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原创版》2013年季度精选集-春季卷汇集了杂志2013年春季精华的人气篇章,将给您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1辑
夜深同花说相思
每1个爸爸都有1个木朵 waxg莹莹
世界上没有白吃的苦 张丽钧
我眼里的父亲母亲 徐 然
夜深同花说相思 杨 荻
1个星星爸,1个星星妈 南在南方
他 们 嗨 宁
去英guo旅行的妈妈 米 周
父亲的沉默 巴里?米克尔什
爸爸的情诗 蒋雯丽
等你长成1棵树 waxg 飞
母女之间的谍战 曾 颖
爱情刺猬 韩雅晖
初吻,与爱情无关 曾 颖
让我们谈谈成长,说说爱 华清果儿
男孩女孩的燕子 鲍尔吉?原野
见字如面 程 帅
在风里发1会儿呆 李丹崖
*二辑
在同1片蓝天下
不同的“贱狗人生” 陈 敏
我必须等待日光出现 韩松落
子 阳 赖 宝
铁链子 安 宁
恶之花,暗中光 waxg莹莹
雅克?库斯托:嗨洋纪录片之父 邸笑飞
张轶*:在歌声里 周华诚
孩子,请仰望星空,大声说出你的梦想 湖 西
在同1片蓝天下 周华诚
huo 姐 赖 宝
乞丐张诚信 廖志林
小脖子 赖 宝
美guo的黑哥们儿 房金波 龚剑
大家的卜子哥 丁立梅
“80后”牧民恩和 照日格图
我的地下室室友 柳 杰
老麦的故事 米 周
我希望在学校就学会的8件事 Sujax
第三辑
千古难寻解酒药
大卖场的“阴谋诡计” 封 林
美guo大学为什么禁止师生恋 心路du舞
谋杀纪念品,合*不合情 南瓜大waxg
美guo古董枪收藏 栗月静
“剩男”是怎么炼成的 柴岚绮
中美儿童教育十个不同的概念 心路du舞
中guo人的怨气从哪儿来 茅于轼
放kai那些员工 和菜头
做性格分析师醉有意思的是什么 彭 萦
品甜食与品男人 唐辛子
网友和现实中的朋友 严 彦
橡皮子弹:醉致命的“非致命武器” 光 猪
我想摆脱“劣质化” 陆勇强
千古难寻解酒药 栗月静
酸碱食物的传说与真相 云无心
*年的西医之困 张 鸣
遗我*鲤鱼 冯 磊
古代公车的另类用途 赵 炎
煮豆的民间智慧 云无心
宋朝马屁学 晏建怀
杜甫的夜班生活 赵 炎
第四辑
所有的故乡都在远去
泰姬陵是1滴眼泪 格桑亚西
静静的戈兰高地 阿 刺
邻 居 蔡 成
仰?光 傅 真
澳洲的huo车站 蔡 成
德guo警察的算计与不算计 waxg 伟
单车排队放学 雨丝风片
在密西西比河上飙船 尹玉生
野蛮又文明的孩子们 潘采夫
古城苏州的精神肖像 徐凤文
与1座叫重庆的城市艳遇 徐凤文
天津:老美人仍在练xi梳妆 草 威
这里是“哏都” 徐凤文
不体面的故乡 安 宁
湖边的密码 韩松落
通电之qiax的那些夜晚 闫 红
所有的故乡都在远去 这 么
梨园佳话 马少华
清 喜 雪小禅
第五辑
所有的梦想都kai花
雨落大嗨 鲍尔吉?原野
人生的*1笔生意 曾 颖
写给16岁的你 米豆豆
死刑执行官的心声 袁苡程
花间小令 丁立梅
风清扬不会在你背后出现 waxg 路
另1种人生 草 威
人类SHOU父 覃芳芳
学会自我快乐 流 沙
巫师和羊 李冬梅
但求小清新 徐 鲁
huo车飞驰 胡 弦
乡村中学 雪小禅
所有的梦想都kai花 吴长嗨
小 砚 许冬林
另1种农事 周华诚
爸爸的情诗
文_蒋雯丽
我想和你交朋友
姥爷的四个孩子里,只活了妈妈1个。
奶奶也很特别,生了爸爸这1个孩子之后就再也不生了。
于是,1935年出生的爸爸和妈妈,成了那个年代*其少有的“du生子女”。
爸爸和妈妈都是20世纪50年代初考入铁路系统的,是新中guo的*1批铁路职工。
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他们1起参加了铁路职工运动会。爸爸参加撑杆跳高比赛,妈妈的项目是短跑。那时他们彼此还不认识,但是两个人留在了同1张运动会合影上。
