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序
作者简介 张一诚,笛子演奏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后任上海歌剧院首席笛子。1988年到美国定居,曾任美国“洛杉矶中国民族乐团”团长、“南加州菁菁青少年国乐团”团长兼指挥。创作了笛子协奏曲《望海思》《山歌》等。
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注意到它在文化背景的介绍上也花了心思,这让整个学习过程不再是机械地模仿指法,而多了一层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在介绍一些基础指法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图示,而是会穿插一两句关于这种指法在传统曲目中常见的应用场景或者它所蕴含的情感基调。例如,讲解“花舌”技巧时,它没有直接给出复杂的练习,而是先描述了在江南丝竹乐中,花舌常用来模仿流水或者鸟鸣的效果。这种“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一种乐器,更是在接触一种文化。虽然这本书定位是“简易教程”,但在兼顾普及性的同时,它也为那些有志于深入研究竹笛艺术的读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知识平台,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性地去探索后续的更深层次的乐理和演奏技巧。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追求的不是考级,而是能用竹笛吹奏出几首自己喜欢的旋律,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这本教材在曲目选择上做得相当出色,它避开了那些听起来费劲、技巧要求过高的曲目,转而挑选了大量耳熟能详、旋律优美的民间小调和简单的乐曲片段。在我学习到中级指法时,书里立刻搭配了一首与之匹配的曲子,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如果教材里只有枯燥的音阶练习,我可能早就放弃了。更值得一提的是,CD里的示范音频质量非常高,录音清晰,演奏者的功底扎实,而且提供了“慢速”和“常速”两种版本。我通常会先听慢速版,仔细分辨每一个音符的衔接和节奏的准确性,然后再尝试跟着常速版练习。这种设计极大地提高了练习效率,避免了我在摸索正确节奏上浪费太多时间,真正做到了“学了就能用,用了就想学”。
评分这本《中国竹笛简易教程附CD》的封面设计得非常雅致,淡雅的绿色调让人联想到竹林的清幽,中间的烫金“竹笛”二字更是透着一股古典韵味。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下了它,毕竟作为一个完全的初学者,我最担心的就是教材会过于深奥,让我望而却步。拆开塑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张附赠的光盘,这对于自学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教程的排版布局非常清晰,没有那种传统教材里常见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图文对照和清晰的乐谱示例。刚开始学习指法时,作者非常细心地标注了每一个手指的位置,甚至连手型和气息的入门要点都用非常直白的语言进行了描述,完全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专业术语。我按照书里的指示尝试吹奏了第一个音符,虽然声音还不算完美,但至少我知道该怎么做。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我这个音乐门外汉感到非常安心,仿佛有一个耐心的老师就在身边手把手地教导。我尤其欣赏它对基础乐理的穿插讲解,不是孤立地罗列规则,而是紧密结合到吹奏练习中去,让你在实践中理解理论,这点非常实用。
评分从装帧工艺上来说,这本书的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即便是经常翻阅和练习,也不会出现字迹模糊或者纸张容易撕裂的情况,这点对于经常需要随身携带教材的人来说非常重要。我常常在公园练习时拿出它,翻阅的次数多了,对它的耐用性有了切身体会。另外,书本的装订方式也比较人性化,平摊在谱架上时,不会轻易合拢,保证了练习过程的流畅性。我最欣赏的还是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它不像市面上一些拼凑感的教材,这边讲指法,那边讲气息,内容散乱。这本教程的逻辑链条非常完整,从最基础的认识乐器到完成一首小曲,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检测标准”(即CD里的对照音轨)。这对于缺乏自我纠错能力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最坚实的学习路径图,让人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轨迹,从而持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评分我曾经尝试过其他一些所谓的“入门”笛子教材,结果往往是买回来后束之高阁,因为它们要么是直接跳到了复杂的指法和高音区,要么就是对气息控制一带而过,这对于零基础的人来说简直是灾难。而这本教程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入门”二字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C调怎么吹,而是从如何正确持笛、如何发声开始,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深入。光是关于“气息的运用”这一章节,就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作者用各种比喻和练习曲来指导我们如何找到稳定而均匀的气流。我过去总觉得笛声“飘”或者“破”,现在明白了是气沉得不够,或者过于紧张。书里提供的那几首最简单的入门曲目,比如《小白兔白萝卜》(虽然名字很童趣,但练习效果极佳),配上CD里的慢速示范,让我能清晰地听出标准音色和自己吹奏之间的差距,然后自我调整。这种听觉和实践的反复校正,是任何静态文字都无法替代的有效学习途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