐逸与“心乡”的构建: 探讨那些选择“退隐”的士人。他们的“隐居”往往并非是简单的逃避,而是一种主动的“心性开发”。他们通过对自然细微秩序的模仿,构建了一个内在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心乡”。这种心乡的构建过程,伴随着极大的精神内耗与自我说服。 三、哲思中的超越: 选取少数具有强烈哲学思辨色彩的作品。这些作品试图将“离别”提升至宇宙论的高度——人与自然的疏离,生命与永恒的对立。在此境界下,“故园”的失落便不再是个人的悲剧,而成为万物存在状态的一部分,最终导向一种冷静而博大的接受。 结语:未竟之歌 本书的最终目的,并非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提供一种观察的视角。在每一次对古典文字的细读中,我们都在与那些曾经的漂泊者对话,感受他们如何以血肉之躯承载时代的重量,又如何用纤细的笔触勾勒出永恒的哀愁与希望。文脉的流转,正是这些辞别与追寻的反复吟唱,构成了一部永不完结的“他乡史诗”。阅读此书,如同站在渡口,目送着每一艘满载回忆的船只,驶向远方的迷雾。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具巧思,它并非简单地按照诗人或年代进行机械式的罗列。作者似乎更倾向于构建一种意境的串联,使得相邻的两首诗之间,哪怕主题迥异,也能在某种情绪的潜流上相互呼应。例如,前一首写边塞的壮阔,后一首可能转到闺怨的细腻,但两者之间却有一种“大我与小我”的对照,形成一种张力。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迫使读者不能只是浅尝辄止地扫过,而是必须停下来,去体会这种微妙的转折与融合。这种编排的智慧,体现了译者对唐诗整体审美体系的深刻洞察,它超越了“翻译”的层面,上升到了“重新阐释”的高度。可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富有启发性的入口,去重新认识那些我们以为自己很熟悉的唐诗。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令人眼前一亮,充满了典雅的书卷气,拿在手上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敬畏。纸张的质感非常考究,那种微微泛黄的色泽,仿佛自带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惫。特别是排版上的用心,字里行间留出的空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使得每一首诗的结构和节奏感得以凸显。很多古典诗词的选本,在版式设计上常常流于平庸,但这一本却能让人在视觉上就感受到一种仪式感。翻阅时,仿佛每一页都在低语着千年前的韵事,这对于提升阅读体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软性指标。它不仅仅是一本内容集,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体现了当代出版业在传承经典方面的匠心独运。这种对手工质感的追求,在快节奏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

这本诗集选篇的眼光独到,不仅仅拘泥于那些耳熟能详的“爆款”之作,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风格迥异、意境深远的篇章。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选材上展现出的那种对唐代诗歌多元面貌的尊重。读完整本,仿佛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旅行,从初唐的清新婉约,到盛唐的雍容华贵,再到中晚唐的沉郁顿挫,每种声调的转换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它不像是一本简单的选本,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音乐会曲目单,高低起伏,张弛有度。译注部分的处理也颇为精妙,既保留了原文的韵味和意象,又用现代汉语清晰地勾勒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心境,使得那些看似遥远的典故和意象变得触手可及。那种读完后,合上书卷,却能感受到满室的唐风宋雨,久久不能散去的感觉,是衡量一本优秀诗集的重要标准,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今人得以更深切地体会“风华正茂”那个时代的脉搏。

评分

作为一个对语言的精确度有着苛刻要求的读者,我对这本书在翻译处理上的克制和精准度给予高度评价。很多优秀的古诗词被翻译时,常常因为追求所谓的“押韵”或“华丽”,而牺牲了原文最核心的意象和语气。然而,这本书的译者显然深谙“信、达、雅”的平衡之道。他们没有试图用现代的口语去“稀释”古诗的古典美,也没有一味地堆砌辞藻去“拔高”其境界。相反,译文显得沉稳、内敛,就像是为一幅色彩斑斓的古画重新打上了一层恰到好处的清漆,既保护了原作的肌理,又让细节更加清晰。尤其是那些涉及禅机或哲理的诗句,译者给出的解释恰如其分,既不卖弄学问,也不含糊其辞,让人读来心中豁然开朗,真正体会到了“原来如此”的境界。

评分

整本书读下来,最让人感到满足的,是它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在场感”。唐诗之所以伟大,在于它所描绘的那个世界是如此的鲜活立体,是酒入豪肠的豪迈,是对月独酌的孤独,是对故土难归的惆怅。这本书的译注和选篇,并没有将这些情感固化成冰冷的文字符号,而是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我仿佛能闻到曲江池畔桃花的芬芳,能听到安西烽火台上的胡笳声。这种深度的沉浸感,是很少有诗集能够给予的。它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古典美学的共鸣,提醒我们,即便身处现代都市的喧嚣之中,我们依然可以随时回到那个充满诗意和气节的盛唐。这是一次非常充实且富有灵感的阅读体验,让人读完后,对“生活在别处”的想象,增添了许多坚实的文化锚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