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中外经典钢琴曲集(教学版) |
| 丛书名: | 21世纪钢琴教学丛书 |
| 作者/主编: | 王九彤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62187813 |
| 出版年份: | 2017年10月1日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257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58元 |
| 实际重量: | 739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中外经典钢琴曲集(教学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外国作品
1.前奏曲与赋格(BWV 859)
2.c小调三十二首变奏曲
3.bE大调即兴曲(op.90 No.2)
4.夜曲(op.27 No.2)
5.练习曲(op.10:No.2)
6.练习曲(op.25 No.9)
7.爱之梦(S.541 No.3)
8.音乐会练习曲——森林呼啸(S.145)
9.帕格尼尼练习曲(S.141 No.2)
10.花纹(op.18)
11.岩石之美(op.10 No.22)
12.西班牙随想曲(op.37)
13.水中倒影
14.阿拉伯风格曲
15.十二首练习曲——为八音指法而作(No.6)
16.小奏鸣曲
17.小丑(op.3 No.4)
18.叙事曲(op.46)
19.漫游(op.20)
20.瞬间幻影(op.22)
中国作品
1.卖杂货
2.平湖秋月
3.“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
4.梅花三弄
5.猜调
6.花鼓
7.冬花
8.兰花花
9.夕阳箫鼓
《中外经典钢琴曲集(教学版)/21世纪钢琴教学丛书》本着钢琴曲目学习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从中外十八位作曲家中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二十九首钢琴作品,目的是通过这些经典名曲的汇集及学习要领的讲解,让学习者业务更加精进,让更多钢琴演奏爱好者更快掌握演奏的门径。每个作曲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演奏其作品、探究其独特的语言也是探究音乐与时展的秘密。让我们在经典作品的指导、带领下步入钢琴演奏艺术的崇高殿堂。
这本厚厚的乐谱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封面那一抹复古的墨绿就让人心头一震,仿佛能透过纸张的纹理,嗅到老图书馆里那种特有的,混合着油墨和岁月气息的味道。我记得第一次翻开它时,被扉页上那几行工整的字体深深吸引,透露出一种严谨的学院派风范。翻阅目录,从巴赫的赋格到肖邦的夜曲,再到德彪西的印象派小品,跨度之大,简直是一部浓缩的西方键盘音乐史。我尤其欣赏编者在选曲上的独到眼光,并非仅仅堆砌那些烂熟于心的“名曲”,而是巧妙地穿插了一些鲜为人知但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这对于我们这些渴望深入挖掘音乐内涵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比如,对于某些练习曲的选择,它们看似技术性很强,但仔细品味后会发现,每一个音符的排列组合背后,都蕴含着作曲家对键盘触感和音色控制的极致追求。这种精心策划的曲目编排,让我感觉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曲谱汇编,更像是一份经过深思熟虑的、系统化的进阶学习指南。每首曲子前的简短导读,虽然篇幅不长,但切中肯璠,几句话就点明了该曲的风格特点和演奏难点,为初学者省去了大量摸索时间。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练习一首李斯特相对小众的练习曲,感觉手指的独立性和爆发力一直达不到理想状态,很是苦恼。正巧朋友推荐了这本教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找,没想到竟然在这本巨著里找到了对应的高阶训练素材。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为长期伏案的钢琴学习者量身定制的——纸张厚实,不易反光,即便是长时间在台灯下对着谱子抠细节,眼睛也不容易疲劳。更重要的是,它的五线谱清晰度高得惊人,即便是那些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跑动,每一个音符的符头和符杆都界限分明,完全没有廉价影印本那种模模糊糊的窘境。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指法提示的细致程度,很多地方,编者直接在谱子上标注了更符合现代演奏习惯的指法建议,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太多名师指点的自学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尝试按照书上建议的指法重新攻克那段难点,赫然发现原本僵硬的乐句突然变得流畅自如起来,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难以言喻。这本教材显然是倾注了出版方和编者大量心血的结晶,绝非草草了事的产品。
评分说实话,当初买这本钢琴曲集,主要是冲着“考研教材”的名头去的,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只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应试工具书,没想到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全方位的。我发现它在古典曲目和浪漫主义作品之间的平衡把握得极为巧妙。比如,在处理莫扎特奏鸣曲的某些乐章时,书上对力度记号(piano 和 forte)的划分和渐强渐弱的处理,简直精确到了心理层面,指导我们如何去塑造音乐的线条和情感层次,而不是机械地“弹响”音符。而一旦进入到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品,比如舒曼的某些作品,它的解析就转向了对踏板运用和触键“色彩感”的强调,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我个人对踏板的理解一直比较模糊,但这本教材通过对某些特定和弦连奏时踏板“清理”时机的建议,让我对如何营造出清晰又充满共鸣感的音响空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始终在教你如何“思考”音乐,而不是简单地教你“弹奏”音符,这种思维层面的引导,才是区分普通曲集和优秀教材的关键所在。
评分我是一个对乐谱视觉美感有很高要求的人,很多出版质量不过关的乐谱,即便内容再好,我拿到手也会有一种强烈的抗拒感,总觉得阅读体验很差。这本钢琴曲集在这方面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的开本适中,既方便放在钢琴架上稳定不晃动,又不会因为太小而显得拥挤。更让我赞叹的是,乐谱的印刷工艺,墨色浓郁,纸张的纹理细腻,即便是最复杂的复调作品,其声部之间的线条分离度也做得极好,让你在快速阅读时不容易“串行”。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准备一个室内乐合奏的片段,我同时摊开了好几本不同的曲谱做对比,只有这本,其清晰度让我能最快地捕捉到旋律的走向和和声的进行。此外,装订方式也十分人性化,它采用的锁线胶装,使得书本可以完全平铺在琴架上,即便是翻到中间跨页的部分,也不会拱起来挡住视线,这对于练习曲目时需要频繁翻页的演奏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的人性化设计了。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严肃音乐学习群体的尊重。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与古典音乐和声理论打交道的学习者,我对教材的“深度”要求是相当高的,很多市面上的“集大成者”往往流于表面。然而,这本曲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在曲目选择的背后,隐藏着一套成熟的、经过时间检验的教学逻辑。它不仅仅是把不同时期的名曲罗列出来,而是通过一个渐进的序列,引导学习者逐步适应不同历史时期对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理解力的要求。例如,在早期巴洛克作品的练习中,它强调的是对位清晰度和力度均匀性,这对训练学生严谨的节奏感至关重要;紧接着过渡到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则开始引入对奏鸣曲式结构的感知能力;等到进入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的作品时,则把重点放在了情感的自由表达和大型结构的把握上。这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编排,使得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钢琴演奏艺术的整体性认知构建,而不是东一块西一块地碎片化学习。对我而言,这本集子更像是一位沉默的、极具耐心的导师,默默地引领我攀登艺术的高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