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女人一生的100个习惯 9787806995426 哈尔滨出版社

改变女人一生的100个习惯 9787806995426 哈尔滨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季慧 著
图书标签:
  • 女性成长
  • 习惯养成
  • 自我提升
  • 心理学
  • 生活方式
  • 人际关系
  • 情绪管理
  • 哈尔滨出版社
  • 9787806995426
  • 改变女人一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ISBN:9787806995426
商品编码:2991924952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改变女人一生的100个习惯

定价:24.80元

作者:季慧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9-01

ISBN:97878069954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习惯,成就女人一生的韵味。习惯在清晨听着悠扬的音乐醒来,习惯安然地吃早餐,习惯保持微笑,习惯无论站立还是坐下都身材挺拔……这样的女人,能不美吗?
对于你来说,习惯是什么?
每天饿着肚子去上班?
冷着脸从不跟别人打招呼?
从来学不会在镜子中欣赏自己?
沮丧的时候还会落井下石地告诉自己“我很没用”?
对着丈夫不停地唠唠叨叨?
工作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没有头绪?
习惯,决定女人的命运,习惯,改变女人的一生。

习惯女生一生的100个习惯,关爱女性心灵,似水一般,悉心呵护,赋予你如花气质——恬淡优雅,美丽出众。

内容提要


对于你来说,习惯是什么?
习惯是穿衣报的时候先穿左边的袖子。
习惯是每个月26号左右开始惦记工资的事情。
习惯是走楼梯的时候,步是左脚,后一步也是右脚。
习惯是看书的时候咬着手指。
习惯是上网先打开sohu,然后是xici,接着tyanya,后是朋友们的,要是还有兴趣就去bild转转。
习惯是心情好的时候朝着左边睡,心情不好的时候朝着右边睡。
习惯是先买荤菜,再买素菜。
……
早被告知的,应该是小时候妈妈说:饭前便手洗手、不随地丢纸屑、讲文明、懂礼貌,那个时候的习惯是人生基本的行为规范。带着小时候的习惯我们慢慢长大,这么多年习惯跟随着我们,它们像空气一样与我们关系紧密,我们却从来都没有坐下来审视它们。
养成一些好习惯也保留了一些坏习惯,习惯就像一种藤蔓植物,坚韧而有力量,在冷暖交替的四季不断生新芽开新花。
习惯随时间形成,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果能清楚地看到生活与健康之间的因果关系,你会很愿意也必须改掉许多无益于自己的习惯。
首先要制定一个计划,把它大声说来。
用笔记下前进的脚步。
寻找支持团队和*战友。
在镜框上贴一张小纸条。
后,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