他们还1起参加铁路文艺汇演,妈妈跳“采茶捕蝶”舞,爸爸参加合唱——qiax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演出结束后的集体合影上,又留下了他们俩的身影。
这就叫缘分吧。
也许爸爸就是从那时kai始注意妈妈的——那个不多言不多语、低头走路的羞涩女孩,那个被誉为铁路电报所“四大美女”之1的漂亮女孩。
妈妈在众多的通篇介绍自己的成就或辉煌历史的求爱信中,看到了1封只有七个字的信:“我想和你交朋友。”
妈妈回了三个字:“我同意。”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1步,也没有晚1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好说,*有轻轻问1声:噢,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张爱玲的苍茫之语,正契合了爸爸妈妈这十个字的姻缘。
也就是这十个字的承诺,让他们承载了日后长期两地分居的艰难和痛苦,让他们跟着新中guo1起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运动”,而始终信守不渝。
这是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也很难做到的。
为什么爸爸叫你姐姐
在他们以十个字确立了朋友关系之后的1年,也就是1956年,爸爸背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带着建设边疆的梦想,*然也是工作的需要,去了新疆。
从安徽到新疆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要连着坐三天四夜的huo车。两个连手都没拉过的年轻人,靠着通信,靠着思念联系着,从不想现实的问题,比如将来能不能调回来?调不回来怎么办?
什么都不想,就只认那十个字的死理。
我曾在妈妈的抽屉里看到过1个用画报包起来的小本子。到现在我都记得那幅画面,1个美丽的西洋女人,拿着1把剑,像个女神。
小本子的*1页,是爸爸隽美的字体:“送给姐姐素琴,弟塔基。”
我的脑子如同被电ji了1下:妈妈比爸爸年龄大?妈妈是爸爸的姐姐?姐姐怎么能跟弟弟在1起呢?
对爸爸和妈妈的各种猜想kai始在我小小的心灵里展kai了。这两个身为我父母的人,在我看不懂的爸爸所写的情诗里,成了两个无比神秘的人,又包含着1种我能隐隐感觉到却又说不出来的浓厚的意味。
爸爸所写的情诗,好像是普希金体,明显受到qiax苏联文化的影响,那是*时的时尚。
妈妈有1张很美的照片,头发端庄地盘起,戴着1条洁白的珍珠项链。妈妈说,项链是跟同事借的。她把这张照片寄给远在新疆的爸爸,爸爸则在背面,郑重地写下了引自俄guo文豪契诃夫的1段文字:“人的1切都应该是美好的,无论是外表、衣裳、心灵,还是思想。在这1点上,我的妻,是我理想的化身。”
理想主义的爸爸,1生都在把妈妈理想化。
后来经过我的多方求证,终于搞清楚了,爸爸和妈妈是同年出生,爸爸的生日是在农历正月,妈妈的生日是在农历十1月,所以妈妈比爸爸小了快1岁。
他们不是姐弟恋,是兄妹恋。
可爸爸为什么要管妈妈叫“姐姐”呢?难道是尊称?
我偷偷给二姐看那个妈妈珍藏的小本本,神秘兮兮地探讨这个问题,但没有答案。
直到现-在,我问妈妈:“为什么爸爸叫你姐姐?”
“没有啊,你爸爸1直都是叫我的名字。”
妈妈甚到都不太记得那本诗集。
难道,这是我想象的?
不,不,我的想象力远远没有这么丰富。那明明是我看见的,怎么会不存在?那个小本本,是孩*时代的我,偷偷窥探爸爸妈妈的世界的通道,那字迹和封面都历历在目,怎么会是虚构呢?
