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与骑象人:幸福的假设(更新版)
定价:49.90元
作者:(美)乔纳森.海特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01
ISBN:97872130501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31kg
编辑推荐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智慧之作。《象与骑象人》作者乔纳森·海特,是美国心理学家,在积极心理学领域和道德心理学领域颇有成就。 ★强大的影响力。包括马丁·塞利格曼、希斯赞特米哈伊、巴里·施瓦茨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以及包括《自然》、《卫报》、《人物》《泰晤士报》《图书馆杂志》《三联生活周刊》在内的众多媒体,倾情推荐。 ★完善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象与骑象人》于2008年推出简体中文版版,在2012年出版的更新版中,补充了一些内容,让这部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更加完备。 ★ 湛庐文化出品。 更多好书尽在湛庐文化专卖店
内容提要
象与骑象人》作者乔纳森·海特是心理学家,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获得者,的思想家、积极心理学先锋派。
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把人类思考了两千多年的问题,归结为10个假设,放在科学的天平上,到底哪些是真理,哪些是谬误?海特提出,人的心理可分为两半,一半像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另一半则是理性的骑象人。这两个分裂的部分,使得人们常常陷于理性与非理性的思想争战之中,而这种争战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决策,也会削弱我们的幸福感。乔纳森·海特融合了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宗教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知识,大量饮用了古今东西方哲学、文学与宗教中有关人的心理的看法,继而以现今神经科学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验证关于古老的关于幸福的假设。
乔纳森·海特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之前很多的所谓的“古老智慧”并不是真谛,而且还让我们懂得,如何积极地、理性地去寻找幸福和生命的意义。
目录
赞誉
推荐序一 人生与幸福:你认为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推荐序二 从狗之尾到骑象人
中文版序 从远古智慧到现代科学
前言10个幸福假设
部分
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
人象对峙
章 分裂的自我,使你产生心理冲突
我们的“心”,是头放任的大象;我们的“智”,是具备掌控能力的骑象人,它们往往意见相左,各行其是……
Key Points 4种自我分裂
阻碍幸福的3个障碍
第2章是什么令你不幸福
人生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看待,而我们的人生就是自己心理创造出来的产物,一切都是思想在作祟。只有在我们了解自我是分裂而非一体的,了解人有消极情绪倾向及不同情感风格后,才能帮助我们面对人生。
Key Points 令你感到不幸福的3个原因
改变思维方式的3种方法
第二部分
我们如何相处
大象的力量
第3章 互惠
“互惠之道”可以说是处理所有人际关系的一剂大补贴。只要使用得当,便会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产生强化、延长及活化的效果。互惠之道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好的效果,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心中的大象天生就是一个模仿高手。
Key Points 互惠的应用
如何提升互惠技巧
第4章 自以为是
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只有找出自己眼中的梁木,才能不会再那么受自身偏见所困,不会再那么爱说教,也不会再那么容易与人争论、与人冲突。
Key Points 是什么让我们虚伪
为何会有邪恶与残暴
如何寻得完满之道
第三部分
追求幸福的方法
驭象之道
第5章 幸福来自何处
在“心流”状态中,象与骑象人配合得天衣无缝。这时,大部分都是象处于主导,一路顺畅地向前奔跑,而骑象人则完全沉浸其中,搜寻问题与机会,协助象顺利前行。
Key Points 幸福的两个原则 · 幸福方程式
如何寻找幸福
重新思考幸福的假设
第6章 爱与依恋
成人的爱情关系是由两个古老的连锁系统建立而成的:将孩子跟母亲联结在一起的依恋系统,以及将母亲及孩子联结在一起的施爱系统。依恋与感情关系可能会带给我们痛苦,就像萨特说的“他人即”,不过,他人也是天堂。
Key Points 何为“真爱”
关于依恋与爱的是非题
第7章 心理的成长