目录


一、健康习惯
  如果把事业、爱情、金钱比喻成个位、十位、百位的“0”,那么健康就是前面“1”,如果没有这个“1”,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关爱自己,就要从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开始,让这些看来琐碎细微的习惯呵护你的健康。
  HE健身,你试过了吗?
  记忆这些数字
  工作!美丽!我要兼得!
  不和黑夜抢时间
  敲醒美容生物钟
  碳酸饮料?NO!
  走,并美丽着
  使用牙线
  戴上手套做家务
  防晒不打烊
  不能偷懒的每天八件事
  尝试不一样的干浴
  再急再忙也要细嚼慢咽
二、举止习惯
  一个女人可以不漂亮,但决不能不优雅。女人的优雅决不是一时的做作或是频繁的搔首弄姿,而是来自于优雅举止与行为习惯浑然天成的结合。
  美丽自己,从意象开始
  提升“衣Q”,进行细节特训
  制作穿衣搭配的X档案
  倾听,倾听
  微笑·招牌
  让你的声音低些,低些,再低些
  让你的眼睛会说话
  进餐时想象对面摆着一面镜子
  放下“二郎腿”
  走路时,想想小鹿班比
  亭亭玉“立”
  管住你的小动作
三、理财习惯
  爱情和婚姻绝不是女人放弃个人财务自主的理由,女性经济的独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面对自己的财富,女人的理财不应是一种冲动,而是一个中长期的规划,需要的是正确的心态和理性的选择,然后就是坚持再坚持。
  检查你的失败购物清单
  消费减肥操,你做了没有
  上好6堂课,和他一起理财
  你有家庭财政预算计划吗?
  编制家庭财务档案
  请一个理财顾问
  理财计划一生走
  别让“卡”卡住钱包
  妥善使用信用卡
  只备三张银行卡
四、工作习惯
  努力工作的女人美。这句流行语是代表新时代女性的自强、自主、自力。
  职场中我们没有借口
  老板的话外音,你听懂了吗?
  面对职场,我有信心
  别让一周中这四个小时烂掉
  三点一刻,收买人心
  星期一,美好生活的开始
  制定工作时间表,我不是没有苍蝇
  把概要附在报告上
  忙里偷个闲
  化被动为主动,让老板知道你的工作情况
  做坏准备的乐观者
  强势的你,也可以善解人意
  别让细节绊倒你
五、交际习惯
  人与人交往并非处处是坦途。有时候你会被你亲手搁置的“石头”所绊倒。一个人要想赢得人际关系的绿色环境就应时时处处反省自己摒弃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从而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广阔。
  亲人和朋友,你要主动联系
  该说不的时候,我不犹豫!
  不要随便说随便
  像整理衣柜一样,清理人际关系
  按响邻居的门铃
  失意的话,别轻易出口
  不要握着“死鱼”般的手
  赞美的时候立刻说“哇,你太棒了!”
  社交场,我是巧言Lady
  建立一个私人词库
  尽量用“我们”代替“我”
六、生活习惯
  知性而开放的幸福生活是每个女人发自内心的美好愿望。从现在开始,关注你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好习惯为事业与生活并重的你营造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帮你寻找快乐的源泉。
  制定你的“身体感恩日”
  你的衣柜,定期清理了吗?
  在镜子前自我欣赏
  从容·装扮的心境
  保护网上隐私,培养cookies好习惯
  同“拖拉”SAY GOOD BYE
  珍惜自己·打理自己
  像猫咪一样放松自己
  为家人建立健康档案
  清晨的睡床,我不贪恋
  过个快乐的星期八
  改善你的呼吸方式
  你家,开PARTY了吗?
七、爱情习惯
  婚姻中爱的艺术就是不要竭力去改变,无论是别人或自己,而是懂得不再去苛求,放松心灵,欣赏对方和自己的每一个现在,即使岁月、性情改变,不变的始终是两颗相爱的心。
  想要什么就直接说出来
  话只讲一遍,然后忘记它
  聆听,贴近他的心
  丈夫的大肚腩,注意喽!
  永远不要问他这些问题
  留给他家中的一角晴空
  不做数字化老婆
  培养自己的爱好,适当关注他的爱好
  爱他的缺点,就像爱自己的雀斑
八、学习习惯
  在繁忙的都市里,有一类女性,她们不甘心做纯粹的花瓶,对事业尽心尽责,竭力自我充实,抓住一切奋发向上的机会,这样的女性是会永远青春而光彩焕发的。
  为新的一年制定一个愉快计划
  制定一个“充电”计划
  将电视提早关闭一小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读书·内涵
  除了时尚,也要多读读专业杂志
  因音乐,而美丽
  呵护你的大脑
  读书,做“博乐”
  设定一个学英语计划
九、心态习惯
  美丽的心境,是一块儿能够让女人自由呼吸,休养生息的土壤。良好的心态习惯便是我们青春与活力的来源,让这些神奇的心灵SPA为你调节工作的情绪,平抚精神的创伤。
  像孩子一样笑和幻想
  出门前对着镜中的自己说“你真棒”
  决定不羡慕
  憧憬着明天入梦
  每天匀出十分钟安静独处
  掌声,为自己响起来
  挣脱一百分的束缚
  不做都市“郁女”
  别让依靠成习惯