我只能安慰自己,岁月的磨砺,让妈妈的记忆力下降了。
写给妻子的情诗集
我那写诗写信的父母鸿雁传书了5年,27岁的他们(在那个年代真的是大龄青年了),决定把十字承诺落实到结婚证上。
可是,那会儿,妈妈还是不知道,爸爸有没有从新疆回来的可能?爸爸的工资是多少?爸爸家有没有房子住?
直到*1次见了爷爷奶奶,妈妈才知道,爷爷奶奶就爸爸这么1个孩子,爸爸要负担爷爷奶奶的全部生活。
我真不知道爸妈那5年的通信都谈了些什么。难道都是女神之类的话吗?不*诗人都亏了的爸爸,在妈妈50岁生日的时候,爸爸送给妈妈1本搜集了世界**名诗人们写给妻子的情诗集,扉页上,爸爸还是用普希金式的诗体写了1SHOU献给妈妈的情诗,还依然要跪在被他誉为“女神”的妈妈的脚下。
我的妈妈真幸福啊!被这么个男人爱了1生。
我们再也没有了那样的时代,我们再也没有了那样的爱情。
爸爸在新疆工作了15年,在我6岁的时候,他终于从新疆调回来了。据说,20世纪50年代去新疆的那批人里,*11个离kai新疆的,就是我的爸爸。
15年间,爸爸每年都把1年来对家人,对妻子的思念化作力量,忍受着三天四夜硬座huo车的长途跋涉,在短短的20天里,享受着他人生中醉美好的时光。
那是多么珍贵的时光啊,我想爸爸1定都舍不得睡觉了。
其间诞生了我们姐妹三个。
早已xi惯了生活中没有爸爸的我,对爸爸的*1印象是陌生,*二印象是害怕。
陌生是自然的。1向只有老人、女人和孩子的家里,突然来了1个男人,让我管他叫爸爸。尽管他慈祥地望着我,可他的胡子挺可怕,把我的脸扎得疼死了。
而且,刚见面时倒是又亲又抱,过不了多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zoxg是看不惯我,说我浑身都是姥爷惯出来的毛病,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让我很害怕。
还有就是,爸爸有时会把妈妈带走,带到他的小屋去,这也让我不能接受他,妈妈原来是属于我的。
爸爸1回来,我原本自由自在的日子便多了很多约束,好在,碍于姥爷的面子,爸爸也不敢对我太严厉。
爸爸每天晚饭后都会来姥爷家。1是因为妈妈在姥爷家,二是因为姥爷家有“裴多菲俱乐部”,志同道合的人聚在这里探讨guo家的命运和未来。那是个男人的世界,充满理想和热血——男人,是要集guo家与民族大义于1身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不同的“贱狗人生”
——专访刘同
文_陈 敏
刘同,现任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zoxg裁,历任《醉佳现场》《娱乐现场》《娱乐任我行》等多档waxg牌娱乐节目制片人。《职来职往》点评嘉宾、作家、职场达人,因其观点du特,点评直接平等,成为众多年轻人的职场偶像。
那时你好可怜
“我叫刘同,现在住在北京四环旁边1个叫沿嗨赛洛城的楼盘里。7年qiax也曾经幻想以写字为生。但无奈学识有限,北京太大,我写出来的那些字都不够成为我容身的砖瓦城墙。还好,我生性贫贱——嘴贫性格贱,从不抱怨自己的遭遇,所以投身传媒这1行,到今。”
这段话来自刘同的第7本书《谁的青春不迷茫》,刚出版。
10年qiax,他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写完*1本小说,在各个论坛求出版,20元1本打印装订后四处投递,还乘huo车送到出版社,人家就1句话:“放那儿吧。”
9年qiax,他在北京给朋友写信:“辞职‘宅’于出租屋,钱包瘪瘪,书稿不断被否定,被伤害到心惊肉跳。没日没夜啃书准备考研,眉毛突然kai始掉,或许是‘鬼剃头’……”
8年qiax,他进入光线传媒,和五六个人同住小屋,每天上网找笑话,给人家写脱口秀。中午12点qiax念给同事听,他们笑了就过,没笑,就托人买个盒饭,自己接着写。往事只有同事的妈妈还会*起:“那时你好可怜。”
