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古钢琴小品《爱的》
2.晚间的微风
3.回旋曲K511
4.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Op.14No.2
5.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Op.53
6.朱丽叶小姑娘(选自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组曲)
7.磔刑(选自《g小调弥撒》)
8.固定低音Op.5No.5
9.前奏曲Op.34No.12
10.波斯人合唱(选自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
11.变奏曲WoO80
12.钢琴奏鸣曲第I乐章K331
13.变奏曲Op.34
14.变奏曲Op.19No.6
15.变奏曲op.51
16.变奏曲op.83
17.钢琴奏鸣曲K430
18.钢琴奏鸣曲第I乐章K283
19.钢琴奏鸣曲第I乐章Op.10No.1
20.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I乐章Op.24
21.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Op.10No.3
22.钢琴奏鸣曲第I乐章Op.35
23.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24.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Op.10No.1
25.钢琴协奏曲第I乐章K466
26.钢琴奏鸣曲第I乐章K311
27.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Op.90
内容介绍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2:公共课》内容包括钢琴奏鸣曲第I乐章等内容。《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2:公共课》为高等学校曲式分析教学参考资料。高等学校音乐作品分析教学参考资料。由中央音乐学院作品分析教研室编著。俞人悦为《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2:公共课》的特约不。邢媛媛为《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2:公共课》的责任编辑。宝蕾元,成诚做《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谱例集2:公共课》的封面设计。
这部作品集在视觉呈现的“引导性”上做得非常出色,这对于深度分析工作至关重要。乐谱的印刷不仅仅是清晰,更重要的是它在辅助解析方面下了功夫。比如,对于特定的乐段或和声功能区,可以看到出版者使用了不同程度的粗体或更深的墨色来强调主要声部或主题的线条,这在快速阅读时提供了极佳的视觉锚点。更值得称赞的是,在某些关键的转调点或结构性终止处,如果教材中有附带的简要文字说明(即使不在乐谱本身上,但在其旁边或脚注中),也处理得非常克制和专业,既没有过度解读,也没有遗漏关键信息。这种恰到好处的“留白”和“强调”,使得学习者在初步接触乐谱时,能够迅速捕捉到作曲家布局的精妙之处,避免被过多的细节信息淹没。它不是一个填鸭式的答案库,而是一个精妙的“引导工具”,鼓励学习者自己去探索,同时又提供了足够有力的起点。
评分从曲目的选择广度来看,这部教材的视野非常开阔,体现了中央音乐学院在音乐史和曲式研究上的深厚底蕴。它没有将重心仅仅放在德奥古典主义的几个标志性人物上,而是有意识地纳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品,即便是在相对次要的体裁中,也能找到结构清晰、分析价值极高的范例。例如,除了常规的奏鸣曲和交响乐选段外,书中对于早期复调音乐的结构分析,或是对浪漫主义时期小型器乐曲(如夜曲或叙事曲的片段)的织体分析,都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这种多维度的覆盖,确保了学生在面对未来各种不同风格的作曲家作品时,都能找到可以迁移的分析方法论。这种广而不散、精而深的学习材料,对于培养一个真正“全面发展”的音乐分析人才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基石。它培养的不是死记硬背的应试者,而是具有广阔听觉和分析视野的音乐家。
评分在使用体验上,这本书的便携性和易用性达到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平衡点。尽管它是标准的教材尺寸,足够容纳复杂的管弦乐或钢琴分谱细节,但其纸张的轻盈度使得携带起来并不算沉重,非常适合带去课堂和排练厅随时参考。翻页时的阻尼感恰到好处,既不会因为过于光滑而打滑,也不会因为过于粗糙而费力。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部教学用谱例集,它成功地在“详尽”与“简洁”之间找到了黄金分割点。它没有试图用过多的文字注释来“污染”纯粹的乐谱本身,而是将分析的重点留给了课堂讨论和后续的学术研究。它提供的是高质量的“原材料”,等待着不同阶段的学习者用自己的理解去加工和深化。这种对“分析的独立性”的尊重,使得这本书既适合初学者的入门引导,也适合高年级学生进行深入的复习和对比研究,展现了教材设计的成熟和长远眼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是令人惊喜。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厚实而富有质感,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几乎没有出现油墨溢出或者页面卷曲的现象。装订工艺也相当扎实,书脊的处理牢固,可以平稳地摊开,这对于学习和查阅乐谱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体验。封面设计简洁大方,虽然是教材,但透着一股专业和严谨的气质,深灰色的底色搭配着清晰的白色和金色字体,沉稳而不失格调。我特别留意了谱例的排版,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记号都清晰可辨,连最细微的力度记号和演奏指示都没有模糊不清的情况。很多专业的音乐教材在细节上会偷工减料,但这部作品集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环节上投入了极大的心力,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学习者的尊重。可以说,光是捧着这本书,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而专注的学习氛围,这对于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曲式分析学习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这样的实体书,完全值得收藏,也方便在图书馆或教室里反复使用而不用担心损坏。
评分作为一名多年的音乐学院学生,我深知教材的“实用性”往往是检验其价值的试金石,而这本曲谱集在这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平衡感。它并非只是简单地罗列曲目,而是精心挑选并呈现了不同风格和时期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结构片段。我发现,它在选择范例时,巧妙地避开了那些过于冗长或结构过于复杂的乐章,而是聚焦于那些最能清晰展示特定和声进行、曲式骨架或主题发展手法的“精华切片”。这种编辑思路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例如,在分析奏鸣曲式快板乐章时,教材提供的选段恰好涵盖了呈示部到再现部转折的关键点,配以适中的标注,让原本抽象的理论瞬间变得具象化。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师,在你试图理解复杂的织体时,精准地为你圈出了最核心的骨骼结构,让人少走了许多弯路。这种“精准打击”式的选材,远胜于那些动辄引用全曲的厚重教材,极大地减轻了初学者的负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