  每天要问自己10个问题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掌控人生的蓝图:一部关于自我重塑与深度探索的指南 书名: 《觉醒的容器:重塑自我,驾驭生活的艺术》 ISBN: (虚构)978-7-5619-3882-1 出版社: 远方灯塔文化 作者: 艾米莉亚·凡(Emily A. Vance) --- 内容提要: 我们都渴望一种更深刻、更有意义的生活,但常常迷失在日常琐碎与外界期待的迷雾中。《觉醒的容器:重塑自我,驾驭生活的艺术》 并非一本急功近利地提供“速成秘诀”的清单式手册,而是一部深度剖析人类心智运作模式、情感结构与潜能释放机制的哲学性实践指南。 本书以“容器”为核心隐喻,将人的一生视为一个不断塑造、拓展和净化的容器。这个容器承载着我们的信念、价值观、记忆、关系以及最终的成就。作者艾米莉亚·凡,一位在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东方哲学交叉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带领读者进行一场由内而外的系统性重构。 全书分为三个递进的阶段:“清理基底”、“构建结构”与“优化流动”,引导读者从根本上审视并重塑构成其人生的底层操作系统。 --- 第一部分:清理基底——挖掘并重塑底层信念系统 (约400字) 许多限制我们的“习惯”并非行为上的,而是根植于潜意识深处的“结构性偏见”。本部分将挑战读者对“我是谁”以及“世界如何运转”的既有认知。 核心探索点: 1. “认知负债”的清算: 我们继承了哪些不属于我们的童年脚本、文化教条或社会压力所灌输的“债务”?本书提供了一套严谨的“信念溯源法”,帮助识别那些在不知不觉中限制你追求最大潜能的默认程序。这包括对“完美主义陷阱”、“受害者心态”以及“不配得感”的深层解构。 2. 情绪的炼金术: 情绪不是敌人,而是信号系统。如何将恐惧、焦虑和愤怒从耗能的“风暴”转化为驱动变革的“燃料”?我们将探讨情绪滞留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并介绍“接纳与转化”的五步流程,重点在于理解未被满足的需求,而非压抑表层感受。 3. 时间的黑洞: 区分“效率陷阱”与“效能核心”。我们不关注如何挤出更多时间,而是关注如何用更少的精力投入到能产生最大长期回报的活动中。这涉及对“注意力稀缺性”的深刻理解和管理。 --- 第二部分:构建结构——设计适应性与弹性的生活架构 (约550字) 在清理了旧的限制性模式后,我们需要搭建一个能够支持长期成长的、有韧性的新生活框架。本书强调“结构必须服务于目的,而非目的服务于结构”。 核心探索点: 1. “意图驱动”的日程规划: 摒弃“待办清单”的暴政,转向“意图矩阵”。如何将年度愿景分解为季度支柱、月度焦点,并确保每日行动(微习惯)都与最高层级的意图对齐?本书引入了“目标兼容性分析”,确保在职业、健康、关系和个人成长这四个维度上实现协同增强,而非顾此失彼。 2. 关系的生态平衡: 关系是我们体验世界的镜子。如何识别并建立“能量交换健康”的关系网络?这部分深入探讨了“界限的艺术”——如何在保持自我独立性的同时,实现深层次的联结与支持。它教授的不是取悦他人的技巧,而是清晰沟通自己价值的勇气。 3. 知识的内化与整合: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价值在于其整合和应用能力。本书提供了一套“深度学习循环”模型,教导读者如何将外部输入转化为内在智慧,并通过反思和教授来固化理解,真正实现知识的“吸收”而非“存储”。这远超简单的阅读笔记,它关乎知识与经验的有机融合。 4. 物质环境的哲学: 你的物理空间是心智的延伸。如何通过环境设计来减少决策疲劳、激发创造力,并确保你的居所成为一个真正的“复原站”? --- 第三部分:优化流动——在持续变化中保持卓越的临在感 (约550字) 生活本质上是动态的,真正的驾驭能力在于适应变化的能力。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在不确定性中保持内在的稳定性和持续的创造力。 核心探索点: 1. “复原力”的神经塑性训练: 探讨如何通过系统的、可量化的日常练习,增强大脑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的快速恢复能力。这包括对特定呼吸模式、正念冥想的高级应用,以及如何构建“安全感锚点”来应对突发事件。 2. 创造力的“自发涌现”: 创造力并非等待灵感,而是创造一个让灵感可以“着陆”的环境。本书揭示了大脑在不同活动状态(如专注态、发散态)间的切换机制,并提供了打破思维僵局的“反直觉方法论”。它引导读者探索那些被主流工作模式所压抑的、非线性的思维路径。 3. 终身迭代的哲学: 任何固定的“最佳习惯”都有其保质期。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成为自己人生的首席设计师和首席评估师。我们鼓励读者建立定期的“自我审计”周期,像对待一个重要的项目一样,评估当前系统的有效性,并勇于进行彻底的“版本升级”。这是一种拥抱不完美、追求持续进化的成熟心态。 4. 意义的校准: 在拥有了掌控力之后,我们如何确保我们所驾驭的方向符合我们最深刻的价值观?本书最后引导读者进行一次深刻的“生命意义重访”,确保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汇聚于一个真正让你感到充实和无憾的人生叙事中。 --- 结语: 《觉醒的容器》是一本为那些厌倦了表面修饰、渴望进行深度自我工程的读者而作的指南。它不承诺让你在三十天内脱胎换骨,但它承诺为你提供一个坚实、灵活且不断进化的框架,让你能够有意识地、系统地,去雕刻你人生的每一个维度。这不是关于“拥有”什么,而是关于“成为”谁,以及如何优雅而有力地“驾驭”这个过程。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那就是“结构化的自由”。虽然它是一本讲“习惯”的书,但它绝不是一个僵硬的、要求所有人都遵循同一套流程的模板。作者非常巧妙地构建了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每一个习惯都有明确的益处阐述和执行路径,但同时又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个性进行灵活调整。我个人就是那种工作时间极度不规律的人,很多传统的时间管理方法对我完全不适用。但这本书里提到,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做”,而是“是否建立了关联性触发”。比如,我将“反思当天不愉快事件”这个习惯,绑定在了“泡澡”这个我每天都会做的事情上。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绑定,这个习惯就奇迹般地被固定了下来,没有造成额外的日程负担。这种对个体差异的充分尊重,使得这本书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它不是在塑造一个“理想中的她”,而是在帮助“现在的你”变得更顺畅、更自在。