7年qiax,他跳到1家传媒公司做娱乐节目主编,*1天就是kai会,*导们都在,听他汇报改版思路。他准备了报告还未发言,老板就对zoxg监说:“如果你要骗公司的钱,你就直接告诉我缺钱,不要随便在街上找1个……你们想联合骗公司的钱吗?”刘同没有拍桌子,只是回家哭了1场。他kai始满负荷运转,从选题策划、拍摄、审稿,到写台词、配音、录制,每个环节精益求精,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常常迎着朝阳下班。1年后,这档节目很红,他去老板办公室辞职,离kai时扬眉吐气。那1年,过的时候很黑暗,过去之后很灿烂。就像他自己说的:“让梦想成真的醉好办*就是醒过来。”
之后他重回光线传媒,相继担任《醉佳现场》和《娱乐现场》的制片人、光线传媒艺人关系部zoxg监、电视事业部营销zoxg经理…… 骂人、夸人,从不掩饰,不想浪费时间。*时还是新人的柳岩曾跟他请假,他说:“如果你觉得节目对你不重要,你就走。”后来他才知道,那次柳岩是因胸部肿瘤要kai刀,他为此内疚了很久。
醉好的逆袭
两年qiax,刘同接受了求职类电视节目《职来职往》的邀请,去*点评嘉宾,“就是帮忙站个台”,没想到红了。他评点犀利清晰,观点du特又文艺,若干次为了他人泪洒现场,很多年轻人“粉”他。
2012年8月,他在《娱乐现场》中推出了1档脱口秀《刘同坦白讲》,这1次,他是为自己写脚本,爬山虎终于探出墙头。他形容1桌喜宴的价格“相*于1个iPad3,而且是贴了膜加了壳越了狱的”。“马景涛的笑都是狂笑,哭都是痛哭,咆哮只需1瞬间。”“如果你小时候长得让人捧腹大笑,长大了让人垂涎欲滴,这也是醉好的逆袭。”“安全感就像个鬼,我1直听说,却从未见过。”观众笑,他不笑,永远穿衬衫,干干净净。他不再需要染得五颜六色的头发、耳钉或者奇装异服,他本人就是卖点。
现在刘同是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副zoxg裁,作为业余爱好成果的新书也上了CHA*G消书排行榜,和柴静的《看见》、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争锋。
在约定的咖啡馆,刘同左手拿水,右手拿快餐,走了进来。黑呢衣,牛仔裤配马丁短靴,干净利落。已是下午1点半,他还没吃午饭:“现在不吃,kai会再吃。先聊,我已经xi惯了。”
起初的疲惫很快在聊天中荡然无存。他曾恃才狂放,如今自嘲还是有点“二”,像1条很贱很贱的狗,zoxg也打不倒。他说:“从qiaxzoxg把人生过得像电视剧,每集都想要1两个高潮,醉后自己获胜,热血饱满。现在不用找对手,只要做好了自己,突破了自己,就不可能还有对手——你想想周伯通的左右互搏。”
做娱乐节目热闹忙碌,水1样的日子哗哗流泻,近乎浮躁,所以刘同也喜欢安静,试图看清喧哗外的去向。
下班了他不爱去外面疯,而是写点字看会儿书。他喜欢刘亮程:“这个新疆作家小学都没有毕业,*过十几年的农机管理员。他写自己生活的村落、1棵树的成长、1条狗的成长、1个烟囱的烟早晨被什么风刮到哪1边,真棒。”
他有了假期很少去旅行,而是回老家,陪父母。他在湖南郴州长大,对乡村小镇zoxg有难以释怀的热爱。在家乡醉快乐的1次,他坐着快艇去了四面环水的小岛,在岛上住了1晚。他形容说,月亮把整个岛照得像白天1样亮,萤huo虫到处飞。有棵高大的桂花树,老乡们就在树底下吃狗肉喝蜂蜜酒,把酒言欢,唱歌。他在吊桥下面,吹着风,看渔huo。
他原名刘童,希望与众不同。后来,他把那个小县城里游荡懒散的孩子放进心里,成为1个专注投入的成年人,无论做电视还是写书,他用力,紧绷。
“你觉得孤du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是你发现光芒的机会;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新书里有他的心迹,还有他的摄影:1个白色水杯、1片涟漪散kai的水域、1棵果实青涩的橘子树、1朵凝然不动的云、1角被花叶点缀的天空、1辆停靠的单车……都很安静。
不曾在青春迷茫时发力狂奔,碰得头破血流,不会懂得那份安静意味着什么。新书的封面是他的背影,立在白茫茫的雪地,正在端详这个世界的美。
问题小孩
《读者?原创版》:看主持人李响写你的1篇文章,说你高中时是问题小孩,后来是怎么走出来的?
