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山水林石
定价:35.00元
作者:飞乐鸟工作室
出版社: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70419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近几年国学成了大热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沉下心来在书法、绘画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古有先贤以画入道,修身养性。而今天,学习国画亦能让我们从纷繁冗杂中脱身出来,让精神放松,在快节奏中寻求一份内心的安稳。 本套书不同于一般国画入门书的粗暴式案例教学,它娓娓道来,向初学者阐述了中国画特有的文化和审美情节,要先懂画才会画!先会看画、读画,才能学得更快更好。本套书分为四季百花、花鸟鱼虫、梅兰竹菊、山水林石四本,分别从四类常见的国画题材入手,从工具的挑选使用开始,手把手地为初学者讲述如何学习国画。并结合扇面、条屏等常见实用的国画形式组织案例,让读者们能够学以致用。
内容提要
什么是山水画
山水画是以山川、林泉、云水、屋舍、舟马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国画。
山水画讲究的是在方寸之间,表现出或雄壮恢弘,或闲情逸趣,或可游可览、可戏可赏的文人士大夫情怀。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目前存世的比较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绘制的是春日踏青的景象,传达出的正是前面我们所讲的闲情逸趣的山水情怀。
目录
前言
章 以山为德,以水为性
壹-壹 咫尺天涯,山水画的格调....八.
认识山水画..... 八
浅绛山水小品..... 十
壹-贰 基本工具介绍.....十二
山水画之工具..... 十二
掌握工具的性能..... 十四
第二章山水画四法
贰-壹 山水之笔法.....十六
笔法六要四势..... 十六
笔锋使用技巧之一.... 十七.
笔锋使用技巧之二..... 十八
笔法的运用..... 十九
贰-贰 山水之墨法.....二十一
墨之五彩..... 二十一
泼墨法、积墨法与破墨法.....二十二
巧墨如一,墨法的运用.....二十五
贰-叁 山水之色法..... 二十七
认识国画颜彩..... 二十七
何谓浅绛设色..... 二十八
重叠法和混合法..... 三十
贰-肆 山水之皴法..... 三十三
古人画山水,皴分十六家.....三十三
常用皴法...... 三十五
皴法的运用..... 三十六
贰-伍 山水构图情趣.....三十九
选景与构思..... 三十九
势与白,构图的准则..... 四十
经典构图..... 四十二
第三章 山水物象之描绘技法
叁-壹 山石的画法.....四十四
国画中山石的分类..... 四十四
山石的绘制步骤..... 四十五
近山与远山的处理..... 四十七
叁-贰 林木的画法.....四十八
树干的画法..... 四十八
树叶的画法..... 五十
常见树木的画法..... 五十二
叁-叁 云水的画法.....五十四
云水在山水画中的作用.....五十四
云水的绘制方法..... 五十五
叁-肆 点景物的画法.....五十七
因势而定型..... 五十七
简单认识界画..... 五十八
点景物勾勒法..... 五十九
第四章 移舟泊渚,树低江清
肆-壹 山居图.....六十二
肆-贰 停舟听风图.....六十七
肆-叁 松下钓叟图.....七十五
肆-肆 山舍访友图.....八十三
肆-伍 病树前春图.....九十
第五章 江山万里,横琴倚松
伍-壹 月下横琴图.....九十六
伍-贰 雪夜归舟图.....一百零四
伍-叁 秋林早霭图.....一百一十四
附录作品感的体现
山水画常用尺幅..... 一百二十四
山水临摹技巧..... 一百二十五
题款和印章..... 一百二十七
山水小品的简单装裱..... 一百二十八
作者介绍
飞乐鸟工作室
是由知名插画家飞乐鸟发起的绘画工作室。致力于传播“创享美丽生活”的理念,对生活永远怀有远大的梦想和朴实的情怀,通过绘画、手作、栽培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发现并享受身边的乐趣,为帮助每个爱画画、爱动手的人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作品而努力。其代表作《三天学会铅笔画》、《从0开始学素描》、《怎么画都可爱的生活涂鸦》、《飞乐鸟的手绘时光》系列等长期荣登全国各大书店畅销榜,更有数十种版权远销海外。文摘
序言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意境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但始终不得其门而入。这本《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山水林石》简直是我寻觅已久的那本“入门指南”。它并非那种只讲皮毛的简易教程,而是有深度、有层次地剖析了山水画中的核心要素——林与石。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于“林”的阐述,从树干的勾勒到树叶的点染,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特别是关于不同树木形态的处理,例如松柏的挺拔、杂树的繁茂,作者都给出了非常具象的示范,并且强调了如何通过笔墨的枯湿浓淡来表现树木的生命力和质感。而对于“石”的讲解,更是让我茅塞顿开。那些看似随意的皴法,在这本书里被系统地归纳和讲解,比如斧劈皴的刚劲、披麻皴的舒展,作者不仅展示了如何绘制,更解释了这些皴法在表现山石肌理和体量感上的作用。书中的插图和范例都极其精细,很多细节都放大展示,让新手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讲解技法的同时,还时不时地融入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哲学思考,比如如何通过笔墨来“写”山水,而不是仅仅“画”山水,这种将技法与意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觉不仅仅是在学习绘画技巧,更是在学习一种观察世界、表达情感的方式。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写意画不太感冒的人,总觉得飘忽不定,难以把握。但接触了《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山水林石》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山水画也可以如此扎实,如此富有章法。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于“林”和“石”的精细化拆解和讲解。