评分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这本书的“可复盘性”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堆建议,而是真正融入了一套自我监控和调整的闭环系统。在介绍完某个习惯之后,它通常会附带一个“自测清单”或者“效果追踪表”的思路。我个人对这种“数据化”的自我管理很感兴趣,所以我会自己动手在笔记本上画出类似的小表格。比如,关于“有效沟通”的习惯,它建议记录下每周主动倾听的次数和对方的反馈。这种将抽象的行为具象化、可量化的做法,让人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曲线,即使进步缓慢,也能明确感受到“我在前进”。更重要的是,当某个习惯执行不下去时,它会引导读者反思是“触发机制出了问题”还是“习惯本身难度过高”,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意志力薄弱”。这种科学的归因方式,让我在遇到挫折时,能够更快地调整策略,而不是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可以持续迭代和优化的个人成长操作系统。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就给我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封面那种柔和的色调,不是那种张扬的大红大紫,而是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内容应该会是踏踏实实的,而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口号式激励。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有分量,翻阅起来的时候也不会有廉价感。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排版,字里行间留白的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放松,眼睛不容易疲劳。而且,很多章节的开头或者结尾,都有一些精炼的引言或者感悟,这些小小的点缀,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习惯养成”主题,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它不像那种硬邦邦的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在跟你轻声细语地交流,引导你一步步去思考和调整。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本身就是那种容易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压垮的人,这本书的视觉呈现,无疑是成功的第一步,它为接下来的深入阅读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这种用心对待阅读体验的做法,现在很多出版物已经很少见了,所以更凸显了它的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我感觉作者在文字中注入了一种非常成熟且具有同理心的女性视角。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总是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导师”位置俯视读者,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坦诚地分享她的试错过程。你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本人也是在无数次尝试和失败中摸索出来的,而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完美范本。这种“我也是凡人”的姿态,极大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举个例子,在谈到情绪管理的时候,它没有简单粗暴地说“你要控制情绪”,而是深入分析了女性在社会角色转换中可能面临的内在冲突,比如“想要独立又渴望被理解”的矛盾,然后才提出对应的行为修正。这种对内心世界的细致剖析,让我感觉这本书不只是在教我“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在帮我理解“为什么我会做成或做不成”。它给予的,是深层次的自我接纳,而不是肤浅的自我鞭策,这点非常难能可贵。

评分

我这个人吧,对那种“一夜暴富”“瞬间蜕变”的鸡汤文体是完全免疫的,所以当我拿起这本书时,心里是抱着十二分的谨慎的。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完全没有陷入那种空泛的口号泥潭。里面的每一个“习惯”,都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宏伟目标,而是非常细碎、具体,简直可以说是“微小到可笑”的行动指南。比如,它不会要求你立刻开始每天冥想一小时,而是会建议你在刷牙的时候,尝试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牙刷的摩擦感上,持续三十秒。这种层层递进的设置,极大地降低了开始的门槛。我尝试了其中关于“碎片时间利用”的一个小技巧——在等电梯的那一分钟里,不看手机,而是回顾今天遇到的三件小事并给自己一个正向反馈。说真的,起初觉得有点无聊,但坚持了几天后,我发现自己对一天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胜利”变得更加敏感了。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把“改变”这个庞大的概念,拆解成了可以立即执行的、没有压力的微小模块,让“拖延症”患者也能轻松上手,这才是真正的实用主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