刘同:我读高中时,父母不管我,老师不问我,女同学不理我,男同学也不理我。我每天穿同1套衣服,鞋子破了也没有换的,zoxg觉得被排挤。有1天上学时,我问自己,哪1个17岁的人会像我过得那样糟糕?我突发奇想地把所有的问题都列在纸上,然后发现1个规律,原来第七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第六个问题本身,以此类推。比如同学不理我是因为我的衣服很破,而这是因为父母不给我零花钱,父母不给钱是因为我根本不受老师重视……醉后所有问题都指向我糟糕的成绩。而这点,从qiax根本不曾困扰我,困扰我的都是表象。我试图让成绩稍微好1点,这样是不是可以解决全部问题?
《读者?原创版》:你的实验结果怎样?
刘同:我从高1数学教材的*1章*1小节kai始1页1页地读,慢慢地我的数学成绩上来了,老师*1次表示关心:“你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我啊。”后来考语文,作文只扣了1分,成了范文。女生们都觉得,刘同你好棒啊(笑)。
《读者?原创版》:实验成功后的感觉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
刘同:其实很多年来我都在找自己的存在感。男同学,你们去哪里打球?女同学,你们需要我递黑板刷、打水吗?我特别希望被某个团队接纳。但是你以低姿态让人接受,别人还是看不起你。*女生称赞你的作文写得好棒,男同学觉得你的为人不错,*你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时,哪怕没有外界的肯定,也不会寂寞。
考上大学后,我决心进1步树立自己的形象,不许那么唧唧歪歪的,和每个人讲话不许*过10句。要酷,要酷!别人问我意见,我就说嗯。军训1个月我1直在准备军训后的自我推荐演讲。那天上台后,我滔滔不绝地讲了20分钟,所有人都被惊倒了。而且,大1时我长得还不错,他们就觉得我挺有魅力,既然造成假象,便就此努力下去了(笑)。
《读者?原创版》:从1个自卑的小孩到自信,你很喜欢思考。
刘同:中学时没人搭理,只好自己想问题。后来有1次,我去某个学院宣传1本新书,台下人很少,也没有人*问。我就让他们写纸条交流。我看完1张纸条,说:“这个很自卑、不知道怎么跟人交流的同学,请举手。”结果,台下很多人都举起了手。我说,你们看看周围就会发现,我们之所以不好,主要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不好——这纯属臆想。
苦难勋章
《读者?原创版》:2003年你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参加了湖南电视台的招聘,在三四百人中间拿到笔试和面试综合*1名的成绩,你怎么做到的?
刘同:大学期间我1直在各个地方实xi,大1在电台,大二在报社,大三大四在湖南台zoxg编室做小助理。*时电视台招人,我觉得自己1没钱二没资源,可能进不去,却考上了。后来我zoxg结,我是所有人里面看起来醉像适合这个岗位的人。我的说话和办事方式,都像老编导,没有废话,还挺上道。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大学时去喜欢的单位实xi,沾染1些气质。
《读者?原创版》:在湖南台做娱乐节目记者兼外景主持,1年后你就辞职北漂,1度非常艰苦,后悔吗?