逆境之所以是人类追求完善人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因为逆境迫使我们停下脚步,让我们有机会注意到其他歧路,思考我们真正想要的人生终点。人在饱受创伤之后,会被迫努力振作起来,借助更高的人生价值,以作为统整自己生命的力量。
Key Points 创伤后成长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
第8章 道德的成长
培养美德听起来像是份苦差事,事实上也常常如此,但是如果我们把美德想成的能力,那么只要运用自己原有的人格优势,就可以培养出各种的能力,因为只要我们努力表现原有的人格优势,就会有所回报。
Key Points 人为何会迷失在道德迷宫中
6种美德与24种人格优势
第四部分
追寻人生的意义
驭象而奔
第9章 灵性的觉醒
我们可以成神,也可以成魔。这完全取决于你。如果我们的想法像神那么神圣,我们就会成神,但如果我们的想法像恶魔那么邪恶,我们就会成魔。内心有神性的人,就是神。
Key Points 社会空间的3个维度
提升感与人类之爱
为何“自我”成了追求精神提升的障碍
0章 人生的意义
就跟植物需要阳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长、繁茂一样,人需要爱与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一样,能从群体之中感受到自我的意义感。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有意义的人生。只要你能与这几个客体之间建立美满的关系,人生的目的及意义就会自然浮现出来。你会意识到,你的人生是好的。
Key Points 人生意义的两个子问题
什么能令你感受到“人生本身”的目的
后的话 幸福自现:平衡之美
作者介绍
心理学家,TED大会演讲人。
1992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在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系任教16年。自2012年8月起,任职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主要研究如何在组织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和道德心理学。
2001年,荣获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该奖项是坦普尔顿基金会设置的一个分支奖。
美国脱口秀节目《科尔伯特报告》(The ColbertReport)嘉宾。该节目被《纽约时报》称为“年度好的电视节目之一,每周必看的娱乐节目之一”。
文摘
序言
读完《象与骑象人》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幸福的认知。我一直以为幸福是一种目标,是一种需要努力去达成的东西,就像我小时候渴望得到某件玩具一样,一旦得到了,就会很开心。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幸福其实是一种“假设”,一种我们为自己设定的心理框架。我之前总是纠结于“我够不够幸福”这个问题,像个孜孜不倦的猎人追逐着虚无缥缈的猎物。而书里提出的“骑象人”和“大象”的比喻,简直是点睛之笔。骑象人代表着我们理性、有意识的部分,总想着规划、控制,试图让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而大象则代表着我们的情感、本能和非理性的一面,它有着自己的脾气和方向。我们常常试图用骑象人的理性去驾驭奔腾的大象,结果往往是筋疲力尽,甚至被大象甩下。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也许我们不应该强迫大象去走我们设计的路线,而是要去理解它的习性,与之和谐共处。它告诉我,与其费尽心机去“追求”幸福,不如先学会“接纳”当下,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找到与内心大象的相处之道。这就像我之前学游泳,总是想着要游到多远,结果越练越累,后来教练告诉我,先学会在水里放松,感受水的浮力,反而游得更轻松了。这本书的观点,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幸福并非遥不可及,它可能就藏在我们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和互动中,只是我们之前的思维方式,像一座迷宫,让我们迷失了方向。
评分我一直认为,幸福是像爬山一样,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最终才能到达的山顶。这本书的观点,彻底打破了我这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它不是让你去征服什么,而是让你去理解你脚下的大地,和你脚下的“大象”。我之前也读过一些励志类的书籍,总是强调“行动”、“坚持”、“目标”,听起来非常有道理,但往往实践起来,却发现自己像个被鞭策的陀螺,越转越快,越感到疲惫。这本书用“骑象人”和“大象”的比喻,让我恍然大悟。骑象人是我们大脑里那个爱计划、爱控制的小人,它总想把大象(我们的身体、情感、直觉)按照自己的意愿驱使,结果经常适得其反。我之前就常常在“想吃健康食品”和“渴望甜点”之间纠结,然后又因为“吃太多甜点”而自责,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作者并没有否定骑象人的作用,而是强调要学会与大象沟通,理解它的需求,与它建立信任,而不是一味地压制或对抗。