以往我看到很多山水画,总觉得树木和石头融为一体,很难区分。这本书则把它们分开来,分别讲解。比如在讲“林”的时候,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说画树,而是详细地分析了树干的结构,枝条的舒展,甚至是叶片的聚散和墨色的变化,如何通过这些来表现树木的形态和生长姿态。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还讲解了如何区分不同季节的树木,以及如何用不同的笔法来表现不同材质的树木,比如松树的苍劲和杨柳的柔美。而对于“石”的讲解,更是让我大开眼界。那些繁复的皴法,在这本书里被清晰地划分和解释,让我不再感到畏惧。比如斧劈皴如何表现岩石的棱角,披麻皴如何描绘层叠的山峦,作者都给出了非常直观的范例。我按照书中的步骤一步步练习,发现自己真的能够画出有立体感、有质感的山石了。而且,书中还很巧妙地将技法与写生的角度结合起来,鼓励读者去观察现实中的林石,并将所学技法运用到实践中,这让我感觉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也更有成就感。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对国画山水画望而却步的爱好者,这本书简直像是一盏指路明灯。我一直认为山水画是非常讲究“气韵生动”的,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捕捉这种“气韵”。《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山水林石》这本书,就非常巧妙地解决了我的困惑。它从最基本的笔墨功底讲起,特别是关于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作者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讲解和示范,让我明白如何通过墨色的不同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空间感。然后,它又循序渐进地进入到“林”和“石”的绘画技法。在“林”的部分,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不同树种的刻画,他不仅讲解了松、竹、梅等传统题材,还涉及到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树木,并且强调了如何通过笔触的变化来表现树木的姿态和生长环境。而在“石”的部分,这本书更是将复杂的皴法变得易于理解。那些看似神秘的披麻皴、斧劈皴,在这本书里都被分解成了最基础的线条和墨块,让我能够一步步地去模仿和练习。令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构图和意境的讲解,作者强调,技法是基础,但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画面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这种将技法与艺术追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绘画技巧,更是在引导我如何去欣赏和理解中国山水画的精髓。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福音!我一直对中国山水画情有独钟,但苦于没有门路,总是觉得那些笔触、墨色、留白都像天书一样难以捉摸。这次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名字就感觉特别实在,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绝世秘籍”,而是脚踏实地地从“入门”开始,这正是我最需要的。我刚翻开第一章,就被作者那种循循善诱的讲解深深吸引了。他没有上来就讲那些高深的理论,而是从最基本的握笔姿势、墨的浓淡干湿变化讲起,每一个步骤都配有清晰的插图,甚至还有放大细节,让我这个完全的初学者也能看懂。特别是关于“皴法”的讲解,我之前看别的书都觉得云里雾里的,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不同树石的形态,分别介绍了披麻皴、斧劈皴等几种基本皴法,还附带了非常详尽的练习范例,我按照书上的指示,一点一点地描摹,竟然真的能感受到笔墨在纸上游走的感觉,画出来的树石也初具形态了!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学习山水画不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的梦想。我特别喜欢书里讲到的“意境”的培养,作者认为技法是基础,但最终的目标是表现出画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在教我画画,更是在引导我用“心”去感受山水。
评分我原本是对国画的山水部分一直持有一种敬畏又畏惧的态度,觉得它太过写意,太过抽象,难以掌握。市面上很多教程,要么上来就是理论堆砌,要么就是直接展示大师作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山水林石》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回避山水画复杂的技法,但又是以一种非常柔和、非常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的。我尤其欣赏它对“林”和“石”的细致描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山水画,树木和石头都是一体的,但这本书却把它们拆解开来,分别讲解。比如关于树木,它不仅讲了不同树种的画法,比如松树的苍劲、柳树的飘逸,还细致到了枝干的走向、叶片的组合,甚至还有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表现树木的质感和体积感。而对于山石,它则深入讲解了各种皴法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皴法来表现山石的形态、纹理和年代感。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古代山水画的经典案例分析,作者会引导我们去观察这些大师作品是如何运用技法来表现山石树木的,并且将这些技法与书中的练习内容联系起来,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山水画的理解更加深刻。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茫然地临摹,而是开始理解了每一笔每一画背后的意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