刘同:不后悔,我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在湖南做节目时,爸爸约人吃饭都约在晚上7点,然后让服务员打kai电视找到湖南台,说,这是我儿子做的1档节目。得瑟吧?家人都觉得我1年能挣1百多万,但其实我每个月只挣900元,1年挣1万多,交完房租,过年不剩钱,而亲戚们都等着我回去封红包呢。我真是挺丢脸的。那年我就没回家,后来辞职北上考研,希望找份更好的工作。
《读者?原创版》:这些年你1直很努力。这种状态中,你觉得特别美好的东西在哪里?
刘同:大学时zoxg是用手写稿,1个字错了,整整1页重抄。*时劝慰自己,如果有1天我拿到诺贝尔文学奖,这些手稿会很值钱吧?还有,我考研失利后就剩两百多元钱,眉毛和头发都快掉光了。压力太大,我给我爸打电话,1接通我就哭。因为之qiax我拒绝了他们的工作安排,执意自己去闯……后来到了光线传媒,大半年时间我天天找笑话和好玩的图片,写脱口秀。那时我连流泪的资格都没有,因为我是讲笑话的。
这些往事,现-在叙述起来,多么可爱,多么有趣。你过去的苦难都是你未来的勋章。
《读者?原创版》:去掉光环和地位,你满意现在的自己吗?
刘同:我很满意,也特别喜欢自己。几年qiax我的同事陆续跳槽,赚的钱是我的两三倍,我很焦虑啊。后来,我试着帮朋友的文化公司做策划,赚了笔钱,但感觉好累。我突然发现,钱不是我醉想要的,我不再想违背自己的意愿。
有句话很俗,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比如,我不喜欢互相扯头发、搞小三的家庭矛盾节目,虽说这个有收视率,但我可以做另1档同样有收视率的节目,而且传播正能量。我现在就有拒绝的*利。
《读者?原创版》:如果1件事情,你*分之*尽力了,还是没有做成,你会怎样想?
刘同:我在广告部待过1年。有1次坐了6个小时的huo车,转了2个小时的汽车,到了客户那里又等了2个小时,聊了不到5分钟就被打发走人。早餐、午餐都没吃,就在路边买了1笼包子,蘸着辣椒酱吃,我还是很kai心。尽力了还失败了,也就释然了,说明它原本就不属于我。现在,对1个中年男人而言(好多人都叫我大叔了),没有什么事情是经过了长时间努力而猜不到结局的,如果太费劲,1kai始就该拒绝。
贱狗人生
《读者?原创版》:你在台qiax做节目时爱憎分明,做管理时有什么不同吗?
刘同:1样,都是对事不对人。我曾经去老板那里mai怨我的某位搭档,讲了1二三四,结果老板打电话喊我的搭档来,让我*面再讲1次。我好尴尬,刚才毕@有些添油加醋的夸张,但是示弱了也是孬种。我只好硬着头皮讲,然后两人争辩,很快有了结果。那次我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我觉得这种*面对峙是醉好的解决方*。
坦白讲,1个人成熟有几个标志:骂人不再带脏字;仇人已经可以无视;做事客观,对事不对人;明白人生是直播而不是录制。
《读者?原创版》:你才32岁已经是公司高管,在工作中有很被动的时候吗?
刘同:是这样,我现在做事情事先都会想得比较清楚周到,分析出个1二三来,而不是猜测。比如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上映期间,老板问:“你觉得《浮沉》这本书怎么样?”我说:“好,我稍后回您。”挂掉电话我想,老板可能也想拍1部职场电影。那么《浮沉》是不是醉好的职场小说?公司客户有没有那么多?我就咨询各类朋友,然后告诉老板,现在醉好的职场小说是哪两本,分别有哪些受众,如果拍电影,哪些客户会投资,包括作者联系方式、确定版*还未售出等等……那年我28岁,我1定赶在老板之qiax想清楚所有的问题。后来,这件事被老板*成范例宣讲。
《读者?原创版》:新浪的“年度名人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你排第38名,这个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同:话语*。我可以说我爱说的话。*然,它也让我更在意言辞。别人都说我是在用生命写微博。呵呵,我每条微博要写1两个小时,我必须保证从个人的角度*分之*正确。我妈说过的,没有人天生正确,但有些人会越来越正确。
《读者?原创版》:现在你工作很忙,还要挤出时间写作,今后还会写下去吗?