这就像我带孩子,总是命令他“这样做”,他反而会反抗,但我如果试着去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并温和地引导,反而更容易达成一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与内心深处的自己是如何互动的。它让我们明白,幸福不是一个外部目标,而是一种内在的状态,一种与自己和谐相处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对“幸福”这个概念的重新定义,让我看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我过去对于幸福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被社会价值观所塑造的,总觉得拥有财富、地位、成功才是幸福的标志,就像我曾经非常渴望拥有一辆跑车,觉得那就是终极幸福。但《象与骑象人》这本书则指出,这种外在的追求往往是“骑象人”的理性在主导,它试图通过控制外部世界来获得内心的满足。而“大象”——我们的情感和潜意识——却常常在这场追求中感到被忽视和压抑。我记得有一次,我辛苦工作了好几年,终于买了一辆不错的车,但惊喜过后,那种期待中的巨大幸福感并没有持续太久,反而又开始为下一件“目标”而焦虑。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这种“快乐的奔跑者”的困境。作者用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和生活案例,生动地阐释了为什么我们常常在达成目标后,幸福感反而会减弱,甚至出现空虚。它鼓励我们不要仅仅依靠外在的成就来衡量幸福,而是要关注内心的感受,学会倾听自己“大象”的声音。这种“假设”的理论,不是让我们放弃追求,而是让我们以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式去追求,去找到那个与内心真正和谐的平衡点。读这本书,就像是给我长久以来僵化的思维模式,注入了一股清流,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种更具智慧和内省的幸福之道。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它将“幸福”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骑象人和大象”这样一个生动的模型。我之前一直以为幸福是一种需要不断“争取”的东西,就像我小时候渴望得到父母的赞扬,总想做出点成绩来证明自己。而这本书告诉我,我们过于依赖“骑象人”的理性思维,总是在追逐外部的认可和成就,从而忽略了我们内心深处“大象”的情感需求。我记得我曾经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做了很多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很成功,但内心却总有一种空虚感。作者用大量深入浅出的例子,解释了为什么“骑象人”的过度控制,反而会让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它就像试图用一根细绳去牵引一头庞大的大象,结果可想而知。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对外部世界的征服,而是来自与我们内心世界的和谐。它鼓励我们去理解“大象”的情绪,尊重它的感受,并与它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命令和压制。这种“假设”的理论,不是让我们放弃努力,而是让我们用一种更智慧、更灵活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去找到那个与自己内心真正契合的幸福模式。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人性化的幸福图景。
评分读完《象与骑象人:幸福的假设》,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我们对于幸福的理解,常常受到了“骑象人”的误导。这个“骑象人”代表着我们理性、有意识的自我,它热衷于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并试图严格按照计划去执行,仿佛这样就能抵达幸福的彼岸。我曾经也是这样,总觉得只要我努力工作,达到某个成就,拥有某种物质,幸福就会随之而来。我记得自己曾经为了达到一个工作上的目标,连续几个月加班加点,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终于实现了目标,但那种短暂的喜悦过后,取而代之的是身心俱疲,以及对下一个目标的新的焦虑。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被忽略的“大象”——我们的情感、本能和非理性的一面。作者强调,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骑象人的逻辑去“创造”幸福,而更应该学会去倾听、理解和接纳我们的大象。大象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方向,强行改变它,只会导致内耗和痛苦。这本书鼓励我们,与其与内心的大象搏斗,不如学会与它成为伙伴,引导它,而不是控制它。这让我开始反思,也许我之前对幸福的追求,就像是在试图让一匹野马按照预设的跑道奔跑,而忽略了它本身的力量和情感。这种新的视角,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找到那个与内心真正和谐的平衡点,创造一种更持久、更深刻的幸福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