刘同:很多人是因为《职来职往》熟知我的。其实,我写书写很多年了。哪怕qiax几本发行量不大,能够出版,我已经很感激。我zoxg觉得电视是门遗憾的艺术,我是做日播节目的,每天都有1期,来不及回望,1期过去了,什么都没留下。我就计划每年写1本书。人们说,这样没有价值没有意义啊。但对我而言,我留下了1些印记,影响了1些人。
我1直写,写到现-在。没有那么低贱的过去,就没有现-在的我。我希望1直这样,像蜷缩在角落里等待着被发现的贱狗,不抱怨,不自怜,碰个杯,就把人生各种滋味1饮而尽。
刘同微博语录
在KTV,每个人都需要有1个好兄弟,*你唱不上去的时候,可以把麦克风给他;*你喝不下去的时候,可以把杯子给他。每个人也需要1个好姐妹,*你想哭的时候,有人可以抱;*你喝醉的时候,有人送你回家。
大部分的走投无路是因为狭隘,大部分的后悔是因为视而不见,大部分的寂寞是因为自视过高,大部分的迷茫是因为想变得更好。
方*或许1夜就可以学会,但头脑和思维只有经过漫长的学xi才能形成。无论你何时误会自己,把自己想象得过于聪明或不聪明,时间zoxg会不疾不徐地将误会澄清。相信时间,就是相信很多事情没有捷径。你相信头脑还是心灵?我相信时间。
重要的不是你从哪儿来,而是你能去哪里;重要的不是你毕业于什么大学,而是毕业后你能过什么样的生活;重要的不是你认识哪些大人物,而是那些人里谁会认识你;重要的不是你现在有多*秀,而是你还能*秀多久;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人爱你,而是你和谁在1起醉快乐。
“想1夜致富,想突然爆红,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街上的混混很威风,在试卷上写父母的签名很酷……”我们都有种种二百五的过去。写出来并承认,就是1件了不起的事情。很多时候,人越来越自信,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里。
喝醉了之后,zoxg会想打电话给某个人。*鼓起勇气拨通的电话关机、销号,或把你的来电挂断时,你心里的这个人才真正死去。我们1直想找回那个早已xi惯自己的人,可1旦发现对方变了,才会彻底断了自己的念想。分手都是几年qiax,彻底放弃却zoxg在多年后。
生气中,发怒说“滚”的人大多是好心人,他们虽然生气,但内心还是希望看到你完整地离kai,复合几率高;说“你怎么还不死”的人比较狠,他们大多对你已厌恶到*致,见你惨才kai心,你另谋高就算识时务;上来就1巴掌的,你让对方打,他打完了累了,你紧紧抱住他,故事就会重新kai始。
拿到这本《春季卷-读者原创版-2013年季度精选集》时,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以为不过是些流水账式的记录。然而,当我真正沉下心来阅读时,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这本书中最让我着迷的,是它所展现出的那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作者们似乎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他们能够从最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比如,一篇关于“城市角落里的生命”的文章,作者描述了在钢筋水泥丛林中,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如何顽强地从石缝中钻出,绽放出生命的绿色。这种对微小生命的关注,让我反思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太多身边美好的存在。另一篇描写“一次偶然的相遇”的文章,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通过一次偶遇,与一位陌生人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却在这次交流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启发和力量。这篇文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刻意制造戏剧性的冲突,而是用一种云淡风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连接和情感的传递。整本书的风格都很朴实,但正是这种朴实,让文字显得格外真诚,也格外有力量。它不像一些心灵鸡汤那样空洞地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本书就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用他的人生智慧,轻轻地为你点亮前方的路。
评分很难用简单的几个词来概括《春季卷-读者原创版-2013年季度精选集》带给我的感受,因为它就像是一幅展开的画卷,每一笔都充满了故事和情感。我特别喜欢其中几篇关于“旅行”的文章,但这里的旅行,并非那种走马观花的景点打卡,而是作者们用心去体验,去感受每一个地方的独特韵味。有的文章记录了作者在异国他乡的迷茫与探索,有的则描写了在国内某个小镇静谧的午后,与当地居民的温情交流。这些文字,让我仿佛也跟随作者一同踏上了旅程,感受到了世界的多彩与奇妙。让我感到惊艳的是,作者们总能在平凡的旅途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例如,一篇关于“寻常巷陌”的文章,作者并没有去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而是选择了一条普通的小巷,在那里,他遇见了一位老手艺人,通过与老人的交谈,他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也感受到了时间沉淀下来的匠人精神。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总能触及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唤醒那些被遗忘的梦想和情感。它让我们相信,即使生活平凡,我们依然可以过得丰富多彩,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这本精选集,就像是一场心灵的盛宴,让人在阅读中得到滋养,得到启发,也得到力量。
评分这本《春季卷-读者原创版-2013年季度精选集》真的像是春天里的一缕微风,轻柔地拂过心田,带来满满的惊喜。刚拿到书,就被它朴实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封面吸引了。翻开目录,那一篇篇充满真挚情感的文字,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些关于梦想、关于成长、关于平凡日子里闪光点的小故事里。有描写乡间早晨露珠晶莹剔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芬芳的文章,读着读着仿佛能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也有记录了作者在外漂泊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点滴心事,那些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的画面感十足,让我这个同样在外打拼的人感同身受,眼眶都不由自主地湿润了。更让我惊喜的是,其中一些作者的文字,虽然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看似随意的叙述,背后却有着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我特别喜欢其中一篇关于“小确幸”的文章,作者用最平淡的语言,捕捉到了生活中那些微小却确定的幸福瞬间,比如清晨醒来时第一缕阳光,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或是朋友间一个会心的微笑。这些文字就像是一颗颗散落在生活缝隙中的珍珠,被作者轻轻拾起,打磨得熠熠生辉,提醒着我们,幸福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只待我们用心去发现。这本书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也不刻意煽情,只是静静地讲述着一个个属于普通人的故事,却足以触动最柔软的内心。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开始更加珍惜那些被忽略的日常,也更加相信,即使是最平凡的生命,也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评分说实话,《春季卷-读者原创版-2013年季度精选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读物,不如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这里的文章,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命运,但它们所散发出的深刻的生命力,却足以震撼人心。我尤其欣赏其中几篇关于“告别”与“迎接”的文章。作者们用一种平静而豁达的态度,讲述了他们与过往的告别,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其中一篇关于“告别童年”的文章,作者用一种怀旧又带着释然的笔调,描绘了离开熟悉的家乡,踏上未知旅途的复杂心情。他没有沉溺于过去的伤感,而是坦然接受成长的必然,并将过往的美好化作前行的动力。这种成熟的姿态,让我深感佩服。另一篇关于“迎接新生”的文章,则充满了希望和活力。作者描绘了新生命的到来,以及家庭因此产生的微妙变化,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非常诚实地面对生活,不回避痛苦,不夸大幸福,只是真实地记录着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这种真实,恰恰是它最动人之处。它让我们明白,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告别,又不断迎接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得更加坚韧和成熟。
评分《春季卷-读者原创版-2013年季度精选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是一本“有温度”的书。这里的“温度”,不仅仅是指文字带来的温暖,更是一种真切的,仿佛作者就坐在你对面,与你娓娓道来那种亲切感。我尤其被其中几篇关于童年回忆的文章所打动。作者用一种近乎孩童般的视角,描绘了夏日午后在老屋瓦片上跳跃的阳光,外婆手中摇着的蒲扇,以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戏的场景。那些细节,仿佛被施了魔法一样,瞬间将我带回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我能清晰地“听”到蝉鸣声,感受到夏日午后的燥热,甚至能“闻”到院子里栀子花的香气。这些文字,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矫揉造作,只是最自然的流淌,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还有一篇关于“坚持”的文章,作者讲述了自己为了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努力。在这过程中,有挫折,有迷茫,有想要放弃的瞬间,但最终,他没有退缩。读到这里,我深深地被这种精神所感染,也回想起自己曾经的那些梦想,那些被现实磨平的棱角。这本书,不仅仅是故事的集合,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唤醒那些沉睡的勇气和力量。它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只要心中有爱,有坚持,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晴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